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主要凹陷的成藏期 被引量:15
1
作者 申家年 郭金荣 +2 位作者 霍秋立 冯子辉 鄢仁勤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9,共4页
采用生排烃史法、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法、Mango轻烃参数法,结合沉降史、热史分析了海拉尔盆地主要凹陷的成藏期,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最早成藏时间距今分别为120Ma和122Ma,主要成藏期距今分别为110~95Ma,112~96Ma,... 采用生排烃史法、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法、Mango轻烃参数法,结合沉降史、热史分析了海拉尔盆地主要凹陷的成藏期,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最早成藏时间距今分别为120Ma和122Ma,主要成藏期距今分别为110~95Ma,112~96Ma,成藏期可分为早成藏期(伊敏组早期)和主成藏期(伊敏组末期一青元岗组早期);由于海拉尔盆地大部分圈闭是在主成藏期前形成的,因此,圈闭形成时间不是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早成藏期形成的油藏被发现的数量偏少,有待进一步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尔逊凹陷 贝尔凹陷 成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天然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申家年 毛立权 +2 位作者 王金奎 赵秦岭 鄢仁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4,共4页
根据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天然气产出的地质背景、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及介于该斜坡带和齐家—古龙凹陷之间的塔字号井区天然气组分变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运移过程中的气体组分分异使齐家—古龙的热成因气经塔字号井区运移到西斜坡时基本... 根据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天然气产出的地质背景、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及介于该斜坡带和齐家—古龙凹陷之间的塔字号井区天然气组分变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运移过程中的气体组分分异使齐家—古龙的热成因气经塔字号井区运移到西斜坡时基本变成了具有生物气特征的干气;富拉尔基地区的天然气是典型的生物气;其他大部分地区是齐家古—龙热成因气和原地生物气的混合。利用甲烷碳同位素对不同地区的生物气比例进行估算,距离齐家—古龙越远生物气所占比例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热成因气 混合 西部斜坡带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相对挥发度探讨凝析气的相态成因——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申家年 卢双舫 +1 位作者 李景坤 薛海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6,9,共4页
松辽盆地仅在古龙凹陷英51井、古109井钻遇凝析气层,凝析气层下部均有含溶解气的油层,它们皆来自凹陷内青山口组高成熟源岩,用目前业已提出的凝析油气相态成因机制难以得到解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相对挥发度探讨凝析气的相态成因,认... 松辽盆地仅在古龙凹陷英51井、古109井钻遇凝析气层,凝析气层下部均有含溶解气的油层,它们皆来自凹陷内青山口组高成熟源岩,用目前业已提出的凝析油气相态成因机制难以得到解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相对挥发度探讨凝析气的相态成因,认为古龙凹陷凝析气是热蒸发作用形成的,发生热蒸发分馏时,油气藏中不同组分的蒸发能力不同,这种差异可用相对挥发度(α)来表征,并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α是约束热蒸发形成的凝析油气与下伏残留油气组分比值关系的纽带;古龙凹陷凝析气层主要烃类组分比值与其下伏油层主要烃类组分比值之间的关系与状态方程计算的地层条件下热蒸发α保持一致,从而证实古龙凹陷的凝析气是热蒸发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凹陷 凝析气 相对挥发度 相态 成因 相态研究 凝析气层 成因机制 凝析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元素的干酪根类型指数计算 被引量:7
4
作者 申家年 杨久莹 +4 位作者 周放 张健 杨贯楠 仇亚平 孙艳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31,128,共9页
干酪根有机元素的范氏图法是被广泛采用的划分干酪根类型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范氏图与干酪根类型指数TI法划分的结果有较大出入.利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143个样品实测的干酪根类型指数TI和有机元素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提出一种较为... 干酪根有机元素的范氏图法是被广泛采用的划分干酪根类型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范氏图与干酪根类型指数TI法划分的结果有较大出入.利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143个样品实测的干酪根类型指数TI和有机元素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提出一种较为简洁的利用有机元素H/C、O/C直接计算TI的公式,将计算结果称作ETI;利用松辽盆地北部和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51个样品对ETI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TI确定干酪根类型与TI法的一致性明显优于范氏图法与TI法的一致性.ETI的提出为利用干酪根有机元素测试结果评估干酪根类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类型划分 范氏图 TI指数 有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水井井口温度的计算 被引量:4
