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毁灭与重构——荒岛小说的哲学内涵之流变
被引量:
4
1
作者
白春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51,156,共7页
荒岛小说这一题材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基本遵循了人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和回归社会的情节模式。《鲁滨孙漂流记》、《蝇王》和《昨日之岛》三部代表性作品可以充分表现出荒岛小说在空间意义、欲望表征以及终极指向三个方面哲学意义的流...
荒岛小说这一题材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基本遵循了人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和回归社会的情节模式。《鲁滨孙漂流记》、《蝇王》和《昨日之岛》三部代表性作品可以充分表现出荒岛小说在空间意义、欲望表征以及终极指向三个方面哲学意义的流变。从《鲁滨孙漂流记》中昂扬自信的时代精神,到《蝇王》对这一精神的摧毁,再到《昨日之岛》中温和的反思性重建,展现出从绝对到相对,从一元到多元,从"务实"到"务虚"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岛小说
空间
启蒙运动
巴洛克
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元代码的叙事——海登·怀特的历史哲学叙事主义品质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春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4,共7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哲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叙事主义转向。海登·怀特是这一转向中的代表人物,他将历史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深层联系。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注重历史的叙事功能,即赋予文本以统一性和融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哲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叙事主义转向。海登·怀特是这一转向中的代表人物,他将历史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深层联系。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注重历史的叙事功能,即赋予文本以统一性和融贯性,从而使研究对象得以解释并被赋予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海登·怀特历史哲学独特的叙事主义品质,以此彰显其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海登·怀特
历史哲学
叙事的概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与符号的互动——论《布拉格墓园》中“虚假成真”的符号衍义系统
3
作者
蔡熙
白春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从一个虚构人物“西莫尼尼”的视角重新解释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诞生过程。小说围绕“虚假成真”形成了兼具含混、互文反讽等特点的符号衍义系统,为读者参与文本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从一个虚构人物“西莫尼尼”的视角重新解释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诞生过程。小说围绕“虚假成真”形成了兼具含混、互文反讽等特点的符号衍义系统,为读者参与文本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埃科的文学观念受到其符号观的影响,他提出“文本意图”的概念,认为文本是生成性的动态客体。透过《布拉格墓园》,我们看到“文本意图”体现在小说的符号架构及所指层面的衍义上,由文本、作者与读者共同实现,是一种有度的意义生产,充分彰显了埃科兼具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想的符号诗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埃科
《布拉格墓园》
符号
“虚假成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毁灭与重构——荒岛小说的哲学内涵之流变
被引量:
4
1
作者
白春苏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51,156,共7页
文摘
荒岛小说这一题材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基本遵循了人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和回归社会的情节模式。《鲁滨孙漂流记》、《蝇王》和《昨日之岛》三部代表性作品可以充分表现出荒岛小说在空间意义、欲望表征以及终极指向三个方面哲学意义的流变。从《鲁滨孙漂流记》中昂扬自信的时代精神,到《蝇王》对这一精神的摧毁,再到《昨日之岛》中温和的反思性重建,展现出从绝对到相对,从一元到多元,从"务实"到"务虚"的转变。
关键词
荒岛小说
空间
启蒙运动
巴洛克
欲望
Keywords
desert island fictions,space,Enlightenment,baroque,desire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元代码的叙事——海登·怀特的历史哲学叙事主义品质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春苏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4,共7页
文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哲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叙事主义转向。海登·怀特是这一转向中的代表人物,他将历史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深层联系。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注重历史的叙事功能,即赋予文本以统一性和融贯性,从而使研究对象得以解释并被赋予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海登·怀特历史哲学独特的叙事主义品质,以此彰显其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特色。
关键词
叙事
海登·怀特
历史哲学
叙事的概念化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与符号的互动——论《布拉格墓园》中“虚假成真”的符号衍义系统
3
作者
蔡熙
白春苏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嘉兴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翁贝托·埃科小说的符号叙事研究(21YBA062)。
文摘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从一个虚构人物“西莫尼尼”的视角重新解释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诞生过程。小说围绕“虚假成真”形成了兼具含混、互文反讽等特点的符号衍义系统,为读者参与文本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埃科的文学观念受到其符号观的影响,他提出“文本意图”的概念,认为文本是生成性的动态客体。透过《布拉格墓园》,我们看到“文本意图”体现在小说的符号架构及所指层面的衍义上,由文本、作者与读者共同实现,是一种有度的意义生产,充分彰显了埃科兼具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想的符号诗学理念。
关键词
翁贝托·埃科
《布拉格墓园》
符号
“虚假成真”
Keywords
Umberto Eco
The Prague Cemetery
cognition
“falsification becoming true”
分类号
I045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毁灭与重构——荒岛小说的哲学内涵之流变
白春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作为元代码的叙事——海登·怀特的历史哲学叙事主义品质
白春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学与符号的互动——论《布拉格墓园》中“虚假成真”的符号衍义系统
蔡熙
白春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