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低压涡轮叶片转捩-分离流预测的极大涡模拟方法
1
作者 穆宇旸 徐家宽 +3 位作者 李艺 郑国雨 乔磊 白俊强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5,共12页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大负荷低压涡轮叶片表面的流动受强逆压梯度影响,易产生具有高度非定常特性的转捩-分离流。而基于雷诺平均方法(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的转捩模型难以对该现象进行精确模拟。为了提升预测精度,本研...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大负荷低压涡轮叶片表面的流动受强逆压梯度影响,易产生具有高度非定常特性的转捩-分离流。而基于雷诺平均方法(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的转捩模型难以对该现象进行精确模拟。为了提升预测精度,本研究在改进的极大涡模拟方法(Very Large Eddy Simulation,VLES)基础上耦合适用于叶轮机械流动的γ转捩模型,从而形成了γ-VLES混合预测模型。本研究采用该模型对Pak-B低压涡轮叶片表面的层流分离泡诱导转捩及分离流演化现象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γ-VLES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叶片表面的时均压力系数和速度型,并展现了长分离泡内部瞬态流场中周期性涡的演化脱落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有效克服了RANS框架下γ-Re_(θt)和γ转捩模型在转捩-分离流预测方面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RANS/LES混合方法 极大涡模拟 低压涡轮叶片 层流分离泡诱导转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樊佳坤 姚方舟 +3 位作者 黄江涛 徐家宽 乔磊 白俊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6,共17页
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linear stability theory,LST)的e^(N)方法是边界层转捩预测中比较可靠的方法之一。为了将传统LST特征值问题的求解过程大幅度简化和自动化,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边界层相似性解的... 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linear stability theory,LST)的e^(N)方法是边界层转捩预测中比较可靠的方法之一。为了将传统LST特征值问题的求解过程大幅度简化和自动化,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边界层相似性解的LST分析样本集上进行训练,针对流向和横流不稳定性,分别在自然层流翼型和无限展长后掠翼上预测扰动的当地增长率、N因子和转捩位置,结果与标准LST一致性良好;验证了CNN可以将边界层剖面速度型导数信息编码为满足伽利略不变性的标量特征,在翼型边界层中起到了表征压力梯度的作用,在后掠翼边界层中起到了表征横流强度的作用;在CNN对LST特征值预测的基础上,以LST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平凡解惩罚项构造总损失函数来训练内嵌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实现了在不依赖样本的情况下对LST特征函数的准确预测,结果表明PINN可以为LST的特征函数问题提供有效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稳定性理论 e^(N)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 内嵌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流向不稳定性 横流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边界层自然转捩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樊佳坤 谢露 +2 位作者 徐家宽 乔磊 白俊强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8-35,51,共9页
为了研究马赫数、雷诺数、后掠角、壁面温度和压力梯度等因素对超声速边界层自然转捩横流模态和Oblique T-S模态的影响,在平板、翼型和无限展长后掠翼等二维或准三维流动中使用线性稳定性理论(LST,linear stability theory)和eN转捩预... 为了研究马赫数、雷诺数、后掠角、壁面温度和压力梯度等因素对超声速边界层自然转捩横流模态和Oblique T-S模态的影响,在平板、翼型和无限展长后掠翼等二维或准三维流动中使用线性稳定性理论(LST,linear stability theory)和eN转捩预测方法,通过变参数分析研究了这几类影响因素分别对横流模态和Oblique T-S模态N因子的作用效果。基于文中算例所设置的来流和壁面条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横流模态N因子增长速率分别与来流马赫数、雷诺数呈正相关;随着后掠角从30°增加到60°,横流模态N因子值的增长不断加快,超过60°以后驻波N因子值增长开始减弱,而行波N因子值在60°~75°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可以推断行波N因子值开始衰减的临界后掠角更大;Oblique T-S模态N因子值的增长速率分别与来流雷诺数、壁面温度与来流温度的比值呈正相关,当来流马赫数越大或者顺压力梯度越大时增长速率减小。因此,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对自然转捩的影响与所分析的不稳定模态类型有关,而来流雷诺数的变化对自然转捩横流模态和Oblique T-S模态N因子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流模态 Oblique T-S模态 马赫数 雷诺数 后掠角 壁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力影响的大型运输机增升构型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白俊强 张晓亮 +3 位作者 刘南 董建鸿 董强 周林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5,共7页