5
作者 申家年 孙小洁 刘海钧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3-85,共3页
水是地热能利用的载体.根据二维半无限大垂直埋管表面的稳态放热模型及牛顿换热公式,推导出地热水井在不同深处的垂直管道外表到周围介质的外部放热系数.通过实例计算了林甸地区浅部岩石热导率值,并对该热导率值进行了验证.根据输... 水是地热能利用的载体.根据二维半无限大垂直埋管表面的稳态放热模型及牛顿换热公式,推导出地热水井在不同深处的垂直管道外表到周围介质的外部放热系数.通过实例计算了林甸地区浅部岩石热导率值,并对该热导率值进行了验证.根据输液管道节点温度的舒霍夫计算公式,以10m为步长,用逐步迭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岩石热导率 井口温度 计算 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江地区油田分布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申家年 李松雨 +2 位作者 武晓彬 张冬玲 翟瑞滨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分析了两江地区成熟源岩、良好盖层、断裂及水动力场分布与已发现油田的关系 .认为源岩、盖层、断裂、水动力场是油运聚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该区主要油源岩为青山口组和嫩一段泥岩 ,其演化程度控制着油气聚集的数量 ;盖层控制着油聚集... 分析了两江地区成熟源岩、良好盖层、断裂及水动力场分布与已发现油田的关系 .认为源岩、盖层、断裂、水动力场是油运聚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该区主要油源岩为青山口组和嫩一段泥岩 ,其演化程度控制着油气聚集的数量 ;盖层控制着油聚集的数量和分布 ;断层是青山口组源岩向下伏泉头组断续发育的砂体条带和砂岩透镜体的运移通道 ;沉积水动力场的分布决定渗透层内流体的运动方向 .源岩成熟区、良好盖层分布区、断裂发育区和水动力场高水位向低水位急剧变化带的叠合带是油运聚成藏的有利场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江地区 油藏 源岩 油气运移 油田分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原油降解程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申家年 卢双舫 薛海涛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8,共1页
关键词 原油组成 降解程度 松辽盆地北部 色谱-质谱分析 混合比例 气相色谱 西部斜坡 饱和烃 特征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气源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申家年 梁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1-4,9,共5页
运用不同方法对比研究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组分。研究中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和轻烃族组成验证德惠断陷火石岭天然气类型;利用轻烃指纹研究并未区分出火石岭组和沙河子组泥岩的轻烃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与秩和检验证明了火石岭组和沙河子... 运用不同方法对比研究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组分。研究中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和轻烃族组成验证德惠断陷火石岭天然气类型;利用轻烃指纹研究并未区分出火石岭组和沙河子组泥岩的轻烃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与秩和检验证明了火石岭组和沙河子组泥岩轻烃指纹参数并无差别;通过轻烃指标交会图分析了火石岭组天然气与沙河子组泥岩和火石岭组泥岩的亲缘性。最后推断火石岭组和沙河子组泥岩混合形成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气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惠断陷 火石岭组 气源对比 聚类分析 秩和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宋站南地区天然气成因 被引量:2
9
作者 申家年 于勇 +1 位作者 孙东 王雅春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宋站南地区天然气与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型气及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煤型气的组分、甲烷碳同位素类比证明:宋站南地区存在煤型气、油型气和无机非烃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研究区的天然气类型的平面和垂向分布明显受气源岩的分布和... 根据宋站南地区天然气与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型气及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煤型气的组分、甲烷碳同位素类比证明:宋站南地区存在煤型气、油型气和无机非烃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研究区的天然气类型的平面和垂向分布明显受气源岩的分布和断裂控制。宋站南地区断裂发育且腹地有较好的煤型气源岩分布,其煤型气更有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站南地区 天然气成因 煤型气 油型气 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2000压汞仪输出软件的新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家年 翟瑞滨 《石油仪器》 2000年第2期8-10,共3页
