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益母草生态适宜性和品质区划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萨那拉图 红艳 +2 位作者 辛颖 杨灵珍 同拉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目的:探索内蒙古地区益母草潜在适宜分布区及其优质品质药材产区分布状况。方法:本研究以益母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采样获取样本地理信息,结合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预测其潜在适生区。此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30批... 目的:探索内蒙古地区益母草潜在适宜分布区及其优质品质药材产区分布状况。方法:本研究以益母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采样获取样本地理信息,结合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预测其潜在适生区。此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30批益母草的指纹图谱,对盐酸益母草碱、金丝桃苷、芦丁3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益母草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益母草在内蒙古最适分布区为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兴安盟以及赤峰市等地区,适生区总面积约60.9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51.5%,制约益母草生长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DEM(海拔)和Bio18(最热季度降水量)对其分布影响较大,其适宜范围分别为:566 m以下和270~335 mm。而影响有效成分含量的环境因子主要为降水量与温度。结论:益母草在内蒙古分布区域较广,但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地区,且上述3个地区药材含量较高,药材品质较好,该研究对于开展野生益母草野生资源保护、野生抚育、种植区划和规范化栽培推广具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适宜性评价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棘豆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乌日力嘎 红艳 +1 位作者 金亮 白萨那拉图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本研究以多叶棘豆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种子形态特征,研究种子生活力、种子吸水率、种子破除硬实、种子萌发等指标,分析多叶棘豆种子休眠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种子,探索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生活力达77.80%,但... 本研究以多叶棘豆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种子形态特征,研究种子生活力、种子吸水率、种子破除硬实、种子萌发等指标,分析多叶棘豆种子休眠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种子,探索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生活力达77.80%,但不处理种皮的完整种子发芽率极低。用砂纸打磨能破除种子硬实,硬实率降低至7%,发芽率为86%。砂纸破除种子硬实后,50 mg/L IBA对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表现最为明显,发芽率高达97%,平均发芽天数短于对照。综合比较,先用砂纸打磨种皮,再用50 mg/L的IBA溶液处理后多叶棘豆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种子休眠 破除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双叶 辛颖 +3 位作者 白萨那拉图 包金花 拉喜那木吉拉 红艳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7期49-52,57,共5页
调查研究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的多样性、分布特征、药用价值及其他相关因素,以期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开发毛茛科蒙药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分别在不同季节对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 调查研究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的多样性、分布特征、药用价值及其他相关因素,以期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开发毛茛科蒙药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分别在不同季节对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蒙药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对野外调查采集到的毛茛科蒙药植物毛茛科植物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对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蒙药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地点、药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查阅研究本草文献中有关毛茛科药用植物种类、药用情况等信息,参考有关毛茛科蒙药植物资源现代研究文献。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共13属28种,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极其可贵,而且还可以作为美化景点,因此,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这种珍贵的蒙药植物,以免其数量减少,甚至濒于灭绝,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大的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多样性 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