为满足现代大型运输机增升系统高效、稳定的设计需求,以某型运输机增升构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动力因素对全机气动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动力因素影响下,全机最大升力系数增加46.2%,失速迎角增加11°;全... 为满足现代大型运输机增升系统高效、稳定的设计需求,以某型运输机增升构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动力因素对全机气动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动力因素影响下,全机最大升力系数增加46.2%,失速迎角增加11°;全机静安定度降低30.89%。通过流场机理分析可知:动力因素不仅对短舱后方襟翼当地流场有较大改善,而且对短舱和主翼上表面流场以及平尾当地迎角也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在运输机增升构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动力因素对各个部件当地流场的影响以提高升力特性;同时要权衡动力因素使机翼低头力矩增加、平尾低头力矩降低这两种趋势相反的影响结果以改善俯仰力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短距起降 动力影响 气动特性 增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翼型稳健型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俊强 王波 +1 位作者 孙智伟 张扬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9-463,共5页
基于标准遗传算法、RBF神经网络以及类函数/型函数变形技术建立了翼型气动优化设计系统,在选取3次CST方法即分别对翼型上下表面采用4个设计变量进行参数化,对某型客机基本翼型在给定设计指标下进行优化设计,分别研究了巡航状态下的气动... 基于标准遗传算法、RBF神经网络以及类函数/型函数变形技术建立了翼型气动优化设计系统,在选取3次CST方法即分别对翼型上下表面采用4个设计变量进行参数化,对某型客机基本翼型在给定设计指标下进行优化设计,分别研究了巡航状态下的气动优化,以及结合蒙特卡洛分析方法马赫数随机平均分布下的翼型稳健型优化设计。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翼型的气动特性有着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T方法 稳健设计 遗传算法 代理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民用运输机短舱涡流片增升效率以及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白俊强 刘南 +3 位作者 邱亚松 陈迎春 李亚林 周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2-529,共8页
采用经风洞试验验证的CFD计算方法和网格生成策略,以某型大型民用运输机基本三段增升装置着陆构型为对象,研究短舱涡流片及其参数对增升装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短舱涡流片的流动机理与大后掠三角翼类似,其所诱导漩涡流动的强度、上... 采用经风洞试验验证的CFD计算方法和网格生成策略,以某型大型民用运输机基本三段增升装置着陆构型为对象,研究短舱涡流片及其参数对增升装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短舱涡流片的流动机理与大后掠三角翼类似,其所诱导漩涡流动的强度、上下位置以及展向位置是影响增升效率的3个关键因素。空间涡下移、向机翼外侧移动或增加其强度均可以提高增升装置的效率。其中涡流片下偏会使空间涡下移且向机翼内侧移动,但是对机翼上方空间涡强度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涡流片后移可以增强机翼上方空间涡强度并使其下移,但是也会造成空间涡向机翼内侧移动;增加涡流片的安装角或者倾角可以增强机翼上方空间涡强度并使其向机翼外侧移动,但是会造成空间涡上移;增加涡流片的后掠角(即减小其前缘附近的面积)使空间涡下移并向机翼外侧移动,但是会造成空间涡强度减弱。所以这些参数(上下位置、前后位置、安装角等)对全机升力系数的影响都不是单调的,需要大量的流场分析方能找到较优的参数组合。同时短舱涡流片还会受到巡航状态、发动机反推和结构等方面的约束,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运输类飞机 流场 漩涡流动 增升装置 短舱涡流片 设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后掠机翼的气动弹性剪裁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白俊强 辛亮 +2 位作者 刘艳 华俊 李国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3-84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级结构优化算法,以大展弦比复合材料后掠机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气动弹性剪裁设计。在满足强度、变形约束等前提下,以梁、肋、蒙皮厚度,对结构重量进行最小化设计;继续以减重为目标,满足颤振速度的约束,优化蒙皮各铺层的... 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级结构优化算法,以大展弦比复合材料后掠机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气动弹性剪裁设计。在满足强度、变形约束等前提下,以梁、肋、蒙皮厚度,对结构重量进行最小化设计;继续以减重为目标,满足颤振速度的约束,优化蒙皮各铺层的比例,并分析了优化中铺层比例对颤振速度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蒙皮的铺层顺序,以增大机翼的颤振速度。研究表明:混合多级结构优化不仅可以减轻机翼的结构重量,还能大大提高机翼的颤振速度;铺层比例优化结果表明较高的±45°铺层比例能使刚度分布更加合理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后掠翼 气动弹性剪裁设计 混合多级结构优化算法 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控制增升装置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白俊强 辛亮 +4 位作者 刘南 华俊 董建鸿 雷武涛 张晓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为改善大型民用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以典型的三段翼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布式射流主动控制技术对提高增升装置效率的可行性。