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酸镍/亲水碳布微波吸收复合材料及其热裂解特性研究
1
作者 田恐虎 杨航 +2 位作者 高凯鹏 疏瑞文 王静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愈发严峻,开发新型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已成为当下新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由于微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性能在高温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因此,针对高温环境下微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性能变化及...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愈发严峻,开发新型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已成为当下新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由于微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性能在高温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因此,针对高温环境下微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性能变化及热裂解特性展开研究。采用简易水热法与高温煅烧相结合的工艺,将钴酸镍(Nickel cobalt oxide,NiCo_(2)O_(4))成功负载于亲水碳布(Hydrophilic carbon cloth,HCC),获得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NiCo_(2)O_(4)/HCC复合材料。通过SEM、XRD和XPS对NiCo_(2)O_(4)/HCC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结构与材料成分分析,通过VNA和TGA-IR对NiCo_(2)O_(4)/HCC复合材料进行了吸波性能和热裂解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针状NiCo_(2)O_(4)均匀地负载于HCC表面,这为NiCo_(2)O_(4)/HCC复合材料引入了磁损耗。与纯HCC基体相比,针状NiCo_(2)O_(4)与HCC形成的异质界面结构使NiCo_(2)O_(4)/HCC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XRD和XPS分析结果表明,NiCo_(2)O_(4)/HCC复合材料中的NiCo_(2)O_(4)为尖晶石结构。当填充的NiCo_(2)O_(4)质量分数为25%及厚度为4.98 mm时,NiCo_(2)O_(4)/HCC复合材料的反射损耗(RL)高达-50.00 dB。TGA-IR分析结果表明,NiCo_(2)O_(4)/HCC复合材料在25—800℃范围的质量损失率主要源于HCC上功能基团和NiCo_(2)O_(4)的分解。经25—800℃的高温热裂解后,NiCo_(2)O_(4)/HCC复合材料的RL为-48.67 dB,较热裂解前的RL强度损失率小于5%,表明该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制备的NiCo_(2)O_(4)/HCC复合材料有望成为高温微波吸收材料的潜在选择之一,为指导该材料在高温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镍 亲水碳布 微波吸收 复合材料 水热法 反射损耗 有效吸收带宽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疏瑞文 喻港 +1 位作者 甘颖 谭德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87,共3页
通过冷冻-解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聚乙烯醇(PVA)(GO/PVA)复合水凝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pH值、GO浓度对亚甲基蓝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与聚合物网络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 通过冷冻-解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聚乙烯醇(PVA)(GO/PVA)复合水凝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pH值、GO浓度对亚甲基蓝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与聚合物网络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复合水凝胶在中性条件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最佳,且最快达到吸附平衡;增加水凝胶中GO浓度,可显著提高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缩短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解冻 氧化石墨烯 聚乙烯醇 复合水凝胶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AMPS/GO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疏瑞文 杨莹莹 +2 位作者 王鑫 唐夏宇 周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163,共3页
通过原位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氧化石墨烯(PAM/AMPS/GO)纳米复合水凝胶。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谱图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pH对水凝胶的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与聚合物基体间存在... 通过原位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氧化石墨烯(PAM/AMPS/GO)纳米复合水凝胶。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谱图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pH对水凝胶的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与聚合物基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够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另外,复合水凝胶在中性溶液中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效果最佳,且最快达到吸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氧化石墨烯 复合水凝胶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浓度对锂藻土分散液的再凝胶化及屈服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疏瑞文 孙尉翔 +1 位作者 刘新星 童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52-2257,共6页
