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根系分泌物
1
作者 申爱荣 谭著明 +4 位作者 谭云 沈宝明 刘丽娜 李赛男 曾粮斌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8,共18页
为探究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与宿主共生后菌根苗根系分泌物中促进红汁乳菇生长及菌根合成的潜在物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LC-MS/MS)分析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与马尾松非菌根苗的根系分泌物。结果表明:与马尾松非菌根苗相比,红... 为探究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与宿主共生后菌根苗根系分泌物中促进红汁乳菇生长及菌根合成的潜在物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LC-MS/MS)分析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与马尾松非菌根苗的根系分泌物。结果表明:与马尾松非菌根苗相比,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根系分泌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差异代谢物共有352种,其中315种显著上调,37种显著下调;差异代谢物主要分布在代谢途径、抗生素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等28条通路中;差异代谢物2-异丙基苹果酸、磷酸、UDP-N-乙酰葡糖胺、茉莉酸、甲羟戊酸等参与多条代谢通路,可能在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选取的9种差异显著代谢物中,1 mg·L^(-1)的D-天冬氨酸、DL-精氨酸、脱硫生物素、脱落酸对红汁乳菇JH5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1 mg·L^(-1)脱硫生物素、烟酸、脱落酸对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形成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的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汁乳菇 代谢组 共生 菌根苗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谭云 吴红 +1 位作者 黎继烈 申爱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 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工艺条件,并运用GC-MS分析缬草精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丁烷为萃取溶剂、萃取压力0.47 MPa、萃取温度47℃、液料比11∶1、萃取时间25 min、萃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缬草精油得率达到(3.383±0.004)%;亚临界丁烷萃取的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5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相对含量为29.63%,关键药理成分缬草醛和缬草素相对含量分别为2.28%和0.25%。综上,亚临界丁烷萃取缬草精油得率高,缬草精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缬草醛和缬草素,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精油 亚临界流体萃取 均匀设计 缬草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3
作者 谭云 申爱荣 +4 位作者 沈宝明 喻锦秀 刘丽娜 李赛男 谭著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0-160,共11页
本研究比较8个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analysis,PCA)法对茯苓菌株进行综合评价。使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胞外黄酮类和胞外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茯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 本研究比较8个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analysis,PCA)法对茯苓菌株进行综合评价。使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胞外黄酮类和胞外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茯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茯苓GTR1菌株胞外多糖、胞外三萜和胞外甾醇含量最高;茯苓GTR2菌株胞外黄酮和胞外总酚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茯苓F5.78菌株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茯苓GTR2菌株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茯苓XJ28菌株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茯苓菌株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胞外总酚含量与胞外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检测出55种黄酮类化合物和33种酚类化合物,不同茯苓菌株之间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茯苓FLA、FGD、FGZ、FHB、GTR1、XJ28和F5.78菌株相对含量最高的黄酮类组分是丙二酰大豆黄酮,相对含量最高的酚类组分是3-醛基水杨酸。茯苓GTR2菌株相对含量最高的黄酮类组分是山柰酚-3-O-(6-没食子酰)葡萄糖苷,该组分相对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含量最高的酚类组分为α-氰基-4-羟基肉桂酸,该组分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据PCA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是GTR2菌株。GTR2菌株胞外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好,可作为茯苓抗氧化产品开发的潜力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菌株 胞外代谢产物 抗氧化活性 山柰酚-3-O-(6-没食子酰)葡萄糖苷 α-氰基-4-羟基肉桂酸 主成分分析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光皮树油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申爱荣 谭著明 +4 位作者 李昌珠 肖志红 陈金良 黄玉芳 蒋丽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共4页
