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图像检索的sgemv算法嵌入式优化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恩 张翰成 +2 位作者 周俊鹏 白林亭 文鹏程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行人重识别主要解决跨摄像头跨场景下行人的识别与检索,是继人脸识别之后又一针对“人”的视觉任务,主要任务是针对一个特定的行人在多摄像头输入的大规模图片集合中找出相同的人。如何在靠近摄像头的边缘端把特定的行人从大量行人库中... 行人重识别主要解决跨摄像头跨场景下行人的识别与检索,是继人脸识别之后又一针对“人”的视觉任务,主要任务是针对一个特定的行人在多摄像头输入的大规模图片集合中找出相同的人。如何在靠近摄像头的边缘端把特定的行人从大量行人库中快速检索出来是行人重识别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边缘端嵌入式平台算力有限,提出一种面向图像检索的sgemv算法嵌入式优化技术,在边缘端对sgemv算法采用循环展开、OpenMP、Neon等技术进行加速优化,在飞腾D2000嵌入式平台、银河麒麟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比优化前提升速度达5.2倍,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边缘端图像检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图像检索 循环展开 OPENMP NE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态势评估及DDPG算法的一对一空战格斗控制方法
2
作者 贺宝记 白林亭 文鹏程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2期179-187,共9页
已有的空中格斗控制方法未综合考虑基于专家知识的态势评估及通过连续性速度变化控制空战格斗的问题。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强化学习算法,在态势评估函数作为强化学习奖励函数的基础上,设计综合考虑飞行高度上下限、飞行过载以... 已有的空中格斗控制方法未综合考虑基于专家知识的态势评估及通过连续性速度变化控制空战格斗的问题。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强化学习算法,在态势评估函数作为强化学习奖励函数的基础上,设计综合考虑飞行高度上下限、飞行过载以及飞行速度上下限的强化学习环境;通过全连接的载机速度控制网络与环境奖励网络,实现DDPG算法与学习环境的交互,并根据高度与速度异常、被导弹锁定时间以及格斗时间设计空战格斗结束条件;通过模拟一对一空战格斗,对该格斗控制方法在环境限制学习、态势评估得分以及格斗模式学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空战格斗控制方法有效,能够为自主空战格斗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态势评估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空战格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腾D2000的GEMM算法设计与优化实现技术
3
作者 郑恩 白林亭 文鹏程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3期38-41,47,共5页
在深度学习推理框架中,GEMM是典型的计算密集型算子,在Bert、Transformer、Yolo等模型的模块中存在大量GEMM运算,会直接影响模型的推理延时。针对该算子的优化问题,分别采用循环展开、OpenMP、NEON指令集等方法进行优化,在国产嵌入式板... 在深度学习推理框架中,GEMM是典型的计算密集型算子,在Bert、Transformer、Yolo等模型的模块中存在大量GEMM运算,会直接影响模型的推理延时。针对该算子的优化问题,分别采用循环展开、OpenMP、NEON指令集等方法进行优化,在国产嵌入式板卡飞腾D2000、国产操作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比优化前加速43.89倍,优化方法加速效果行之有效,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在边缘端的推理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理框架 GEMM OPENMP NEON 飞腾D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处理平台的机载实时图像识别
4
作者 刘鑫 张瀚成 +2 位作者 王海翔 赵岩 白林亭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3期91-94,共4页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机载图像识别方面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为了满足神经网络模型对硬件资源更高的实时算力需求,适应机载场景下的设备运行条件,集合嵌入式异构处理器资源,选取FT-D2000/8作为主处理器进行算法调度,选取复旦微FMQL1...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机载图像识别方面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为了满足神经网络模型对硬件资源更高的实时算力需求,适应机载场景下的设备运行条件,集合嵌入式异构处理器资源,选取FT-D2000/8作为主处理器进行算法调度,选取复旦微FMQL100TAI作为协处理器进行智能计算,并设计了具体的并行处理流程以加快计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CPU单处理器,在CPU+NPU这样的异构处理平台下可以将图像识别帧率提高至2.8倍,同时识别精度误差控制在1.035%内,具有良好的性能功耗比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异构处理平台 机载 图像识别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DSP图像去雾优化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林亭 武永卫 +2 位作者 谢建春 文鹏程 刘小剑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8,共5页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门针对信号处理而设计,以其独特的特点在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中,图像去雾一直是研究热点,开发时多使用Matlab和C语言仿真,将其直接移植...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门针对信号处理而设计,以其独特的特点在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中,图像去雾一直是研究热点,开发时多使用Matlab和C语言仿真,将其直接移植到DSP中运行效率通常较低,难以做到实时处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有效的图像去雾算法,优化算法过程,获得更好的处理结果;利用TI公司的多核DSP和开发工具,对C代码进行实时优化和并行处理,取得很好的优化效果,能够对低分辨率进行图像去雾的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多核数字信号处理器 图像去雾 实时优化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嵌入式处理器间SPI总线通信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林亭 海钰琳 李亚晖 《航空计算技术》 2016年第6期103-107,共5页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作为一种全双工的同步通信总线,常用于嵌入式处理器间的通信。