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结性富油煤热解油气析出规律及物性演变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唐颖 吴晓丹 +4 位作者 孙景耀 苏展 畅志兵 王楚楚 旷文昊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黏结性富油煤受热产生的软化、熔融现象可能导致井筒堵塞和地层扰动,这是原位热解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300~700℃下对黏结性富油煤热解,考察油气析出规律和组成性质,分析半焦的物性演变特征及其对原位热解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焦油产率... 黏结性富油煤受热产生的软化、熔融现象可能导致井筒堵塞和地层扰动,这是原位热解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300~700℃下对黏结性富油煤热解,考察油气析出规律和组成性质,分析半焦的物性演变特征及其对原位热解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焦油产率在500℃取得最大值7.75%,此时<300℃轻质组分含量最高(32.2%),且焦油成分在400~500℃变化显著,酚类和芳烃含量分别呈现增大和降低趋势。煤样的软化温度和固化温度分别为389和455℃,使半焦的宏观孔率度在≥400℃时由不足10%增至约50%,而微观孔隙结构仅在600~700℃高温脱气阶段更发达;半焦导热系数随温度先减小后增大,并在400℃达到最小值0.06 W/(m·℃)。黏结性富油煤原位热解面临通道堵塞、挥发分析出受阻和煤层导热速率偏慢等潜在问题,可尝试采用具有破黏效应的压裂支撑剂或近临界水原位转化技术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黏结性 胶质体 焦油 孔隙结构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与褐煤共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畅志兵 初茉 +2 位作者 孙任晖 杨小敏 吕海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1 39,39,共5页
为了解决煤炭液化残渣在热解过程中软化熔融并剧烈膨胀导致难以利用的问题,在温度范围为30~900℃,升温速率分别为10、20、30、40℃/min的情况下,借助热重分析仪对煤直接液化残渣与褐煤进行程序升温共热解试验,采用Doyle法分析共热解动力... 为了解决煤炭液化残渣在热解过程中软化熔融并剧烈膨胀导致难以利用的问题,在温度范围为30~900℃,升温速率分别为10、20、30、40℃/min的情况下,借助热重分析仪对煤直接液化残渣与褐煤进行程序升温共热解试验,采用Doyle法分析共热解动力学,将动力学结果与共热解协同作用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共热解过程可用3个串联的一级反应描述,温度区间分别为200~310、310~470、470~900℃,其中310~470℃对应共热解反应的活泼分解阶段,反应活化能(40~50 k J/mol)远大于低、高温反应活化能(10~20 k J/mol)。液化残渣与褐煤共热解降低了活泼分解阶段的反应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增大了热解失重率,使共热解反应在300~550℃表现出正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残渣 褐煤 共热解 反应动力学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洗脱矿对油页岩热解失重特性及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畅志兵 初茉 +3 位作者 张超 白书霞 林浩 马良博 《矿业科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90-298,共9页
通过逐级酸洗脱除桦甸和巴里坤油页岩中的矿物质,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油页岩原样和脱矿样进行热解,基于热失重特性和热解动力学考察酸洗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盐酸酸洗脱除碳酸盐后,两种油页岩在150℃~510℃失重的初始温度分... 通过逐级酸洗脱除桦甸和巴里坤油页岩中的矿物质,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油页岩原样和脱矿样进行热解,基于热失重特性和热解动力学考察酸洗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盐酸酸洗脱除碳酸盐后,两种油页岩在150℃~510℃失重的初始温度分别降低92℃和40℃,且最大失重速率降低、失重量减少,说明碳酸盐在低温下能抑制小分子化合物的释放,在高温下能促进干酪根的分解失重。再经氢氟酸-盐酸酸洗脱除硅酸盐后,桦甸油页岩的最大失重速率增大,说明硅酸盐在高温下可抑制干酪根的分解失重。对于两种油页岩在350℃~510℃的热解反应,逐级脱除碳酸盐和硅酸盐使表观活化能分别减小10 k J/mol和增大30 k J/mol,说明碳酸盐增大了失重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度,而硅酸盐减小了失重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度,且硅酸盐的影响比碳酸盐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脱矿物质 热解特性 热重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甸油页岩和废轮胎的共热解反应行为及协同效应
4
作者 畅志兵 王楚楚 +3 位作者 王依宁 王新红 旷文昊 初茉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213-221,共9页
为了提高油页岩热解制油的效率和半焦的利用价值,将桦甸油页岩和废轮胎共热解,采用热重分析仪和铝甑反应器考察共热解的失重行为、产物产率和组成性质,基于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差异分析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共热解可以促进挥发分的释放,500... 为了提高油页岩热解制油的效率和半焦的利用价值,将桦甸油页岩和废轮胎共热解,采用热重分析仪和铝甑反应器考察共热解的失重行为、产物产率和组成性质,基于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差异分析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共热解可以促进挥发分的释放,500℃时实际失重量比计算值高,当废轮胎占比为80%时二者差值为2.86%;共热解过程存在“增油减水”效应,废轮胎占比为50%时实际油产率为32.91%,比计算值高约1.5%,实际水产率比计算值低1.20%~1.77%,同时使热解油中大于350℃的重质组分含量升高;废轮胎热解的半焦发热量达30.43 MJ/kg,热解气中C_(1)-C_(4)烃类含量更高,使共热解半焦和热解气的热值高于油页岩热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废轮胎 共热解特性 产物分布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及其热解产品利用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军 邹涛 +2 位作者 初茉 畅志兵 林益安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97-100,共4页
