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8MnVS6非调质钢大尺寸棒材往复热轧过程微观组织演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梦飞 张立文 +2 位作者 张驰 顾森东 申文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118,共7页
以热压缩实验所得38MnVS6非调质钢微观组织演化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38MnVS6非调质钢Φ90mm棒材往复热轧过程三维热-力-组织多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微观组织演化数学模型通过MSC.Marc子程序与轧制热-力耦... 以热压缩实验所得38MnVS6非调质钢微观组织演化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38MnVS6非调质钢Φ90mm棒材往复热轧过程三维热-力-组织多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微观组织演化数学模型通过MSC.Marc子程序与轧制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相耦合。计算并分析了38MnVS6非调质钢棒材10道次往复热轧过程中轧件的温度、再结晶分数以及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分布和演化。结果表明,由于截面尺寸较大,轧件的温度场具有不均匀性,进而导致微观组织场的不均匀性。轧制过程轧件表面温度及轧制后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实验值和模拟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MnVS6非调质钢 往复热轧 数值模拟 多场耦合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胀形工艺对核主泵转子屏蔽套上环状鼓包的治理能力分析
2
作者 崔岩 张立文 +2 位作者 张驰 李飞 申文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24,共5页
提出了采用二次胀形的办法解决焊接后屏蔽套上存在环缺陷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核主泵转子屏蔽套二次胀形过程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利用上述模型模拟了带有环状鼓包的转子屏蔽套二次胀形过程,计算了带有环状鼓包的... 提出了采用二次胀形的办法解决焊接后屏蔽套上存在环缺陷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核主泵转子屏蔽套二次胀形过程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利用上述模型模拟了带有环状鼓包的转子屏蔽套二次胀形过程,计算了带有环状鼓包的转子屏蔽套在第1次胀形和第2次胀形后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分布,预测了第1次胀形及第2次胀形后带有鼓包的屏蔽套的半径分布,并与单次胀形工艺对相同屏蔽套的治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次胀形工艺可以有效治理屏蔽套上的环状鼓包,且二次胀形对环状鼓包的治理能力优于单次胀形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转子屏蔽套 二次胀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系数对宽厚板轧制宽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柳翠茹 张立文 +2 位作者 张驰 顾森东 申文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11,125,共7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宽厚板轧制过程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对实际宽厚板轧制过程进行模拟,对比模拟宽展和实测宽展,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4种典型尺寸轧件轧制过程的模拟,得到了摩擦力和摩擦系数在接触...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宽厚板轧制过程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对实际宽厚板轧制过程进行模拟,对比模拟宽展和实测宽展,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4种典型尺寸轧件轧制过程的模拟,得到了摩擦力和摩擦系数在接触弧上的分布规律,以及摩擦系数与轧件边部形状和平均宽展对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轧件自由表面处宽展量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厚度对称面处宽展量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轧件的平均宽展量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板坯宽度减小、压下量增大时,随摩擦系数增大,平均宽展量减小的趋势更明显。基于以上模拟结果,将摩擦系数对宽展的影响规律引入芝原宽展计算公式,修正后公式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厚板轧制 摩擦系数 宽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nic 80A高温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元胞自动机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倩虹 张驰 +2 位作者 张立文 申文飞 唐晓乐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6-243,共8页
为研究Nimonic 80A高温合金双道次热压缩变形过程中静态再结晶组织结构演变特征,基于热加工过程中加工硬化、动态回复、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等物理冶金学原理,建立了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给出了静态回复系数、孕育期、晶界迁移速... 为研究Nimonic 80A高温合金双道次热压缩变形过程中静态再结晶组织结构演变特征,基于热加工过程中加工硬化、动态回复、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等物理冶金学原理,建立了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给出了静态回复系数、孕育期、晶界迁移速率等参数的变化方程。为了确定各方程中的参数,进行了一系列双道次热压缩实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间隙时间和温度的增加,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和再结晶分数均显著增加。其中,随着间隙时间的增加,未再结晶部分的静态回复作用增强,新晶粒的长大驱动力逐渐减小,静态再结晶分数增加的速率缓慢降低直至趋于0。实验结果证实,该元胞自动机模型能有效预测Nimonic 80A高温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镍基高温合金 静态再结晶 间隙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