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造山带东段南缘早志留世岩体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白新会 徐仲元 +4 位作者 刘正宏 辛后田 王挽琼 王新 雷聪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9,共13页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中亚造山带南缘苏尼特右旗太古生庙地区太古生庙岩体和库伦哈达岩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以讨论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太古生庙英云闪长岩结晶年龄为442.6...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中亚造山带南缘苏尼特右旗太古生庙地区太古生庙岩体和库伦哈达岩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以讨论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太古生庙英云闪长岩结晶年龄为442.6±2.4Ma,库伦哈达石英闪长岩结晶年龄为434.2±2.2Ma,说明太古生庙地区早古生代存在岩浆活动。其中太古生庙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典型的埃达克岩,其Si02含量〉56%(70.02%~70.51%),Al2O3含量≥15%(15.99%~16.37%),MgO〈3%(0.56%-0.83%),Na2O〉3%(4.33%-4.66%),K2O/Na2O比值〈0.5(0.3-0.4);在微量元素特征方面.Sr〉400×10^-6(681×10^-6-783×10^-6)。Yb〈1.9×10^-6(0.6×10^-6-0.9×10^-6)。Y〈18×10^-6(5.4×10^-6-9.3×10^-6),无明显的Eu异常。库伦哈达岩体与太古生庙岩体相比,SiO2含量较低(57.92%-66.78%),Al2O3为相当(14.91%-18.26%),MgO含量为1.17%~2.31%,Na2O含量为3.29%~4.36%,K2O含量为1.43%-3.09%;在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中,库伦哈达岩体的岩石样品投图位于埃达克岩和典型的岛弧型火山岩的叠加区域,而太古生庙岩体样品全部落入埃达克岩区域内,太古生庙岩体可能是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库伦哈达岩体可能是早期俯冲的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混染了部分熔融的地幔楔之后形成了这种具有正常岛弧岩浆特征的岩石,其形成的环境为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质岩石 锆石U—Pb 早志留世 中亚造山带 古亚洲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林右旗新开坝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26
2
作者 关庆彬 刘正宏 +3 位作者 白新会 李鹏川 万乐 李世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9-2040,共12页
对内蒙古巴林右旗新开坝地区大石寨组玄武安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及地球化学研究,定年结果表明玄武安山岩结晶年龄为280Ma,形成于早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场强元素Nb、Ta强烈亏损,Ti轻微亏损,大离子亲... 对内蒙古巴林右旗新开坝地区大石寨组玄武安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及地球化学研究,定年结果表明玄武安山岩结晶年龄为280Ma,形成于早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场强元素Nb、Ta强烈亏损,Ti轻微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Rb、K富集,表现出岛弧火山岩特征。地球化学结果和Hf同位素的不同来源(亏损地幔及古老地壳的再循环),表明岩浆起源于俯冲沉积物熔体和流体交代地幔楔橄榄岩。与大石寨地区玄武安山岩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巴林右旗大石寨组玄武安山岩在俯冲的构造背景,形成于岛弧-活动大陆边缘弧的环境,古亚洲洋板块由南向北进行俯冲,说明早二叠世古亚洲洋未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右旗地区 大石寨组 U-PB年代学 锆石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新 徐仲元 +4 位作者 刘正宏 辛后田 白新会 王挽琼 时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位于内蒙古中部温都尔庙地区以东,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北缘温都尔庙俯冲-增生杂岩带内。对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系SiO2质量分数为51.62%~55.6... 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位于内蒙古中部温都尔庙地区以东,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北缘温都尔庙俯冲-增生杂岩带内。对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系SiO2质量分数为51.62%~55.60%,Al2O3为16.45%~17.78%,全碱质量分数(4.5%-5.12%)较低;斜长角闪岩系具有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辉长质和辉长闪长质侵入岩;锆石n(206Pb)/n(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90.3±4.6)Ma;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比值为5.93~7.73,Eu异常(0.84~1.05)不明显,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及Ti、P亏损,显示出其原岩具有消减带岩浆的特征,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系 俯冲-增生杂岩 地球化学 锆石 U—Pb年龄 钙碱性系列 岛弧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色尔腾山岩群东五分子岩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挽琼 刘正宏 +1 位作者 徐仲元 白新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3-1062,共10页
色尔腾山岩群是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早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华北克拉通基底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尔腾山岩群的形成时代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岩石学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查明了内蒙古乌拉特中旗... 色尔腾山岩群是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早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华北克拉通基底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尔腾山岩群的形成时代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岩石学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查明了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兰乡查干哈达地区色尔腾山岩群东五分子岩组的岩石组成和年代学特征。东五分子岩组遭受了后期岩浆和构造作用的强烈破坏,未见顶底,主要由中细粒斜长角闪岩、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眼球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条带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细粒黑云角闪片岩组成,矿物组合特征指示岩石经历了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其中,眼球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出露相对较厚,与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多呈互层状产出,局部偶夹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本次研究选取其中新鲜的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测年分析,其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发育震荡环带,主体为岩浆成因,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1 930.7±9.6)Ma,代表原岩(中酸性火山岩)冷凝结晶年龄,表明东五分子岩组经历变质作用的时代应晚于1 93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斜长片麻岩 正片麻岩 锆石U-Pb年龄 色尔腾山岩群 东五分子岩组 乌拉特中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苏尼特右旗吉布胡楞土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凤宪 白新会 +2 位作者 万乐 关庆彬 李鹏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9-440,共12页
