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2、IL-4、GM-CSF对食管癌引流淋巴结细胞生长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立伟 国建飞 +1 位作者 何明 白世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剂对食管癌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生长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术中切取TDLN进行培养,根据培养基中添加刺激剂不同分为三组,A组:添加IL-2;B组:添加IL-2+IL-4+GM- CSF;C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肿瘤细胞抗原(...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剂对食管癌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生长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术中切取TDLN进行培养,根据培养基中添加刺激剂不同分为三组,A组:添加IL-2;B组:添加IL-2+IL-4+GM- CSF;C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肿瘤细胞抗原(tAg)。计数培养第1、7、14、21天的细胞数,采用FCM测定TDLN细胞中CD_3^+、CD_4^+、CD_8^+、CD_(56)^+、CD_(83)^+细胞的比例,采用ELISA和Griess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和NO水平。结果三组间收获细胞数相似(F=1.689,P=0,127),第14天收获细胞数明显多于第7、21天(P<0.001),第7天与第21天相似(P>0.05)。收获的细胞中,三组CD_4^+、CD_8^+、CD_(83)^+细胞比例差异显著(P<0.05)。三组TNF-α水平相近(P=0.302),但在第14天明显高于第7、21天(P<0.05),第7天与第21天时相似(P>0.05)。三组的IFN-γ、IL-12和NO含量比较,P<0.05。三组的IFN-γ水平在培养第14、21天均明显高于第7天(P<0.05),第14、21天相似(P>0.05);B、C组IL-12、NO含量在培养第14天明显高于第7、21天(P<0.05),第7、21天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TDLN细胞通过培养可以获得成熟DC和T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GM-CSF和IL-4可以收获更多的成熟DC和CD_8^+,培养第14天时细胞因子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引流淋巴结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立伟 国建飞 +3 位作者 高志明 何明 白世祥 施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TDLN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TDLN-Ⅰ组培养基中添加IL-2,TDLN-Ⅱ组添加IL-2+IL-4+GM-CSF,TDLN-Ⅲ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tAg)。用术中切取的食管... 目的探讨食管癌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TDLN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TDLN-Ⅰ组培养基中添加IL-2,TDLN-Ⅱ组添加IL-2+IL-4+GM-CSF,TDLN-Ⅲ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tAg)。用术中切取的食管癌组织块建立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L-2组、TDLN-Ⅰ组、TDLN-Ⅱ组、TDLN-Ⅲ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IL-2及相应TDLN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Bax、Bc 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IL-2组、TDLN-Ⅰ组、TDLN-Ⅱ组、TDLN-Ⅲ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6.4%±3.1%、11.1%±1.3%、22.0%±2.8%、23.3%±1.9%、33.6%±5.2%,两两比较,P均<0.05;Fas蛋白的FI值分别为1.38±0.02、1.39±0.09、1.36±0.06、1.34±0.11、1.32±0.05,两组相比,P均>0.05;FasL蛋白的FI值分别为1.45±0.09、1.49±0.11、1.50±0.15、1.47±0.06、1.49±0.08,两组相比,P均>0.05;Bax蛋白的FI值分别为1.18±0.08、1.20±0.12、1.48±0.18、1.56±0.08、1.66±0.07。结论TDLN细胞可能通过影响Bax/Bc 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引流淋巴结 细胞凋亡 FAS蛋白 FASL蛋白 BAX蛋白 Bcl-2蛋白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的罕见食管压迫性疾病六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龙奇 白世祥 胡春燕 《临床误诊误治》 1996年第3期119-120,共2页
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的罕见食管压迫性疾病六例分析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0500ll]陈龙奇,白世祥,胡春燕我院胸外科自1983年1月至1992年12月术前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而手术者33例,经病理证实者23例,误... 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的罕见食管压迫性疾病六例分析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0500ll]陈龙奇,白世祥,胡春燕我院胸外科自1983年1月至1992年12月术前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而手术者33例,经病理证实者23例,误诊的10例中有6例为罕见的食管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疾病 压迫性 食管平滑肌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引流淋巴结细胞体外培养及其抑瘤作用的观察
4
作者 杨立伟 国建飞 +3 位作者 倪晓晨 王洪琰 何明 白世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体外培养结果及其抑瘤作用。方法术中切取食管癌患者的TDLN进行培养,分为3组:A组,培养基中添加IL-2;B组,添加IL-2+IL-4+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 目的观察食管癌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体外培养结果及其抑瘤作用。方法术中切取食管癌患者的TDLN进行培养,分为3组:A组,培养基中添加IL-2;B组,添加IL-2+IL-4+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于培养第1、7、14、21天行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TDLN细胞的CD3+、CD4+、CD8+、CD5+6、CD8+3;MTT法测定各组TDLN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对自体瘤细胞的抑瘤率。结果每1.0 g淋巴结组织培养第7、14、21天收获细胞数三组间差异不显著;A组第14天细胞明显多于第7天和第21天(P<0.01),第7天和第21天之间无明显差异;B组、C组结果类似。三组间CD4+、CD8+、CD8+3细胞数相比,P<0.05。未经培养的TDLN细胞、LAK细胞和各培养组TDLN细胞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DLN细胞通过培养可以获得大量成熟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培养基中添加GM-CSF和IL-4的TDLN培养后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杀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和淋巴结组织中生存素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雷 杜媛鲲 +3 位作者 何明 孟宪利 白世祥 平育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研究生存素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生存素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癌组织中生存素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原发癌组织... 目的研究生存素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生存素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癌组织中生存素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原发癌组织中CD44v6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等因素有关(P<0.05);原发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生存素和CD44v6表达率均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织(P<0.05);原发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生存素和CD44v6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素和CD44v6在淋巴结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生存素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凋亡易感蛋白 细胞粘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sCD44v6水平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6
作者 王雷 白世祥 +3 位作者 孟宪利 平育敏 单保恩 何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44-45,共2页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9例食管癌患者和12例正常人进行血清sCD 44V 6测定。食管癌组术前血清sCD 44V 6水平为(249.56±34.28)ng/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术后血清sCD 44V 6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食管癌组血清sCD 44V ...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9例食管癌患者和12例正常人进行血清sCD 44V 6测定。食管癌组术前血清sCD 44V 6水平为(249.56±34.28)ng/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术后血清sCD 44V 6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食管癌组血清sCD 44V 6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认为sCD 44V 6水平增高预示食管癌的转移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跨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