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水消毒灭菌技术及其在饮料生产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白希尧 储金宇 +3 位作者 张健 张宏 李殿柱 王振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7-52,共6页
采用高频(5~20kHz)、沿面放电技术形成具有较大能量的高浓度等离子体。它所产生的高浓度臭氧(O_3),通过混合器溶附激化水中,同时产生单原子氧(O)、羟基(OH)等,具有极强杀菌作用,仅1min内100%杀死杂菌及黑曲霉菌、酵母菌等。生产1吨0.5... 采用高频(5~20kHz)、沿面放电技术形成具有较大能量的高浓度等离子体。它所产生的高浓度臭氧(O_3),通过混合器溶附激化水中,同时产生单原子氧(O)、羟基(OH)等,具有极强杀菌作用,仅1min内100%杀死杂菌及黑曲霉菌、酵母菌等。生产1吨0.5~1.5ppm臭氧浓度的臭氧水仅需0.8元。在饮料工业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 臭氧水 消毒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聚结脱水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白希尧 熊利民 赵巧玲 《油田地面工程》 1994年第2期22-24,76,共3页
用油泵对加水后的20#废旧机油进行乳化处理,使其成为含水率约为20%的乳化液。用此乳化液作为试验用油。W/O型乳化液中的水颗粒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后发生偶极极化,外加电场场强越强,偶极极化也越强。只有采用窄脉冲宽度的外加脉冲... 用油泵对加水后的20#废旧机油进行乳化处理,使其成为含水率约为20%的乳化液。用此乳化液作为试验用油。W/O型乳化液中的水颗粒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后发生偶极极化,外加电场场强越强,偶极极化也越强。只有采用窄脉冲宽度的外加脉冲电场,才能使外加电场的电压值超过临界击穿电场强度,使水颗粒间的聚结力F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了电脱水装置的脱水性能。通过试验可明显的看出,高压脉冲聚结脱水的效果远优于直流聚结脱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脱水 破乳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技术及在清井上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希尧 孙光祖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6年第3期8-10,共3页
应用大电流脉冲在井下液体中放电产生巨大冲击波,清除油层孔道内沉积物,使地层发生微裂缝,使液体由滞留区内排液区流动,达到增产增注一的目的。由于采用变频技术使设备小型化,可以放到井下。临界击穿电压40kV,脉冲电流幅值达... 应用大电流脉冲在井下液体中放电产生巨大冲击波,清除油层孔道内沉积物,使地层发生微裂缝,使液体由滞留区内排液区流动,达到增产增注一的目的。由于采用变频技术使设备小型化,可以放到井下。临界击穿电压40kV,脉冲电流幅值达到10^7A,脉宽10us。每个脉冲能量达1.2kJ,瞬时冲击波最大值可达10^3M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设备 电测井 电换能器 电液效应 油井 清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电场电离放电产生羟基等离子体反应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白敏菂 白希尧 +1 位作者 张芝涛 邓淑芳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从强电场等离子体反应室结构、电介质材料及加工工艺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在建立强电场并把O2、-(水合电子)等自由基的等离子体反应过程。用这种方法产生的自由基H2O电离后在分子层次上加工成OH 、eaq的浓度、产成量均能满足工程上的需要,... 从强电场等离子体反应室结构、电介质材料及加工工艺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在建立强电场并把O2、-(水合电子)等自由基的等离子体反应过程。用这种方法产生的自由基H2O电离后在分子层次上加工成OH 、eaq的浓度、产成量均能满足工程上的需要,达到绿色化学12条原则要求,从源头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着重研究了羟基治理烟气SO2的绿色资源化的新方法,在无吸收剂、催化剂条件下,仅在0.8s内就能把烟气中SO2、H2O和O2电离后在分子层次上加工成H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先进氧化技术 强电离放电 羟基自由基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气压强电场电离过程中的离子浓度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白敏菂 谷建龙 +2 位作者 张芝涛 杨波 白希尧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研究了高气压强电场电离区域的离子浓度分布的连续性方程,对电离区域的电离物的产生、消失和输运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电离放电增加了输入能量密度、G值、电离占空比等,从而提高了离子产生率。通过外加电场和离子“雪崩”头部的本征电... 研究了高气压强电场电离区域的离子浓度分布的连续性方程,对电离区域的电离物的产生、消失和输运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电离放电增加了输入能量密度、G值、电离占空比等,从而提高了离子产生率。通过外加电场和离子“雪崩”头部的本征电场的叠加作用,离子被束缚在放电通道中。对离子施加垂直电场方向的作用力,就能把电场中的等离子体成束输送出去。已经能够做到有效体积仅为1cm3的等离子体源,输运等离子体率达到1012cm-3.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 非平衡态 电离连续性方程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下电晕电离层离子运动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敏菂 杨波 +2 位作者 周建纲 谷建龙 白希尧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1-314,共4页
对大气压下电晕电离层的离子运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晕放电的流光或辉光放电区域,电离电场强度、注入功率密度、电离能密度等参量对等离子体输运项的影响程度仅在1个数量级内;在电离能密度达到0.4mJ.cm-3,气体速度从... 对大气压下电晕电离层的离子运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晕放电的流光或辉光放电区域,电离电场强度、注入功率密度、电离能密度等参量对等离子体输运项的影响程度仅在1个数量级内;在电离能密度达到0.4mJ.cm-3,气体速度从1.5m.s-1提高到25m.s-1时,离子输运率相应从5.4×108cm-3.s-1增加到8×1010cm-3.s-1,提高了近2个数量级。带电粒子的动量对离子浓度及输运的影响远大于电离电场强度、注入功率密度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 电晕放电 气体电离 输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电离放电模拟烟气脱硫 被引量:8
7