给出了零质量射流和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作用原理,获得了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孔口分布、射流频率、射流动量对增升... 为改善大型民用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以典型的三段翼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布式射流主动控制技术对提高增升装置效率的可行性。给出了零质量射流和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作用原理,获得了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孔口分布、射流频率、射流动量对增升装置气动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零质量射流不论是吹气或者吸气,都可以增加边界层的能量,延迟分离,使得流动控制整个周期产生的气动效果都要优于未加控制的情形,但其无法完全消除襟翼上表面的分离,分布式零质量射流能达到更好的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零质量射流控制能使升力系数增加7.1%,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控制能使升力系数增加20.3%,可见分布式零质量射流比零质量射流有更好的控制结果。分布式零质量射流不仅仅是各个孔口射流的简单叠加,而且还受到各个孔口串联作用的有利影响。总结四孔分布式零质量射流的设计准则为:当射流频率为1,射流动量为0.002时,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襟翼上表面的分离,对升力系数的改善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主动流动控制 零质量射流 分布式零质量射流 流动机理 设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松散式代理模型管理框架的亚音速机翼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白俊强 王波 +1 位作者 孙智伟 李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519,共5页
基于N-S方程的三维气动外形的优化设计一直以来都因为存在众多的设计变量和庞大的计算量问题而无法实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发展了一套机翼气动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松散式代理模型以及动网格和改进的Hic... 基于N-S方程的三维气动外形的优化设计一直以来都因为存在众多的设计变量和庞大的计算量问题而无法实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发展了一套机翼气动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松散式代理模型以及动网格和改进的HicksHenne函数变形技术,选取翼根、翼梢各18个设计变量进行参数化。按某型飞机设计要求,在给定设计指标下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了基于松散式代理模型管理框架下,训练样本采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Kriging代理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应用该代理模型框架进行了亚音速机翼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结果显示,优化后机翼的气动特性有着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方法 动网格 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伴随方程和自由变形技术的跨声速机翼气动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白俊强 陈颂 +2 位作者 华俊 孙智伟 黄江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0-826,833,共8页
将连续伴随方程法与自由变形技术(Free Form Deform-FFD)相结合开展了跨声速机翼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采用Bernstein基函数建立了空间FFD参数化方法,并应用基于控制理论的连续伴随方程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对于待优化几何外形的梯... 将连续伴随方程法与自由变形技术(Free Form Deform-FFD)相结合开展了跨声速机翼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采用Bernstein基函数建立了空间FFD参数化方法,并应用基于控制理论的连续伴随方程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对于待优化几何外形的梯度求解模式,将几何外形参数化方法、连续伴随方法以及CFD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研究、构建了适合跨声速机翼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系统。利用该系统对ONERA M6机翼及某型民用客机机翼进行了气动减阻设计,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应用于跨声速机翼气动减阻设计效果明显,并且能较好的保持几何表面连续性和光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设计 伴随方程 自由变形 跨声速机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运输机短舱涡流片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俊强 刘南 +4 位作者 邱亚松 张晓亮 陈迎春 李亚林 周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6,共7页