为了提高褐煤利用率,介绍了国内褐煤资源的储量形态、分布。分析了目前褐煤的利用途径,包括共伴生资源的利用、直接燃烧、干燥脱水与成型、气化、液化、制水煤浆与热解。并进一步分析了褐煤热解气、液、固产品的利用方向。提出了褐煤半... 为了提高褐煤利用率,介绍了国内褐煤资源的储量形态、分布。分析了目前褐煤的利用途径,包括共伴生资源的利用、直接燃烧、干燥脱水与成型、气化、液化、制水煤浆与热解。并进一步分析了褐煤热解气、液、固产品的利用方向。提出了褐煤半焦利用的新方法,即利用半焦干法气化,或将半焦和热解废水等制成水煤浆,通过湿法气化制得合成气,再通过甲烷化催化剂将合成气制成甲烷,或将合成气通过费托合成制成汽油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利用 热解 煤焦油 半焦利用 半焦气化 合成气甲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中镉的赋存对其在热解中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玲妹 郭豪 +5 位作者 初茉 畅志兵 王晓兵 张冠军 龚永强 曲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331,共9页
为了探明重金属镉元素在低阶煤热解过程中的释放机制,在铝甑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400~800℃)新疆淖毛湖煤和宝日褐煤热解过程中镉的迁移转化行为。提出了"原煤热解行为-镉在煤中的赋存形式-重金属镉的释放行为-FactSage... 为了探明重金属镉元素在低阶煤热解过程中的释放机制,在铝甑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400~800℃)新疆淖毛湖煤和宝日褐煤热解过程中镉的迁移转化行为。提出了"原煤热解行为-镉在煤中的赋存形式-重金属镉的释放行为-FactSage模拟"这一技术路线,首先在TGA反应器中考察了2种低阶煤的热解特性,其次利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和电子扫描电镜研究了重金属镉在煤中的赋存形式,然后在铝甑反应器中研究重金属镉在煤热解过程中的释放行为,最后结合FactSage热力学模拟计算,分层次系统地揭示重金属镉元素在热解过程中的释放机制。结果表明,镉在煤中的赋存形式决定了其在煤热解中的挥发性:2种低阶煤中有机结合态的镉元素比例均较高,导致低温时镉元素即可随着有机质的热分解而逸出;宝日褐煤中铁锰结合态镉元素较多,且大多分布于煤颗粒表面,受热容易分解从而导致其挥发;高温时宝日褐煤由于其SiO2含量较高,高温下熔融硅酸盐可与气态的镉元素发生反应,使镉元素的挥发率降低,而淖毛湖煤由于其含有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较多,可与矿物形成低温共熔物而导致镉元素释放率持续增加。另外,FactSage化学热力学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现象相符。计算表明镉是一种易挥发的元素,低温时煤中的镉元素几乎全部以气态单质镉的形式挥发,镉不与煤中Si,Al,Cl,Fe和碱金属等元素反应,但是这些矿物对镉元素进行吸附或包裹会影响镉元素在热解中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镉 释放行为 热解 赋存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炭原位气化开采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淑琴 畅志兵 刘金昌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地下气化可将其转化为燃气输出到地面,是深部煤炭原位流态化开采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CG)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以及中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典型案例,基于现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体系剖析... 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地下气化可将其转化为燃气输出到地面,是深部煤炭原位流态化开采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CG)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以及中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典型案例,基于现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体系剖析了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关键技术及技术攻关方向,展望了以天然气生产为目标的深部煤炭气化开采前景。UCG的发展呈现由矿井式向钻井式、由浅部煤层向深部煤层、由单一发电向综合利用的趋势;中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实践验证了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技术可行性。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地质评价和科学选址、气化炉构建技术、深部煤层高压点火技术、可控移动注入技术和深部火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深部煤炭气化开采生产天然气,不仅可实现深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还有望解决天然气消费的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炭 原位开采 煤炭地下气化 可控移动注入 控制后退注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提质对褐煤表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弋峰 初茉 +2 位作者 畅志兵 范涛 洪爱邦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1,共3页
文章介绍了在回转干燥器中,以气体热载体内热式干燥工艺对褐煤进行干燥,分别利用化学分析法、FTIR法、BET法,分析了煤样中含氧官能团含量随干燥温度的变化;不同干燥煤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化;明确了气体热载体内热式干燥工艺对褐煤表... 文章介绍了在回转干燥器中,以气体热载体内热式干燥工艺对褐煤进行干燥,分别利用化学分析法、FTIR法、BET法,分析了煤样中含氧官能团含量随干燥温度的变化;不同干燥煤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化;明确了气体热载体内热式干燥工艺对褐煤表面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样中含氧官能团含量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280℃之前主要脱除羧基,280℃之后主要脱除酚羟基;在温度低于330℃时,孔容积和比表面积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380℃时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干燥 含氧官能团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钠溶液直接磺甲基化制备水煤浆分散剂 被引量:7
