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三角先行启动区水体透明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王宇
周维奇
+2 位作者
白濛雨
苏函
胡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0,共8页
水体透明度提升是改善水质观感的重要技术路径。根据2023年4—12月对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内典型水体(湖荡、圩内河道、圩外河道)的实地监测结果,探讨区域内典型水体的透明度(SD)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提升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监...
水体透明度提升是改善水质观感的重要技术路径。根据2023年4—12月对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内典型水体(湖荡、圩内河道、圩外河道)的实地监测结果,探讨区域内典型水体的透明度(SD)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提升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湖荡、圩内河道、圩外河道SD均值分别在61.17、68.75、45.08 cm左右;空间上,西塘镇及黎里镇东南区域SD整体较好(>70 cm),而元荡、金泽镇东北区域以及太浦河相对较差(<50 cm);降雨对SD影响较大,尤其是圩内河道;相关性分析显示,悬浮物浓度为SD的首要相关指标(R=-0.65~-0.79),总磷与SD的负相关性在湖荡水体中尤为显著(R=-0.71),而叶绿素a仅在圩内河道中与SD无显著相关性。此外,研究进一步构建了SD与浊度、悬浮物、总磷的拟合曲线模型,其中SD与浊度的整体拟合效果最佳(R^(2)=0.66~0.74),并以近岸主要的沉水植物能够存活为要求,确立了先行启动区SD的初期目标值应控制在59.14~83.06 c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先行启动区
水体透明度
影响因素
时空分布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微塑料赋存特征
被引量:
82
2
作者
白濛雨
赵世烨
+2 位作者
彭谷
雨
高磊
李道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4-1743,共10页
以上海某污水厂为例,研究了中国沿海城市污水厂进出水、污泥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微塑料排放量.结果表明,污水厂进出水中微塑料形态主要为纤维状.进水含量最高的种类依次为人造丝(36.84%)、合成革(21.05%)和聚酯纤维(18.42%),出水中的...
以上海某污水厂为例,研究了中国沿海城市污水厂进出水、污泥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微塑料排放量.结果表明,污水厂进出水中微塑料形态主要为纤维状.进水含量最高的种类依次为人造丝(36.84%)、合成革(21.05%)和聚酯纤维(18.42%),出水中的种类依次为合成革(26.67%)、人造丝(24.44%)、聚酯纤维(17.78%)和聚乙烯(15.56%).微塑料在总进水中的丰度为117n/L(n为微塑料个数),调配水中为90n/L,总出水中为52n/L,污泥中为180n/50g(湿重).该污水厂日出水量为280万m^3/d,据此估算微塑料量由总进水中3276亿n/d降至总出水中1456亿n/d,去除率为55.6%.污水厂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确定剩余污泥量150t DS/d,含有5.4亿个微塑料.此外,根据本研究结果讨论了有关国际刊物中对我国大陆范围内个人护理用品中微塑料入海量的不准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
微塑料
赋存特征
排放量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微塑料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
41
3
作者
徐沛
彭谷
雨
+2 位作者
朱礼鑫
白濛雨
李道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71-2077,共7页
2017年春季、夏季在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采样,并对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利用污染负荷指数评价微塑料污染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微塑料的浓度分布在季节变化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降水量丰富的夏...