从市售的木聚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复合植物水解酶、果胶酶中筛选提取光皮树油的水解酶,实验结果得到纤维素酶对光皮树果实的提油作用最强,其提油率达65.29%,复合植物水解酶次之,为64.05%,木聚糖酶效果最差,仅为54.47%... 从市售的木聚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复合植物水解酶、果胶酶中筛选提取光皮树油的水解酶,实验结果得到纤维素酶对光皮树果实的提油作用最强,其提油率达65.29%,复合植物水解酶次之,为64.05%,木聚糖酶效果最差,仅为54.47%。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纤维素酶提取光皮树油的最适工艺条件为:酶解pH 5.8,料液比1∶3,酶加量2.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h。该条件下,油的乳化率低,提出来的基本上是清油,且提油率达7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油 水酶法 纤维素酶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油方法对光皮树果实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申爱荣 陈艺 +3 位作者 肖志红 谭著明 蒋丽娟 李昌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共4页
比较了不同提油方法所得光皮树果实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提油方法对光皮树果实油的折光指数、相对密度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不显著;对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磷脂含量有显著影响。生物酶法所提光皮树果实油经精... 比较了不同提油方法所得光皮树果实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提油方法对光皮树果实油的折光指数、相对密度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不显著;对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磷脂含量有显著影响。生物酶法所提光皮树果实油经精炼后色泽浅、透明澄清,折光指数、相对密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皂化值、过氧化值、磷脂含量较低,品质优于索氏抽提法、化学溶剂浸提法、压榨法和水剂法所得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 果实油 脂肪酸 提油方法 生物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前负压吸宫及术后电熨联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 被引量:26
6
作者 申爱荣 白桦 +2 位作者 王鲁文 杨淑玲 赵悦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前负压吸宫及术后电熨联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有手术指征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87例 ,采用被动式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行子宫内膜切除 40例 ,肌瘤切除 33例 ,肌瘤及内膜切除 3例 ,息肉切除 5...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前负压吸宫及术后电熨联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有手术指征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87例 ,采用被动式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行子宫内膜切除 40例 ,肌瘤切除 33例 ,肌瘤及内膜切除 3例 ,息肉切除 5例 ,息肉及内膜切除 6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 3~ 11个月 ,总有效率 96 .6 % ,其中单纯子宫肌瘤及息肉切除术者 ,术后月经均减少或恢复正常 ;49例子宫内膜切除术同时切除肌瘤、息肉者 ,5 7.1%无月经 ,32 .7%月经减少 ,4.1%月经正常 ,对痛经治愈率为 10 0 % ,5 9例术前贫血者术后 5 8例恢复正常 ,纠正贫血有效率为 98.3%。术后并发症为 3.4% ,宫腔粘连并积血 1例 ,月经无改善 2例。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前负压吸宫可薄化子宫内薄 ,电切术后滚球电极电熨切面可灭活由于电切深度不够或宫角处遗漏的内膜 ,与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应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后复发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电外科手术 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防治马铃薯青枯病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申爱荣 姬广海 +1 位作者 魏兰芳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9-453,共5页
通过室内生防菌株的亲合性、抑菌研究,筛选出复合菌剂1(C3∶Xa以1∶1混配)和复合菌剂2(Ynb01∶1 J’以5∶1混配),表现抑菌效果增强、稳定的2组生防制剂。温室试验中,复合菌剂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高于各自复配的单一菌株。田间小区防... 通过室内生防菌株的亲合性、抑菌研究,筛选出复合菌剂1(C3∶Xa以1∶1混配)和复合菌剂2(Ynb01∶1 J’以5∶1混配),表现抑菌效果增强、稳定的2组生防制剂。温室试验中,复合菌剂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高于各自复配的单一菌株。田间小区防效试验表明复合菌剂2防治效果最为显著,平均防效为83.3%,高于单菌剂Ynb01,1 J’,C3,Xa和复合菌剂1及参试药剂3%克菌康WP,其防治效果分别为68.5%,54.3%,32%,39%,41.5%,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青枯病菌 复合菌剂 灌根法 防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治疗宫腔粘连 被引量:5
8
作者 申爱荣 封全灵 +2 位作者 白桦 杨雪峰 王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95-396,共2页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B超监测下行宫颈扩张器或宫腔镜电切分离子宫内粘连 ,术后给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 结果  5 5例宫腔粘连完全分离 ,无并发症发生。术前闭经或月经稀少 4...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B超监测下行宫颈扩张器或宫腔镜电切分离子宫内粘连 ,术后给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 结果  5 5例宫腔粘连完全分离 ,无并发症发生。术前闭经或月经稀少 48例 ,术后月经恢复正常 43例 (89 6 % ) ;2 4例痛经治疗后得到缓解。有生育要求的 36例中 2 1例妊娠 (5 8 3% ) ,轻度粘连者妊娠率最高 81 8% (9/11) ,中度粘连者妊娠率 5 4 5 % (12 / 2 2 ) ,重度粘连者没有妊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6 82 6 ,P =0 0 33)。 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是治疗宫腔粘连的理想方法。术后受孕与宫腔粘连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分离术 宫腔粘连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术后疗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申爱荣 王宝金 +1 位作者 杨敬敬 杨淑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4-1247,共4页
