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麋鹿放归野化概况及放归地适宜性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树苗 李夷平 +3 位作者 刘恒官 陈颀 李俊芳 白加德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麋鹿在我国经过37年的繁衍、复壮及野外放归,目前麋鹿种群已全面覆盖历史分布区,分布地点从重引入时的2个增至现在的89个迁地保护场所,种群数量已逾1.2万只,其中建立6处野生种群,数量达5 258只。从重引入到成功放归野化,中国麋鹿保护已... 麋鹿在我国经过37年的繁衍、复壮及野外放归,目前麋鹿种群已全面覆盖历史分布区,分布地点从重引入时的2个增至现在的89个迁地保护场所,种群数量已逾1.2万只,其中建立6处野生种群,数量达5 258只。从重引入到成功放归野化,中国麋鹿保护已成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的范例。麋鹿放归野化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选择放归地,通过介绍我国麋鹿放归野化的概况,并针对放归地的适宜性开展评估,主要包括天然植被资源可利用性、天然水资源的水质和水量、疾病风险、种间竞争、人鹿冲突、捕食天敌、突发自然灾害等,为我国麋鹿放归野化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为其他物种放归野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重引入 放归野化 适宜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麋鹿种群发展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白加德 张林源 +1 位作者 钟震宇 董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5-230,共6页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中国特有种。由于人类的猎捕和环境的变迁,在1900年左右该种群在中国基本灭绝。麋鹿重引入是中国第一个重大物种重引入项目,目前已经建立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中国特有种。由于人类的猎捕和环境的变迁,在1900年左右该种群在中国基本灭绝。麋鹿重引入是中国第一个重大物种重引入项目,目前已经建立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代表了中国麋鹿的人工圈养、半人工圈养和自然放养3种方式。作者从麋鹿的生物学特征、生境、种群、遗传繁殖、饲养管理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详细阐述了中国麋鹿种群发展现状及其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为促进麋鹿种群的健康繁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种群 发展现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麋鹿生长激素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树苗 白加德 +5 位作者 刘艳菊 李夷平 陈颀 孟庆辉 张鹏骞 胡德夫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67,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麋鹿生长激素的变化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79只健康麋鹿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年龄和性别不同的群体,血清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有所不同。麋鹿1岁时生长激素分泌最高,数值最大的个体也出现在1岁,值为...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麋鹿生长激素的变化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79只健康麋鹿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年龄和性别不同的群体,血清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有所不同。麋鹿1岁时生长激素分泌最高,数值最大的个体也出现在1岁,值为1.52μg/L,说明从整体上来看麋鹿1岁时生长最为旺盛。雄性生长激素分泌均值高于雌性,雄性生长激素平均值为0.6321μg/L±0.06151μg/L,雌性为0.6158μg/L±0.05743μg/L,生长激素含量在1岁与2岁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年龄和性别是影响血清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测定法 健康监测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麋鹿角药材物质表征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倩 肖东 +8 位作者 刘睿 朱悦 杨滨 丁玉华 白加德 温华军 吴海荣 段金廒 赵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4-914,共11页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为麋鹿角的物质组成解析提供更为全面的化学信息,为揭示麋鹿角样品的区域特征和深入挖掘其资源价值与多元化利用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39批代表性样品,围绕水浸出物、水溶性蛋白质类、氨基酸类、无机元素及重金...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为麋鹿角的物质组成解析提供更为全面的化学信息,为揭示麋鹿角样品的区域特征和深入挖掘其资源价值与多元化利用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39批代表性样品,围绕水浸出物、水溶性蛋白质类、氨基酸类、无机元素及重金属类成分进行物质组成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获取了39批代表性样品物质组成的基本数据,揭示了麋鹿角样品的区域特征性。结论对麋鹿角物质组成及区域特征性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可有效促进麋鹿角的深入研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麋鹿角 物质组成 多元分析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动物资产管理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孟玉萍 程志斌 +3 位作者 白加德 陈希 章禾军 段建彬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第19期8-9,共2页
动物资产作为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事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动物资产的特殊性,动物资产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目前还未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如何将动物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事业... 动物资产作为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事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动物资产的特殊性,动物资产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目前还未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如何将动物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较为关注的课题。本文对目前事业单位动物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梳理,并针对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事业单位野生动物资产管理、完善资产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旨在为事业单位动物资产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资产 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病原体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庆勋 钟震宇 +2 位作者 郭青云 何宏轩 白加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90-3199,共10页
