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不对称再入体滚转气动力测量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白葵 冯明溪 付光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3-67,72,共6页
为了解决小不对称再入体滚转气动力测量问题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制开发了以空气轴承为核心的滚转气动力测量技术 ,利用空气轴承自身旋转阻尼非常小的特点 ,使模型做自由滚转运动 ,一个特殊设计的非接触的光学测量系统测出模型的转角... 为了解决小不对称再入体滚转气动力测量问题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制开发了以空气轴承为核心的滚转气动力测量技术 ,利用空气轴承自身旋转阻尼非常小的特点 ,使模型做自由滚转运动 ,一个特殊设计的非接触的光学测量系统测出模型的转角随时间的历程 ,用参数拟合的方法得到滚转力矩的大小和方向。为验证该项实验技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在5 0 0高超声速风洞中对 4个模型进行了吹风实验 ,吹风马赫数为 5 ,测量滚转力矩系数Cl0 和滚转阻力矩系数Clp。实验结果表明 ,该文方法数据合理 ,并较其它方法更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体 滚转 气动力测量技术 烧蚀 气动力稳定性 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模型实验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白葵 冯明溪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介绍了火箭弹性模型实验技术,包括模型对火箭的质量分布、刚度分布的模拟,模型的加工制做,激振机构的研制,支撑元件的研制以及几期实验的结果综合。
关键词 风洞实验 运载火箭 非定常流 弹性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吸除方案设计及实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红军 忻贤钧 +1 位作者 白葵 沈清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有边界层吸除型式的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对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发现,对进气道中心锥边界层进行合理流量的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增强了进...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有边界层吸除型式的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对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发现,对进气道中心锥边界层进行合理流量的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增强了进气道的稳定工作的能力。从试验数据可知,在Ma=4.0时,进气道临界总压恢复系数达到了0.43,与不吸除比较,比常规同类进气道的临界总压恢复系数(σ=0.33)提高了约30%。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的对比可知,二者能够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吸除 超声速进气道 数值模拟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锤头体弹性振动跨音速气动阻尼系数的确定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子强 白葵 +1 位作者 毛国良 崔尔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研究锤头形运载火箭跨音速飞行时 ,箭体结构的弹性振动与气体运动的耦合效应 ,描述了用全弹性模型的风洞实验和非定常数值计算 ,确定气动阻尼系数的技术和方法。分别给出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 通过研究锤头形运载火箭跨音速飞行时 ,箭体结构的弹性振动与气体运动的耦合效应 ,描述了用全弹性模型的风洞实验和非定常数值计算 ,确定气动阻尼系数的技术和方法。分别给出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在气动阻尼实验中 ,模拟低阶固有模态的前节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该方法可以作为研究航天飞行器非定常气动特性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振动 气动阻尼系数 运载火箭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捆绑式运载火箭跨声速气动阻尼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季辰 吴彦森 +4 位作者 侯英昱 朱剑 刘文滨 白葵 刘子强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1,共8页
以某带助推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该带助推的细长体弹性模型在不同马赫数和迎角下的一阶自由-自由弯曲气动阻尼特性和频率变化特性,并采用振型类似、频率降低的模型研究了减缩频率变化对气动阻尼的影响。试验... 以某带助推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该带助推的细长体弹性模型在不同马赫数和迎角下的一阶自由-自由弯曲气动阻尼特性和频率变化特性,并采用振型类似、频率降低的模型研究了减缩频率变化对气动阻尼的影响。试验马赫数范围0.70~1.05,试验迎角范围0°~10°。研究表明:迎角对火箭一阶自由-自由弯曲模态的气动阻尼和频率有影响,但规律并不明显;一阶自由-自由弯曲模态的气动阻尼受马赫数影响,并在马赫数0.90附近出现跨声速凹坑现象;一阶模态频率随马赫数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下降数值较小;减缩频率对气动阻尼有影响,在马赫数0.70~0.90范围内和马赫数1.00之后,气动阻尼随着减缩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在马赫数0.92~0.98范围内,气动阻尼随着减缩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阻尼 跨声速 风洞试验 气动弹性 减缩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流场中结构振动的气动非阻尼现象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子强 崔尔杰 +1 位作者 白葵 毛国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跨音速飞行航天器的流-固耦合振动非阻尼现象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流场中的跨音速激波过程是此类非阻尼现象不可忽略的基本原因之一;由于流场对物体振动响应的滞后,形成了周期变化的分布气动力与物体运动之间有规律的相位差异,这种... 研究跨音速飞行航天器的流-固耦合振动非阻尼现象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流场中的跨音速激波过程是此类非阻尼现象不可忽略的基本原因之一;由于流场对物体振动响应的滞后,形成了周期变化的分布气动力与物体运动之间有规律的相位差异,这种相位差可以引发局部的非阻尼的脉动力作用.这一机制与流场中的黏性过程如边界层和分离流动无关.单纯考虑黏性现象对非阻尼作用影响的认识是有缺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流场 结构振动 气动非阻尼现象 跨音速飞行航天器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跨声速风洞机弹干扰试验技术
7
作者 刘明霞 杨辉 白葵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4,共5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小尺寸风洞进行亚跨声速挂弹/载机干扰试验的试验技术,该试验技术是在小尺寸风洞内进行挂弹/载机局部干扰试验,可以测量挂弹投放过程中作用于挂弹及其折叠尾翼上的气动力和舵效率。为验证该试验技术,选取了某空射型导弹... 介绍了一种利用小尺寸风洞进行亚跨声速挂弹/载机干扰试验的试验技术,该试验技术是在小尺寸风洞内进行挂弹/载机局部干扰试验,可以测量挂弹投放过程中作用于挂弹及其折叠尾翼上的气动力和舵效率。为验证该试验技术,选取了某空射型导弹进行了挂机干扰试验验证,试验前对局部干扰流场和完整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局部干扰流场与完整干扰流场流态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小风洞对局部流场的模拟可以取得合理的试验结果,该试验技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弹干扰 外挂分离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辐射的化学平衡流驻点线解 被引量:1
8
作者 白葵 瞿章华 沈建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77-282,共6页
本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化学平衡的高超声速粘性激波层驻点线流场。考虑了辐射和质量引射对流场的影响。辐射模型采用线和连续谱模型。文中讨论了引射率、头部半径、来流速度对壁面传热的影响。与有关文献结果比较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辐射 引射 粘性激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