目的分析支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内镜诊治中心194例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支原体阳性者132例为观察组(术后3个月支原体仍为阳性者70例为观察组Ⅰ,术后3个... 目的分析支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内镜诊治中心194例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支原体阳性者132例为观察组(术后3个月支原体仍为阳性者70例为观察组Ⅰ,术后3个月支原体转阴组62例为观察组Ⅱ),术前术后支原体均阴性者6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Ⅰ、Ⅱ及对照组:中度粘连分别为34例、32例、30例,重度粘连分别为36例、30例、32例。观察术后月经改善、妊娠以及宫腔再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Ⅰ中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再粘连率分别为47.1%、10.0%、26.5%,重度粘连患者分别为38.9%、3.4%、38.9%;观察组Ⅱ中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再粘连率分别为81.3%、50.0%、3.1%,重度粘连患者分别为70.0%、42.1%、13.3%;对照组中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再粘连率分别为90.0%、43.7%、6.7%,重度粘连患者分别为84.4%、38.1%、18.5%。观察组Ⅰ中度粘连及重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Ⅱ和对照组,再粘连率均高于观察组Ⅱ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观察组Ⅱ中度粘连及重度粘连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宫腔再粘连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支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愈后有相关性,宫腔粘连患者术前及术后应积极治疗支原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支原体感染 再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通腑合剂滴注灌肠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申爱荣 董俊平 毛节云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0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大黄通腑合剂滴注灌肠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腹部术后患者(排除术前有胃肠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抗感染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12~48h应用大黄通腑合... 目的观察大黄通腑合剂滴注灌肠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腹部术后患者(排除术前有胃肠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抗感染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12~48h应用大黄通腑合剂进行滴注灌肠,每6小时1次。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均P<0.01);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大黄通腑合剂滴注灌肠,可有效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肠蠕动早期恢复,缩短术后禁食时间和疗程,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大黄通腑合剂 滴注灌肠 肠鸣音 肛门排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爱荣 杨淑玲 +2 位作者 封全灵 杨雪峰 李根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宫颈肌瘤3 7例 ,其中有蒂宫颈肌瘤 2 1例 ,无蒂内突型宫颈肌瘤 16例 ,术后随访 3~ 3 1个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 0 7min ,术中平均出血 2 0 5ml ,...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宫颈肌瘤3 7例 ,其中有蒂宫颈肌瘤 2 1例 ,无蒂内突型宫颈肌瘤 16例 ,术后随访 3~ 3 1个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 0 7min ,术中平均出血 2 0 5ml ,一次性治愈率达 10 0 % ,无 1例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周围脏器损伤、感染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宫颈肌瘤首选宫腔镜电切术 ,它具有治愈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宫颈肌瘤 临床应用 并发症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申爱荣 谭著明 +1 位作者 肖炳光 陈学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62-65,共4页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近年来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特点,并从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与性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近年来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特点,并从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与性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病种付费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申爱荣 《甘肃中医》 2010年第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究按病种付费患者的心理反应。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以按病种付费患者的心理动向,根据结果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采取与其心理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按病种付费患者的心理顾虑,接受新的住院付费方式。
