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硝基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申晓霞 徐胜臻 陈长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19-2424,共6页
经活性测试发现,N-硝基脲类化合物对反枝苋(A.retroflexusL)和苏丹草(S.sudanenses)呈现除草活性.为进一步设计高活性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比较分子力场(CoMFA)对38个N-硝基脲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分析,建立了相关性显著... 经活性测试发现,N-硝基脲类化合物对反枝苋(A.retroflexusL)和苏丹草(S.sudanenses)呈现除草活性.为进一步设计高活性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比较分子力场(CoMFA)对38个N-硝基脲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分析,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3D-QSAR模型(反枝苋:q2=0.674,r2=1.000,R2pred=0.9989;苏丹草:q2=0.635,r2=1.000,R2pred=0.9958).根据CoMFA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三维等势线图可知,在N'-苯环的2和5位引入大体积的正电荷取代基,3位引入负电荷基团,4和6位引入大体积的负电荷基团有利于提高目标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反枝苋的除草活性;而在2位引入大体积的负电荷基团,3位引入小体积的负电荷基团,4位引入大体积的正电荷基团,5位引入大体积的取代基均有利于提高目标化合物对单子叶杂草苏丹草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硝基脲 除草活性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制备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微胶囊及其表征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萍 舒展 +1 位作者 申晓霞 舒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249,共7页
为提高八角茴香油的稳定性,采用超声波法制备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微胶囊的加热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八角茴香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1∶6(g/g)、超声时间40 min... 为提高八角茴香油的稳定性,采用超声波法制备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微胶囊的加热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八角茴香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1∶6(g/g)、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198 W,在此条件下包埋率为94.21%,载药量为6.93%,平均粒径为2.53μm。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的变化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显著。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证实了微胶囊的形成。释放特性表明,200℃条件下加热120 min,八角茴香油保留率仅剩4.60%,而相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微胶囊中八角茴香油保留率为78.38%,是八角茴香油的17.04倍,八角茴香油被包埋后热稳定性提高。超声波法和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微胶囊相比,载药量相差不大,但超声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及收率比饱和水溶液法分别提高7.80%和4.98%;超声制备微胶囊包埋率、收率及载药量比研磨法分别提高14.68%、1.88%和1.85%。超声波法是制备高质量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简便可行方法,八角茴香油被包埋后稳定性提高,有望应用于食品保鲜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油 Β-环糊精 微胶囊 超声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时间和贮藏方式对八角茴香油质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萍 舒展 +1 位作者 申晓霞 黄治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8,共7页
为探讨八角茴香油的最佳贮藏方式,采用称重法和琼脂-孔洞扩散法分别研究了八角茴香油在3种不同贮藏方式下质量和抑菌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油共有12种组分,主要成分类型是苯基丙烯基类化合物,其中... 为探讨八角茴香油的最佳贮藏方式,采用称重法和琼脂-孔洞扩散法分别研究了八角茴香油在3种不同贮藏方式下质量和抑菌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油共有12种组分,主要成分类型是苯基丙烯基类化合物,其中反式茴香脑含量为94.897%。随着时间的延长,八角茴香油质量和抑菌活性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光照在短时间内对八角茴香油质量损失影响很小,温度对质量损失有较大影响。在107 d监测期内,八角茴香油对所有供试菌种的抑制活性始终是室温闭口自然光贮藏方式下最好,室温闭口自然光贮藏是八角茴香油的安全贮藏方式。随着浓度的增加,八角茴香油对供试菌种抑制作用加强。八角茴香油对供试微生物的抑制效果随时间延长虽然下降,但107 d后室温闭口自然光贮藏的浓度为333.3 mg/m L的八角茴香油对所有供试细菌和酵母菌抑制率仍然在50%以上,保持了对细菌和酵母菌良好的抑菌活性。在实验浓度内,八角茴香油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始终高于其他菌种,但对两种霉菌的抑制效果难以较长时间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油 贮藏时间 贮藏方式 质量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氏提取肉桂油树脂及其纯化前后抑菌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萍 石春韬 +2 位作者 舒婷 申晓霞 舒展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4,共7页