WS2000压汞仪是意大利CARLOERBA公司80年代产品,随仪器提供了Milestone100软件。该软件可完成对仪器的部分控制\数据采集及两种图形和一组数据的屏幕显示与打印输出。但其输出的图形和数据都与石油行业的现有习惯和规范不符,这一差... WS2000压汞仪是意大利CARLOERBA公司80年代产品,随仪器提供了Milestone100软件。该软件可完成对仪器的部分控制\数据采集及两种图形和一组数据的屏幕显示与打印输出。但其输出的图形和数据都与石油行业的现有习惯和规范不符,这一差别使仪器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基于对仪器采集数据后形成的数据文件分析,用VisualBasic编制了新的软件。新软件不但能输出两种图形,而且还可计算出石油行业中常用的绝大部分孔隙结构参数,并能输出计算后的部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仪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程序设计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与砂岩混合产气模拟实验研究
11
作者 申家年 孔德深 +1 位作者 王义军 王亮 《录井工程》 2009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了验证在高压环境下井筒钻井液及岩屑是否产气,及对气测录井是否产生影响,选择4种常用的钻井液和海拉尔盆地6块不同深度、不同层位砂岩,在100℃、150℃温度条件下分别进行4种钻井液及其与砂岩混合物的模拟加热实验。结果显示,常用的4... 为了验证在高压环境下井筒钻井液及岩屑是否产气,及对气测录井是否产生影响,选择4种常用的钻井液和海拉尔盆地6块不同深度、不同层位砂岩,在100℃、150℃温度条件下分别进行4种钻井液及其与砂岩混合物的模拟加热实验。结果显示,常用的4种钻井液在低温时基本不产气,高温时均产气,温度是影响其受热产气量的主要因素;产出气中以非烃气为主,钻井液类型是影响产出气中N2和CO2含量的主要因素;当地层温度较高时,存在钻井液受热产出CO2并对气测录井产生影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产气量 气测井 砂岩 地层高温 双因素分析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生油门限重新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12
作者 卢双舫 李娇娜 +7 位作者 刘绍军 冯子辉 李景坤 霍秋立 王雪 薛海涛 李吉君 申家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3,共8页
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主力烃源岩区(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主力烃源岩层(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青二段-青三段)成烃转化率-埋深关系曲线及R0-埋深关系曲线进行了系统分析,重新厘定盆地生油门限深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主... 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主力烃源岩区(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主力烃源岩层(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青二段-青三段)成烃转化率-埋深关系曲线及R0-埋深关系曲线进行了系统分析,重新厘定盆地生油门限深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主力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深度可能为1400~1700m,而不是过去认为的1200m左右。生油门限深度的变化对盆地各地区资源潜力和勘探方向具有不同的影响:对于主力烃源岩区,生油门限变深,将使评价所得生、排烃量减少,但对资源潜力没有明显影响,可能影响对勘探方向和有利目标的评价;对于烃源岩埋藏相对较浅的滨北地区,生油门限变深,勘探潜力、勘探方向、有利目标评价将受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盆地内抬升剥蚀量较大的东南隆起区,生油门限变浅,约为700m,将明显提升朝阳沟阶地、长春岭背斜和宾县-王府地区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生油门限 生油高峰 主力烃源岩区 主力烃源岩层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流沉积岩相划分及其发育规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雷 李振海 +2 位作者 张学娟 刘敏 申家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4,共8页
