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肝细胞分离、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哲 白雪帆 +1 位作者 滕光菊 黄长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分离方法、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以SD大鼠作肝细胞供者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肝细胞 ,并进行原代培养 ;以锥虫蓝染色法测细胞活力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形态变化 ,采用Bec... 目的 :探讨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分离方法、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以SD大鼠作肝细胞供者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肝细胞 ,并进行原代培养 ;以锥虫蓝染色法测细胞活力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形态变化 ,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培养体系不同时间培养上清中Albumin、LDH、Urea的含量。 结果 :胶原酶消化法所获取的肝细胞形态完整、贴壁良好、活性高、功能强。LDH漏出量、白蛋白分泌及尿素合成功能在 1周内出现波动性变化 ,第 3天时LDH漏出量最低 ,白蛋白分泌及尿素合成功能较好。 结论 :胶原酶消化法为一较好的肝细胞分离方法 ,分离的肝细胞在培养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细胞 分离 原代培养 生物学特性 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F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红梅 白雪帆 +4 位作者 黄长形 洪沙 王平忠 韦三华 王九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2-14,17,共4页
目的 :构建含人IL 2cDNA基因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IL 2 /Fc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以期用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疫苗的研究。 方法 :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 (SOE)经两次PCR获得嵌合基因片段IL 2 /Fc,回... 目的 :构建含人IL 2cDNA基因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IL 2 /Fc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以期用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疫苗的研究。 方法 :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 (SOE)经两次PCR获得嵌合基因片段IL 2 /Fc,回收后克隆到中间 pGEM TEasyTA克隆载体 ,得到合适的酶切位点后 ,用双粘端连接法转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 ,得到真核重组载体 pcDNA 3.1IL 2 /Fc。然后用脂质体法转染SP2 / 0细胞。 结果 :对重组载体进行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 ,证明连接正确 ;经ELISA检测证实 ,该重组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外分泌表达插入的外源性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 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cDNA 3.1IL 2 /Fc ,并在SP2 / 0细胞中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Fc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真核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DNA疫苗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IV植物蛋白MAP30等药物的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临旭 孙永涛 +5 位作者 杨为松 白雪帆 黄长形 牟丹蕾 张颖 梁雪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 :研究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植物蛋白MAP30、无环鸟苷 (ACV)、α 干扰素 (IFN α)及叠氮胸苷(AZT)等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 (HSV)的体外抑制作用。 方法 :以Vero细胞为靶细胞 ,观察药物作用 4 8h后对HSV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 ,并... 目的 :研究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植物蛋白MAP30、无环鸟苷 (ACV)、α 干扰素 (IFN α)及叠氮胸苷(AZT)等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 (HSV)的体外抑制作用。 方法 :以Vero细胞为靶细胞 ,观察药物作用 4 8h后对HSV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 ,并采用ELISA法测定药物对培养上清HSV 1和HSV 2抗原分泌的抑制作用。 结果 :MAP30和ACV均可使HSV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减轻。MAP30对HSV 1和HSV 2抗原分泌的 5 0 %抑制浓度 (IC50 )分别是 0 .5 μmol L和 0 .4 μmol L ,ACV分别是 2 .8μmol L和 2 .2 μmol L ,而IFN α和AZT对HSV无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 :MAP30除具有抗HIV活性外 ,还具有抗HSV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 抗病毒制剂 单纯疱疹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子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蛋白30的分离纯化及其切割超螺旋DNA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临旭 孙永涛 +3 位作者 杨为松 白雪帆 黄长形 王福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目的 :分离纯化苦瓜子抗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蛋白 30 (MAP30 )并对其切割超螺旋DNA的活性作初步分析。 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从苦瓜子中分离纯化MAP30 ,并经SDS PAGE、Westernblots等鉴定 ,将质粒 pUC18与不同... 目的 :分离纯化苦瓜子抗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蛋白 30 (MAP30 )并对其切割超螺旋DNA的活性作初步分析。 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从苦瓜子中分离纯化MAP30 ,并经SDS PAGE、Westernblots等鉴定 ,将质粒 pUC18与不同浓度MAP30孵育 ,进行琼脂糖电泳分析其切割DNA的活性。  结果 :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0 0 0的目的蛋白MAP30 ,证实其具有使超螺旋DNA断裂为缺口环状及线状DNA的活性。 结论 :MAP30对DNA(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 分离纯化 超螺旋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C区的DNA改组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甫涛 贾战生 +3 位作者 李谨革 王春雨 魏欣 白雪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利用DNA改组技术进行不同基因型别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C区的人工进化。方法:首先利用PCR扩增了三段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的460 bp基因片段,然后将其等量混合,在Mg2+存在的条件下,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Ⅰ)切割成50 bp左右的小... 目的:利用DNA改组技术进行不同基因型别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C区的人工进化。方法:首先利用PCR扩增了三段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的460 bp基因片段,然后将其等量混合,在Mg2+存在的条件下,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Ⅰ)切割成50 bp左右的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在不外加引物的条件下,利用PCR反应进行重聚,再将重聚物经过一轮正常的PCR扩增。结果:获得了与原片段大小相当的基因片段。结论:这一技术为进一步筛选高活性的HCV C区基因打下基础,有利于从一组序列同源性程度较高的基因库构建随机嵌合基因,并为改组其他基因家族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DNA改组 重聚PCR 定向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株毒力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康文臻 黄长形 +4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李光玉 郝春秋 谢玉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90-291,297,共3页