在华北板块北缘白乃庙岛弧岩浆活动带中发现了一套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该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500.8±2.4)Ma,为晚寒武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主量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该岩体富硅... 在华北板块北缘白乃庙岛弧岩浆活动带中发现了一套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该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500.8±2.4)Ma,为晚寒武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主量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该岩体富硅、铝(w(SiO2)=72.50%~74.11%;w(Al2O3)=14.73%~16.43%),贫铁、镁、钙(w(TFeO)=0.67%~1.14%;w(MgO)=0.09%;w(CaO)=0.30%~0.61%),为高分异花岗岩(分异指数DI=91.99~93.20);铝饱和指数均大于1.1,发育富铝矿物石榴石和白云母,为过铝质花岗岩,但并非S型花岗岩;综合认为该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是一套富铝、贫铁镁钙的高分异钙碱性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方面: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具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并且部分岩石样品的Nb、Ta含量较高,暗示该岩体是分异岩浆与流体作用的产物。该岩体可为Nb、Ta等稀有金属成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 高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地区明南洞岩体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被引量:3
6
作者 雷聪聪 李世超 +3 位作者 刘正宏 徐仲元 张超 白新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8-1340,共13页
通过野外观测、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详细地对延边地区明南洞岩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延边地区明南洞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80.5±0.7) Ma,为早侏罗世岩浆事件的产物。明南洞岩体中SiO2含量为60.7... 通过野外观测、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详细地对延边地区明南洞岩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延边地区明南洞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80.5±0.7) Ma,为早侏罗世岩浆事件的产物。明南洞岩体中SiO2含量为60.71%~67.72%,Al2O3含量为15.60%~17.44%,全碱(Na2O+K2O)值为6.79%~7.63%,K2O/Na2O值为0.61~1.01,A/CNK=0.94~1.01,属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并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特征。以上特征表明,明南洞岩体具有显著的活动大陆边缘及火山弧花岗岩的特点。延边-太平岭地区的陆缘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到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地区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构成了平行洋壳俯冲方向的成分分带,指示了俯冲的方向,反映了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早侏罗世 延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土牧尔台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挽琼 郗爱华 +2 位作者 葛玉辉 白新会 王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2-1098,共17页
内蒙古中部土牧尔台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广泛发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暗色闪长岩包体,绝大多数包体与寄主岩石呈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石年龄为273~271Ma,包体年龄为268±2Ma,两者均形... 内蒙古中部土牧尔台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广泛发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暗色闪长岩包体,绝大多数包体与寄主岩石呈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石年龄为273~271Ma,包体年龄为268±2Ma,两者均形成于早-中二叠世。其中,寄主岩石具有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点,且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s,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和HREEs,具有典型的大陆弧岩浆特征。花岗岩中锆石εHf(t)值为-13.0~-6.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2.12~1.68Ga,ε_(Nd)(t)值为-11.3~-10.7,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为2.44~1.73Ga,指示岩浆源自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暗色包体多呈塑性形态,镁铁质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寄主岩石,且发育大量针状磷灰石,同位素(ε_(Nd)(t)值为-11.1~-10.2,t_(DM)为2.13~1.85Ga)特点与寄主岩石相近。本文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的研究表明,区域上这些具有弧岩浆性质的早-中二叠世岩浆岩,很可能源自古亚洲洋俯冲洋壳及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幔源基性岩浆与下地壳长英质岩浆的混合形成寄主岩石及暗色包体,揭示了早-中二叠世时期区域上岩浆具有壳-幔相互作用的特点,且印证了该时期古亚洲洋洋壳尚未完全消失,中亚造山带的造山作用为区域岩浆岩及包体的形成提供地球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亚洲洋 暗色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地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金凤 白新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80-2792,共13页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地区发现一套以片理化安山岩和蚀变流纹岩为主的火山岩,其中测得安山岩的锆石SHRIMP年龄为333±4Ma。岩石可分为玄武岩-安山岩类和英安岩-流纹岩类,其中玄武岩-安山岩类火山岩Si O2含量47.40%-62.75%,Mg#...