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羟维生素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霖霞 苏娜 +8 位作者 郭宁宁 白国欣 张云娜 赵晓鹏 纪桂梅 高芳 王光亚 许金秀 高瑞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沧...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分为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o DR,NDR)组,背景期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 DR,BDR)组和增殖期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R,PDR)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相关生化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34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NDR组125例、BDR组118例、PDR组97例,对照组100例。4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NDR组、BDR组、 PDR组的病程逐渐增长(P=0. 003), NDR组、 BDR组、 PDR组糖化血红蛋白A1C (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血清胱抑素C (serum cystatin C,Cys-C)、LP-PLA2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OH)D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 05); NDR、BDR、PDR组间两两比较,Hb A1c、GA、CysC、LP-PLA2、25(OH)D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HbA1c、GA、Cys-C及LPPLA2与DR呈正相关(P均=0. 000),25(OH)D与DR呈负相关(P=0. 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 A1c、Cys-C、LP-PLA2、25(OH)D与DR及其严重程度均独立相关(P均<0. 05)。结论 25(OH)D、LP-PLA2水平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5(OH)D是其保护因素,而LP-PLA2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冲洗液用于持续CVP监测患者的抗凝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平 白国欣 +2 位作者 刘海滨 王玉芬 张培花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患者肝素盐水冲洗液的最佳浓度。方法将120例行持续CVP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其CVP监测方法相同,但肝素盐水冲洗液浓度分别为25、12.5及2.5U/mL。三组分别于持续CVP监测后0、24、48、72 ... 目的探讨持续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患者肝素盐水冲洗液的最佳浓度。方法将120例行持续CVP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其CVP监测方法相同,但肝素盐水冲洗液浓度分别为25、12.5及2.5U/mL。三组分别于持续CVP监测后0、24、48、72 h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观察三组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有无阻塞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持续CVP监测后24、48、72 h的PT、APTT、TT均显著高于0 h(P均<0.05),C组各时间点PT、APT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现中心静脉双腔导管阻塞。结论对于行持续CVP监测的患者,宜采用浓度为2.5 U/mL的肝素盐水作为冲洗液,并在持续CVP监测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肝素盐水 冲洗液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冲洗液对持续CVP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平 白国欣 +2 位作者 刘海滨 王玉芬 张培花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冲洗液对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冲洗液浓度为25U/ml,B组冲洗液浓度为12.5U/ml,C组冲洗液浓度为2.5U/ml;分别于患者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冲洗液对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冲洗液浓度为25U/ml,B组冲洗液浓度为12.5U/ml,C组冲洗液浓度为2.5U/ml;分别于患者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24h、48h、72h后对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在持续CVP监测后24h、48h、72h的PT、APTT、TT均较基础值显著延长(P<0.01),且时间越长和基础值偏离越大。B组患者24h、48h的PT、APTT、TT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72h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患者24h、48h、72h的PT、APTT、TT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持续CVP监测的患者,应采用2.5U/ml的肝素盐水作为冲洗液,并在持续CVP监测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肝素盐水 冲洗液 积分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液体输入对输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佩超 赵晓宇 +4 位作者 黄玉华 韩金玲 姜雪莲 白国欣 孔令俊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4期72-72,共1页
近几年来,在输液过程中,尤其是冬春季节,输液器莫非氏滴管下软管内,常缓慢有微小气泡产生,并以此引发护患纠纷。有报道,输液液体的温度过低,与病房的温度差太大是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输入低温的药液除易产生气泡外,还会使患者... 近几年来,在输液过程中,尤其是冬春季节,输液器莫非氏滴管下软管内,常缓慢有微小气泡产生,并以此引发护患纠纷。有报道,输液液体的温度过低,与病房的温度差太大是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输入低温的药液除易产生气泡外,还会使患者产生手臂冰凉、发麻、疼痛,周身寒冷等症状。输低温药液不好,但究竟输入液体温度是多少最适宜呢?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过低 输液效果 液体输入 莫非氏滴管 小气泡 输液过程 冬春季节 护患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号动脉血气针采集血气标本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然 代庆春 +3 位作者 李娜 王皓 白国欣 于文双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988-1989,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的动脉血气针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观察组使用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对照组使用22G针头的3ml动脉血气针,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瘀血、血肿、操作时间及标本采集量等指标...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的动脉血气针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观察组使用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对照组使用22G针头的3ml动脉血气针,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瘀血、血肿、操作时间及标本采集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略低,操作时间稍长,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皮下瘀血、血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为(0.74±0.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1.35±0.33)m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能够有效减少血气标本采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损害,适宜在重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针 桡动脉 血气分析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信号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6
作者 张佩超 黄玉华 +3 位作者 张凤兰 刘玉梅 姚秀霞 白国欣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5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住院患者 信号灯 输液治疗过程 护理人员 呼叫系统 医院病房 病情变化 人性化服务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