目的 :比较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L7MSS7和L7MSS7S株与亲代病毒 76 118株、SR 11株毒力的差异。 方法 :选取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株L7MSS7株和L7MSS7S株 ,分别接种于VeroE6细胞和乳小鼠 ,观察其在VeroE6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对乳小鼠致死... 目的 :比较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L7MSS7和L7MSS7S株与亲代病毒 76 118株、SR 11株毒力的差异。 方法 :选取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株L7MSS7株和L7MSS7S株 ,分别接种于VeroE6细胞和乳小鼠 ,观察其在VeroE6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对乳小鼠致死性 ,并与亲代病毒 76 118株、SR 11株进行比较。 结果 :发现L7MSS7S株在VeroE6细胞中较其他病毒株生长缓慢 ,接种后 14天无一只死亡。L7MSS7株接种于VeroE6细胞中第 8天 ,约 3 5的VeroE6细胞脱落 ,接种后第 10天乳小鼠存活率 75 % ,较亲代病毒显著增高。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基因重排 毒力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红 张岩 +4 位作者 张野 王平忠 李光玉 黄长形 白雪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05-408,413,共5页
目的:克隆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基因,构建基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BSDS)的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汉坦病毒西安分离毒洙84FLi株G1和G2糖蛋白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入T载体,构建糖蛋白基因的T-A克隆。然后... 目的:克隆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基因,构建基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BSDS)的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汉坦病毒西安分离毒洙84FLi株G1和G2糖蛋白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入T载体,构建糖蛋白基因的T-A克隆。然后将糖蛋白编码区从T-A克隆中切下,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转移载体pBAcsurf-1的gp64信号肽和gp64成熟蛋白之间。结果:获得四个分别含有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编码区的T-A克隆,并构建成功G1和G2糖蛋白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结论:构建成功基于BSDS的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用BSDS表达汉坦病毒糖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糖蛋白 基因克隆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人工肝中肝细胞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羽 徐哲 +1 位作者 张岩 白雪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932-935,共4页
近年来 ,生物人工肝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其核心材料肝细胞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关键词 肝细胞 生物人工肝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岩 刘家云 白雪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RNA干扰技术的出现,为各类慢性HBV感染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作者主要从RNA干扰技术的研究背景、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其抗HBV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国内研究进展——第二届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龙邦 阎荣 +1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临床荟萃》 CAS 1991年第2期55-57,共3页
第二届全国流行性出血热(EHF)学术会议于1990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在在陕西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84篇,内容涉及EHF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研究及治疗等方面,基... 第二届全国流行性出血热(EHF)学术会议于1990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在在陕西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84篇,内容涉及EHF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研究及治疗等方面,基本上反映了国内近几年来EHF的研究近况.其中大会报告29篇,分组交流262篇.现将会议论文的主要的内容综述介绍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学术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B淋巴母细胞系的建立方法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平忠 白雪帆 +3 位作者 潘蕾 黄长形 李谨革 郝春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827-830,共4页
目的 :探讨EB病毒 (EBV)转化B淋巴细胞的最佳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环孢素A(C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三种方法建立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 (B LCL) ,比较建立细胞系成... 目的 :探讨EB病毒 (EBV)转化B淋巴细胞的最佳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环孢素A(C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三种方法建立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 (B LCL) ,比较建立细胞系成功率和所用时间。 结果 :EBV成功转化后的B LCL ,其体积增大并永生化 ,进而增生的淋巴细胞积聚成团。C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转化的成功率分别为 73.3%、2 6 .7%和 4 6 .7%。 结论 :CsA法成功率高 ,建立细胞系所用时间短 ,是建立B LCL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EB病毒 转化 B淋巴细胞 B淋巴母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患者体内HBV-DNA聚合酶基因变异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岩 白雪帆 +5 位作者 李新红 李羽 王九平 王平忠 陈伟红 李光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23-425,429,共4页
目的 :了解接受拉米夫定 (Lamivudine)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 P基因的变异特点及规律 ,提高抗HBV的治疗效果。 方法 :①选择 5 0例服用拉米夫定 (1 0 0mg /d)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采集 1 3例服药 4 8周时HBV DNA检测阳性患者... 目的 :了解接受拉米夫定 (Lamivudine)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 P基因的变异特点及规律 ,提高抗HBV的治疗效果。 方法 :①选择 5 0例服用拉米夫定 (1 0 0mg /d)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采集 1 3例服药 4 8周时HBV DNA检测阳性患者的外周血 ,提取HBV 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扩增后直接测序 ,分析HBV P基因的酪氨酸 蛋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YMDD)基序变异情况 ,同时用基因芯片方法进行验证。②用逆向追踪方法对上述 1 3例HBV DNA阳性患者服药前和服药 36周时血清标本中扩增的HBV P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及HBV DNA定量的检测。同时对 5 0例患者服药前、服药 1 2、2 4、36和 4 8周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进行检测 ,观察对比发生YMDD变异者及非变异者ALT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拉米夫定治疗 4 8周结束时 ,1 3例HBV DNA检测阳性的患者中有 5例外周血中HBV P基因发生YMDD变异 ,其中 2例为YVDD变异 ,伴L5 2 8M变异 ;3例为YIDD变异。②所有YMDD变异均发生于用药 36周以后 ,变异率为 1 0 %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测序完全符合。③除了YMDD外 ,还发现了若干其他的变异位点 ,如 1例伴有N4 82E、N4 87K、V5 2 1L、T5 32S和S5 6 1T突变 ;1例伴有T4 6 6N、N4 6 9I、Y4 72N、G4 75R、D4 79N和D4 82N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血清学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光玉 白雪帆 杨为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9期839-842,共4页