采用已通过风洞试验验证的CFD流场数值模拟方法,从流动机理出发分析空间涡量的变化,研究了翼吊发动机短舱涡流片的安装位置对着陆构型升力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由于发动机短舱以及挂架的影响,缝翼下偏后会在主翼上留下的台... 采用已通过风洞试验验证的CFD流场数值模拟方法,从流动机理出发分析空间涡量的变化,研究了翼吊发动机短舱涡流片的安装位置对着陆构型升力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由于发动机短舱以及挂架的影响,缝翼下偏后会在主翼上留下的台阶以及缝翼的端面等,大迎角时诱导出许多空间涡系,容易引发主翼上表面的分离。短舱涡流片诱导的空间涡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空间涡系和低速区,提高失速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对于文中着陆构型,失速迎角提高2°,最大升力系数提高0.15。短舱涡流片后移或者下移均会引起空间涡的下移,有利于抑制大迎角下主翼中段低速气流。但下移涡流片的同时会降低空间涡的强度,使其抑制作用减弱。因此,为了提高失速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在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短舱涡流片所诱导空间涡的强度和位置。针对某型民用运输机着陆构型中短舱涡流片因几何约束需对其位置进行重新设计的问题,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综合权衡空间涡的强度及位置,重新设计了短舱涡流片的位置。计算结果表明,重新设计涡流片的位置后,几何约束得到了满足,着陆构型的最大升力系数仅损失0.015,仍然能够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气动性能 翼吊发动机 短舱涡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RANS/LES混合方法对钝前缘三角翼进行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白俊强 王波 孙智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3-379,共7页
阐述了建立在一方程湍流模型基础上的分离涡模型(DES)和延迟脱体涡模型(DDES),它们很好地模拟了壁面附近的小尺度流动。该方法在大攻角分离流区域,使用了亚格子应力的Smagorinsky大涡数值模拟,模拟亚音速旋涡流动。使用大攻角下的钝前缘... 阐述了建立在一方程湍流模型基础上的分离涡模型(DES)和延迟脱体涡模型(DDES),它们很好地模拟了壁面附近的小尺度流动。该方法在大攻角分离流区域,使用了亚格子应力的Smagorinsky大涡数值模拟,模拟亚音速旋涡流动。使用大攻角下的钝前缘65°大后掠三角翼模型,研究了CFD对涡的发展、破裂以及复杂涡的发展和演变的模拟能力。研究结果说明了方法对模拟分离流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涡模拟 延迟脱体涡模拟 分离流 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冷大水滴情况下的积冰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俊强 李鑫 +1 位作者 华俊 王昆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1-811,共11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过冷水滴飞溅和反弹效应的欧拉方法,利用此方法对翼型进行积冰数值模拟。通过求解气体相得到空气流场的速度分布,在速度分布的基础上得到水滴流场,进而得到积冰表面的水滴收集率,通过对积冰表面的每一个控制体求解积冰模... 提出了一种考虑过冷水滴飞溅和反弹效应的欧拉方法,利用此方法对翼型进行积冰数值模拟。通过求解气体相得到空气流场的速度分布,在速度分布的基础上得到水滴流场,进而得到积冰表面的水滴收集率,通过对积冰表面的每一个控制体求解积冰模型得到积冰量。过冷大水滴效应需要特定的飞溅和反弹模型来描述,通过在水滴控制方程中加入源项,并在物面边界处激活对应的源项来模拟过冷大水滴的飞溅和反弹效应。将计算结果和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过冷大水滴情况下考虑飞溅和反弹效应后,计算结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表明飞溅和反弹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水滴和结冰表面的作用机理和二次撞击现象,也证明了飞溅和反弹模型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D 积冰生成 飞溅模型 反弹模型 多段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FD/FW-H混合方法计算圆柱/翼型的气动噪声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俊强 余培汛 +1 位作者 郭博志 黄江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7-851,共5页
气动噪声预测的关键在于提高流场的预测精度,特别是对涡流扰动的细节描述。文章采用的是计算流体力学(CFD)与"声比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2个步骤模拟流动的声学远场。第1步,在包含所有声源的近场区域内,通过使用DES方法获得控... 气动噪声预测的关键在于提高流场的预测精度,特别是对涡流扰动的细节描述。文章采用的是计算流体力学(CFD)与"声比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2个步骤模拟流动的声学远场。第1步,在包含所有声源的近场区域内,通过使用DES方法获得控制面处的非定常流场参数;第2步,采用基于可穿透数据面的FW-H方法模拟声学远场。该方法与传统的半经验方法相比,具有计算量小,计算精确,易于工程实现,可以计算非线性噪声。文中对比了URANS和DES 2种方法所算的气动噪声结果。在频域上计算了观测点处的声压级随斯托劳哈数和频率的变化,其结果与国外试验结果对比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 可穿透数据面的FW-H方法 圆柱/翼型 气动噪声 UR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域自由变形技术在短舱安装位置减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俊强 徐家宽 +1 位作者 黄江涛 乔磊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2-687,共6页
