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取用水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建设实践
1
作者 贾一飞 张翔宇 +2 位作者 李恩宽 李强坤 白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为提高煤矿的取用水效率,建立了煤矿取用水智慧水务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ML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深度学习不同煤矿各用水环节的用水指标,并与相关用水定额进行综合对比,确定适合于系统应用煤矿各环节的合理用水区间,通过实时计算分析用水数... 为提高煤矿的取用水效率,建立了煤矿取用水智慧水务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ML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深度学习不同煤矿各用水环节的用水指标,并与相关用水定额进行综合对比,确定适合于系统应用煤矿各环节的合理用水区间,通过实时计算分析用水数据,及时预报预警不合理的用水环节,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煤矿中。结果表明,系统应用后该煤矿年取水量由117.75×10~4m~3降至86.87×10~4m~3,节水率达到26.23%,节水效果明显。可为后续煤矿类智慧水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智慧水务 信息化 水资源管理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开采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被引量:15
2
作者 白乐 李怀恩 +3 位作者 何宏谋 董国涛 蔡大应 党素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1-937,共7页
为定量评价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下垫面条件改变导致的水平衡要素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改变,急需开展煤矿开采区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拟研究。在考虑地表水入渗补给的滞后性和在RCH程序内部实现垂向上对多层单元... 为定量评价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下垫面条件改变导致的水平衡要素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改变,急需开展煤矿开采区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拟研究。在考虑地表水入渗补给的滞后性和在RCH程序内部实现垂向上对多层单元格补给表达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模块化地下水动力模型(MODFLOW)的耦合数值模型(SWATMOD),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秃尾河流域——锦界煤矿采煤工程实例中。实例应用表明:耦合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及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可用于预测秃尾河流域煤矿开采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规律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与地下水 SWATMOD模型 耦合模拟 锦界煤矿 秃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白乐 李恩宽 +1 位作者 郭欣伟 杜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水资源压力,评价矿井水开发利用现状,挖掘其潜力,是开展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工作。梳理总结矿井水资源利用及相关概念与内涵,指出矿井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开发利用能力的函数,对应开发利用能力的矿井水资源可划... 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水资源压力,评价矿井水开发利用现状,挖掘其潜力,是开展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工作。梳理总结矿井水资源利用及相关概念与内涵,指出矿井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开发利用能力的函数,对应开发利用能力的矿井水资源可划分为可利用量和不可利用量两部分。采用极限分析理论,推理辨析矿井水现状利用量、理论利用量及潜力等概念和定量关系,完善和统一了矿井水资源利用的概念体系和评价方法。以石圪台矿区为例,评价矿井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潜力,计算出现状和理论可利用量分别为602.25万~1 159.75万m~3、730.00万~1 405.75万m~3,现状和理论利用潜力分别为0~163.66万m~3和131.67万~409.67万m~3,指出了现状矿井水资源利用的阈值空间和挖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资源 可利用量 开发利用能力 潜力 石圪台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不均匀变化对红碱淖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白乐 李怀恩 +1 位作者 何宏谋 李皓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3,共3页
利用红碱淖流域中鸡雨量站1977—2008年降水量资料,构建了降水基尼系数模型,分析了降水量基尼系数的变化规律,结合红碱淖面积变化趋势,揭示了降水不均匀变化对红碱淖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977—2008年平均降水基尼系数为0.445 2,年降... 利用红碱淖流域中鸡雨量站1977—2008年降水量资料,构建了降水基尼系数模型,分析了降水量基尼系数的变化规律,结合红碱淖面积变化趋势,揭示了降水不均匀变化对红碱淖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977—2008年平均降水基尼系数为0.445 2,年降水量与降水基尼系数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即丰水年基尼系数较小,枯水年增大,其他年型在均值上下浮动;②降水主要通过其不均匀分布对红碱淖水量进行削丰补枯调节,成为影响其面积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降水年型 面积变化 不均匀变化 降水 红碱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淤地坝作用下地下水位动态演化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白乐 殷会娟 +2 位作者 李昭悦 韩金旭 时芳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77,106,共5页
以黄土丘陵区典型淤地坝刀劳庆骨干坝为例,采用野外原位观测及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淤地坝作用下地下水位时空分布格局和动态演化特征,揭示上下游补排关系及驱动因素,为淤地坝坝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淤... 