提出一种在P2020处理器与基于Xilinx K7 FPGA芯片的软核处理器间的SPI总线通信优化方法。利用SPI总线双向同步传输的特点,提...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作为一种全双工的同步通信总线,常用于嵌入式处理器间的通信。提出一种在P2020处理器与基于Xilinx K7 FPGA芯片的软核处理器间的SPI总线通信优化方法。利用SPI总线双向同步传输的特点,提出一种简易且有效的通信协议保证通信质量;根据SPI总线两端处理器的时钟频率,设置SPI总线波特率,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同时,考虑SPI总线两端处理器的处理频率的差异,设置合理数据传输延迟,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示,该SPI总线通信方法在上述平台中能够达到750KR/S的通信速率,能够满足多种嵌入式平台的数据传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总线 通信协议 波特率 传输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问答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白林亭 文鹏程 李亚晖 《航空计算技术》 2018年第5期334-338,共5页
视觉问答技术(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VQA)是一项综合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与推理的综合性技术,相比于图像处理、文本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专用人工智能技术,是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探索。介绍了视觉问答技... 视觉问答技术(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VQA)是一项综合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与推理的综合性技术,相比于图像处理、文本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专用人工智能技术,是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探索。介绍了视觉问答技术的问题描述,分析和总结了针对问题的基准方法和前沿方法研究与探索,分析了问题的研究难点,探讨了问题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问答技术 注意力机制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智能计算技术工程实践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文鹏程 白林亭 +1 位作者 高泽 邹昌昊 《航空计算技术》 202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载领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人主机辅的辅助智能,解决有人飞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二是通过人辅机主的自主智能,使无人飞机变得更加聪明;三是通过人机融合的协同智能,构建有人/无人飞机最优作战集合。人工智...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载领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人主机辅的辅助智能,解决有人飞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二是通过人辅机主的自主智能,使无人飞机变得更加聪明;三是通过人机融合的协同智能,构建有人/无人飞机最优作战集合。人工智能技术在机载领域若要真正落地,需要突破许多技术挑战。通过分析机载智能应用计算需求,结合相应的处理器选型,围绕架构、硬件、软件、工具等核心要素以及感知、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详细探讨机载智能计算系统工程实践的技术思路,为进一步的系统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载智能应用 智能计算 嵌入式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机载环境的智能计算处理器分析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文鹏程 白林亭 +1 位作者 高泽 程陶然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10期81-86,共6页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民用领域飞速发展。在航空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必须要考虑机载环境的约束和限制,尤其对智能计算处理器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综合考虑人工智...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民用领域飞速发展。在航空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必须要考虑机载环境的约束和限制,尤其对智能计算处理器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综合考虑人工智能技术的机载应用场景、计算特性和算力需求,通过分析研究通用处理器以及智能专用处理器的架构和适用性,基于异构融合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条可行的技术实施路线,为机载智能应用提供计算支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人工智能 机载智能应用 OODA 智能计算 智能专用处理器 通用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全面测试过程模型
10
作者 海钰琳 白鹭 +1 位作者 王纯委 白林亭 《信息通信》 2018年第2期86-87,共2页
