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线载波通信抗干扰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维德 申杰 +2 位作者 白泰 李方硕 向景睿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53-56,共4页
针对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测试设备,在抗干扰性能测试方面可靠性较差和准确度较低的现状,文章深入分析了在用测试系统的技术实现及其抗干扰测试关键技术需求,重点研究了测试系统机架结构内存在的电磁传导和辐射串扰及其多径干扰,并就... 针对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测试设备,在抗干扰性能测试方面可靠性较差和准确度较低的现状,文章深入分析了在用测试系统的技术实现及其抗干扰测试关键技术需求,重点研究了测试系统机架结构内存在的电磁传导和辐射串扰及其多径干扰,并就传统LC衰减器及其衰减矩阵的不精确性和不稳定性作了简要阐述,提出了设备改进方案。基于高性能EMI滤波器、屏蔽箱、同轴程控衰减器等关键部件,改进研制了现有测试系统,经接收灵敏度和解调门限信噪比测试验证,其测试过程更加稳定,测试结果更加可靠、准确,这种改进技术方案既适用于点对点通信性能测试,也适用于载波通信路由组网能力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 抗干扰测试 电磁串扰 EMI滤波器 屏蔽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备特征多层优选和CNN⁃NLSTM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家驹 王竣平 +4 位作者 白泰 张然 丁熠辉 杨林 张姝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3,共8页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技术可以有效挖掘用户侧设备信息,是电网开展用户负荷互动响应的基础。针对目前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适应性较差及准确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设备特征多层优选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首先,针对设备运行特性设计...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技术可以有效挖掘用户侧设备信息,是电网开展用户负荷互动响应的基础。针对目前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适应性较差及准确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设备特征多层优选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首先,针对设备运行特性设计自适应滑动数据窗,进而获取到更加完整的设备功率片段,同时调整网络输入输出维度;其次,通过融合浅层卷积神经网络(CNN)与两层嵌套长短时记忆网络(NLSTM)提取并加深设备特征;然后,将其输入到改进的注意力机制中,通过调配特征权重,获得最优的设备特征序列;最后,在RED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对设备特征多层选择、加深与复用在减小训练时间的同时,显著地提升负荷分解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 自适应滑动窗 卷积神经网络 嵌套长短时记忆网络 改进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深化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晨 白泰 +2 位作者 王家驹 白佳灵 熊思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能源基础数据采集、电网状态实时感知以及业务需求敏捷响应的实现载体,是“大营销”体系以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实现该系统的深化应用已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能源基础数据采集、电网状态实时感知以及业务需求敏捷响应的实现载体,是“大营销”体系以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实现该系统的深化应用已成为当前首要任务。文章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并以四川电网为例论述和分析了基于用采数据的有序用电和负荷控制、高速宽带电力线载波(High-speed Wide-band Power Line Carrier,HPLC)深化应用、配变监测、台区体检、远程开户以及远程充值优化提升等多项业务的深化应用情况,为建设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大营销”体系 业务深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