以黄土丘陵区典型淤地坝刀劳庆骨干坝为例,采用野外原位观测及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淤地坝作用下地下水位时空分布格局和动态演化特征,揭示上下游补排关系及驱动因素,为淤地坝坝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淤地坝下游和坝区地下水位年最大变幅分别为1.82 m和1.27 m,坝下游地下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坝区内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2)淤地坝区和下游两观测点地面高差9 m,直线距离478 m,淤地坝地下水位比下游地下水位高7.51 m,淤地坝坝区内地下水补给坝下游地下水;(3)淤地坝下游地下水位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形成高峰(非雨季)与低谷(雨季),降雨补给地下水具有时滞性,坝内夏季地下水位上升、其他季节下降;(4)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是地下水位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其对坝下游地下水位的影响大于坝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地下水位 降雨 动态演化特征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协调的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白乐 张楠 +2 位作者 郭欣伟 姚曼飞 刘兵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科学评价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并为水资源短缺地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DPSIRM模型构建了供需协调的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集对模型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 为科学评价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并为水资源短缺地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DPSIRM模型构建了供需协调的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集对模型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等级低,2012—2017年潜力等级较低,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态势趋好,影响、响应和管理3个子系统为矿井水开发潜力评价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矿井水现状开发利用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开发利用潜力 DPSIRM模型 灰色集对模型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房屋建筑用水定额现状及国家标准编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白乐 李恩宽 +1 位作者 付新峰 贾一飞 《人民珠江》 2022年第3期10-15,共6页
针对住宅房屋建筑用水定额标准国家层面缺失这一现实问题,总结了31个省级行政区住宅房屋建筑用水定额编制存在的问题,梳理住宅房屋建筑相关概念与内涵,设立合理的用水边界,开展点线面调研,参考已发布的省级用水定额,科学分区、分类,并... 针对住宅房屋建筑用水定额标准国家层面缺失这一现实问题,总结了31个省级行政区住宅房屋建筑用水定额编制存在的问题,梳理住宅房屋建筑相关概念与内涵,设立合理的用水边界,开展点线面调研,参考已发布的省级用水定额,科学分区、分类,并采用经验法、统计分析等方法解算定额指标,结合水利部节水工作要求和建筑用水实际,最终确定住宅房屋建筑用水定额值。结果表明:已发布的省级用水定额达标率(包括等于)12.5%~40.0%。该定额考虑了现阶段住宅房屋建筑用水实际和节水潜力,能够衡量未来一个时期的节水水平。用水定额合理、科学、先进,可用于住宅房屋建筑施工临时用水申请与审批、计划用水管理等节约用水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用水定额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定额 住宅房屋建筑 国家标准 编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水电站坝区岩体深部差异风化成因及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白乐 彭社琴 赵其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南某水电站坝区典型深部差异风化成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发育分布均位于微风化和新鲜岩体内部,主要受岩性和断裂控制,成因与河谷及岸坡形成演化密切相关。深部差异风化不会直接影响岩体的稳...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南某水电站坝区典型深部差异风化成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发育分布均位于微风化和新鲜岩体内部,主要受岩性和断裂控制,成因与河谷及岸坡形成演化密切相关。深部差异风化不会直接影响岩体的稳定性,但将促使浅表生改造进一步发展,导致岩体沿软弱结构面发生松动、变形、破坏、失稳,最终导致边坡的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差异风化 成因机制 分布规律 断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上游流域实际蒸散发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党素珍 蒋晓辉 +2 位作者 董国涛 程春晓 白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利用泾河上游流域1973—2012年的径流和蒸发皿观测资料,验证了该区域蒸散发量存在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内1966—2012年的气象资料,采用蒸散发互补关系模型估算区域实际蒸散发量,并进一步分析实际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及成因。结果表... 利用泾河上游流域1973—2012年的径流和蒸发皿观测资料,验证了该区域蒸散发量存在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内1966—2012年的气象资料,采用蒸散发互补关系模型估算区域实际蒸散发量,并进一步分析实际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及成因。结果表明,泾河上游流域蒸散发互补关系显著,平流—干旱模型计算该区域1966—2012年多年平均实际蒸散发量为529.4mm,总体呈减少趋势,变化率为-4.64mm/(10a)。季节变化上,春、夏、秋季的实际蒸散发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夏季实际蒸散发量下降趋势显著,冬季蒸散发略有上升。通过分析实际蒸散发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以及各气象因子变化趋势可知,研究区实际蒸散发的变化与降水、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关系,而与风速的变化呈负相关,该区域年实际蒸散发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日照时数减少导致太阳辐射能量下降及降水量减少使可供蒸发的水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发 蒸散发互补关系 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 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开发利用模式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楠 郭欣伟 +2 位作者 倪深海 白乐 苏晓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78,共5页
