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应烧结制备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舒国劲
窦占明
+4 位作者
喻振宁
刘凯
周坤卓
申懿婷
庞锦标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3-125,共3页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具有超低烧结温度的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Li_(2)Zn_(2)Mo_(3)O_(12)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表明:在550~650℃范围内,温度对陶瓷的物相...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具有超低烧结温度的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Li_(2)Zn_(2)Mo_(3)O_(12)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表明:在550~650℃范围内,温度对陶瓷的物相组成影响不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Li_(2)Zn_(2)Mo_(3)O_(12)陶瓷的体积密度、相对密度、介电常数(ε_(r))和品质因数(Q×f)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_(f))在-(70~90)×10^(-6)/℃波动。在625℃烧结2 h获得最大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4.25 g/cm^(3)和96.4%,以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10.9,Q×f=69459 GHz,τ_(f)=-8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烧结(ULTCC)
Li_(2)Zn_(2)Mo_(3)O_(12)陶瓷
反应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i_(0.5)Bi_(0.5)MoO_(4)对Li_(2)Zn_(2)(MoO_(4))_(3)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影响
2
作者
舒国劲
窦占明
+4 位作者
杨俊
庞锦标
袁世逢
刘凯
申懿婷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18-2124,共7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xLi_(0.5)Bi_(0.5)MoO_(4)-(1-x)Li_(2)Zn_(2)(MoO_(4))_(3)[xLBM-(1-x)LZM]复合陶瓷,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25%,30%,35%,40%和45%)的LBM对LZM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xLi_(0.5)Bi_(0.5)MoO_(4)-(1-x)Li_(2)Zn_(2)(MoO_(4))_(3)[xLBM-(1-x)LZM]复合陶瓷,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25%,30%,35%,40%和45%)的LBM对LZM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LBM不仅能将LZM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调节近零,还能降低LZM的烧结致密化温度;LBM可与LZM共存,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新相。随着LBM添加量增加,复合陶瓷的烧结致密化温度逐渐降低、体积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介电常数(εr)与τf逐渐增大而品质因数(Q×f)逐渐减小。当LBM添加量为40%时,LZM-LBM复合陶瓷在600℃烧结2 h获得最大体积密度为4.41 g/cm^(3),以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为13.8,Q×f为28 581 GHz,τ_(f)为-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0.5)Bi_(0.5)MoO_(4)陶瓷
Li_(2)Zn_(2)(MoO_(4))_(3)陶瓷
低温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应烧结制备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舒国劲
窦占明
喻振宁
刘凯
周坤卓
申懿婷
庞锦标
机构
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3-125,共3页
文摘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具有超低烧结温度的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Li_(2)Zn_(2)Mo_(3)O_(12)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表明:在550~650℃范围内,温度对陶瓷的物相组成影响不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Li_(2)Zn_(2)Mo_(3)O_(12)陶瓷的体积密度、相对密度、介电常数(ε_(r))和品质因数(Q×f)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_(f))在-(70~90)×10^(-6)/℃波动。在625℃烧结2 h获得最大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4.25 g/cm^(3)和96.4%,以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10.9,Q×f=69459 GHz,τ_(f)=-84×10^(-6)/℃。
关键词
超低温烧结(ULTCC)
Li_(2)Zn_(2)Mo_(3)O_(12)陶瓷
反应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Keywords
ultra-low temperature sintering(ULTCC)
Li_(2)Zn_(2)Mo_(3)O_(12)ceramic
reaction sintering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i_(0.5)Bi_(0.5)MoO_(4)对Li_(2)Zn_(2)(MoO_(4))_(3)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影响
2
作者
舒国劲
窦占明
杨俊
庞锦标
袁世逢
刘凯
申懿婷
机构
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18-2124,共7页
基金
工信部强基工程项目(0714-EMTC-02-00869)。
文摘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xLi_(0.5)Bi_(0.5)MoO_(4)-(1-x)Li_(2)Zn_(2)(MoO_(4))_(3)[xLBM-(1-x)LZM]复合陶瓷,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25%,30%,35%,40%和45%)的LBM对LZM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LBM不仅能将LZM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调节近零,还能降低LZM的烧结致密化温度;LBM可与LZM共存,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新相。随着LBM添加量增加,复合陶瓷的烧结致密化温度逐渐降低、体积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介电常数(εr)与τf逐渐增大而品质因数(Q×f)逐渐减小。当LBM添加量为40%时,LZM-LBM复合陶瓷在600℃烧结2 h获得最大体积密度为4.41 g/cm^(3),以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为13.8,Q×f为28 581 GHz,τ_(f)为-4×10^(-6)/℃。
关键词
Li_(0.5)Bi_(0.5)MoO_(4)陶瓷
Li_(2)Zn_(2)(MoO_(4))_(3)陶瓷
低温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Keywords
Li_(0.5)Bi_(0.5)MoO_(4)ceramics
Li_(2)Zn_(2)(MoO_(4))_(3)ceramics
low temperature sintering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y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应烧结制备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舒国劲
窦占明
喻振宁
刘凯
周坤卓
申懿婷
庞锦标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i_(0.5)Bi_(0.5)MoO_(4)对Li_(2)Zn_(2)(MoO_(4))_(3)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影响
舒国劲
窦占明
杨俊
庞锦标
袁世逢
刘凯
申懿婷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