为了进行短舱安装位置参数的减阻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在NURBS样条基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区域自由变形(FFD)技术,通过对FFD控制体框架边界条件的合理选取建立组合框架,实现了多个控制框架对复杂外形不同区域的自由变形参数化,采用多个控... 为了进行短舱安装位置参数的减阻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在NURBS样条基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区域自由变形(FFD)技术,通过对FFD控制体框架边界条件的合理选取建立组合框架,实现了多个控制框架对复杂外形不同区域的自由变形参数化,采用多个控制框架的空间控制体对某型客机短舱安装位置进行减阻优化设计。试验设计取样之后应用随机权重粒子群算法和Kriging代理模型建立气动外形优化系统,对某型客机短舱水平位置和水平安装角进行气动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设计后的短舱位置使得整个飞机在一定攻角范围内的阻力显著减小,从而证明了基于多区域自由变形技术建立的优化设计系统是合理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舱减阻 多区域FFD技术 组合框架 粒子群算法 Kriging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机构对增升装置气动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俊强 邱亚松 +2 位作者 陈迎春 李亚林 周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804,共7页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缝翼滑轨、襟翼滑轨舱等连接机构对于增升装置气动性能的影响及其流动机理。结果表明:连接机构会使增升装置线性段升力系数略微减小,同时会显著减小失速迎角及最大升力系数。流动机理分析表明:缝翼滑轨会拖出较...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缝翼滑轨、襟翼滑轨舱等连接机构对于增升装置气动性能的影响及其流动机理。结果表明:连接机构会使增升装置线性段升力系数略微减小,同时会显著减小失速迎角及最大升力系数。流动机理分析表明:缝翼滑轨会拖出较强尾迹流,这些尾迹流混入主翼上表面附面层后会使增升装置升力系数减小,在大迎角下,缝翼滑轨会直接诱发大范围的流动分离。襟翼滑轨舱会减小襟翼缝道的面积,使襟翼缝道射流加速而有利于吹走襟翼表面的物面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翼滑轨 襟翼滑轨舱 增升装置 尾迹流 缝道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的力矩特性改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俊强 吴光辉 +2 位作者 朱军 周洲 沈延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3-767,共5页
翼型的设计除了追求高升阻比设计指标外,同时零升力矩和力矩拐折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指标,否则将导致飞机较大的配平阻力和较差的力矩特性。本文在不改变翼型基本特性的前提下,给出了改善翼型零升力矩和力矩拐折特性的一种方法,通过... 翼型的设计除了追求高升阻比设计指标外,同时零升力矩和力矩拐折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指标,否则将导致飞机较大的配平阻力和较差的力矩特性。本文在不改变翼型基本特性的前提下,给出了改善翼型零升力矩和力矩拐折特性的一种方法,通过计算和风洞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流动机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气动设计 力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翼尾流影响的运输类飞机后体气动外形优化设计(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俊强 孙智伟 +1 位作者 董建鸿 黄江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在某典型运输机翼身组合体的构型上,进行了考虑机翼尾流影响的机身后体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研究。基于翼身组合体构型建立了考虑尾流影响和部分工程约束的优化设计系统,并对后体构型在巡航状态下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比较适合描述后体变形的N... 在某典型运输机翼身组合体的构型上,进行了考虑机翼尾流影响的机身后体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研究。基于翼身组合体构型建立了考虑尾流影响和部分工程约束的优化设计系统,并对后体构型在巡航状态下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比较适合描述后体变形的NURBS样条基函数为空间控制体属性引入FFD自由变形技术,通过在FFD控制框架对该运输机后体进行了空间属性构建。采用无限差值动网格技术提高空间网格的更新效率并保证网格质量。利用改进Kriging代理模型、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提高优化效率和全局寻优能力。为减小巡航阻力,对某运输机后体的上翘角、截面形状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设计后的机身气动特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优化设计 运输类飞机 FFD 技术 气动外形优化 KRIGING 代理模型 无限差值 量子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方程的跨声速翼型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俊强 华俊 张仲寅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欧拉方程的跨声速翼型设计方法。方法以Takanashi提出的“正反迭代余量修正”设计原理为基础,在气动力分析模块中,以欧拉方程为基本控制方程并采用Walz边界居方法对其进行粘性修正,反设计模块采用经过改进的二维翼型... 给出了一种基于欧拉方程的跨声速翼型设计方法。方法以Takanashi提出的“正反迭代余量修正”设计原理为基础,在气动力分析模块中,以欧拉方程为基本控制方程并采用Walz边界居方法对其进行粘性修正,反设计模块采用经过改进的二维翼型设计方法。方法的程序经过几个设计实例证明是有效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 翼型设计 欧拉方程 边界层 气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任意刚性翼型、机翼非定常流动的跨声速欧拉方程解
20
作者 白俊强 刘千刚 高正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8-242,共5页
本文在有限体积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变系数隐式残值光顺及固接网格法求解了绕二维翼型及三维机翼非定常流动的跨声速欧拉方程,计算结果与同类结果及实验结果吻合。
关键词 刚性 翼型 欧拉方程 非定常流动 跨声速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