通过离子电导率和pH考察了锂藻土自身释放的Na+浓度,说明未经透析或离子交换处理的cw=30mg/mL的锂藻土分散液静置老化后形成的软固体是反应置限团簇聚集(RLCA)的胶体凝胶.通过剪切流变方法研究了聚乙二醇(PEG)浓度cp对锂藻土/PEG分散液... 通过离子电导率和pH考察了锂藻土自身释放的Na+浓度,说明未经透析或离子交换处理的cw=30mg/mL的锂藻土分散液静置老化后形成的软固体是反应置限团簇聚集(RLCA)的胶体凝胶.通过剪切流变方法研究了聚乙二醇(PEG)浓度cp对锂藻土/PEG分散液体系的线性和非线性黏弹性的影响.小幅振荡剪切(SAOS)频率扫描结果表明,随着cp增加,锂藻土发生'RLCA凝胶-黏弹性液体-排空(Depletion)凝胶'转变,可观察到该体系的再凝胶化行为.稳态剪切和大振幅剪切实验结果表明,锂藻土/PEG分散体系的再凝胶化的非线性流变学行为也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藻土 聚乙二醇 再凝胶化 屈服行为 小幅振荡剪切 反应置限团簇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ZnO粉末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5
作者 疏瑞文 唐夏宇 +4 位作者 王鑫 杨莹莹 周娴 李明明 夏海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99,103,共4页
采用简单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掺杂ZnO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磁性... 采用简单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掺杂ZnO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离子掺杂进入ZnO晶格,粉末中ZnO和ZnFe2O4物相共存,且Fe离子的价态为+3;Fe掺杂ZnO呈片状和花状形貌,具有明显的铁磁性。Fe掺杂ZnO/石蜡复合物在2~18GHz频率范围的微波吸收机制以介电损耗为主;当吸波涂层厚度为2.0mm时,最大吸收峰值达-33.7dB,低于-10dB的吸收频宽为5.0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共沉淀法 掺杂 铁磁性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树脂的制备与非等温热分解 被引量:6
6
作者 谭德新 徐远 +2 位作者 王艳丽 疏瑞文 邢宏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83,共7页
以溴乙烷、二苯基二氯硅烷、苯乙炔为原料,通过格利雅反应合成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单体(DPDPES),利用FTIR和~1H-NMR对单体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树脂(PDPDPES),借助TG-DTG技术研究了PDPDPES的... 以溴乙烷、二苯基二氯硅烷、苯乙炔为原料,通过格利雅反应合成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单体(DPDPES),利用FTIR和~1H-NMR对单体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树脂(PDPDPES),借助TG-DTG技术研究了PDPDPES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运用模型法对热分解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动力学函数,推导出热分解机理,并应用非模型法对热分解机理函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6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热分解活化能E_a=245.37kJ/mol,指前因子lgA=13.78s^(-1),机理函数式:f(α)=10/23·(1-α)·[-ln(1-α)]^(-1.3);g(α)=[-ln(1-α)]^(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树脂 模型法 非模型法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接枝N,N-二甲基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甘颖 陈千仟 +4 位作者 叶翠情 徐继红 胡彬 疏瑞文 李泰广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5,共5页
以羧甲基壳聚糖(CMC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通过接枝共聚合成了P(CMCS-g-DMAA)复合水凝胶,利用FT-IR和TG等方法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进行表征,并... 以羧甲基壳聚糖(CMC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通过接枝共聚合成了P(CMCS-g-DMAA)复合水凝胶,利用FT-IR和TG等方法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反应的机理。通过对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酸碱度、微波辐射时间的调节,获得最佳的反应条件:m(CMCS)∶m(DMAA)=0.69、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用量0.6%(基于单体总质量)、过硫酸钾(KPS)用量6%、pH=8、反应时间210s。在此条件下合成的P(CMCS-g-DMAA)复合水凝胶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率达到154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N N-二甲基丙烯酰胺 复合水凝胶 微波辐射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芳炔单体的流变性及聚合物热分解 被引量:2
8
作者 谭德新 徐远 +2 位作者 王艳丽 疏瑞文 邢宏龙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702,共6页
借助流变仪研究了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PTPES)、乙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VTPES)、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BPBPES)3种单体及其聚合物(TSAR)的流变性能,并利用热分析技术分析了共聚物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了热分解机理函数。流变分析表明,3种单... 借助流变仪研究了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PTPES)、乙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VTPES)、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BPBPES)3种单体及其聚合物(TSAR)的流变性能,并利用热分析技术分析了共聚物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了热分解机理函数。流变分析表明,3种单体加工窗口超过150℃,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热重分析显示,800℃时聚合物残炭率在70%左右;8种动力学分析证实,聚合物热分解反应级数n=4,反应活化能E=131.2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 乙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 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 流变性能 反应动力学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幅振荡剪切研究Laponite凝胶的流变性质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燕瑞 孙尉翔 +2 位作者 黄丽浈 疏瑞文 童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822,共5页