以肉桂皮为原料,用索氏法提取肉桂油树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硅胶柱层析对油树脂进行纯化处理,滤纸片法比较纯化前后油树脂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酸乙酯作溶剂,肉桂皮粉碎度60~80目,时间70 min、温度130... 以肉桂皮为原料,用索氏法提取肉桂油树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硅胶柱层析对油树脂进行纯化处理,滤纸片法比较纯化前后油树脂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酸乙酯作溶剂,肉桂皮粉碎度60~80目,时间70 min、温度130℃、液料比24∶1(m L·g^(-1)),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9.85%,物料粉碎度的变化对提取率具有显著影响。肉桂油树脂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抑菌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肉桂醛是肉桂油树脂主要抑菌成分。浓度为1.0 g·m L^(-1)的纯化后的油树脂对大肠杆菌抑制率比未纯化的油树脂高17.23%,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率比未纯化的油树脂高15.00%,对肉桂油树脂进行纯化处理可提高抑菌活性。肉桂油树脂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用于食品保鲜领域将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油树脂 索氏提取 纯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萍 申晓霞 +1 位作者 舒婷 石春韬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8,共7页
目的:比较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化学组成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用石油醚作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性成分的水溶性组分。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化学组成,采用琼脂... 目的:比较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化学组成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用石油醚作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性成分的水溶性组分。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化学组成,采用琼脂-孔洞扩散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提取率分别为8.50%和4.19%,挥发性成分的总提取率为12.69%。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各鉴定出12种和45种化合物,分别占各自总量的100.000%和98.076%,两者最主要成分都是反式茴香脑,含量分别为94.897%(油相组分)和70.520%(水溶性组分)。虽然油相组分对7种供试菌种的抑制效果都比水溶性组分强,但高浓度的水溶性组分对供试菌种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油相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水溶性组分对啤酒酵母展现出很强的抗菌活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对供试青霉和黑曲霉抑制效果较弱。结论:在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同时,还应该收集并利用水溶性组分,达到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挥发性成分 油相组分 水溶性组分 化学组成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辅助动力装置地面起动过程故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艳艳 申晓霞 于芳芳 《航空发动机》 2011年第1期45-47,35,共4页
针对某型辅助动力装置在地面低温起动时多次发生的超温、喘振现象,进行了起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并对比了起动成功和失败时发动机主要参数,详细研究了发生该故障的几种可能性,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辅助动力装置 地面起动 超温 喘振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硝基-N,N′-二苯基脲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7
作者 许洪涛 申晓霞 +1 位作者 曹丹 陈长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7-510,共4页
采用“一锅法”设计合成了9个N-硝基脲衍生物,收率50.2%~76.8%。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确证了它们的结构。初步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0mg/L时,各化合物对所测试菌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 采用“一锅法”设计合成了9个N-硝基脲衍生物,收率50.2%~76.8%。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确证了它们的结构。初步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0mg/L时,各化合物对所测试菌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d和3e对水稻纹枯菌的抑菌率超过50%。量化计算结果表明,分子中的脲桥是该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硝基脲 合成 抑菌活性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置轴汽车列车主挂连接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申晓霞 王江鹏 +2 位作者 王超 郑东利 邓攀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7期136-138,160,共4页
