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导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 被引量:7
1
作者 白先群 刘汉甫 沈雪松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18-620,共3页
建立了电导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温度15~35℃,浓度为1.0~5.0g·L^-1条件下,溶液浓度与电导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在0.9982~0.9999之间),方法平均回收率达99.2%,精密度(RSD)为0.01%。该法简便... 建立了电导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温度15~35℃,浓度为1.0~5.0g·L^-1条件下,溶液浓度与电导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在0.9982~0.9999之间),方法平均回收率达99.2%,精密度(RSD)为0.01%。该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电导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Z振荡反应在VitB_1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白先群 谢艳霞 +1 位作者 刘汉甫 沈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880-3881,共2页
应用B-Z振荡反应测定VitB1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浓度VitB1对该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07~0.0015 mol/L范围内,VitB1浓度C与B-Z振荡体系的周期改变值Δtp呈良好的线性关系。B-Z振荡体系用于测定VitB1含量具有选择性、重复性好和灵... 应用B-Z振荡反应测定VitB1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浓度VitB1对该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07~0.0015 mol/L范围内,VitB1浓度C与B-Z振荡体系的周期改变值Δtp呈良好的线性关系。B-Z振荡体系用于测定VitB1含量具有选择性、重复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振荡体系 VITB1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先群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361-363,共3页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教学体系 创新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辅料在制剂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吕东南 白先群 《华夏医学》 2001年第6期986-988,共3页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制剂剂型和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赋予药物一定剂型 ,并且与提高药物的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研究开发、合理应用辅料不仅可提高药物制剂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 。
关键词 药用辅料 药物制剂 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S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研究
5
作者 刘汉甫 冼育剑 +3 位作者 白先群 莫兰群 沈雪松 颜桂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833-8834,8843,共3页
[目的]将杂多酸固载在载体上制得固载化催化剂。[方法]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SiO2作载体,固载磷钨酸制得固载化光催化剂,并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催化降解、矿化处理。[结果]在催化剂浓度为4.2 g/L的条件下,光照1.5 h,4 mg/kg甲基橙溶液的脱色... [目的]将杂多酸固载在载体上制得固载化催化剂。[方法]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SiO2作载体,固载磷钨酸制得固载化光催化剂,并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催化降解、矿化处理。[结果]在催化剂浓度为4.2 g/L的条件下,光照1.5 h,4 mg/kg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8.8%,但矿化率仅有47.6%;而光照6.0 h后,矿化率可达92.7%。这意味着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是先发生脱色过程,然后再进一步矿化成CO2,且所制备的光催化剂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条件下,重复使用10次,脱色率依然保持在65%以上。[结论]成功制备了固载化光催化剂,该固载化磷钨酸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且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和矿化并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 田栽化 光催化剂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蒙托土改性水性抗菌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顾生玖 朱开梅 +1 位作者 黄耀峰 白先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6,共3页
采用Ag+-MMT改性含羟基苯丙抗菌乳液。通过对含羟基苯丙抗菌乳液中Ag+-MMT的用量、热贮存稳定性,抗菌活性测试,确定的最佳的加入量为3%,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表征,并用SYNBIOSIS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进行抗菌性能表征,实验表明... 采用Ag+-MMT改性含羟基苯丙抗菌乳液。通过对含羟基苯丙抗菌乳液中Ag+-MMT的用量、热贮存稳定性,抗菌活性测试,确定的最佳的加入量为3%,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表征,并用SYNBIOSIS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进行抗菌性能表征,实验表明,抗菌乳液有较好的乳液温度储存稳定性,较强的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抗菌乳液 Ag^+-MMT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dFeO_3和GdFeO_3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7
作者 蒋东丽 白先群 刘汉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2,76,共3页
以Nd2O3或Gd2O3和FeCl3·6H2O为主要原料,以NaCl为助熔剂,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dFeO3和GdFeO3纳米晶。用XRD、TEM分别对产品进行了物相和形貌表征,将获得的纯相样品制成烧结型气敏元件,研究了其对丙酮、甲醛、乙醛、乙醇和乙酸的... 以Nd2O3或Gd2O3和FeCl3·6H2O为主要原料,以NaCl为助熔剂,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dFeO3和GdFeO3纳米晶。用XRD、TEM分别对产品进行了物相和形貌表征,将获得的纯相样品制成烧结型气敏元件,研究了其对丙酮、甲醛、乙醛、乙醇和乙酸的敏感性能。结果表明:纯相纳米NdFeO3和GdFeO3的制备条件分别为900℃煅烧2h与1000℃煅烧4h;其气敏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基于NdFeO3材料的元件对被试气体在310℃时均有较强的响应,其中对1000ppm(10-6)酒精灵敏度高达187,基于GdFeO3材料的元件对1000ppm的丙酮、乙酸和甲醛最佳工作温度为260℃,其中对1000ppm甲醛灵敏度达67.1,且该元件在315℃时对1000ppm酒精和乙醛有较强的响应,其中对酒精的灵敏度达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O2 GdFeO3 固相反应法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钬与铁酸钐纳米晶的制备及其甲醛敏感特性研究
8
作者 蒋东丽 白先群 唐小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234,共3页
用固相反应法制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铁酸钬(HoFeO_3)与铁酸钐(SmFeO_3)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煅烧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研究了其纯相材料对甲醛的敏感特性。结果表明:分别在1000℃和950℃煅烧反应物... 用固相反应法制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铁酸钬(HoFeO_3)与铁酸钐(SmFeO_3)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煅烧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研究了其纯相材料对甲醛的敏感特性。结果表明:分别在1000℃和950℃煅烧反应物料2h即可获得纯相HoFeO_3和SmFeO_3纳米粒子;HoFeO_3与SmFeO_3元件分别在其最佳工作温度315℃和270℃下对浓度为20×10-6甲醛气体的灵敏度分别为20.4和3.8,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25s和10s、20s和18s,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钬 铁酸钐 固相反应法 甲醛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分解丁酸的反应动力学和机制
9
作者 蒋志敏 李迎迎 +1 位作者 沈雪松 白先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6-491,共6页
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分解丁酸的反应动力学和机制。等离子体作用下丁酸的分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是一级反应,丁酸在空气、氧气和氮气等离子体作用下的分解速率常数分别为7.56×10^(-3)、8.54×10^(-3)和5.67×1... 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分解丁酸的反应动力学和机制。等离子体作用下丁酸的分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是一级反应,丁酸在空气、氧气和氮气等离子体作用下的分解速率常数分别为7.56×10^(-3)、8.54×10^(-3)和5.67×10^(-3)s^(-1)。丁酸在氮气等离子体作用下分解得最慢,在氧气等离子体作用下分解得最快,表明体系中的活性氧物种在等离子体分解丁酸的过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探讨并提出了等离子体作用下丁酸的可能分解机制,丁酸在·OH、H_2O_2等活性氧物种的存在下氧化分解为低级的一元酸和二元酸。本研究工作为低温等离子体对长链脂肪酸和脂质的作用研究提供了基础,将有助于理解低温等离子体对细胞、组织等的作用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丁酸 分解 反应动力学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