在Tailling等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沉积过程中的流变学特征和沉积物支撑机制的滑塌流-浊流-碎屑流三分(滑塌岩相、碎屑流岩相和浊积岩相)14个序列的重力流岩相划分体系;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段大量的岩心资料,并借助于测井曲线... 在Tailling等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沉积过程中的流变学特征和沉积物支撑机制的滑塌流-浊流-碎屑流三分(滑塌岩相、碎屑流岩相和浊积岩相)14个序列的重力流岩相划分体系;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段大量的岩心资料,并借助于测井曲线和录井数据,对合水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的岩相及岩相组合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合水地区主要发育5类重力流沉积岩相组合类型,即低密度浊流组合、高密度浊流组合、黏滞性碎屑流组合、弱黏滞性碎屑流组合以及滑塌岩组合;对比合水地区重力流沉积空间发现,滑塌岩相发育范围相对局限,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失稳区,碎屑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斜坡带-坡折带处,浊流沉积的分布范围最广;'浅水凸形'坡折带位于三角洲前缘或三角洲平原附近,是重力流重要的触发区,主要控制正常牵引流三角洲前缘中松散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深水凹形'坡折带位于前三角洲深水区,是深水重力流砂体主要的卸载沉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段 重力流沉积 岩相 岩相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滨北区油气运移与油源对比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卢双舫 纪贤伟 +2 位作者 王跃文 薛海涛 申家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共3页
针对松辽盆地滨北区油气勘探长期没有实质性突破、油气勘探前景不甚明朗的难题,该文试图从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的角度作一些分析。利用甾萜标记化合物对区内进行的油源对比和利用含氮化合物对区内进行的油气运移研究表明,延伸入滨北的长... 针对松辽盆地滨北区油气勘探长期没有实质性突破、油气勘探前景不甚明朗的难题,该文试图从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的角度作一些分析。利用甾萜标记化合物对区内进行的油源对比和利用含氮化合物对区内进行的油气运移研究表明,延伸入滨北的长垣北端的原油可能有多个来源:即西部的齐家-古龙凹陷、东部的三肇凹陷和北部的滨北区(如黑鱼泡凹陷)。而松辽盆地主力源岩区的齐家-古龙凹陷生成的原油可以越过滨洲铁路线向北运移,但是达不到凹陷的北端。其他广大滨北区的少量油气显示与本地源岩有关。因此,滨北区的油气勘探应该立足于对滨北区源岩条件更为详细的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油源对比 含氮化合物 滨北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气源岩有机质丰度分级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薛海涛 石涵 +1 位作者 卢双舫 申家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5-27,48,共4页
以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参数(地层、地史、热史)为例,分别计算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单位面积碳酸盐岩的生气量及源岩和围岩各种形式的残留和耗散气量(吸附气量、油溶气量、水溶气量、扩散气量),进而根据物质平衡原理计... 以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参数(地层、地史、热史)为例,分别计算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单位面积碳酸盐岩的生气量及源岩和围岩各种形式的残留和耗散气量(吸附气量、油溶气量、水溶气量、扩散气量),进而根据物质平衡原理计算出有效排气量(有效排气量=生气量-吸附气量-油溶气量-水溶气量-扩散气量),以排气量为指标给出气源岩分级评价的标准,并计算出其对应的有机质丰度,建立了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气源岩的分级评价表。经综合分析,归纳出我国碳酸盐岩有机质类型为II型的成熟气源岩“非、无效、差、中、好、很好”各级对应的TOC界限值分别为“0.2、0.4、0.7、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早古生代 碳酸盐岩 油源岩 气源岩 评价 物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台油田成藏期与生排烃期的匹配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卢双舫 徐立恒 +1 位作者 申家年 张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2,共3页
利用模拟实验数据,建立并标定了研究区沙三段泥岩有机质成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由此出发,评价了源区车西洼陷的生排烃剖面,并对生油门限、生油高峰、排油门限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对车西洼陷3套可能源岩的生排烃史... 利用模拟实验数据,建立并标定了研究区沙三段泥岩有机质成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由此出发,评价了源区车西洼陷的生排烃剖面,并对生油门限、生油高峰、排油门限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对车西洼陷3套可能源岩的生排烃史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潜山区主力油源车西沙三段的排烃期为东营组沉积后的晚近期,这与由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确定的区内流体运聚成藏期完全一致,从而相互佐证了生排烃期和成藏期研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有机质 生油层 排烃 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度井中钻井液携屑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树人 张景富 申家年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6-129,共4页
