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换热器面积对双蒸发温度空调系统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 1
-
-
作者
翁文兵
罗诗雨
白俊武
-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共8页
-
文摘
建立了双蒸发温度空调系统仿真模型来研究改变换热器面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双蒸发温度空调系统实验台,在实验工况下改变压缩机频率(30~120 Hz)和送风量(400~1 000 m^(3)/h),得到空调机组总制冷量Q_(c)、总显热制冷量Q_(s)和显热比SHR,验证了所建模型精度。在模型中改变换热器面积(48盘管、60盘管、72盘管)进行系统运行调节范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换热器面积的增加,系统Q_(c)、Q_(s)和SHR的调节范围在整体扩大,最大增幅分别为5.0%、13.8%、11.8%。当送风量为1 000 m^(3)/h,压缩机频率为30 Hz,换热器面积从48盘管增至60盘管、72盘管时,Q_(s)的增幅分别为9.8%和13.8%,表明换热器面积增至60盘管时Q_(s)增长效果显著,再增加换热器面积,Q_(s)虽有所增大但增幅放缓。最后提出一种以所需制冷量为目标,依据环境温湿度调节范围设计换热器面积的方法。
-
关键词
双蒸发温度
显热比
制冷量
温湿度独立控制
-
Keywords
dual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sensible heat ratio
refrigeration capacity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
分类号
TB657.5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U831.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参照失效物理分析的永久散射体提取过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关泽群
葛之江
王世涛
白俊武
徐佳
-
机构
同济大学遥感与空间信息中心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1期37-42,共6页
-
基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基金(2008)
-
文摘
在雷达干涉测量中,永久散射体(PS)是一类不受时间、空间基线和大气延迟影响的目标,如何从SAR图像中自动识别出有效的永久散射体是PS干涉系统中关键的环节之一。文章从不确定性量化理论的角度考虑失效物理分析问题,利用失效物理分析方法研究PS影像特征与环境的关系,对多幅SAR图像进行独立分量分析(ICA)和小波包分解,然后考虑永久散射体的高信噪比特性,依据图像能量最大的原则获取分离后的稳定成分,并进行分割处理得到PS点的分布图。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可靠的PS点。
-
关键词
航天器
雷达干涉测量
永久散射体
失效分析独立分量分析
小波包分解
-
Keywords
spacecraft
SAR interferometry (InSAR)
permanent scatterers
failure analysi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wavelet packets decomposition
-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
-
题名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改进PS点目标探测(英文)
- 3
-
-
作者
关泽群
白俊武
徐佳
-
机构
同济大学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5期12-19,共8页
-
基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基金
-
文摘
如何从SAR图像中自动识别出有效的永久散射体(PS)是PS干涉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小波多尺度积能够反映目标信号与噪声在各频带之间的关联性,可以通过小波多尺度积来凸显目标。小波模极大值法通过搜索尺度空间中的模极大值,并利用信号和噪声不同的尺度特性来定位和识别目标。文章对这两种识别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使用南京地区ENVISAT卫星的单视复图像数据进行了PS点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PS点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雷达噪声的影像,可以在各种复杂的背景情况下有效地识别PS点。其中,小波模极大值法具有更为稳健的抗噪能力。
-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
多尺度小波变换
雷达
目标探测
-
Keywords
permanent scatterers
multiscale wavelet transform
SAR
target detection
-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串列式双蒸发温度空调机组性能优化研究
- 4
-
-
作者
谢秀豪
白俊武
刘帅帅
-
机构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济南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5期86-90,共5页
-
文摘
探究的物理模型具备双缸、双吸气、双蒸发器的特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保持压缩机气缸容积比不变并改变蒸发器管排数比,以及同时改变蒸发器管排数比和压缩机气缸容积比的两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保持压缩机气缸容积比为1,蒸发器管排数比为1时的机组性能最佳;同时改变压缩机气缸容积比和蒸发器管排数比时,在压缩机气缸容积比为0.9和管排数比为1时的机组性能最佳。对压缩机气缸容积比和管排数比均为1时,通过确定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两个控制条件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制冷量和COP的误差均在5%范围以内,验证了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
关键词
双蒸发温度
性能优化
双蒸发器
-
Keywords
double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double evaporation
-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