2017年春季、夏季在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采样,并对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利用污染负荷指数评价微塑料污染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微塑料的浓度分布在季节变化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降水量丰富的夏季,微塑料的含量普遍更高;相同季节不同站点之间无明显的浓度分布差异,降水量对海洋微塑料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杭州湾海域在夏季期间微塑料浓度最高,为(39.33±14.34)particles/kg(DW).微塑料的长度多在0.07~1.0mm之间,颜色丰富,形态主要为纤维状.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仪检测出样品中含有的微塑料种类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其中聚乙烯是主要的微塑料多聚物类型.运用污染负荷指数对微塑料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微塑料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沉积物
时空分布
污染负荷指数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三角先行启动区水体透明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王宇
周维奇
白濛雨
苏函
胡伟
机构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0,共8页
基金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2QT(83)-06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103548)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1DZ1202703)。
文摘
水体透明度提升是改善水质观感的重要技术路径。根据2023年4—12月对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内典型水体(湖荡、圩内河道、圩外河道)的实地监测结果,探讨区域内典型水体的透明度(SD)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提升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湖荡、圩内河道、圩外河道SD均值分别在61.17、68.75、45.08 cm左右;空间上,西塘镇及黎里镇东南区域SD整体较好(>70 cm),而元荡、金泽镇东北区域以及太浦河相对较差(<50 cm);降雨对SD影响较大,尤其是圩内河道;相关性分析显示,悬浮物浓度为SD的首要相关指标(R=-0.65~-0.79),总磷与SD的负相关性在湖荡水体中尤为显著(R=-0.71),而叶绿素a仅在圩内河道中与SD无显著相关性。此外,研究进一步构建了SD与浊度、悬浮物、总磷的拟合曲线模型,其中SD与浊度的整体拟合效果最佳(R^(2)=0.66~0.74),并以近岸主要的沉水植物能够存活为要求,确立了先行启动区SD的初期目标值应控制在59.14~83.06 cm以上。
关键词
长三角先行启动区
水体透明度
影响因素
时空分布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pilot zon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ater transparency
influencing factor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微塑料赋存特征
被引量:
82
2
作者
白濛雨
赵世烨
彭谷
雨
高磊
李道季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4-174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402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6190)
文摘
以上海某污水厂为例,研究了中国沿海城市污水厂进出水、污泥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微塑料排放量.结果表明,污水厂进出水中微塑料形态主要为纤维状.进水含量最高的种类依次为人造丝(36.84%)、合成革(21.05%)和聚酯纤维(18.42%),出水中的种类依次为合成革(26.67%)、人造丝(24.44%)、聚酯纤维(17.78%)和聚乙烯(15.56%).微塑料在总进水中的丰度为117n/L(n为微塑料个数),调配水中为90n/L,总出水中为52n/L,污泥中为180n/50g(湿重).该污水厂日出水量为280万m^3/d,据此估算微塑料量由总进水中3276亿n/d降至总出水中1456亿n/d,去除率为55.6%.污水厂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确定剩余污泥量150t DS/d,含有5.4亿个微塑料.此外,根据本研究结果讨论了有关国际刊物中对我国大陆范围内个人护理用品中微塑料入海量的不准确估算.
关键词
污水厂
微塑料
赋存特征
排放量
去除率
Keywords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
microplastic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discharge value
remove rate
分类号
X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微塑料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
41
3
作者
徐沛
彭谷
雨
朱礼鑫
白濛雨
李道季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71-207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402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6190)
文摘
2017年春季、夏季在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采样,并对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利用污染负荷指数评价微塑料污染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微塑料的浓度分布在季节变化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降水量丰富的夏季,微塑料的含量普遍更高;相同季节不同站点之间无明显的浓度分布差异,降水量对海洋微塑料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杭州湾海域在夏季期间微塑料浓度最高,为(39.33±14.34)particles/kg(DW).微塑料的长度多在0.07~1.0mm之间,颜色丰富,形态主要为纤维状.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仪检测出样品中含有的微塑料种类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其中聚乙烯是主要的微塑料多聚物类型.运用污染负荷指数对微塑料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微塑料污染较轻.
关键词
微塑料
沉积物
时空分布
污染负荷指数
长江口
Keywords
microplastics
sediment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pollution load index
Changjiang Estuary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三角先行启动区水体透明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宇
周维奇
白濛雨
苏函
胡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微塑料赋存特征
白濛雨
赵世烨
彭谷
雨
高磊
李道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口微塑料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
徐沛
彭谷
雨
朱礼鑫
白濛雨
李道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