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集体行动逻辑及其治理思考——基于湘西浦市龙舟活动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春兰 龙佩林 +1 位作者 白晋湘 谭清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学术界对集体行动的动力与实现机制所形成的三种解释范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仍无法对社会结构急剧变迁之下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集体行动形成机制提供令人满意的回答。研究立足于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集体行动,以集体行动的三个关键问题的... 学术界对集体行动的动力与实现机制所形成的三种解释范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仍无法对社会结构急剧变迁之下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集体行动形成机制提供令人满意的回答。研究立足于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集体行动,以集体行动的三个关键问题的解决为分析框架,对浦市龙舟活动复兴的全过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缺乏外部强力支持的情况下,信任与认同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利益与互惠为纽带的权宜性承诺以及共享规范为依托的相互监督是影响乡村民俗体育复兴的关键变量,三者共同构筑实践中的集体行动逻辑。当人们拥有了对集体或文化的认同感,能够从个体层面认识到参与集体行动的重要性,且能从村落层面了解到大部分人遵守承诺并相互监督,可持续性的集体行动才能形成。这一经验事实显示,集体行动的形成并非一个线性过程,社会结构、利益追求、个体建构以及外部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兼顾多种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变化是理解集体行动形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民俗体育 体育治理 社会资本 权宜承诺 相互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苗慧 白晋湘 龙佩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6,共8页
为回应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问题,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围绕此群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身份建构实践进行叙述与分析。研究认为:(1)此群体普遍置身于生活情境、经济情境和组织情境中,并完成“拳师”“教练”“... 为回应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问题,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围绕此群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身份建构实践进行叙述与分析。研究认为:(1)此群体普遍置身于生活情境、经济情境和组织情境中,并完成“拳师”“教练”“代表性传承人”与“武协会员”的身份建构。(2)不同情境中此群体需要围绕文化、结构与行动展开不同形式的身份建构。生活情境中对身体资本依赖性强,受到“义”文化道德规范的约束;经济情境中表现出经济利益价值取向,受到正式制度与市场规则影响,并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以获取新型身体资本、符号资本与文化资本;组织情境中受到武术情怀与经济利益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得到结构规则与资源支持的同时,结构资源表现出一定的使动性特征。(3)此群体“适位”得益于身份建构表征下文化、结构与行动的互动,并以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结构规则与资源的支持、文化传统的遵循、新型个人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获得为重要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身份建构 结构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传统武术传承人培养的问题审视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邢文涛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培养手艺人,何愁“守艺人”,解决好传承人培养问题是推动传统武术现代化传承的迫切需求。通过文献研究、田野反思等以非遗保护纳入体教融合政策为逻辑起点,审视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培养困境,构建培养体系,并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传统武... 培养手艺人,何愁“守艺人”,解决好传承人培养问题是推动传统武术现代化传承的迫切需求。通过文献研究、田野反思等以非遗保护纳入体教融合政策为逻辑起点,审视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培养困境,构建培养体系,并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传统武术传承人培养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是中国式“体”与“教”融合的探索,是教育理性的回归。而面对传承人培养存在制度贯通不畅、资源转换受阻和育人协同离散的困境,应构建活态化的人才培养链和以“师资+课程+平台”为保障的融合互嵌的育人体系;并提出构建引导性协同机制为引领,打造“双循环”育人渠道为主线,彰显系统化课程育人的要素支撑,以建设高质量师资与平台为保障,践行规范化考评机制为牵引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传统武术 传承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美学研究中的自然科学方法论 被引量:6
4
作者 白晋湘 钟海平 +2 位作者 刘少英 夏思永 吴湘军 《体育学刊》 CAS 1996年第1期47-48,127,共3页
本文运用哲学以及科学学原理对体育美学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方法论探索,认为在体育美学的研究中应借鉴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其中特别强调了在体育美学研究中的实证精神及其应用研究,强调在体育美学研究中可对自然科学方法论进行合理移植.
