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O_(2)浓度升高下冬小麦-土壤碳氮化学计量特征
1
作者
鲍秀蕊
白家韶
+2 位作者
韩雪
居辉
张馨月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8-696,共9页
为探究CO_(2)浓度升高下冬小麦-土壤碳(C)、氮(N)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关联关系,依托北京昌平试验站长期开放式CO_(2)浓度升高试验平台(FACE),测定和分析了常规CO_(2)浓度(aCO_(2):400μmol·mol^(-1))和高CO_(2)浓度(eCO_(2):550μmol&...
为探究CO_(2)浓度升高下冬小麦-土壤碳(C)、氮(N)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关联关系,依托北京昌平试验站长期开放式CO_(2)浓度升高试验平台(FACE),测定和分析了常规CO_(2)浓度(aCO_(2):400μmol·mol^(-1))和高CO_(2)浓度(eCO_(2):550μmol·mol^(-1))条件下冬小麦不同器官(叶片、茎秆、籽粒)和土壤的C、N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冬小麦植株和土壤C、N元素含量及计量比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不一致。冬小麦各器官C、N含量、C∶N不受CO_(2)浓度升高的影响;CO_(2)浓度升高后土壤全碳(TC)含量显著增加,全氮(TN)含量和全碳氮比(TC∶TN)未发生显著变化。冬小麦-土壤C、N化学计量特征在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程度高于CO_(2)升高的影响。从拔节至成熟期,叶片和茎秆C∶N不断增加,籽粒C∶N则从灌浆至成熟期显著降低。冬小麦整体C元素的内稳性高于N元素,不同器官元素内稳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籽粒的元素内稳性高于叶片和茎秆。aCO_(2)处理下,土壤与冬小麦叶片或茎秆C、N计量特征间存在强烈的相关关系,但eCO_(2)处理下土壤与冬小麦叶片和茎秆间关联关系消失或削弱,说明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小麦地上-地下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上升
冬小麦
碳氮化学计量
农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内酶活性对长期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馨月
白家韶
+1 位作者
韩雪
许吟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04-8505,8506-8515,共12页
针对农田胞外和胞内酶活性响应CO_(2)浓度升高认识不足的现状,依托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北京昌平试验站长期开放式CO_(2)富集平台,设置常规和升高两组CO_(2)浓度处理,研究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和胞内酶活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_(2...
针对农田胞外和胞内酶活性响应CO_(2)浓度升高认识不足的现状,依托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北京昌平试验站长期开放式CO_(2)富集平台,设置常规和升高两组CO_(2)浓度处理,研究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和胞内酶活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促进胞外碳获取酶活性,不影响胞外氮获取酶活性以及全部胞内酶活性。通过量化碳、氮获取酶的胞外胞内比发现,CO_(2)浓度升高在冬小麦成熟期增强了碳获取酶胞外胞内比,但降低了氮获取酶胞外胞内比。胞外碳、氮获取酶活性都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而胞内碳获取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正相关,胞内氮获取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负相关。CO_(2)浓度升高导致上述大部分酶活性变化驱动因素的作用消失,仅存在土壤全氮与胞内碳获取酶活性负相关。研究结果强调了对胞内酶开展研究的重要性,为理解土壤过程对全球变化因素的响应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上升
华北平原
冬小麦田
胞外酶
胞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浓度升高下冬小麦-土壤碳氮化学计量特征
1
作者
鲍秀蕊
白家韶
韩雪
居辉
张馨月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8-69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607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174)
+1 种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绿色低碳科学中心专项项目(CAAS-CSGLCA-20230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BSRF202202)。
文摘
为探究CO_(2)浓度升高下冬小麦-土壤碳(C)、氮(N)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关联关系,依托北京昌平试验站长期开放式CO_(2)浓度升高试验平台(FACE),测定和分析了常规CO_(2)浓度(aCO_(2):400μmol·mol^(-1))和高CO_(2)浓度(eCO_(2):550μmol·mol^(-1))条件下冬小麦不同器官(叶片、茎秆、籽粒)和土壤的C、N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冬小麦植株和土壤C、N元素含量及计量比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不一致。冬小麦各器官C、N含量、C∶N不受CO_(2)浓度升高的影响;CO_(2)浓度升高后土壤全碳(TC)含量显著增加,全氮(TN)含量和全碳氮比(TC∶TN)未发生显著变化。冬小麦-土壤C、N化学计量特征在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程度高于CO_(2)升高的影响。从拔节至成熟期,叶片和茎秆C∶N不断增加,籽粒C∶N则从灌浆至成熟期显著降低。冬小麦整体C元素的内稳性高于N元素,不同器官元素内稳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籽粒的元素内稳性高于叶片和茎秆。aCO_(2)处理下,土壤与冬小麦叶片或茎秆C、N计量特征间存在强烈的相关关系,但eCO_(2)处理下土壤与冬小麦叶片和茎秆间关联关系消失或削弱,说明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小麦地上-地下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
关键词
CO_(2)浓度上升
冬小麦
碳氮化学计量
农田生态系统
Keywords
Elevated CO_(2)
Winter wheat
Carbon and nitrogen stoichiometry
Agricultural ecosystem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内酶活性对长期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馨月
白家韶
韩雪
许吟隆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04-8505,8506-8515,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19YFA0607403)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1174)。
文摘
针对农田胞外和胞内酶活性响应CO_(2)浓度升高认识不足的现状,依托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北京昌平试验站长期开放式CO_(2)富集平台,设置常规和升高两组CO_(2)浓度处理,研究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和胞内酶活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促进胞外碳获取酶活性,不影响胞外氮获取酶活性以及全部胞内酶活性。通过量化碳、氮获取酶的胞外胞内比发现,CO_(2)浓度升高在冬小麦成熟期增强了碳获取酶胞外胞内比,但降低了氮获取酶胞外胞内比。胞外碳、氮获取酶活性都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而胞内碳获取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正相关,胞内氮获取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负相关。CO_(2)浓度升高导致上述大部分酶活性变化驱动因素的作用消失,仅存在土壤全氮与胞内碳获取酶活性负相关。研究结果强调了对胞内酶开展研究的重要性,为理解土壤过程对全球变化因素的响应提供了新见解。
关键词
CO_(2)浓度上升
华北平原
冬小麦田
胞外酶
胞内酶
Keywords
elevated CO_(2)
North China Plain
winter wheat fields
extracellular enzyme
intracellular enzyme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O_(2)浓度升高下冬小麦-土壤碳氮化学计量特征
鲍秀蕊
白家韶
韩雪
居辉
张馨月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内酶活性对长期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张馨月
白家韶
韩雪
许吟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