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昌县茶企数字化建设提升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白家赫 肖强 +2 位作者 周竹定 周玉翔 王士钢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72-76,共5页
在数字化时代,茶叶企业加快数字化建设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总结了新昌县茶叶企业搭建茶企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数字茶园及数字工厂、构建“企业小脑”——数字驾驶舱等一系列数字化建设提升路径,针对当前存在的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时代,茶叶企业加快数字化建设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总结了新昌县茶叶企业搭建茶企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数字茶园及数字工厂、构建“企业小脑”——数字驾驶舱等一系列数字化建设提升路径,针对当前存在的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人才缺失、基础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指导、加快人才培育、提升基础水平等针对性建议,以期为茶叶企业数字化建设提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昌县 茶企 数字化建设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茶尺蛾和小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 被引量:11
2
作者 白家赫 唐美君 +2 位作者 殷坤山 王志博 肖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7-803,共7页
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和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外形极其相似,为近缘种,但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尚不明确。本文采用室内饲养观测的方法,比较了两近缘种各发育阶段在体长、体质量、发育历期及种群增长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和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外形极其相似,为近缘种,但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尚不明确。本文采用室内饲养观测的方法,比较了两近缘种各发育阶段在体长、体质量、发育历期及种群增长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近缘种在虫体发育的各个阶段,以高龄幼虫、蛹和成虫阶段的体长、体质量差异明显,灰茶尺蛾均显著高于小茶尺蠖;灰茶尺蛾的全世代发育历期为36.6 d,极显著短于小茶尺蠖39.7 d的发育历期;灰茶尺蛾的世代存活率为0.60,种群增长指数为58.1,而小茶尺蠖分别为0.28和24.9,灰茶尺蛾均极显著高于小茶尺蠖。分析认为,灰茶尺蛾比小茶尺蠖具有较大的虫体、较快的发育速率和较强的繁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蛾 小茶尺蠖 体长 体质量 发育历期 种群增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生素处理对灰茶尺蛾内生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志博 白家赫 +2 位作者 周孝贵 郭华伟 肖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为明确不同抗生素对灰茶尺蛾内共生菌群落的影响,分别选用质量浓度2.5 mg·mL-1的四环素、头孢氨苄、利福平3种抗生素溶液浸泡新鲜茶树叶片持续饲喂灰茶尺蛾幼虫3代,通过16 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生菌群群落变化展开研究,并进一... 为明确不同抗生素对灰茶尺蛾内共生菌群落的影响,分别选用质量浓度2.5 mg·mL-1的四环素、头孢氨苄、利福平3种抗生素溶液浸泡新鲜茶树叶片持续饲喂灰茶尺蛾幼虫3代,通过16 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生菌群群落变化展开研究,并进一步基于wsp基因分子标记对灰茶尺蛾沃尔巴克氏体菌去除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种抗生素处理后,灰茶尺蛾菌群落均表现为丰富度增加、多样性减小;四环素和利福平饲喂处理能够成功将灰茶尺蛾沃尔巴克氏体菌去除,进而建立了不携带沃尔巴克氏体菌的灰茶尺蛾种群,为进一步开展沃尔巴克氏体菌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蛾 共生菌 沃尔巴克氏体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我国茶树新增病害名录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美君 郭华伟 +2 位作者 姚惠明 白家赫 肖强 《中国茶叶》 2019年第10期14-15,20,共3页
本文统计整理了近30年我国茶树上新增的27种病害,其中新增病原26种,新增生理性病害1种,分别列出病害的中文名称、病原学名、为害部位和分布,为了解茶树病害的种类和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关键词 茶树 病害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2016年茶尺蠖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志博 毛腾飞 +1 位作者 白家赫 肖强 《茶叶》 2017年第2期71-73,共3页
茶尺蠖隶属于鳞翅目尺蛾科,是茶园的重要害虫,常对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危害。2016年浙江省出现了多点局部茶园茶尺蠖严重发生情况,为此我们通过实地查看和问卷发放对浙江省35个重要产茶市、县、区和47个茶叶企业所属茶园的茶尺蠖发生情况... 茶尺蠖隶属于鳞翅目尺蛾科,是茶园的重要害虫,常对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危害。2016年浙江省出现了多点局部茶园茶尺蠖严重发生情况,为此我们通过实地查看和问卷发放对浙江省35个重要产茶市、县、区和47个茶叶企业所属茶园的茶尺蠖发生情况及茶园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33个市县区均有茶尺蠖发生,危害面积占所调查面积的2.86%,其中东阳、武义、莲都三个县发生较为严重。分析茶尺蠖严重发生与气候条件和茶园管理等有关,提出了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建议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发生情况 调查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家赫 王永超 +3 位作者 李凯 李玉文 周松 于永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0期38-42,共5页
