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21
1
作者
孙海燕
原征
+3 位作者
疏燕
张兴
张爱香
陈怀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76,共4页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效果,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这两种病害的防治试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20%叶菌唑SC、48%氰烯·戊唑醇SC和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的防效较好,防效为83.5...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效果,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这两种病害的防治试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20%叶菌唑SC、48%氰烯·戊唑醇SC和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的防效较好,防效为83.54%~88.92%;其次为400 g/L戊唑·咪鲜胺EW和430 g/L戊唑醇SC,防效为71.87%和73.31%;50%多菌灵WP的防效仅为58.05%。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调查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SC、40%丙硫·戊唑醇SC和430 g/L戊唑醇SC的防效较好,防效为84.78%~88.33%;其次275 g/L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SE、48%氰烯·戊唑醇SC、40%叶菌·戊唑醇SC和400 g/L戊唑·咪鲜胺EW,防效范围为79.66%~81.56%;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和50%多菌灵WP的防效为69.36%和39.33%。从防治效果、两种病害兼防以及延缓抗药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氰烯·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丙硫·戊唑醇、叶菌·戊唑醇等交替使用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比较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赤霉病
小麦叶锈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主推及新育成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评价及毒素积累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曹淑琳
杨红福
+7 位作者
冷苏凤
疏燕
邓渊钰
孙海燕
张爱香
张亚妮
李伟
陈怀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8-968,共11页
为明确江苏省小麦主推和新育成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2018年至2020年采用单花滴注接种和自然发病方法,对280个江苏省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对部分自然发病鉴定品种进行了籽粒DON毒素积累分析。结果表明,85个品种对赤霉病达到...
为明确江苏省小麦主推和新育成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2018年至2020年采用单花滴注接种和自然发病方法,对280个江苏省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对部分自然发病鉴定品种进行了籽粒DON毒素积累分析。结果表明,85个品种对赤霉病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其中淮南品种60个,淮北品种25个。经连续3年重复鉴定,筛选出18个抗性水平高且稳定的小麦品种,包括16个淮南品种和2个淮北品种。自然发病条件下,病穗率在10%以上的品种中,90%以上表现为中感及感病。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DON毒素积累水平差异较大,毒素水平与小麦品种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淮南较淮北品种的赤霉病抗性高,籽粒DON积累量低;人工接种鉴定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发病严重程度与DON毒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鉴定
DON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湖南自育型致病疫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吕立
疏燕
+1 位作者
王源超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449,共6页
[目的]对分离自马铃薯晚疫病组织的自育型致病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开展研究,为自育导致的有性生殖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可能影响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致病疫霉菌株的交配型,观测并比较自育型菌株在黑麦培养基上和马铃薯叶片组织内产...
[目的]对分离自马铃薯晚疫病组织的自育型致病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开展研究,为自育导致的有性生殖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可能影响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致病疫霉菌株的交配型,观测并比较自育型菌株在黑麦培养基上和马铃薯叶片组织内产生卵孢子的状况,并通过MTT染色法测定卵孢子的活性。[结果]2014至2016年,自育型(A1A2)致病疫霉在福建省霞浦县、福安市和湖南省永顺县的比例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至2016年达到100%,且自育性状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中稳定遗传;2015—2016年的自育型菌株在黑麦培养基上产生卵孢子的败育率高达74%~100%,自育型致病疫霉单孢株在马铃薯叶片组织内产生的具活性的健康卵孢子比例则达到54%~68%,显著高于黑麦培养基上产生的健康卵孢子的比例。[结论]致病疫霉自育型群体已成为福建霞浦、福安和湖南永顺地区的优势群体,自育型致病疫霉在马铃薯叶片组织内能产生大量具活性的健康卵孢子。提示:大量A1A2型菌株出现可能对以上地区致病疫霉的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自育型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凝水收集槽的液位控制
4
作者
疏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64,共2页
介绍了通过差压式变送器测量造纸车间蒸汽冷凝水收集槽液位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对液位进行控制。
关键词
冷凝水
液位
差压式变送器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21
1
作者
孙海燕
原征
疏燕
张兴
张爱香
陈怀谷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76,共4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1)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CX(19)3004]。