汉坦病毒所引起的出血热肾综合征 (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PS)是一类以发热、出血、肾损害或肺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疫源地遍及世界五大洲 ,我国是世界上受其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 ,我国流行的主要病毒为HTN型和SE... 汉坦病毒所引起的出血热肾综合征 (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PS)是一类以发热、出血、肾损害或肺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疫源地遍及世界五大洲 ,我国是世界上受其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 ,我国流行的主要病毒为HTN型和SEO型。由于这两型病毒的动物宿主、流行特点和所引起的临床疾病轻重程度明显不同 ,对其进行分型检测非常必要。作者就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在血清学分型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核衣壳蛋白 血清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羽 白雪帆 +1 位作者 冯志华 张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86例次。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存活率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86例次。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存活率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有所恢复,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vs46.94%,P<0.01)。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症肝炎 人工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与体外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岩 白雪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647-649,共3页
核苷类药物是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药物,但它可引起HBV基因的变异,从而引起耐药。作者就核苷类药物引起变异的特点、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制及体外评价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药物 耐药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内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平忠 陈延平 +1 位作者 王九平 白雪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内化是生物大分子(包括细菌、病毒等)进入细胞内的膜泡转运过程。病毒内化是其复制、致病、抗原加工呈递和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前提,对研究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汉坦病毒主要通过受体介导的包涵素被覆小凹途径进入细胞。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内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滩病毒西安分离株84FLi的S片段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17
作者 李新红 杨为松 +3 位作者 杭长寿 白雪帆 马本江 黄长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97-199,203,共4页
目的 : 测定我国陕西西安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HFRS)患者流产胎儿肝分离的病毒 84FLi株的全S片段基因序列 ,了解其分子特征 ,并确定其在汉坦病毒 (HV)种系发生中的位置。 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 ,扩增出S基因的cDNA ... 目的 : 测定我国陕西西安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HFRS)患者流产胎儿肝分离的病毒 84FLi株的全S片段基因序列 ,了解其分子特征 ,并确定其在汉坦病毒 (HV)种系发生中的位置。 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 ,扩增出S基因的cDNA ,直接用PCR产物或克隆入 pMD18 T载体中测序。  结果 :84FLi株的全S基因共由 16 88个核苷酸组成 ,四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A 31.39%、C 19.2 5 %、G 2 3.0 4 %和T 2 6 .30 % ,GC含量为4 2 .2 9% ,AT含量为 5 7.71%。最大开放读码框为 37~ 132 6 ,共编码 4 2 9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84FLi株与汉滩病毒 (HTN)型同源性高于与其他型HTV的同源性。 84FLi株与中国毒株Chen4和RG9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 ,而与HTN型国外毒株距离较远 ,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 结论 :84FLi株属于HTN ,并与国内分离的HTN同源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序列分析 系统发生树 84FLi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滩病毒S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的制备和表达鉴定
18
作者 王平忠 白雪帆 +1 位作者 张颖 陈红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 :制备和鉴定汉滩病毒 (HTNV)S基因 重组痘苗病毒 ,为进一步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HTNV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靶细胞奠定基础。 方法 :用野生型痘苗病毒和HTNVS基因 重组痘苗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 ,进... 目的 :制备和鉴定汉滩病毒 (HTNV)S基因 重组痘苗病毒 ,为进一步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HTNV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靶细胞奠定基础。 方法 :用野生型痘苗病毒和HTNVS基因 重组痘苗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 ,进行病毒扩增和滴度测定。用PCR和斑点杂交鉴定重组痘苗病毒基因组中的HTNVS基因 ,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核衣壳蛋白的表达。 结果 :制备了含HTNVS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 ,滴度为 4 .0 2× 10 7。该重组痘苗病毒基因组中存在HTNVS基因 ,它在Vero细胞中能有效地表达核衣壳蛋白。 结论 :制备了较高滴度、能有效表达HTNV核衣壳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滩病毒 S基因 核衣壳蛋白 重组痘苗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汉坦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栋强 白雪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7-770,共4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抗原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新药开发、疾病诊断、疫苗研制以及病毒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文中就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汉坦病毒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汉坦病毒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61例血液透析治疗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云志 白雪帆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2期537-538,共2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液透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