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对甜橙果实贮藏病害的效应(初报) 被引量:2
1
作者 田世平 白昌华 曹照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16,共2页
锦橙果实采后用3%CaCl_2液浸渍洗果,能够显著地提高果实的抗病性,减少贮藏中果实的腐烂,有效地控制甜橙褐斑病的发生。仅用钙处理的锦橙,贮葳4个月,好果率为97.5%,显著地高于清水洗果对照的69.7%。同时,钙处理还能加速果实伤口的愈合,... 锦橙果实采后用3%CaCl_2液浸渍洗果,能够显著地提高果实的抗病性,减少贮藏中果实的腐烂,有效地控制甜橙褐斑病的发生。仅用钙处理的锦橙,贮葳4个月,好果率为97.5%,显著地高于清水洗果对照的69.7%。同时,钙处理还能加速果实伤口的愈合,对青绿霉病菌的侵染有一定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 贮藏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蜡对甜橙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白昌华 田世平 +4 位作者 欧毅 曹照春 胡仁为 郭邻安 易胜国 《四川果树科技》 1992年第1期1-5,共5页
甜橙果实采后涂蜡可抑制贮藏初期呼吸强度的10.34—20.51%,能较明显地降低抗坏血酸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由于蜡液的封闭效应,导致果实内部乙烯、乙醇含量的积累升高,果皮细胞质膜透性和果实内PG活性的增大。贮藏1个月,乙醇积累量较对照增... 甜橙果实采后涂蜡可抑制贮藏初期呼吸强度的10.34—20.51%,能较明显地降低抗坏血酸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由于蜡液的封闭效应,导致果实内部乙烯、乙醇含量的积累升高,果皮细胞质膜透性和果实内PG活性的增大。贮藏1个月,乙醇积累量较对照增升13.15—14.26%,质膜透性增大11.06—42.62%,PG活性增大20.41%,不同的蜡液对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 生化 贮藏 甜橙 涂料
全文增补中
桔橙7号幼树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3
作者 李隆华 白昌华 张伦德 《四川果树》 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
桔橙7号是我所从国外引进的三十多个品种中,经数年多点晶比和高接鉴定的试验研究选出的一个名特优杂交良种。该品种兼有桔与橙的优点,果实个大无核(或少核),色泽鲜红,果皮易剥,果肉脆嫩,风味浓甜,早熟,果品耐贮运,商品价值高,在市场上... 桔橙7号是我所从国外引进的三十多个品种中,经数年多点晶比和高接鉴定的试验研究选出的一个名特优杂交良种。该品种兼有桔与橙的优点,果实个大无核(或少核),色泽鲜红,果皮易剥,果肉脆嫩,风味浓甜,早熟,果品耐贮运,商品价值高,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树势壮旺,树体紧凑,适于密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类果树 品种 桔橙7号 产量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苹76—23枝干腐烂病病因的研究简报
4
作者 黄治远 张镜 +1 位作者 白昌华 漆巨贤 《四川果树》 1994年第4期16-17,共2页
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于70年代选育出的苹果新品种——川苹76—23,以其丰产、质优、耐贮而著称,并在1979年全国苹果选育种会议的品种鉴评中获总分第一名,受到果树科技界、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广泛重视与青睐,曾被誉为很有前... 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于70年代选育出的苹果新品种——川苹76—23,以其丰产、质优、耐贮而著称,并在1979年全国苹果选育种会议的品种鉴评中获总分第一名,受到果树科技界、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广泛重视与青睐,曾被誉为很有前途的黄色品种的换代品种.自1979年起列为四川省推广的新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川苹76-23 腐烂病 致病性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矿区范围的划分与勘查程度的确定
5
作者 白昌华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矿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矿产开采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00多座矿业城市,矿产资源在这些城市的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一个矿床合理划分矿区范围。确定勘查程度,对评估整个矿床的开采价... 矿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矿产开采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00多座矿业城市,矿产资源在这些城市的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一个矿床合理划分矿区范围。确定勘查程度,对评估整个矿床的开采价值和部署工作人员的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国内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出发,首先简要分析了划分矿区范围和确定勘查程度的意义,随后提出了矿区范围划分和勘查程度确定的几项原则。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范围划分 勘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和红毛丹在贮藏期间果实成分的变化
6
作者 Robert E. Paull 田世平 白昌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89年第3期36-39,共4页
龙眼采后于4℃和22℃下贮藏,果肉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很小。红毛丹在12℃下贮藏时果肉蔗糖含量从51毫克/克增加到76毫克/克,但在22℃下贮藏时蔗糖含量则无变化。采收时红毛丹果肉中可滴定酸为20.8毫克分子/克,在上述两种温度下贮藏... 龙眼采后于4℃和22℃下贮藏,果肉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很小。红毛丹在12℃下贮藏时果肉蔗糖含量从51毫克/克增加到76毫克/克,但在22℃下贮藏时蔗糖含量则无变化。采收时红毛丹果肉中可滴定酸为20.8毫克分子/克,在上述两种温度下贮藏时,初始可滴定酸含量下降,随后逐渐增加。采收时在红毛丹果肉中检测到的琥珀酸含量采后也迅速下降到不可检测水平,且未发现有苹果酸存在,但贮藏期间柠檬酸的含量一直很高(约175毫克分子/克)。龙眼果肉中的有机酸是琥珀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其比例为10:5:1。贮藏期间龙眼和红毛丹的果肉组织中的维生素C含量下降,两种果实的石炭酸总量变化很小。龙眼在4℃下贮藏35天和红毛丹在12℃下贮藏20天后果实的其它成分的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丹 可滴定酸 龙眼果肉 采后贮藏 贮藏期间 采后果实 柠檬酸 苹果酸 蔗糖含量 石炭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