关键词 体育美学 方法论 自然科学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交流交融:苗疆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路径 被引量:54
5
作者 白晋湘 郑健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根植于地域文化、社会与生态之中的苗疆传统体育,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作用和独特价值。采用体育学和民族学相结合的视角,从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到深度交融依次递进和不断深化的三重路... 根植于地域文化、社会与生态之中的苗疆传统体育,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作用和独特价值。采用体育学和民族学相结合的视角,从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到深度交融依次递进和不断深化的三重路径,分析苗疆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路。研究认为,交往记忆、交往机制和交往空间有助于加强苗疆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交往路径;技艺交流、文化交流所形成的文明交流互鉴新格局,有利推进苗疆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交流路径;通过学校教育、非遗传承、赛事活动、乡村建设和全民健身5个维度,可以促进苗疆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度交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编目的价值与方法 被引量:31
6
作者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100,共4页
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编目进行研究,可望建构起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的数据库,以方便读者检索、利用,从而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并推进和深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查阅和收集古典文献... 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编目进行研究,可望建构起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的数据库,以方便读者检索、利用,从而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并推进和深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查阅和收集古典文献中以及散见于其他学科如民俗学、文学等所有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的资料;通过田野调查对现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流传情况、文化功能、文化源流等方面做细致深入的文字描述;对现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搜集相关民间传说;对所获得的资料做信息处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体育文化 编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76
7
作者 段爱明 白晋湘 田祖国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56,共3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包括民族体育项目的变迁和思维意识的变迁,从整个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这种变迁是趋于进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是体育文化维系民族体育价值观的内在动因,也是构建世界体...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包括民族体育项目的变迁和思维意识的变迁,从整个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这种变迁是趋于进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是体育文化维系民族体育价值观的内在动因,也是构建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的前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要适应社会变迁,要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个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 被引量:100
8
作者 陈永辉 白晋湘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80,共6页
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是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认识、创新、运用及对次生态民俗体育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创新、运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拓展。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主要面对的问题... 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是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认识、创新、运用及对次生态民俗体育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创新、运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拓展。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主要面对的问题有:(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2)民族传统体育法制保护和发展机制不健全;(3)科研工作不够深入和扎实;(4)社会群体义务与责任缺乏。指出开发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要遵循本源性、整体性、人本性、创新性原则。在开发策略上,提出:(1)加强政府主导力度;(2)建立健全民俗体育文化法制保护与开发机制;(3)深入开展普查、科研工作;(4)着重关注民俗体育文化"活态传承"人的培养;(5)结合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开发、打造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6)利用传统节庆日,开展民俗体育竞技、娱乐、休闲等活动;(7)在民族地区民族院校中有选择地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教育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保护 少数民族民俗体育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烧龙习俗的文化生态变迁与体育价值——湘西马颈坳镇的田野调查报告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义 白晋湘 胡建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9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实地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对土家族烧龙习俗的仪式过程、文化生态变迁以及体育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土家族烧龙习俗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逐渐由祛灾祈福向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转型,体...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实地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对土家族烧龙习俗的仪式过程、文化生态变迁以及体育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土家族烧龙习俗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逐渐由祛灾祈福向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转型,体育价值逐渐呈现。土家族烧龙习俗是土家人体育传承的纽带,是尚武精神的遗存和精诚团结的象征,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烧龙习俗 土家族 文化生态 体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互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段爱明 白晋湘 田祖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2,共3页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的分析,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相互影响,认为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价值意识之中,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变迁 少数民族 大学生 价值意识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 被引量:39
11
