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兼论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白钦先 被引量:22
1
作者 白钦先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5-10,共6页
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人类历史性的巨变,关注与研究这些金融理论的变迁是21世纪中国立国、强国的基本战略问题。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提出正体现了传统金融观向现代金融... 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人类历史性的巨变,关注与研究这些金融理论的变迁是21世纪中国立国、强国的基本战略问题。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提出正体现了传统金融观向现代金融观转变的历史进程。该理论以可持续发展、经济资源观及金融资源学说为主要内容,是制定和实施国别、地区和全球的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金融理论 现代金融理论 金融资源说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普惠金融及其本质特征 被引量:66
2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对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回答了普惠... 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对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回答了普惠金融是什么及其本质性特征是什么等问题,并在某种意义上辨析了其与小微金融、扶贫金融、农村金融等相关概念的混淆,对规范普惠金融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发展理念 发展方式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策性金融的本质特征——公共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30,54,共9页
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是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非排他、非利益诱导机制安排下提供具有特定选择对象的金融服务以实现其最高宗旨——金融资源配置社会合理性的本质性特征,是新历史阶段下对政策性金融本质的最新认知与概括,亦是对... 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是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非排他、非利益诱导机制安排下提供具有特定选择对象的金融服务以实现其最高宗旨——金融资源配置社会合理性的本质性特征,是新历史阶段下对政策性金融本质的最新认知与概括,亦是对中国政策性金融运行20余年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对于规范政策性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政策性金融公共性的内涵包括目标的公共性、活动范围的公共性以及运作机制的公共性;其具体内容及侧重点取决于一国的基本国情,与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政策性金融实践的质量与效能直接影响其公共性本质的实现程度,但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属性却并不必然决定政策性金融的实践,故而需要通过立法等措施保障其公共性职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公共性 金融性 国家信用性 特定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普惠金融导向的征信体系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共4页
发展普惠金融是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帮助全体社会成员获取公平的金融交易机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提升金融资源的供给水平、扩大金融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提升配... 发展普惠金融是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帮助全体社会成员获取公平的金融交易机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提升金融资源的供给水平、扩大金融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提升配置效率,在总体上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推进信用信息的全面共享、完善征信机构体系和推广征信产品等方面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征信体系 金融资源 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观视角下“金融地位”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钦先 主父海英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共7页
经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却使我们发现:金融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变弱甚至负相关;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缺失、出于逐利目的自我膨胀;热衷交易风险,提升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不合理的... 经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却使我们发现:金融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变弱甚至负相关;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缺失、出于逐利目的自我膨胀;热衷交易风险,提升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不合理的财富再分配;金融的经济调节功能缺失,扩大了经济波动幅度,直至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打击。至此本文认为应立足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再一次重申"金融的地位":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应该担任的角色仍是实体经济的中介服务角色,而非参与并操纵实体部门的储蓄与投资行为,应发展和提升金融功能,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物和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功能 金融功能迷失陷阱 虚拟金融 金融的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金融公共性与财政公共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1,共6页
推进政策性金融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六十条决定之一,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必然以金融资源配置中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的充分市场化为基础,深化政策性金融改革也呼唤政策性金融理论的升华与创新。"政策性金... 推进政策性金融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六十条决定之一,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必然以金融资源配置中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的充分市场化为基础,深化政策性金融改革也呼唤政策性金融理论的升华与创新。"政策性金融公共性"的提出正是为适应当前我国多元社会背景下促进政策性金融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实现其社会利益最大化目标而提出的指导思想理论。笔者在阐述公共性含义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政策性金融公共性的一系列问题,对政策性金融公共性与财政公共性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比较研究,进而从公共性这一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财政 公共性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政策性金融立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白钦先 王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6,共4页
国外政府和立法当局普遍注重政策性金融的专门立法建设,有相应独立完善和系统的法律、法规,不仅在机构成立伊始就有法可依,而且还与时俱进地及时调整修改有关法律。相比之下,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受内外因素的制约而严重滞后,并导... 国外政府和立法当局普遍注重政策性金融的专门立法建设,有相应独立完善和系统的法律、法规,不仅在机构成立伊始就有法可依,而且还与时俱进地及时调整修改有关法律。相比之下,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受内外因素的制约而严重滞后,并导致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必须借鉴国外在政策性金融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尽快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金融立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比较金融 金融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评级、公共产品与国际垄断霸权——对信用评级市场本原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白钦先 谭庆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12,共7页
在对现有研究进行简单评述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的公共产品性质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信用评级是纯公共产品,信用评级机构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也拥有了相应的公共权力,信用评级市场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强烈的国家政治性与国际政治性并具... 在对现有研究进行简单评述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的公共产品性质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信用评级是纯公共产品,信用评级机构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也拥有了相应的公共权力,信用评级市场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强烈的国家政治性与国际政治性并具备"准金融监管功能和准监管权力"。从信用评级市场的本原来看,要打破信用评级市场的国际垄断霸权,必须由非特定国家控制的超主权的非盈利性的组织机构来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彻底厘清信用评级公共产品性质与信用评级机构盈利性之间的纠结。在具体操作中,则应明确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公共产品 国际垄断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变革中的中国国债市场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白钦先 汪洋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20-28,共9页