关键词 调查问卷 心理护理 病种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淑玲 申爱荣 +2 位作者 娄华 白桦 吕桂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0-912,916,共4页
目的评估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癌灶浸润肌层与宫颈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8例异常子宫出血或(和)溢液的病人,应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并定点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确诊内膜癌者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 目的评估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癌灶浸润肌层与宫颈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8例异常子宫出血或(和)溢液的病人,应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并定点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确诊内膜癌者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并与单纯分段诊刮进行对比。结果诊断符合率: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96.4%、漏诊率为3.6%,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诊刮组(68.7%)P<0.01;漏诊率明显低于诊刮组(31.3%),P<0.01。对肌层及宫颈浸润程度的判断: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判断宫颈浸润的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8.0%,明显高于诊刮组63.6%和88.2%,P<0.001;判断子宫肌层未受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的符合率分别为92.7%、81.8%和66.7%。而诊断性刮宫则无法判断宫壁浸润情况。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结合病理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术前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肌层浸润及宫颈浸润判断的准确性高,为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 宫腔镜检查 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封全灵 申爱荣 +1 位作者 杨淑玲 白桦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1期5-6,9,共3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 176例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并行组织病理诊断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分析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176例...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 176例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并行组织病理诊断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分析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176例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 83.0 0 % ,与初诊总符合率(2 9.5 0 % )及单纯B超检查总符合率 (5 9.10 %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 176例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中子宫粘膜下肌瘤 (3/ 3)、宫颈肌瘤 (3/ 3)、宫颈息肉 (7/ 7)、宫腔内胚胎残留 (13/ 13)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均为10 0 .0 0 % ,子宫内膜息肉为 95 .6 0 % (43/ 4 5 )、慢性子宫内膜炎为 86 .0 0 % (43/ 5 0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6 3.0 4 % (2 9/ 4 6 )、子宫内膜癌为 5 0 .0 0 % (1/ 2 )。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可明显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但不能取代组织病理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B超检查 诊断 临床观察 异常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子宫纵隔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淑玲 申爱荣 +1 位作者 白桦 吕桂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1-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在诊治子宫纵隔中的作用。方法 对 4 8例子宫纵隔患者应用不同诊断方法及B超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 (TCRS)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符合率 :子宫输卵管造影 (HSG) 5 2 .17% ;B超 78.5 7% ...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在诊治子宫纵隔中的作用。方法 对 4 8例子宫纵隔患者应用不同诊断方法及B超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 (TCRS)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符合率 :子宫输卵管造影 (HSG) 5 2 .17% ;B超 78.5 7% ;宫腔镜联合B超 97.92 % ;术中情况 :B超监视下行TCRS术 4 5例 ,其中完全纵隔 9例 ,合并阴道纵隔 7例 ;不完全纵隔 36例。平均手术时间 (33.35± 11.76 )min ,出血 (14 .5 6± 5 .82 )ml。