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写作困难探析
1
作者 白延平 胡馨玥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依据写作错误分析和批判思辨能力的文化和教育属性,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索思政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困难。学生在语法、词汇、句法和语义等语言层面上存在较多写作错误,而语内迁移和语际迁移是造成写作错误的主要原因... 依据写作错误分析和批判思辨能力的文化和教育属性,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索思政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困难。学生在语法、词汇、句法和语义等语言层面上存在较多写作错误,而语内迁移和语际迁移是造成写作错误的主要原因;学生缺乏一定的写作积极性,写作内容缺乏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批判性思维品质。大学英语写作困难的探析应该兼顾语言和认知,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引导学生用英语展示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错误 批判性思维 写作困难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量抗阻运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TH、DA、ALD水平和心功能、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白延平 刘智娜 +1 位作者 李海军 陈俊民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研究适量抗阻运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多巴胺(DA)、醛固酮(ALD)水平和心功能、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9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心脏康复运动方法的不同均分为抗... 目的研究适量抗阻运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多巴胺(DA)、醛固酮(ALD)水平和心功能、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9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心脏康复运动方法的不同均分为抗阻运动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步行锻炼辅助治疗,抗阻运动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抗阻运动,均持续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TH、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指标水平,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T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D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抗阻运动组PTH显著低于对照组,D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L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抗阻运动组治疗后ANG-Ⅰ、ANG-Ⅱ、AL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CO)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抗阻运动组LVEF、C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负荷、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阻运动组治疗后最大负荷、6 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MLHF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适量抗阻运动可以抑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PTH、ALD分泌,促进DA合成,对心功能、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也具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抗阻训练 甲状旁腺 生活质量 多巴胺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表现不同的冠状动脉斑块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白延平 徐凯 +2 位作者 董海 荆全民 韩雅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共5页
目的 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的临床特点.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220例,根据IVUS斑块回声强弱分为3组:衰减斑块组(n=42),钙化斑块组(n=... 目的 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的临床特点.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220例,根据IVUS斑块回声强弱分为3组:衰减斑块组(n=42),钙化斑块组(n=63)和纤维斑块组(n=115).对此22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斑块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根据IVUS检查结果,确定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有140例(全部成功),其中衰减斑块组26例(PCI比率62%),钙化斑块组41例(PCI比率65%)、纤维斑块组73例(PCI比率63%).对此140例患者的斑块特点、PCI术特点以及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钙化斑块组患者年龄较其余两组大(P<0.05),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衰减斑块组患者的既往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以及吸烟史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钙化斑块组的最小管腔面积和病变血管直径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衰减斑块组患者的斑块负荷较重、病变血管面积较大(P<0.05).在行PCI术的患者中: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衰减斑块组患者的斑块负荷较重(P<0.05).行PCI术的各组患者在1年内发生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的概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吸烟、既往心肌梗死或CABG史与衰减斑块的发生有关;与钙化斑块组及纤维斑块组相比,衰减斑块组具有较大的斑块负荷;PCI对IVUS证实的不稳定斑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内超声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改革下的英美文学隐性课程的设置与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白延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3期104-105,共2页
英美文学作为文化和语言的双重载体,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选择。结合大学英语教学设置英美文学这一隐性课程,是大学英语改革的一条途径,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从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 英美文学作为文化和语言的双重载体,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选择。结合大学英语教学设置英美文学这一隐性课程,是大学英语改革的一条途径,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从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阐述了如何结合大学英语开展英美文学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大学英语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延平 黄兴国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8期1-2,共2页
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紧密相连,该文试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对信息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师、学生和英语环境等方面提出了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方略和举措。
关键词 信息化 大学英语 课堂生态 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鲸》的黑色浪漫主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9-30,37,共3页
黑色浪漫主义特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麦尔维尔所创作的《白鲸》的重要特征。文章从亚哈的个人悲剧、死亡情节以及主题上的善恶冲突等分析了黑色浪漫主义的独特特性是如何在《白鲸》中体现的,表现了生与死,罪恶与黑暗等关于人性、命运、道... 黑色浪漫主义特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麦尔维尔所创作的《白鲸》的重要特征。文章从亚哈的个人悲剧、死亡情节以及主题上的善恶冲突等分析了黑色浪漫主义的独特特性是如何在《白鲸》中体现的,表现了生与死,罪恶与黑暗等关于人性、命运、道德的重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浪漫主义 悲剧 死亡 邪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空间叙事手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4-15,22,共3页
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在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对主人公住宅的内外空间进行了描述,这些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也作为时间的标志物存在,尘封着主人公的记忆,又与主人公心理的变化紧密相联。叙述空间的展现突破了... 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在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对主人公住宅的内外空间进行了描述,这些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也作为时间的标志物存在,尘封着主人公的记忆,又与主人公心理的变化紧密相联。叙述空间的展现突破了传统小说构建的形式和意义,心理蒙太奇手法、"模糊时间"技巧在小说中的运用展现了小说独特的空间形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空间叙事 空间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三维”转换比较
8
作者 白延平 武宁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5-37,共3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作出描述和解释的新译学理论。翻译行为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文章将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比较杨...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作出描述和解释的新译学理论。翻译行为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文章将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比较杨宪益英译《红楼梦》和霍克斯英译《红楼梦》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上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三维转换 《红楼梦》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的双重叙事
9
作者 白延平 黄兴国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8-52,共5页
