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镀铜现场经验四则
被引量:
2
1
作者
白崇成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5期23-24,共2页
着重讨论了现场硫酸盐镀铜的四个技术问题 :1 )酸性硫酸盐镀铜溶液中铜的测定 ;2 )活化工序对镀铜质量的影响 ;3)镀铜层的铬酸钝化工艺时间 ;4)镀铜层的退镀问题。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镀铜
铜
测定
活化
钝化
退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流作用对铜镁合金弯曲微动疲劳损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薛博凯
米雪
+5 位作者
白崇成
徐志彪
刘曦洋
刘建华
彭金方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研究了铜镁合金在不同电流强度条件下的弯曲微动疲劳损伤演变规律.运用红外线热成像仪测试电流条件下微动接触区温度分布情况;利用白光干涉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试样接触损伤区的微观形...
采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研究了铜镁合金在不同电流强度条件下的弯曲微动疲劳损伤演变规律.运用红外线热成像仪测试电流条件下微动接触区温度分布情况;利用白光干涉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试样接触损伤区的微观形貌和化学行为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循环次数下,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铜镁合金弯曲微动疲劳寿命逐渐降低,接触区温度逐渐上升,接触损伤区尺寸增大,剥落层逐渐细化,接触损伤区氧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氧化磨屑的主要成分为CuO和Cu2O;主要损伤机制为氧化磨损、黏着磨损和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镁合金
电流强度
弯曲微动疲劳
疲劳寿命
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态及润滑工况下离子氮化35CrMo钢微动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贺继樊
任岩平
+4 位作者
白崇成
彭金方
蔡振兵
刘建华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9,共12页
针对变轨距高速列车锁紧机构的微动损伤问题,开展了表面工程防护研究.基于抗微动损伤的表面强化原则,对试验基材(35CrMo钢)进行等离子氮化处理及性能表征.采用自主研制的模块化多功能微动磨损测试系统,在干态及润滑工况下开展了微动磨...
针对变轨距高速列车锁紧机构的微动损伤问题,开展了表面工程防护研究.基于抗微动损伤的表面强化原则,对试验基材(35CrMo钢)进行等离子氮化处理及性能表征.采用自主研制的模块化多功能微动磨损测试系统,在干态及润滑工况下开展了微动磨损试验,揭示不同工况下离子氮化表面的磨损行为、能量耗散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与基材相比,离子氮化表面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其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剥层和氧化磨损.离子氮化处理生成的高硬度且粗糙的化合物层有利于在微动接触界面形成第三体磨屑床,发挥固体润滑作用.此外,适当添加的润滑脂能对磨屑形成分散和包覆,产生协同润滑作用,使基体磨损率降低约60%.研究结果为轨道车辆关键部件抗微动表面工程防护提供理论数据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紧销
微动磨损
等离子氮化
脂润滑
动态响应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镀铜现场经验四则
被引量:
2
1
作者
白崇成
机构
铁道部襄樊内燃机车工厂理化车间
出处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5期23-24,共2页
文摘
着重讨论了现场硫酸盐镀铜的四个技术问题 :1 )酸性硫酸盐镀铜溶液中铜的测定 ;2 )活化工序对镀铜质量的影响 ;3)镀铜层的铬酸钝化工艺时间 ;4)镀铜层的退镀问题。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镀铜
铜
测定
活化
钝化
退镀
分类号
TQ153.14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流作用对铜镁合金弯曲微动疲劳损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薛博凯
米雪
白崇成
徐志彪
刘曦洋
刘建华
彭金方
朱旻昊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研究所
广东省江门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534209,51305364)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9TPL_T01)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8KQNCX267)资助。
文摘
采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研究了铜镁合金在不同电流强度条件下的弯曲微动疲劳损伤演变规律.运用红外线热成像仪测试电流条件下微动接触区温度分布情况;利用白光干涉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试样接触损伤区的微观形貌和化学行为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循环次数下,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铜镁合金弯曲微动疲劳寿命逐渐降低,接触区温度逐渐上升,接触损伤区尺寸增大,剥落层逐渐细化,接触损伤区氧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氧化磨屑的主要成分为CuO和Cu2O;主要损伤机制为氧化磨损、黏着磨损和剥落.
关键词
铜镁合金
电流强度
弯曲微动疲劳
疲劳寿命
损伤机制
Keywords
CuMg0.4 alloy
current intensity
bending fretting fatigue
fatigue life
damage mechanism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态及润滑工况下离子氮化35CrMo钢微动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贺继樊
任岩平
白崇成
彭金方
蔡振兵
刘建华
朱旻昊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研究所
广东省江门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27806)资助。
文摘
针对变轨距高速列车锁紧机构的微动损伤问题,开展了表面工程防护研究.基于抗微动损伤的表面强化原则,对试验基材(35CrMo钢)进行等离子氮化处理及性能表征.采用自主研制的模块化多功能微动磨损测试系统,在干态及润滑工况下开展了微动磨损试验,揭示不同工况下离子氮化表面的磨损行为、能量耗散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与基材相比,离子氮化表面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其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剥层和氧化磨损.离子氮化处理生成的高硬度且粗糙的化合物层有利于在微动接触界面形成第三体磨屑床,发挥固体润滑作用.此外,适当添加的润滑脂能对磨屑形成分散和包覆,产生协同润滑作用,使基体磨损率降低约60%.研究结果为轨道车辆关键部件抗微动表面工程防护提供理论数据和应用参考.
关键词
锁紧销
微动磨损
等离子氮化
脂润滑
动态响应
磨损机理
Keywords
locking pin
fretting wear
plasma nitriding
grease lubrication
dynamic response
wear mechanism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镀铜现场经验四则
白崇成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流作用对铜镁合金弯曲微动疲劳损伤特性的影响
薛博凯
米雪
白崇成
徐志彪
刘曦洋
刘建华
彭金方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干态及润滑工况下离子氮化35CrMo钢微动磨损机理研究
贺继樊
任岩平
白崇成
彭金方
蔡振兵
刘建华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