提出一种面向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的全面测试过程模型,针对嵌入式系统复杂性增加导致系统性能测试难度急剧增加、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充分考虑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全寿命周期,将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融入系统设计的各个阶段,... 提出一种面向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的全面测试过程模型,针对嵌入式系统复杂性增加导致系统性能测试难度急剧增加、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充分考虑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全寿命周期,将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融入系统设计的各个阶段,能够及早发现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升系统设计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设计周期 全面测试过程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分析的卷积神经网络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林亭 海钰琳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1年第4期61-63,共3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概述了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各类解释方法。重点针对梯度分析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对近年来基于梯度分析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视化解释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分类,详细分析了每类方法的核心步骤,重点阐述了每类方...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概述了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各类解释方法。重点针对梯度分析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对近年来基于梯度分析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视化解释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分类,详细分析了每类方法的核心步骤,重点阐述了每类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了梯度分析可视化方法的总体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对基于梯度分析的卷积神经网络解释方法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可视化 梯度分析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导引的自主着舰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车凯 白林亭 +3 位作者 杨芷柔 文鹏程 李鹏 杜承烈 《航空计算技术》 2023年第3期16-19,24,共5页
针对舰载机着舰场景的仿真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视觉导引的自主着舰仿真系统。根据实际场景对自主着舰仿真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梳理出软件架构;研究了航母、舰载机、可见光和红外相机等模型的仿真关键技术;基于Unigine和仿真模... 针对舰载机着舰场景的仿真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视觉导引的自主着舰仿真系统。根据实际场景对自主着舰仿真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梳理出软件架构;研究了航母、舰载机、可见光和红外相机等模型的仿真关键技术;基于Unigine和仿真模型实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应用结果表明,方案能够满足自主着舰仿真的视景仿真要求,达到了更加真实的视景仿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着舰 视觉引导 虚拟仿真 Uni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深度学习推理框架嵌入式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琳博 白林亭 文鹏程 《航空计算技术》 2023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随着端侧AI应用的不断丰富及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渗入,端侧深度学习模型部署需求日益增长。各机构研发出不同的AI推理框架来实现深度学习模型部署的高性能全景统一目标,通过接入多训练框架利用多硬件资源的方式来进行推理性能的加速。选... 随着端侧AI应用的不断丰富及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渗入,端侧深度学习模型部署需求日益增长。各机构研发出不同的AI推理框架来实现深度学习模型部署的高性能全景统一目标,通过接入多训练框架利用多硬件资源的方式来进行推理性能的加速。选择四个典型的国产深度学习推理框架,分别从设计原理、落地实现和特殊优化方式三个维度进行介绍与对比,并通过实验验证性能、支持精度、硬件支持这三个衡量指标对比探究四个框架是否适用于航空领域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领域任务需求 端侧深度学习模型部署 AI深度学习推理框架 高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群的差分进化算法
14
作者 高泽 白林亭 +2 位作者 邹昌昊 李亚晖 文鹏程 《信息通信》 2019年第8期11-12,共2页
针对差分进化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存在的种群多样性快速消失,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过早成熟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多种群协同搜索的新机制,平衡差分算法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对新改进的多种群差分算法使用基准测试函... 针对差分进化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存在的种群多样性快速消失,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过早成熟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多种群协同搜索的新机制,平衡差分算法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对新改进的多种群差分算法使用基准测试函数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多种群差分算法相较于标准差分算法拥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 多种群 全局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