通过大幅振荡剪切(LAOS)流变学方法,研究了NaCl浓度对Laponite悬浮体系的结构及非线性黏弹性的影响.在线性黏弹性区,Laponite体系的储能模量G'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体系的非线性黏弹性用响应应力的Fourier变换三次谐波的... 通过大幅振荡剪切(LAOS)流变学方法,研究了NaCl浓度对Laponite悬浮体系的结构及非线性黏弹性的影响.在线性黏弹性区,Laponite体系的储能模量G'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体系的非线性黏弹性用响应应力的Fourier变换三次谐波的相对振幅I3/1与Lissajous曲线的定量参数GM,GL,ηM和ηL描述.当NaCl浓度较低时,I3/1随应变振幅γ0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NaCl浓度较高时,I3/1随γ0的增加迅速增大,达到平台值.不同NaCl浓度试样的GM和GL随γ0变化的曲线区别不大,但ηM和ηL随γ0变化曲线在非线性区域出现峰值且区别较大.NaCl浓度越高,ηM和ηL出现峰值的γ0越小,峰值越大.结果表明,Laponite凝胶的非线性黏弹性与凝胶网络结构有关,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粒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距离缩短,粒子间距减小,形成了更紧密的网络结构.但这种网络在较大的应变下很容易被破坏,出现非线性黏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幅振荡剪切 非线性黏弹性 傅里叶变换流变学 Laponite悬浮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萘胺/BaFe_(12)O_(19)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玉富 邢宏龙 +3 位作者 疏瑞文 吉小丽 谭德新 甘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2,108,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和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纳米钡铁氧体(BaFe_(12)O_(19))和聚1-萘胺/钡铁氧体(PNA/BaFe_(12)O_(19))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铁氧体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界面相互作用和磁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TEM、FT-IR和VSM... 通过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和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纳米钡铁氧体(BaFe_(12)O_(19))和聚1-萘胺/钡铁氧体(PNA/BaFe_(12)O_(19))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铁氧体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界面相互作用和磁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TEM、FT-IR和VSM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核-壳结构的PNA/BaFe_(12)O_(19)纳米复合材料;PNA包覆后,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剩余磁化强度(Mr)均明显减小,矫顽力(Hc)有所增大。随铁氧体含量的增加,Ms、Mr、Hc等磁性能参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e12O19铁氧体 聚1-萘胺 复合材料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法制备AM/MA/AMPS/KF四元共聚吸附树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立鑫 王文丽 +3 位作者 谭德新 邢宏龙 疏瑞文 徐国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88,95,共4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在无氮气保护和不添加任何引发剂条件下,采用紫外辐照法合成魔芋粉(KF)/丙烯酰胺(AM)/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吸附树脂,研究了单体摩尔比、pH、交联剂用量、魔芋粉含...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在无氮气保护和不添加任何引发剂条件下,采用紫外辐照法合成魔芋粉(KF)/丙烯酰胺(AM)/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吸附树脂,研究了单体摩尔比、pH、交联剂用量、魔芋粉含量对树脂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并借助FT-IR、TG对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下,n(AMPS)∶n(AM)∶n(MA)=2.5∶0.5∶0.4;w(KF)=2.5%,pH=3,w(NMBA)=0.35%,tcuring=5min时合成的树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104.1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魔芋粉 丙烯酰胺 马来酸酐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4]芳烃-β-环糊精偶联物合成及凝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俊生 杨李霞 +3 位作者 张晓梅 石亮 疏瑞文 罗再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4-1068,共5页
将N-(2-胺乙基)-氨基去氧-β-环糊精分别与对四叔丁基-25,27-二羟基-26.28-二乙氧羰基甲氧基杯[4]芳烃β化合物1)及其上沿甲酰化衍生物(化合物2)反应,得到了分别在下沿和上沿连有β-环糊精片段的两个杯[4]芳烃-(-环糊精偶联物,化合物3... 将N-(2-胺乙基)-氨基去氧-β-环糊精分别与对四叔丁基-25,27-二羟基-26.28-二乙氧羰基甲氧基杯[4]芳烃β化合物1)及其上沿甲酰化衍生物(化合物2)反应,得到了分别在下沿和上沿连有β-环糊精片段的两个杯[4]芳烃-(-环糊精偶联物,化合物3和化合物4。新化合物4的结构经~1HNMR、FT-IR及MS(Maldi-tof)确证。研究了化合物3和化合物4在DMSO/H_2O中形成超分子凝胶的最低凝胶化浓度、相转变温度及凝胶温敏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化合物4可在体积比分别为1和0.5的DMSO/H_2O溶剂中形成凝胶,最低凝胶浓度分别为50mg·cm^(-3)和58mg·cm^(-3);该浓度下的相转变温度分别为35℃和40℃。经流变学研究,两个凝胶均具有温敏性。初步研究了化合物3形成的凝胶对四种染料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β-环糊精偶联物 合成 超分子凝胶 温敏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