开发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新发突发人兽共患病、动物疫病的监测及防控至关重要。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以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可扩展性的DNA和RNA识别为特点,已成为新一代的分子诊断工具,在... 开发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新发突发人兽共患病、动物疫病的监测及防控至关重要。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以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可扩展性的DNA和RNA识别为特点,已成为新一代的分子诊断工具,在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基于CRISPR-Cas系统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试剂盒(SHERLOCK和DETECTR)在美国相继获批,中国研发的基于CRISPR-Cas12系统的SARS-CoV-2检测试剂盒也已获批上市,这表明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文章首先简述了CRISPR-Cas系统类型,尤其是常用于病原体检测的Cas9、Cas12和Cas13;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理以及广泛应用。同时分析了CRISPR-Cas检测平台研发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靶标基因的序列保守性、靶标基因的富集与扩增、终信号不同的读取方式等,并对CRISPR-Cas系统的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病原体检测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瑞琪 白加德 +12 位作者 郭青云 钟震宇 康慧鑫 雷璇 杨洪静 段步婷 张琦 范炳灵 殷莉阳 贡鑫 席柔 郑明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23-2230,共8页
为了解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本试验分别于2018年4月和10月收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粪便样品共53份、补料区土壤样品9份、湖水及淤泥样品9份,应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集卵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饱... 为了解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本试验分别于2018年4月和10月收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粪便样品共53份、补料区土壤样品9份、湖水及淤泥样品9份,应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集卵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饱和硫酸镁漂浮法、试管滤纸培养法、滤膜培养法对麋鹿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土壤中寄生虫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麋鹿苑湖水及淤泥中贝类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北京南海子麋鹿苑53份麋鹿粪便样品均检出了寄生虫卵,感染率为100%,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线虫、吸虫、绦虫和原虫,以线虫、吸虫为主,且主要为混合感染。麋鹿苑土壤深层(90~95 cm)寄生虫虫卵的检出率为100%,高于中层(30~35 cm)和浅表层(2~7 cm)寄生虫虫卵检出率(均为33%),但未检测出钩虫卵和活的蛔虫卵。在湖水及淤泥中检测到环棱螺属、沼螺属、赤豆螺,以环棱螺属的螺类为主,其可能成为广州管圆线虫、华支睾吸虫和抱茎棘隙吸虫的中间宿主。结果表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普遍存在寄生虫感染情况,且与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影响麋鹿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为驱虫和轮牧不够,粪便和水塘未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成为循环感染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保障麋鹿种群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寄生虫 流行情况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中关键基因和途径的转录组分析
8
作者 王美慧 钟震宇 +6 位作者 白加德 单云芳 程志斌 张庆勋 孟玉萍 董玉兰 郭青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7-2157,共11页
鹿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病主要表现为肠毒血症,致死率高。本研究旨在探究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的关键基因和途径。通过构建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空肠结扎环模型,HE染色检测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鹿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病主要表现为肠毒血症,致死率高。本研究旨在探究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的关键基因和途径。通过构建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空肠结扎环模型,HE染色检测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空肠的病理学变化,采用Illumina NovaSeq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利用qPCR技术进一步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最后通过STRING网站预测多基因蛋白互作网络。结果显示:形态学分析显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鹿肠道组织出现明显的坏死和出血。转录组分析显示,一共存在7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感染组肠道中有276个上调的差异基因,有429个下调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生物调节、对刺激的反应和免疫系统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s富集的通路主要是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造血细胞谱系等,造成肠道损伤和出血,促进鹿肠毒血症的进程。此外,qPCR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准确可信。DEGs蛋白互作分析结果表明TLR6、CLDN1、CD3E、IL1A和CCL20与其他蛋白有较多互作关系,并且GO分析和KEGG分析显著富集的通路高度重合。其中,TLR6可能通过抑制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免疫炎症反应在鹿产气荚膜梭菌诱导的肠毒血症中发挥关键作用。综上所述,C型产气荚膜梭菌通过破坏细胞膜,并抑制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诱导免疫炎症反应,造成肠道出血和损伤。本研究为鹿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后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产气荚膜梭菌 肠毒血症 空肠结扎环模型 鹿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生态优势,促进经开区可持续发展——北京经开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9
作者 张渊媛 钟震宇 白加德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2年第4期62-63,共2页
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动态数据库、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现象的重视、加强生物多样性相关科普宣传,将有助于北京经开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为其他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出示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全面推进... 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动态数据库、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现象的重视、加强生物多样性相关科普宣传,将有助于北京经开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为其他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出示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核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宣传 动态数据库 可持续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 外来入侵物种 生物多样性 生态保护 生态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