目的脑微出血(CMBs)病因涉及诸多可控、不可控以及遗传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CMBs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包括Pubmed、Cochrane和Embase的数据库,收集与CMBs危险因素相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数据并评估... 目的脑微出血(CMBs)病因涉及诸多可控、不可控以及遗传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CMBs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包括Pubmed、Cochrane和Embase的数据库,收集与CMBs危险因素相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数据并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后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鉴定494篇文献,其中51篇文献符合meta分析纳入标准。本meta分析发现1A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25%)中,5种因素(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既往卒中、心脏病史、载脂蛋白E4)增加了CMBs的风险,而适量饮酒史、低密度脂蛋白是CMBs的保护因素。本研究发现1B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50%)中,6种因素(舒张压、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糖尿病、吸烟、性别)增加了CMBs的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与CMBs的发生呈负相关。本研究发现2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50%)中,5种因素(体重指数、收缩压、年龄、高血压、他汀类药物)增加了CMBs的风险。本研究发现3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50%)中,8种因素(尿素氮、心率、肌酐、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肾功能)增加了CMBs的风险,而高脂血症与CMBs呈负相关。本研究发现4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50%)中,4种因素(脑白质疏松症、腔隙性梗死、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了CMBs的风险。结论血压、既往疾病、性别、年龄、吸烟及部分生化指标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CMB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昌县茶产业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白家赫 周竹定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3期9-12,共4页
茶产业是新昌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全县从业人口达18万人,茶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1/3以上。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新昌率先展开了茶产业数字化的实践探索。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新昌县在构建“1+1+N”数字化建设体系,大力推进茶产... 茶产业是新昌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全县从业人口达18万人,茶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1/3以上。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新昌率先展开了茶产业数字化的实践探索。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新昌县在构建“1+1+N”数字化建设体系,大力推进茶产业数字化建设,赋能茶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分析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昌县 茶产业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控技术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郑亚利 白家赫 于永鹏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90-93,共4页
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常见的病理性步态,随着疾病进展,呈进行性加重,是导致患者易跌倒、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治疗极为棘手,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神经调控是神经修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 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常见的病理性步态,随着疾病进展,呈进行性加重,是导致患者易跌倒、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治疗极为棘手,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神经调控是神经修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植入性和非植入性技术,依靠电或化学手段,来改善人类生命质量的科学、医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近年来,神经调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顽固性疼痛等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神经调控技术有脑深部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经脊髓刺激等,这些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在内的诸多运动障碍性疾病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步态 帕金森病 神经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东茗1号试验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俞志锋 白家赫 +1 位作者 张志汀 陈亮 《中国茶叶》 2020年第6期42-45,共4页
东茗1号发现于新昌县东茗乡东茗村,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法育成茶树新品种,为灌木型、直立、早生种,生长势弱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但春茶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7.4%,春茶经济效益好。春茶一芽二叶茶样平均约含... 东茗1号发现于新昌县东茗乡东茗村,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法育成茶树新品种,为灌木型、直立、早生种,生长势弱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但春茶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7.4%,春茶经济效益好。春茶一芽二叶茶样平均约含氨基酸4.8%、茶多酚19.4%、咖啡碱3.1%,水浸出物49.1%,适制烘青和扁形名优绿茶,所制干茶外形优,烘青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扁形茶品质达到龙井43水平。根据田间调查结果,东茗1号表现为抗茶小绿叶蝉,高抗茶炭疽病,且较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具有更强抗性,适宜在浙江杭州、浙东茶区及相似生态条件和生产茶类的地区种植。东茗1号目前正在申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品种 品比试验 东茗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