国债市场发展与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更是离不开国债市场金融功能的完善及有效发挥。但转型背景中确立的中国国债市场,其定位存在着重财政筹资和轻金融调控的功能扭曲。因此金融变革对于中国国债市场的... 国债市场发展与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更是离不开国债市场金融功能的完善及有效发挥。但转型背景中确立的中国国债市场,其定位存在着重财政筹资和轻金融调控的功能扭曲。因此金融变革对于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一方面完善包括立法在内的国债运行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完善国债市场体系。这对于中国国债市场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变革 国债市场 功能定位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视角下的金融稳定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钦先 张润林 杜欣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金融结构变迁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效果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影响金融稳定,并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金融结构的变迁与金融稳定是有密切关系的。金融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金融运行的状态,金融结构分析是金融稳定研究... 文章通过分析金融结构变迁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效果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影响金融稳定,并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金融结构的变迁与金融稳定是有密切关系的。金融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金融运行的状态,金融结构分析是金融稳定研究的重要的方法,金融结构的优化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结构变迁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汇率博弈的根源、过程与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钦先 刘刚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人民币汇率正日益成为中美两国彼此竞争、争夺与博弈的战略性新领域之一。政治选票说、贸易争端说、国家战略说、债务稀释说和利益集团说相继成为解释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人民币汇率正日益成为中美两国彼此竞争、争夺与博弈的战略性新领域之一。政治选票说、贸易争端说、国家战略说、债务稀释说和利益集团说相继成为解释人民币汇率中美博弈的内在根源。中国的应对之策是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改革,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适度波动,进而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赤字 人民币升值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具特色的法国政策性金融体制评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钦先 王伟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3,11,共3页
法国金融体系是由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组成,与西方其他国家金融体系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金融机构种类多、层次多、业务相互交叉,表现在政策性金融方面,则是在老牌的发达国家里并不多见的历史悠久、系统庞大的政策性金融制度与组织体系.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金融体制 法国 金融机构体系 机构组成 金融体系 发达国家 金融制度 政府领导 合作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提普惠金融是对金融普惠性异化的回归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钦先 佟健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共4页
近几年在对国内外普惠金融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郑重地提出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这一重要问题,并定义: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 近几年在对国内外普惠金融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郑重地提出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这一重要问题,并定义: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回顾人类经济社会漫长发展历史与实践证明,货币、信用以及金融本来就是普惠的,只是在资本资本化条件下普惠金融被异化了,为了使其回归才重新提出普惠金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发展方式 人文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钦先 王吉献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2,共3页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我国产生并运营已达21年之久,但从其运营的法律保障及监督依据来看,到目前为止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法律仍然缺位,亟须适应各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发展。在立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性问题是,对政策性金...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我国产生并运营已达21年之久,但从其运营的法律保障及监督依据来看,到目前为止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法律仍然缺位,亟须适应各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发展。在立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性问题是,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做出适合其自身特性的科学界定,这关系到出台的法律的方向性及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规范约束的适应性问题。而要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须以认清其本质特征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所有相关因素之后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从法律地位上来讲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公法法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机构 公共性的本质特征 具有特殊性的公法法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金融资源观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5,共5页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资源 金融服务 风险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实践与理论初探——以不良金融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张浩然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共5页
近年来,以不良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为代表的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猛,成为政策性金融领域的新生力量。这对当前以政策性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策性金融理论提出了改进要求。通过对我国不良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可以得... 近年来,以不良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为代表的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猛,成为政策性金融领域的新生力量。这对当前以政策性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策性金融理论提出了改进要求。通过对我国不良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以AMC和AIC公司为代表的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体现政府意志、享有国拨资本、实行特许经营等方面符合政策性金融的一般性特征。二是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的产品标的具有非标准化特征,采取的运作机制更加市场化以及发挥的功能更侧重逆周期调节,这与政策性银行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资产管理 金融资产投资 债转股 逆周期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筑中国的银行体制(上)——中外银行体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钦先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2-5,共4页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实为举世所瞩目。但在总体上是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或“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总格局相适应的,而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自由竞争原则相悖。金融体制改革在总体上仍脱节...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实为举世所瞩目。但在总体上是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或“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总格局相适应的,而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自由竞争原则相悖。金融体制改革在总体上仍脱节、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即将签署和巴塞尔协定实施的新形势下,更面临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显然,中国的银行体制面临一场革命性的重大变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务 银行体制 商业银行 银行体系 银行制度 非银行金融机构 市场经济原则 专业化 金融体制改革 企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债金融属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钦先 汪洋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共4页
国债属于财政与金融的双重范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国债的金融属性日益显现。本文分别从金融资产、金融资源、金融功能的角度论证国债的金融属性特征,从本质上认识国债所具有的金融特性,将国债所具有的财政与金融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才... 国债属于财政与金融的双重范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国债的金融属性日益显现。本文分别从金融资产、金融资源、金融功能的角度论证国债的金融属性特征,从本质上认识国债所具有的金融特性,将国债所具有的财政与金融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国债的经济功能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 金融属性 金融资源 金融资产 金融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6
19
作者 白钦先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10,共8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金融与社会发展稳定的强烈需要,政策性金融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持续性的普遍发展,并日益壮大,其功能、战略地位与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仍在日益深化。然而在中国,政策性金融在机构上的独立存在和发展,仅区区十几年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金融与社会发展稳定的强烈需要,政策性金融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持续性的普遍发展,并日益壮大,其功能、战略地位与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仍在日益深化。然而在中国,政策性金融在机构上的独立存在和发展,仅区区十几年时间,并且在理论研究与认识上,政策性金融的客观存在被忽视甚至遭遇无视,存在误解、曲解或错解,因此理论研究有待深化。某些媒体的炒作更造成许多混乱,引起更多的疑虑,亟待澄清与纠正,以有利于政策性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可持续发展 商业性金融 金融体制 风险管理 市场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与政策性银行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钦先 王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开发欠发达区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要为其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财政援助等支持手段,并依据特殊的专门法律,形成一种特殊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权力结构。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政府支持政策 监督机制 比较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