作者 白敏冬 白希尧 +2 位作者 汤红 沈欣军 薛晓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采用强电场电离气体放电电离O2、H2O分子,在分子层次加工成强氧化自由基OH·,直接将模拟烟 气中的SO2氧化成雾状H2SO4液滴,在电收雾器中回收,脱硫过程不用催化剂、不加吸收剂。实验表明,在 120℃时,SO2脱除率可达84.0%,随着H2O... 采用强电场电离气体放电电离O2、H2O分子,在分子层次加工成强氧化自由基OH·,直接将模拟烟 气中的SO2氧化成雾状H2SO4液滴,在电收雾器中回收,脱硫过程不用催化剂、不加吸收剂。实验表明,在 120℃时,SO2脱除率可达84.0%,随着H2O、O2浓度、反应时间和放电电场强度的增加,以及SO2浓度、气量的 降低,SO2脱除率均有明显提高,反应时间仅为0.8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强电离放电 羟基自由基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臭氧的等离子体过程及其特性 被引量:8
8
作者 白敏菂 张芝涛 +1 位作者 白希尧 沈丽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当电子从强电场 (>30 0Td)放电取得的平均能量大于 8.4eV时 ,氧分子便分解且分解电离成高浓度的氧原子和氧原子离子 ,从而产生高浓度 (>2 0 0g·m-3)的臭氧。利用电离放电电场的物理量可控制臭氧产生浓度、产生效率及臭氧分... 当电子从强电场 (>30 0Td)放电取得的平均能量大于 8.4eV时 ,氧分子便分解且分解电离成高浓度的氧原子和氧原子离子 ,从而产生高浓度 (>2 0 0g·m-3)的臭氧。利用电离放电电场的物理量可控制臭氧产生浓度、产生效率及臭氧分解速率 ,从而实现臭氧产生装置小型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离放电 臭氧 等离子体 电子平均能量 环境工程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合成NH_3 被引量:11
9
作者 白敏冬 白希尧 +1 位作者 张芝涛 周锦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1-73,共3页
80年代以来,不少科学家探讨了在低压下,用射频(13.56MHz)或微波(2450MHz)激发的辉光放电,将N2、H2电离、分解成N·、H·、NHx等多种自由基,在固体表面的催化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NH3[... 80年代以来,不少科学家探讨了在低压下,用射频(13.56MHz)或微波(2450MHz)激发的辉光放电,将N2、H2电离、分解成N·、H·、NHx等多种自由基,在固体表面的催化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NH3[1~3].但由于低压下稀薄气体的合成,只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 非平衡等离子体 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脉冲综合治理SO_2、NO_x和CO_2气体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敏冬 周锦进 +1 位作者 白希尧 依成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50,共4页
应用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在ns数量级内产生“爆炸”式的巨大能量,使反应器内的SO2、NOx、CO2分子获得了活化能,几乎全部成为活化分子,在定向反应作用下分解成气体分子O2、N2和固体微粒S、C.在180℃的常压条件下... 应用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在ns数量级内产生“爆炸”式的巨大能量,使反应器内的SO2、NOx、CO2分子获得了活化能,几乎全部成为活化分子,在定向反应作用下分解成气体分子O2、N2和固体微粒S、C.在180℃的常压条件下气体分解率均在7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氧化氮 二氧化碳 废气治理 超高压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慧 白敏冬 白希尧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
介绍了变压吸附技术应用于空气干燥和氧气富集的实验 。
关键词 变压吸附 干燥 臭氧产生 氧气富集 分子筛 吸附压力 真空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军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波 白希尧 +1 位作者 白敏冬 谷建龙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8,33,共5页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焦点,涉及工业、军事的高能物质(活性粒子)加工及其辐射的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室)。目前,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源的研究局限于弱(电场)电离放电范畴,存在等离子体浓度低、...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焦点,涉及工业、军事的高能物质(活性粒子)加工及其辐射的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室)。目前,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源的研究局限于弱(电场)电离放电范畴,存在等离子体浓度低、能耗甚高和体积庞大等问题。为此,研究外加非均匀强电场、空间电荷形成的本征电场对离子的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以便解决形成高浓度等离子体的方法及离子从强电场束缚中引出去的问题,为研制强电离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加工方法,此源外输的等离子体束的浓度有望达到1014/cm3。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可以做到微型化,每立方厘米有效放电体积处理气量高达15m3/h。它的体积、能耗、一次造价、运行成本等也将成万倍地降低,解决了等离子体工程化的现存问题;也能解决困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减阻及天线的应用理论与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离放电 离子运动规律 等离子体隐身 飞行器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脉冲分解CO_2气体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敏冬 周锦进 +1 位作者 白希尧 付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22-526,共5页
论述了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利用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在ns数量级内产生“爆炸”式的巨大能量,将容器内CO_2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使其化学键断裂,并在定向化学反应作用下产生单一原子的气体分子O_2和固体单质微粒C.CO_2... 论述了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利用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在ns数量级内产生“爆炸”式的巨大能量,将容器内CO_2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使其化学键断裂,并在定向化学反应作用下产生单一原子的气体分子O_2和固体单质微粒C.CO_2分解率在90%以上,分解量为53.2kg/(kW·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脉冲电晕放电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Minitype Atmospheric Non-equilibrium Plasma Source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希尧 周建刚 +2 位作者 邱秀梅 刘栋 白敏冬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24-726,共3页