文摘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效果,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这两种病害的防治试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20%叶菌唑SC、48%氰烯·戊唑醇SC和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的防效较好,防效为83.54%~88.92%;其次为400 g/L戊唑·咪鲜胺EW和430 g/L戊唑醇SC,防效为71.87%和73.31%;50%多菌灵WP的防效仅为58.05%。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调查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SC、40%丙硫·戊唑醇SC和430 g/L戊唑醇SC的防效较好,防效为84.78%~88.33%;其次275 g/L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SE、48%氰烯·戊唑醇SC、40%叶菌·戊唑醇SC和400 g/L戊唑·咪鲜胺EW,防效范围为79.66%~81.56%;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和50%多菌灵WP的防效为69.36%和39.33%。从防治效果、两种病害兼防以及延缓抗药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氰烯·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丙硫·戊唑醇、叶菌·戊唑醇等交替使用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比较好的策略。
关键词
小麦
小麦赤霉病
小麦叶锈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Keywords
wheat
Fusarium head blight
leaf rust
fungicide
efficacy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主推及新育成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评价及毒素积累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曹淑琳
杨红福
冷苏凤
疏燕
邓渊钰
孙海燕
张爱香
张亚妮
李伟
陈怀谷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8-96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2179)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1)2037]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
文摘
为明确江苏省小麦主推和新育成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2018年至2020年采用单花滴注接种和自然发病方法,对280个江苏省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对部分自然发病鉴定品种进行了籽粒DON毒素积累分析。结果表明,85个品种对赤霉病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其中淮南品种60个,淮北品种25个。经连续3年重复鉴定,筛选出18个抗性水平高且稳定的小麦品种,包括16个淮南品种和2个淮北品种。自然发病条件下,病穗率在10%以上的品种中,90%以上表现为中感及感病。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DON毒素积累水平差异较大,毒素水平与小麦品种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淮南较淮北品种的赤霉病抗性高,籽粒DON积累量低;人工接种鉴定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发病严重程度与DON毒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鉴定
DON毒素
Keywords
Wheat
Fusarium head bligh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Deoxynivalenol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湖南自育型致病疫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吕立
疏燕
王源超
郑小波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449,共6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18)
文摘
[目的]对分离自马铃薯晚疫病组织的自育型致病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开展研究,为自育导致的有性生殖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可能影响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致病疫霉菌株的交配型,观测并比较自育型菌株在黑麦培养基上和马铃薯叶片组织内产生卵孢子的状况,并通过MTT染色法测定卵孢子的活性。[结果]2014至2016年,自育型(A1A2)致病疫霉在福建省霞浦县、福安市和湖南省永顺县的比例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至2016年达到100%,且自育性状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中稳定遗传;2015—2016年的自育型菌株在黑麦培养基上产生卵孢子的败育率高达74%~100%,自育型致病疫霉单孢株在马铃薯叶片组织内产生的具活性的健康卵孢子比例则达到54%~68%,显著高于黑麦培养基上产生的健康卵孢子的比例。[结论]致病疫霉自育型群体已成为福建霞浦、福安和湖南永顺地区的优势群体,自育型致病疫霉在马铃薯叶片组织内能产生大量具活性的健康卵孢子。提示:大量A1A2型菌株出现可能对以上地区致病疫霉的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影响。
关键词
致病疫霉
自育型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Phytophthora infestans
self-fertil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2.1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凝水收集槽的液位控制
4
作者
疏燕
机构
浙江普瑞克民丰纸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64,共2页
文摘
介绍了通过差压式变送器测量造纸车间蒸汽冷凝水收集槽液位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对液位进行控制。
关键词
冷凝水
液位
差压式变送器
控制
分类号
TS734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孙海燕
原征
疏燕
张兴
张爱香
陈怀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省主推及新育成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评价及毒素积累分析
曹淑琳
杨红福
冷苏凤
疏燕
邓渊钰
孙海燕
张爱香
张亚妮
李伟
陈怀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湖南自育型致病疫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吕立
疏燕
王源超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冷凝水收集槽的液位控制
疏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