手术均一次完成 ,无子宫穿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 :自然流产率由术前 87.36 %下降至术后 6 .2 5 % ,足月分娩率由术前 3.4 5 %上升至术后 5 0 .0 0 %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无分娩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子宫纵隔的诊断符合率 ;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 ,目前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纵隔宫腔镜 超声 电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致湖南森林毁损原因、损失评估及重建设想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著明 张灿明 +7 位作者 柏方敏 李锡泉 李有志 申爱荣 袁穗波 陈红长 左家哺 杨正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95,共5页
2008年1—3月,采取现场观测、查阅林班档案、标准地调查、影像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1月冰灾后湖南主要受害地区森林进行较全面的综合调查。结果如下:桉树、湿地松、楠竹等大面积人工林毁损;部分地区马尾松、杉木、阔叶树天然次生林机械折... 2008年1—3月,采取现场观测、查阅林班档案、标准地调查、影像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1月冰灾后湖南主要受害地区森林进行较全面的综合调查。结果如下:桉树、湿地松、楠竹等大面积人工林毁损;部分地区马尾松、杉木、阔叶树天然次生林机械折损量大;多种绿化大苗、柑桔等经济林树种商品价值丧失殆尽;多数树种因树冠冰晶负荷过重导致机械损伤,桉树、柑桔等少数树种既具机械损伤,又兼有明显的生理损害。冰灾的基本原因是拉尼娜现象而致的气候异常,直接原因是有利于冰晶形成的气象因子组合。过量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烹饪等产生的烟气等污染物形成的纳米级微颗粒(1~10nm)悬浮质,促进了雾和霾的形成。适度低温与饱和湿度的配合及长时间稳定维持,造成了树枝等支撑物上冰晶过度发育。提出灾后重建、减灾补损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灾 森林 气象因子 冰晶 重建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封全灵 申爱荣 谢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4-836,共3页
目的观察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发生情况,评估腹腔镜在IUD异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05年4月该院以IUD异位而收治住院的2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腹腔镜手术取出9例.选取同期因其他妇科疾病住院... 目的观察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发生情况,评估腹腔镜在IUD异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05年4月该院以IUD异位而收治住院的2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腹腔镜手术取出9例.选取同期因其他妇科疾病住院病人中IUD正常的病例20例为对照组.结果IUD异位组与对照组对比,上环时间、有无痛经史、哺乳期上环例数、是否疤痕子宫、子宫位置等因素无差异(P>0.05),IUD异位组省级以下医院上环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B超定位IUD异位的符合率为54.55%;腹腔镜取环组与经阴道组、经腹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加强基层医院和个体诊所的管理及人员培训是预防IUD异位的关键.对可疑IUD异位者应进行多项辅助检查确诊、定位.腹腔镜是诊治节育器腹腔内异位的最佳的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内节育器 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B超对流产并发症的诊治 被引量:9
19
作者 白桦 申爱荣 +2 位作者 王鲁文 任芬若 封全灵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对流产并发症的诊治效果。方法 :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对 14 7例可疑流产所致并发症的患者 ,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 :宫腔病变检出率为 112例 (76 .19% ) ,其中宫腔粘连 5 8例(39.4 6 % ) ,宫颈粘连 6例 (4.0 8% ...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对流产并发症的诊治效果。方法 :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对 14 7例可疑流产所致并发症的患者 ,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 :宫腔病变检出率为 112例 (76 .19% ) ,其中宫腔粘连 5 8例(39.4 6 % ) ,宫颈粘连 6例 (4.0 8% ) ,组织残留 2 5例 (17.0 1% ) ,子宫内膜炎症 9例 (6 .12 % ) ,内膜菲薄及缺损9例 (6 .12 % ) ,宫壁损伤 3例 (2 .0 4 % ) ,漏吸 2例 (1.36 % ) ,正常宫腔 35例 (2 3.8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B超 流产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take)的成功栽培—分子方法评估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谭著明 DANELL Eric +1 位作者 申爱荣 傅绍春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3期85-88,共4页
自1998年始,我们已在湖南、江苏等地建立了65ha以上红汁乳菇马尾松种植园。这些林分一般三年后开始产菇,年产量可达675kg/ha。为了确认所产红汁乳菇子实体来源于接种的菌根苗而非自然侵入的孢子,我们进行了子实体、菌根苗菌根的分... 自1998年始,我们已在湖南、江苏等地建立了65ha以上红汁乳菇马尾松种植园。这些林分一般三年后开始产菇,年产量可达675kg/ha。为了确认所产红汁乳菇子实体来源于接种的菌根苗而非自然侵入的孢子,我们进行了子实体、菌根苗菌根的分子研究。首次比较了试验地所产子实体与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培养钵内的菌根的ITS序列。同时,用RAPD法分析了取自于试验地内的10个红汁乳菇子实体。结果表明,10个子实体中的9个与起始菌种CX1相比具有75%~96%的相似性。其余一个及作为外群取自于340km外的广西融水的子实体与起始菌种分别具有61%和37%的相似性。我们认为,上述9个子实体与起始菌种的相关性比外群和第10个子实体更为紧密。推测认为起始菌株及其子代菌丝形成了上述9个子实体,而其余一个子实体可能来源于周边森林侵入的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汁乳菇 外生菌根 栽培 ITS序列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