A mini-type of plasma source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sma density, which was generated by an atmospheric non-equilibrium plasma source, ri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driving electric-fie... A mini-type of plasma source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sma density, which was generated by an atmospheric non-equilibrium plasma source, ri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driving electric-field and the momentum of gas particles. For a driving electricfield of 56 kV/cm and a gas particles' momentum of 10^9 × 10^-22 g·m/s, the ion density can exceed 10^10/cm^3 while the effective volume of the plasma source is only 2.5 cm^2. This study may help develop a method to generate a minitype plasma source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t high ion concentration. This source can be used in chemical industr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ilitary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e high voltage ionizing source ion density gas particle momentum electric discharging non-equilibrium pla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atment of Invasive Marine Species on Board by Using Micro-gap Discharge Plasma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芝涛 白敏冬 +2 位作者 杨波 白敏菂 白希尧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025-3029,共5页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of 20t/h for the treat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issolved OH. was 0.68 mg/L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rate of destroying bacteria,...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of 20t/h for the treat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issolved OH. was 0.68 mg/L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rate of destroying bacteria, mono-algae, protozoan reached 100% within 2.67 s. The effect of hydroxyl radicals on biochemical processes was also studied. The attenuation rate of photosynthesis pigment was 100%.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ells' death was the strong destruction of the monose, amylose, protein, DNA and RNA in the cells. As an advanced oxidation method, the procedure can destroy invasive marine species when a ship is in the process of discharging its ballast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asive marine species micro-gap discharge plasma photosynthesis pigment basic life sub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Hydroxyl Radicals on Introduced Organisms of Ship's Ballast Water Based Micro-Gap Discharge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敏冬 张芝涛 +2 位作者 白敏菂 杨波 白希尧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6-210,共5页
With the physical method of micro-gap gas discharge, OH. radicals were produced by the ionization of O2 in air and H2O in the gaseous state, in order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method totreat the ship's ballast water.... With the physical method of micro-gap gas discharge, OH. radicals were produced by the ionization of O2 in air and H2O in the gaseous state, in order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method totreat the ship's ballast water.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Al2O3 dielectric layer was analysed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where the size of Al2O3 particles was in the range of 2 μm to 5 μm. At the same time, the biochemical effect of hydroxyl radicals on the introduced organisms and the quality of ship's ballast wate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reasons of cell death are lipid peroxide and damage of the antioxidant enzyme system in Catalase (CAT), Peroxidase (POD)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n addition, the quality of the ballast water was grea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ap discharge α-Al2O3 dielectric layers introduced organisms hydroxyl radical biochemistry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