为实现矿井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从矿井水空间利用格局出发,在明确矿井水利用分类的基础上,考虑供需双向协调要求,分析提出矿井水分类利用指标因子,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方法构建了煤炭矿井水安全利用模式分类指标体系和评价模... 为实现矿井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从矿井水空间利用格局出发,在明确矿井水利用分类的基础上,考虑供需双向协调要求,分析提出矿井水分类利用指标因子,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方法构建了煤炭矿井水安全利用模式分类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宁东煤炭基地典型煤矿为实例,评价了矿井水开发利用模式分类,结果表明:构建的利用模式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能有效识别主要矿井水利用分类的相关指标和特征值对应的模式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开发利用 模式分类 协调指标 宁东煤炭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矿井水利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欣伟 白乐 +1 位作者 张楠 刘政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规避矿井水利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科学合理评价矿井水利用风险程度,在明确矿井水利用风险概念的基础上,从工程条件、生态环境、技术水平、经济条件、政策法规和社会认可6个方面,分析提出矿井水利用供需全环节约束因素及风险点,采... 为规避矿井水利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科学合理评价矿井水利用风险程度,在明确矿井水利用风险概念的基础上,从工程条件、生态环境、技术水平、经济条件、政策法规和社会认可6个方面,分析提出矿井水利用供需全环节约束因素及风险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用于煤炭矿井水利用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陕北典型煤矿进行了矿井水利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够有效识别矿井水利用主要风险因素,并给出了相应风险等级评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矿井水 矿井水利用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W算法的窟野河流域水文情势相似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舒 李宁波 +3 位作者 齐青松 白乐 姚曼飞 刘兵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3,116,共5页
为了明晰不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效果,基于窟野河径流控制站温家川水文站1954—2016年的日径流数据,采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影响期的水文情势相似度。结果表明:①水土保持措施和... 为了明晰不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效果,基于窟野河径流控制站温家川水文站1954—2016年的日径流数据,采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影响期的水文情势相似度。结果表明:①水土保持措施和煤矿开采均大幅减小了窟野河的径流量,其中煤矿开采的采空区储存水量减水效应大于水土保持措施涵养水源的作用;②人类活动弱干扰时期(第一时期)、水土保持时期(第二时期)和煤矿开采时期(第三时期)两两之间的DTW距离分别为0.13(第一、二时期)、0.19(第一、三时期)和0.17(第二、三时期),说明水土保持措施和煤矿开采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效果较为相似;③煤矿开采对非汛期流量、基流的影响历时、最大流量出现时间、大/小流量出现次数的影响均比水土保持措施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DTW算法 相似度 水土保持 窟野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乌梁素海水环境质量SPA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恩宽 白乐 苏晓慧 《人民珠江》 2018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客观了解乌梁素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基于2014、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参考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由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用集对分析模型对乌梁素海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水质处于Ⅳ~Ⅴ类;2015年水质处... 为客观了解乌梁素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基于2014、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参考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由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用集对分析模型对乌梁素海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水质处于Ⅳ~Ⅴ类;2015年水质处于Ⅳ类,水质状况转好,但仍不满足Ⅲ类水质目标要求,评价结果能够反映乌梁素海实际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水功能区纳污控制考核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集对分析模型 熵权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沙系数对河道冲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宗 孙赞盈 +2 位作者 彭红 尚红霞 白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来沙系数以S/Q表示,因为相同的流量流速可能不同,而流速是影响输沙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来沙系数缺乏最基本的物理意义,是一个纯粹的经验指标;不少人认为黄河下游的临界来沙系数在0.012左右,没有考虑滩槽冲淤性质的差别和上下河段河型的... 来沙系数以S/Q表示,因为相同的流量流速可能不同,而流速是影响输沙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来沙系数缺乏最基本的物理意义,是一个纯粹的经验指标;不少人认为黄河下游的临界来沙系数在0.012左右,没有考虑滩槽冲淤性质的差别和上下河段河型的不同;就黄河泥沙而言,含沙量越大,泥沙浓度在垂线上越均匀,越容易输送;黄河下游窄深河槽洪水期具有多来多排的输沙特性,在实测资料范围内不存在临界来沙系数;不受来沙系数的限制,利用洪水集中排沙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最现实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河道冲淤 来沙系数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M-AHP-DEMATEL模糊评价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杰 李建林 +1 位作者 李恩宽 白乐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9,共14页
【目的】针对目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指标权重不够客观的问题,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建立新的评价模型,为该地区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从区域水资源禀赋、开发利用情况、人类活动... 【目的】针对目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指标权重不够客观的问题,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建立新的评价模型,为该地区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从区域水资源禀赋、开发利用情况、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耦合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AHP-DEMATEL模型确定主观赋权;采用EWM法确定客观赋权;采用M(·,⊕)算子进行模糊运算,确定评价结果。【结果】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市2011—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大部分为Ⅲ级,属于临界超载水平,其中2012年、2016年、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上升至Ⅱ级,属于弱可承载水平。【结论】影响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当地水资源量、经济用水效率、居民节水意识、生态用水补给。