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地区发现一套以片理化安山岩和蚀变流纹岩为主的火山岩,其中测得安山岩的锆石SHRIMP年龄为333±4Ma。岩石可分为玄武岩-安山岩类和英安岩-流纹岩类,其中玄武岩-安山岩类火山岩Si O2含量47.40%-62.75%,Mg#值介于17.2-25.6,属于拉斑系列;稀土总量较低,总体趋势近水平,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Eu异常不明显(δEu=1.22-1.46);岩石经历了强片理化和蚀变作用,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容易发生活动运移,变化较大,但总体呈富集状态,Ta、Nb和Ti明显亏损,类似岛弧火山岩,其原始岩浆应起源于受俯冲板片脱水熔融交代的地幔楔。英安岩-流纹岩类火山岩Si O2含量63.50%-79.80%,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及Sr、P元素,类似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其原始岩浆应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早石炭世期间,华北板块北缘处于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下,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应晚于早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石炭世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岛弧一大陆边缘弧 内蒙苏尼特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早石炭世构造属性:察哈尔右翼后旗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的制约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群 王挽琼 +3 位作者 邱殿明 白新会 张金凤 王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1-1131,共11页
察哈尔右翼后旗二长花岗岩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岩体富SiO2、富K、富碱、低Ca和P、贫Fe和Mg,w(P2O5)与w(SiO2)呈负相关,铝指数(A/CNK)为0.96~1.15,分异指数为90.36~92.96;主要造岩矿物为条纹长石、斜长石和石英,其铁镁矿物... 察哈尔右翼后旗二长花岗岩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岩体富SiO2、富K、富碱、低Ca和P、贫Fe和Mg,w(P2O5)与w(SiO2)呈负相关,铝指数(A/CNK)为0.96~1.15,分异指数为90.36~92.96;主要造岩矿物为条纹长石、斜长石和石英,其铁镁矿物主要为黑云母,未出现碱性铁镁矿物和富铝矿物,副矿物为锆石、磁铁矿、磷灰石、榍石和钛铁矿;可见察哈尔右翼后旗二长花岗岩属高分异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结合较低的w(∑REE)((46.8~94.4)×10-6)、w(Th)((1.74~2.39)×10-6)、w(U)((0.27~0.39)×10-6)和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二长花岗岩岩浆源区可能为下地壳,源岩可能为岩石圈地幔。岩石轻重稀土分馏较强((La/Yb)N=6.52~28.39),δEu以正异常为主(0.83~3.5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Cs、Rb、Ba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和Ti)。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二长花岗岩具有火山弧岩石特征,且岩体侵入新元古界埃迪卡拉系什那干群,表明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其侵位反映了古亚洲洋的俯冲岩浆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北缘 内蒙古 早石炭世 高分异I型花岗岩 活动大陆边缘弧 古亚洲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林右旗晚侏罗世巴彦琥硕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罡 万乐 +3 位作者 刘正宏 白新会 关庆彬 李鹏川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33-46,共14页
巴彦琥硕花岗岩采自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其主要岩性为中细粒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通过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研究,探讨巴彦琥硕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巴彦琥硕花岗岩锆石u—Pb... 巴彦琥硕花岗岩采自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其主要岩性为中细粒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通过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研究,探讨巴彦琥硕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巴彦琥硕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50Ma,形成于晚侏罗世。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O2质量分数不低于71.3%,Al2O3不低于12.15%,w(K2O)+w(Na2())值为7.74%~8.29%,w(K2O)/w(Na2O)值为0.88~1.57,Sr质量分数为(61.7~197.5)×10,Y为(17.3~33.2)×10-5,w(Sr)/w(Y)值低,为1.77~3.56,巴彦琥硕花岗岩属低锶高钇型岩石;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w(La)N/w(Yb)。值为3.06~10.89,显示出明显的Eu负异常。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eHf(t)值介于6.1~12.3之间,显示源区亏损的特征。考虑到休罗世一白垩世期间太平洋板块对中国东部边缘的俯冲作用,巴林右旗北部晚侏罗世巴彦琥硕花岗岩的形成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形成于挤压向伸展体制转换的过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侏罗世 锆石 U—Pb年龄 HF同位素 钙碱性系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石棉县滨东富磁铁矿角闪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小春 黄玉蓬 +4 位作者 刘清强 白新会 吴春章 杨友春 李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7-1190,共14页
为揭示四川省石棉县滨东磁铁矿床的成因,对出露于该区的镁铁-超镁铁岩体中的角闪石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结果显示,该岩石极端富铁贫硅,低MgO,高Al2 O3和CaO,强烈富集REE(ΣREE为116.65×10^-6~772.99... 为揭示四川省石棉县滨东磁铁矿床的成因,对出露于该区的镁铁-超镁铁岩体中的角闪石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结果显示,该岩石极端富铁贫硅,低MgO,高Al2 O3和CaO,强烈富集REE(ΣREE为116.65×10^-6~772.99×10^-6),轻重稀土强烈分异,普遍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δEu为1.27~1.59),大离子亲石元素Th、U富集,而Rb、Sr、K则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Hf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同时还出现Zr-Hf及Nb-Ta元素分馏。锆石U-Pb定年表明,该岩石形成于(260.7±4.3)Ma,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玄武岩的主体喷发时代基本一致。分析认为,滨东富磁铁矿角闪石岩应是大陆边缘裂谷伸展构造背景下地幔柱活动引发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的幔源岩浆,在低氧逸度条件下多次分异后形成晚阶段超基性富铁熔浆,伴随着温压的降低和氧逸度的升高,于超铁镁岩体下部边缘相与围岩接触带部位熔离结晶成岩成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岩 亏损地幔 岩浆分异 熔离成矿 四川石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