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沟引河大桥钢箱梁施工工艺及其结构力学分析
1
作者 白雪斌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为了解决白沟引河大桥钢箱梁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力学性能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该桥梁钢箱梁的详细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工程,深入分析了钢箱梁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应力、位移和稳定性表现。通过建立精确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探讨了钢箱... 为了解决白沟引河大桥钢箱梁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力学性能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该桥梁钢箱梁的详细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工程,深入分析了钢箱梁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应力、位移和稳定性表现。通过建立精确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探讨了钢箱梁在风载、温度变化等极端工况下的结构响应。针对分析中发现的应力集中、位移过大等潜在问题,提出了增强抗风性能、提升材料强度、优化几何设计及改进施工监控等建议。最终得出结论,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设计和结构优化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桥梁整体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沟引河大桥 钢箱梁 施工工艺 结构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煤层遗留煤柱下临空巷道布置技术研究
2
作者 赵飞 秦冬冬 +3 位作者 魏辉 李全中 梁宏艳 白雪斌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为解决遗留煤柱下临空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难题,依据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上覆煤层遗留煤柱下临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破坏机理,并在81203回风巷和低位抽采巷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当煤柱中心正下方垂直附加应力达到煤柱支... 为解决遗留煤柱下临空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难题,依据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上覆煤层遗留煤柱下临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破坏机理,并在81203回风巷和低位抽采巷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当煤柱中心正下方垂直附加应力达到煤柱支承应力的10%时,影响深度可达6倍煤柱宽度以上,据此,判断15#煤回采巷道受3#、8#煤层遗留煤柱叠加应力影响;“遗留煤柱+临空扰动”应力环境可分为低应力区、临空支承应力影响区、遗留煤柱+临空扰动应力联合影响区、遗留煤柱应力影响显著区、遗留煤柱应力影响微弱区;回风巷应尽量避开临空支承应力影响区、遗留煤柱-临空扰动应力联合影响区,同时最大程度回收煤炭资源,选取20 m护巷煤柱;低位抽采巷“纵向布置”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横向布置”尽量减小动压影响;采用高强度、高预紧力、高延伸率预应力支护技术,巷道表面位移控制在合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临空巷道 应力环境 附加应力 层位布置 预应力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白雪斌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48,共5页
针对神东矿区多层坚硬顶板赋存和重复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出现的大小周期来压及强矿压现象,采用现场实测与相似模拟研究了某矿42107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覆岩破断特征。研究表明:42107工作面存在大小周期来压,小周期来压步距为1... 针对神东矿区多层坚硬顶板赋存和重复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出现的大小周期来压及强矿压现象,采用现场实测与相似模拟研究了某矿42107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覆岩破断特征。研究表明:42107工作面存在大小周期来压,小周期来压步距为10.2~30.7 m,平均18.6 m;大周期来压步距为57.5~83.6 m,平均67.85 m;强烈矿压显现步距平均141.6 m,持续距离平均31.6 m;矿区开采深部资源时,重复采动下累计采高引起的覆岩破坏范围较大,基本顶及其上覆高位关键层的先后破断常常会联合作用影响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尤其是高位覆岩中硬厚岩层的突然破断,会促使由其控制的岩层随之同步下沉,其载荷在岩层中逐层向下传递至工作面,从而导致或诱发采场矿压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层 重复采动 强矿压 覆岩破坏 相似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采动下综放面采动裂隙发育高度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白雪斌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1年第11期10-13,31,共5页
为掌握重复采动下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采动裂隙发育高度,以某矿42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工程类比法、UDEC数值模拟法和经验公式法,预测了4^(-2)煤层重复采动下42107综放面采动裂隙发育高度。结果表明,传统公式计算方法与数值模拟结果... 为掌握重复采动下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采动裂隙发育高度,以某矿42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工程类比法、UDEC数值模拟法和经验公式法,预测了4^(-2)煤层重复采动下42107综放面采动裂隙发育高度。结果表明,传统公式计算方法与数值模拟结果有一定差距,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更吻合,2^(-2)煤采后采动裂隙发育高度为53 m,2^(-2)煤层和4^(-2)煤层回采后的综合裂隙发育高度为27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采动 综放面 多层坚硬顶板 采动裂隙 发育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借贷市场中均衡解的存在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剑 白雪斌 周艳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构建了多层级供应链中距离核心企业层级较远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型,比较了两种类型企业(高经营能力和低经营能力)的融资特点,分析了供应链上两种类型企业在是否存在区块链技术情形下融资达到均衡解的条件。研究表明,金融...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构建了多层级供应链中距离核心企业层级较远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型,比较了两种类型企业(高经营能力和低经营能力)的融资特点,分析了供应链上两种类型企业在是否存在区块链技术情形下融资达到均衡解的条件。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分别以企业贷款总量和企业库存订购量作为标准来判定企业类型的情形下,在区块链技术不存在时,借贷市场中的均衡解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但在区块链技术存在时,借贷市场中的均衡解总是存在。研究结果对于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融资 博弈论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隐性股权的电商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侯剑 白雪斌 华连连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研究隐性股权下,电商参与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对银行和电商平台两种融资模式的选择。构建了以电商平台为核心企业,具有资金约束的上游制造商参与的两级供应链融资模型,并运用股利贴现模型(DDM)对隐性股权进行量化,... 研究隐性股权下,电商参与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对银行和电商平台两种融资模式的选择。构建了以电商平台为核心企业,具有资金约束的上游制造商参与的两级供应链融资模型,并运用股利贴现模型(DDM)对隐性股权进行量化,结合Stackelberg博弈分别对两种融资模式下的制造商和电商平台的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利率是影响制造商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且得出,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选择向银行融资时,电商平台是否考虑隐性股权对其自身收益不会产生影响;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选择向电商平台融资时,电商平台在考虑隐性股权的情形下其收益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股权 电商平台 供应链金融 融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