2011—2021年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EWM-AHP-DEMATEL模型确定的权重更加全面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DEMATEL模型 主客观组合赋权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水资源 人类活动 水资源承载能力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鞋用漆皮耐折牢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蕾 杜蕾 +1 位作者 何腾飞 白乐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为了研究鞋用漆皮耐折牢度的影响因素,以不同原料皮种类、不同部位、不同环境、不同贴合工艺以及不同涂饰工艺等多种可能的因素为变量,通过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多次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背脊部位的漆皮试样的耐折牢度优于颈部... 为了研究鞋用漆皮耐折牢度的影响因素,以不同原料皮种类、不同部位、不同环境、不同贴合工艺以及不同涂饰工艺等多种可能的因素为变量,通过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多次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背脊部位的漆皮试样的耐折牢度优于颈部和腹部;常温下漆皮的耐折牢度优于-10°下的耐折牢度;在8种贴合工艺中,H240-1单面热熔膜贴合工艺的漆皮试样耐折牢度较优,其次为自粘布A07和YL106胶热熔布工艺的漆皮;底涂层数以及原料皮是小牛还是中牛对于漆皮耐折牢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用漆皮 耐折牢度 背脊部位 底涂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0岁儿童扁平足基本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珵琨 弓太生 +1 位作者 李方 白乐 《中外鞋业》 2017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采集了300名儿童的足印图,采用划线法对扁平足程度进行了分级;选择16名轻度扁平足儿童、7名正常足弓儿童作为受试者,采用比利时RS 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量仪,对其足底各区域压力、压强、足弓接触面积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选择其中... 采集了300名儿童的足印图,采用划线法对扁平足程度进行了分级;选择16名轻度扁平足儿童、7名正常足弓儿童作为受试者,采用比利时RS 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量仪,对其足底各区域压力、压强、足弓接触面积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选择其中足长在180~200mm之间的6名轻度扁平足、3名正常足儿童,采用足部三维扫描仪建立受试者的足部模型,并得到其足弓高度、前掌宽度、后跟宽度等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扁平足儿童的足弓接触面积百分比大于正常儿童,前掌和后跟接触面积百分比均小于正常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儿童 测量 统计 足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苷对足部主要致病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乐 弓太生 穆学慧 《中外鞋业》 2017年第8期27-30,共4页
以库拉索芦荟提取物90%的芦荟苷为测试样品,以4种足部主要致病菌为供试菌,用试管稀释法、结合平板涂布法,研究芦荟苷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芦荟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 以库拉索芦荟提取物90%的芦荟苷为测试样品,以4种足部主要致病菌为供试菌,用试管稀释法、结合平板涂布法,研究芦荟苷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芦荟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大,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活性强于革兰氏阳性菌.4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1、1mg/mL.芦荟苷对足部主要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效果,可用于鞋用里布的抗菌功能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苷 足部病原菌 试管稀释法 平板涂布法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P9发酵对枸杞浆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晓娟 谢有发 +6 位作者 倪彩新 刘建兵 程浩 陈冲 胡俊杰 白乐 李诒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9-234,共6页
以植物乳杆菌P9发酵的枸杞浆为研究对象,采用苯酚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及电子舌等方法探究发酵前后枸杞浆中的总糖、葡萄糖、短链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滋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9在枸杞浆中生长良好,... 以植物乳杆菌P9发酵的枸杞浆为研究对象,采用苯酚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及电子舌等方法探究发酵前后枸杞浆中的总糖、葡萄糖、短链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滋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9在枸杞浆中生长良好,经过发酵,乳酸菌利用枸杞浆中的碳源产酸,枸杞浆pH值显著降低,总糖、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16.75%、26.61%。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的含量整体提高;抗氧化活性显著提升,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6.94%、16.69%;枸杞浆各滋味响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酸味响应值明显增加,甜味与鲜味响应值显著降低。该研究为植物乳杆菌P9发酵枸杞产品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浆 植物乳杆菌P9 发酵 短链脂肪酸 滋味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中光脉冲的直线平移及幅度衰减振荡特性
20
作者 伍璐琭 钟先琼 +2 位作者 白乐 伍波 程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6-709,共4页
为了探索初始1阶相位调制对高斯光脉冲光纤中长距离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从光纤中的非线性光演化方程出发,采用分步傅里叶算法,数值研究了初始1阶相位调制的高斯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的形状、幅度、时间轨道的演化特性。结果表明,高斯脉... 为了探索初始1阶相位调制对高斯光脉冲光纤中长距离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从光纤中的非线性光演化方程出发,采用分步傅里叶算法,数值研究了初始1阶相位调制的高斯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的形状、幅度、时间轨道的演化特性。结果表明,高斯脉冲在长距离传输中,一方面其幅度呈现出衰减的振荡行为,另一方面其时间轨道则因为1阶相位调制的存在而发生直线平移;直线平移的大小和方向分别取决于相位调制参量的绝对值和正负号。该工作可扩展非孤子脉冲的长距离传输特性研究,并可用于脉冲时间轨道的直线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1阶相位调制 分步傅里叶算法 时域轨道 衰减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