9
作者 党彤彤 初茉 +2 位作者 赵曼 畅志兵 张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1-225,共5页
为制备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的水煤浆分散剂,以霍林河风化褐煤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抽提得到腐植酸钠溶液,对腐植酸钠溶液进行磺甲基化改性制备磺甲基化腐植酸系分散剂(LSHA分散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腐植酸钠溶液直接磺甲基化改性的最... 为制备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的水煤浆分散剂,以霍林河风化褐煤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抽提得到腐植酸钠溶液,对腐植酸钠溶液进行磺甲基化改性制备磺甲基化腐植酸系分散剂(LSHA分散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腐植酸钠溶液直接磺甲基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将此分散剂用于宝日褐煤成型尾料的成浆试验,并与市售萘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腐植酸钠溶液直接磺甲基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亚硫酸钠用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甲醛用量为4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50 min。采用LSHA分散剂制备的水煤浆最高成浆浓度为59.1%,在制浆浓度方面满足水煤浆气化的要求,虽比采用萘系分散剂制备的水煤浆低0.8%,但其稳定性优于萘系分散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分散剂 磺甲基化 腐植酸钠溶液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最优混料设计的长焰煤浮选药剂的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金玉 郝成亮 +4 位作者 王灵双 畅志兵 杨彦博 周玲妹 初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83-1890,共8页
随着优质无烟煤资源的逐渐枯竭,国内外学者广泛的采用储量较为丰富的低阶煤制取超净煤,但采用常规浮选药剂浮选超细颗粒低阶煤时药耗大,分选性差。为了改善超细颗粒低阶煤浮选效果,以神东超细颗粒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选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随着优质无烟煤资源的逐渐枯竭,国内外学者广泛的采用储量较为丰富的低阶煤制取超净煤,但采用常规浮选药剂浮选超细颗粒低阶煤时药耗大,分选性差。为了改善超细颗粒低阶煤浮选效果,以神东超细颗粒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选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司盘-80)和常规捕收剂煤油为原料制备新型复合浮选药剂,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的试验方法,建立了复配药剂不同配比与浮选精煤灰分和产率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因子作用分析和响应分析,研究了曲拉通X-100、司盘-80和煤油配比对浮选精煤灰分和产率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复配药剂中的因子作用与交互作用;通过优化试验,获得了复配药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浮选精煤灰分和产率不仅受曲拉通X-100(A)、司盘-80(B)、煤油(C)复配药剂单因子的影响,还受复配药剂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在药剂配比中B或C因子所占比例较大时,会对精煤灰分和产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复配药剂因子作用对浮选精煤灰分和产率影响的大小为:B>C>A;A与B,B与C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复配药剂因子间交互作用对精煤灰分和产率影响的大小为:BC>AB>AC;复配捕收剂的最佳配比为:曲拉通X-100体积分数0.7%、司盘-80体积分数1%和煤油体积分数98.3%;在最佳配比条件下通过浮选试验可以得到灰分为1.54%、产率为56.04%的超净煤;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常规捕收剂相比,该复配捕收剂具有降低药耗、提高精煤产率和降低灰分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复配 D-最优混料设计 超净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三菱TC-2F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彰金宝 刘喆 +5 位作者 徐宪龙 陈荣轩 李毅刚 杨双华 畅志兵 王九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8-391,共4页
以某电厂350 MW三菱TC-2F汽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以热定电”运行模式调峰灵活性差的问题,实施了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采集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运行前后的运行参数,通过调整汽轮机的操作参数确定边界条件,并测试机组的热电特性。... 以某电厂350 MW三菱TC-2F汽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以热定电”运行模式调峰灵活性差的问题,实施了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采集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运行前后的运行参数,通过调整汽轮机的操作参数确定边界条件,并测试机组的热电特性。结果表明:当冷却蒸汽流量为20t/h、凝汽器真空不低于96kPa、减温喷水流量为6.7t/h时,汽轮机可在低压缸零出力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此时,在相同的主蒸汽流量下、采暖抽汽流量可增多84t/h~104t/h,在相同的采暖抽汽流量下、发电功率可降低22MW~44MW。试验结果可为三菱TC-2F汽轮机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和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低压缸零出力 供热 边界条件 热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