主挂连接装置作为中置轴汽车列车重要的连接部件,其结构参数及强度对中置轴汽车列车主挂的匹配及安全性影响巨大,文章通过主挂匹配分析确定了中置轴挂车牵引杆深入量、主挂货箱间距、外形尺寸、轴距、牵引座安装高度、货箱尺寸等相关参... 主挂连接装置作为中置轴汽车列车重要的连接部件,其结构参数及强度对中置轴汽车列车主挂的匹配及安全性影响巨大,文章通过主挂匹配分析确定了中置轴挂车牵引杆深入量、主挂货箱间距、外形尺寸、轴距、牵引座安装高度、货箱尺寸等相关参数,同时对自制的牵引座连接装置、牵引杆及牵引杆连接支架强度进行理论计算及CAE分析校核,对后期不同类型中置轴汽车列车连接装置的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挂连接装置 匹配分析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轻量化翼开启式厢体的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申晓霞 喻其银 +1 位作者 党宪斌 陈贵智 《汽车实用技术》 2014年第10期65-66,9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轻量化翼开启式厢体的结构,其整体为铆接牢固的板式厢体,内部采用胶木复合木板固定在厢体骨架上,在确保厢体强度的同时,减轻了厢体自身的重量;外表面采用轻质铝合金蒙皮,美观大方。厢体两侧翼可通过安装在侧翼与前墙...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轻量化翼开启式厢体的结构,其整体为铆接牢固的板式厢体,内部采用胶木复合木板固定在厢体骨架上,在确保厢体强度的同时,减轻了厢体自身的重量;外表面采用轻质铝合金蒙皮,美观大方。厢体两侧翼可通过安装在侧翼与前墙、侧翼与后端总成之间的四个油缸控制实现向上90°的开启,方便叉车直接在侧面进行货物装卸,装卸效率高,广泛应用于托盘产品、汽车零部件以及其它商品配送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翼开启式厢体 铝合金 复合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预测结果评价
10
作者 申晓霞 汪超 +1 位作者 周健飞 徐珊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1期48-50,共3页
餐厨废弃物处置是当前固废处置的新的发展需求,处置过程中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脂卸料、处置、输送过程及沼渣脱水产生的恶臭废气,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甲醇废气、含油废气,及锅炉、导热油炉沼气燃烧废气均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餐厨废弃物处置是当前固废处置的新的发展需求,处置过程中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脂卸料、处置、输送过程及沼渣脱水产生的恶臭废气,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甲醇废气、含油废气,及锅炉、导热油炉沼气燃烧废气均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举例预测说明,只要严格设置废气防治措施,项目运行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可将恶臭气体、有机废气对于周边的影响降至最低,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不会出现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废弃物 大气 排放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LNG供给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申晓霞 胡志权 +2 位作者 樊于朝 蒙富强 夏婷婷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21期205-207,共3页
论文基于用户对重卡轻量化的需求,介绍了一种在不影响安全性能情况下的轻量化LNG供给系统框,对重点受力部件进行静态分析,并利用CAE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强度校核,确保轻量化框架在自重轻的情况下满足使用强度满足要求。
关键词 重卡 LNG供给系统框架 C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CNG共用系统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岗 申晓霞 孟林昆 《汽车科技》 2016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LNG-CNG共用系统,包括LNG、CNG燃料共用及CNG向LNG气瓶增压,解决了寒区LNG重卡暖机速度慢及气瓶压力升压慢或升不上去的问题。论文还针对采用该系统的一款LNG-CNG共用牵引车进行了暖机试验,LNG、CNG切换平顺性试验以及...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LNG-CNG共用系统,包括LNG、CNG燃料共用及CNG向LNG气瓶增压,解决了寒区LNG重卡暖机速度慢及气瓶压力升压慢或升不上去的问题。论文还针对采用该系统的一款LNG-CNG共用牵引车进行了暖机试验,LNG、CNG切换平顺性试验以及CNG向LNG气瓶增压试验,验证了LNG-CNG共用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对LNG及CNG用气量的计算,得到LNG气瓶及CNG气瓶最佳容积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CNG共用系统 增压 燃料共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分自卸汽车列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党宪斌 申晓霞 +1 位作者 刘胜利 吴楠 《汽车实用技术》 2014年第8期22-23,68,共3页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可实现多卸货次序的中分自卸汽车列车,它通过电控气、气控液的方式分别控制汽车列车两货箱侧箱板开启、底板中部突起进行卸货,前、后箱卸货次序不受限制,避免了传统自卸车对车厢长度要求高、稳定性差、对卸货场地要求...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可实现多卸货次序的中分自卸汽车列车,它通过电控气、气控液的方式分别控制汽车列车两货箱侧箱板开启、底板中部突起进行卸货,前、后箱卸货次序不受限制,避免了传统自卸车对车厢长度要求高、稳定性差、对卸货场地要求严格、无法加装全挂列车等缺点,使货物堆放更到位,避免二次转运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了卸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自卸汽车列车 多卸货次序 中分式底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治理环保设备分类及新技术探讨
14
作者 孙晖 申晓霞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5期19-21,共3页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较为明显的问题,本文以近年来废气治理环保设备的技术为例,对废气治理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废气治理以及控制方案,旨在为我国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废气 环境污染 废气控制技术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