文章在申丹双重叙述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整体细读的方法并结合爱伦·坡的生活经历,指出《阿芒提拉多的酒桶》在其“死亡复仇”主题的显性情节发展下存在着隐性叙事运动。双重叙事运动中主人公形象、反讽手法以及作者的隐含立场等的分... 文章在申丹双重叙述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整体细读的方法并结合爱伦·坡的生活经历,指出《阿芒提拉多的酒桶》在其“死亡复仇”主题的显性情节发展下存在着隐性叙事运动。双重叙事运动中主人公形象、反讽手法以及作者的隐含立场等的分析和挖掘有助于主人公形象的饱满和立体化、真正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解读主题意义等,进而引发读者复杂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进程 双重叙事 《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极简”叙述艺术
10
作者 白延平 黄兴国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0-53,共4页
海明威的“极简主义”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灵活采用内聚焦、外聚焦等各种叙述视角制造叙述“空白”,小说语言简洁,对话含蓄精炼,象征手法娴熟却不滥用。海明威刻意的叙述技巧的运用让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刻画更加突出。
关键词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极简主义 叙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位建设和发展
11
作者 白延平 彭军花 《安顺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2-65,共4页
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优化的关键。问卷结果显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对自己的生态位没有正确的认识,角色的转变存在失衡且与课堂其他生态因子诸如教学方法、学生、信息技术等存在生态错位现象。论文提出教师可以... 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优化的关键。问卷结果显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对自己的生态位没有正确的认识,角色的转变存在失衡且与课堂其他生态因子诸如教学方法、学生、信息技术等存在生态错位现象。论文提出教师可以从改变自身观念、构建学习共同体、适时转换多重角色的担当、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加强自身生态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态位 生态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关联理论看语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12
作者 白延平 黄兴国 《安顺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9-41,共3页
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作为语言交际发生的环境,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翻译策略的正确选择有赖于对语境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 关联理论 语境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还乡》中的场景描写
13
作者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8-30,共3页
角色—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以突显原则为基础。后由认知语言学家用来分析文学作品。大量的场景描写是哈代《还乡》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论文从背景—图形的视角对《还乡》中的一些场景描写进行分析,为读者对作品的意境、氛围的理解... 角色—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以突显原则为基础。后由认知语言学家用来分析文学作品。大量的场景描写是哈代《还乡》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论文从背景—图形的视角对《还乡》中的一些场景描写进行分析,为读者对作品的意境、氛围的理解和感知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背景 场景描写 认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心绞痛患者丙二醛与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莉 白延平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2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丙二醛(MDA)与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分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丙二醛(MDA)与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分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在此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比较两组疗效和患者MDA与APN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DA、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N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共出现3例腹胀、恶心,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面红、头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心绞痛的患者应用尼可地尔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减轻心肌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PCI术 心绞痛 丙二醛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思辨技能实训探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慧颖 胡启琴 +1 位作者 丁俊锋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9-61,79,共4页
论文基于思辨能力中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加德纳"音乐智能理论"相关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来探析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将英语歌曲融入英语基础较薄弱学生群体教学时的可行性,同时探索英文歌曲听力训练中融入了思辨训练技巧... 论文基于思辨能力中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加德纳"音乐智能理论"相关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来探析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将英语歌曲融入英语基础较薄弱学生群体教学时的可行性,同时探索英文歌曲听力训练中融入了思辨训练技巧后所产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英语 听力 思辨技能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法隐喻看阅读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兴国 王慧颖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3-35,共3页
阅读是一个思辨的认知过程,语法隐喻与英语阅读有很大的关系。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会构成阅读障碍。在英语阅读中帮助学生构建语法隐喻图式,有助于他们识别这些语法隐喻现象、培养英语思维、进而培养和增强学生语篇分析、理解等思... 阅读是一个思辨的认知过程,语法隐喻与英语阅读有很大的关系。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会构成阅读障碍。在英语阅读中帮助学生构建语法隐喻图式,有助于他们识别这些语法隐喻现象、培养英语思维、进而培养和增强学生语篇分析、理解等思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能力 语法隐喻 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宁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1-52,共2页
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译者中心""整体关联""三维转换"等核心理念给翻译教材建设、教学原则、方法及译文评价带来新的启示。生态翻译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译者中心""整体关联""三维转换"等核心理念给翻译教材建设、教学原则、方法及译文评价带来新的启示。生态翻译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教学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以贵州A学院为例
18
作者 王慧颖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0-82,共3页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校必修基础课程,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层面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和自身发展。文章以教育学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为着眼点,针对学生英语水平以及英语学习实际需求的不同,探讨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以符合...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校必修基础课程,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层面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和自身发展。文章以教育学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为着眼点,针对学生英语水平以及英语学习实际需求的不同,探讨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以符合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为主的大学英语分类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英语 分类教学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认知分析对英语诗歌教学的启示
19
作者 黄兴国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1-74,共4页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手段,诗歌中不乏隐喻的存在,隐喻思维对英语诗歌学习很重要。论文尝试通过对华兹华斯英诗《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的示范教学展示,显示如何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英语诗歌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手段,诗歌中不乏隐喻的存在,隐喻思维对英语诗歌学习很重要。论文尝试通过对华兹华斯英诗《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的示范教学展示,显示如何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英语诗歌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诗歌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礼貌的顺应性研究
20
作者 黄兴国 白延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话语礼貌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礼貌程度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不考虑语境生成的作用,静止地从语言形式本身来判断礼貌的程度,因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动态地考虑交际...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话语礼貌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礼貌程度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不考虑语境生成的作用,静止地从语言形式本身来判断礼貌的程度,因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动态地考虑交际生成语境。文章主要从顺应性的认知视角来研究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的礼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象似性 距离与礼貌 顺应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