作者 陈永辉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4,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凸显出遗产的"非物质性",要体现出保护对象和内容的社会价值,要对遗产进行合理的运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路径:(1)构建分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凸显出遗产的"非物质性",要体现出保护对象和内容的社会价值,要对遗产进行合理的运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路径:(1)构建分级保护体系;(2)建立资料数据库;(3)加强对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中人的保护与培养;(4)营造民俗体育传统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 民俗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与优化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小林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25,共5页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表现为:非均衡战略下城乡二元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障碍;供给主体制度的缺位与错位;需求表达机制缺失与供给决策机制倒置;农村体育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制度缺位等方面。其制度优化路径包括:遵...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表现为:非均衡战略下城乡二元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障碍;供给主体制度的缺位与错位;需求表达机制缺失与供给决策机制倒置;农村体育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制度缺位等方面。其制度优化路径包括:遵循城乡~体化政策导向,向城乡提供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体育公共产品;决策机制中外生变量因素内化,构建决策良性协作博弈机制;重视非正式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提高制度供给效率与防止"公地悲剧",建立部门协作与管理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体育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万义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论断和方法论提出质疑:(1)从文化根源上来说,西方体育文化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2)中西体育文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同一种文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本质上是农业文化...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论断和方法论提出质疑:(1)从文化根源上来说,西方体育文化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2)中西体育文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同一种文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形态和工业文化形态所表现出的差异;(3)目前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研究,是把原本就为同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发展阶段,强行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完全对立的部分,其实质是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体育文化 文化特征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宋加华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因为其受教育者的群众或人体受地域、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的不同而其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大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心理障碍的独特表现及其源流,它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因为其受教育者的群众或人体受地域、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的不同而其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大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心理障碍的独特表现及其源流,它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它在兴趣、情绪、求知欲、信心、毅力、性格心理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独特性。为了达到对大学生的体育教学的价值目标与价值追求,笔者提出了四种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大学生 心理障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湘军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4,共4页
对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探讨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人口远低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比例,体育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很不完善,体育组织管理经费来源单一,思... 对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探讨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人口远低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比例,体育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很不完善,体育组织管理经费来源单一,思想观念落后、农民体育意识淡薄,经济基础薄弱、体育消费水平低;地理位置限制是影响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农民享有体育活动权利的法律、法规,为农村提供专职体育工作人员编制,开展多种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以促进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湘鄂渝黔边区 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地戏的武术文化解读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振华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0,共3页
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安顺地戏所包含的武术文化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发端于明朝军傩的安顺地戏,以演习武事为目的;以武戏为主要内容,兼有武术套路程式化的倾向和戏曲开打的特点。它的格斗不但用真刀真枪进行,即使是面具也彰显武韵,伴奏音乐... 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安顺地戏所包含的武术文化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发端于明朝军傩的安顺地戏,以演习武事为目的;以武戏为主要内容,兼有武术套路程式化的倾向和戏曲开打的特点。它的格斗不但用真刀真枪进行,即使是面具也彰显武韵,伴奏音乐击鼓鸣金演绎出浓厚的战争气氛。由于它集娱人、自娱、求神、健体于一身的多功能特性,使它至今留存明朝风貌,为研究武术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不愧是优秀的武术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 地戏 傩戏 安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武祭丧:西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中的武术文化探微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振华 白晋湘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2-55,共4页
对西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进行研究,认为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内容。主要表现为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强烈的魂归祖先故里意识,至死不渝的尚武情怀,同时反射出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并从一个方面透视出各民族形成... 对西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进行研究,认为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内容。主要表现为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强烈的魂归祖先故里意识,至死不渝的尚武情怀,同时反射出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并从一个方面透视出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历史,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化综合体,是特殊的文化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丧葬习俗 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胆草治疗运动中腹泻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加华 白晋湘 +3 位作者 崔素珍 龚子辉 吴永海 陈玉凤 《体育学刊》 CAS 1998年第2期38-46,共2页
通过鱼胆草和痢特灵片随机配对治疗急性腹泻的实验研究表明,鱼胆草的止泻疗效好、时间短,无副作用。本研究从新的领域,探讨土家族中草药治疗运动中腹泻的疗效,提出其应用于体育健身和体育比赛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鱼胆草 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体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民俗体育治理体系构建及地方性策略选择 被引量:26
19
作者 彭春兰 龙佩林 +1 位作者 白晋湘 胡淑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6,55,共8页
民俗体育治理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该文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俗体育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及治理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当前民俗体育治理存在治理理念偏颇、治... 民俗体育治理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该文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俗体育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及治理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当前民俗体育治理存在治理理念偏颇、治理主体失衡、制度规范阻滞、价值共识缺失等问题。通过阐析新时代我国民俗体育治理体系的内涵和结构,指出新时代应构建以党的领导为基础、以德法兼治为引领、以长效治理为目标、以兼容互惠为标尺的“兼容互惠”治理体系。进而,对民俗体育治理体系构建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机制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积极倡导兼容互惠治理、利益共享与协调合作同步推进、加强内生秩序建设与现代法治相结合、提升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担当等地方性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治理 新时代 体系构建 地方策略 兼容互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