以油田的实际施工条件作为选择实验方案的基础,以定量研究岩屑运移规律为目的,在自行设计的“水平井钻井液携屑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了钻井液携屑实验。研究了钻井液运移的诸因素,分析并评价了环空岩屑的运移形式,为建立岩屑运移理... 以油田的实际施工条件作为选择实验方案的基础,以定量研究岩屑运移规律为目的,在自行设计的“水平井钻井液携屑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了钻井液携屑实验。研究了钻井液运移的诸因素,分析并评价了环空岩屑的运移形式,为建立岩屑运移理论模型提供了依据。试验表明:形成岩屑床的临界井斜角为40~50°。成床临界环空返速为0.8~1.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岩屑运移 岩屑床 岩屑浓度 大斜度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天然气盖层差异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雷 朱伦葳 +3 位作者 卢双舫 张学娟 申家年 王雅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6,共10页
通过分析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上覆岩层的岩性、物性、空间位置及厚度等差异分布规律,确定了火山岩天然气盖层的类型及划分标准,探讨了各类型盖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天然气封闭性及其对气藏发育控制作用的差异性。分析结... 通过分析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上覆岩层的岩性、物性、空间位置及厚度等差异分布规律,确定了火山岩天然气盖层的类型及划分标准,探讨了各类型盖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天然气封闭性及其对气藏发育控制作用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藏盖层具有3种类型:Ⅰ型为顶部泥岩盖层,Ⅱ型为顶部致密火山岩盖层,Ⅲ型为上部致密火山岩夹层盖层。其中,Ⅱ型和Ⅲ型盖层岩性均含有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两类岩性,且伽马及密度测井曲线都显示高值特征;二者测井响应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布位置上的差异,Ⅱ型盖层位于火山岩顶部,而Ⅲ型盖层则位于火山岩段上部,其上还覆盖低密度火山岩段。Ⅱ型盖层覆盖面积大,空间连续性好,排替压力最大可达8.8 MPa,相同盖层厚度条件下所对应单井日产气量最高,可达36.6×104m3;Ⅰ型盖层覆盖面积次之,且主要发育在断陷边部地区,排替压力最大为6.9 MPa,覆盖范围内单井日产气量最高为23.2×104m3;而Ⅲ型盖层分布区域内致密封盖层之间空间连续性较差,盖层排替压力大部分在4.75 MPa以内,单井日产气量最高仅为12.8×104m3。Ⅱ型盖层对天然气具有更强的封盖作用,Ⅰ型盖层次之,Ⅲ型盖层封盖能力最差。各类型盖层封盖能力的差异性控制着火山岩气藏的形成与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封盖能力 盖层 天然气藏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图像技术定量识别油层水淹程度 被引量:5
19
作者 文慧俭 申家年 +1 位作者 耿长喜 左铁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3期56-58,共3页
利用岩石样品中油质沥青、胶质沥青、水等3种孔隙流体组分在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上具有可分性的特点,依据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荧光发光面积的差异判断油层水淹状况。指出了注入水含量的增加所引发油质沥青和胶质沥青浓度的变化是荧光颜... 利用岩石样品中油质沥青、胶质沥青、水等3种孔隙流体组分在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上具有可分性的特点,依据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荧光发光面积的差异判断油层水淹状况。指出了注入水含量的增加所引发油质沥青和胶质沥青浓度的变化是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发光面积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给出了岩样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随含水上升时的变化规律,并对荧光图像的荧光波长和相对强度进行了量化。根据密闭取心井资料确立了油层水淹程度的定量判别标准。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水淹层判断的符合率达到77%,具有现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荧光图像 波长 相对强度 水淹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动力学法在黄骅坳陷未熟—低熟油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双舫 郭春萍 +3 位作者 申家年 王峰 廖前进 于俊利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6期18-23,共6页
化学动力学模型在黄骅坳陷的应用表明,研究区的丛粒藻、菌解有机质及可溶有机质中的非烃、沥青质的确能在浅于常规生油门限的埋深条件下开始大量生烃。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烃源岩的分布、厚度、埋藏史及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和残烃特征所进... 化学动力学模型在黄骅坳陷的应用表明,研究区的丛粒藻、菌解有机质及可溶有机质中的非烃、沥青质的确能在浅于常规生油门限的埋深条件下开始大量生烃。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烃源岩的分布、厚度、埋藏史及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和残烃特征所进行的定量评价表明,孔店南区孔二段生成和排出的未熟—低熟油量分别为34.5×108t和31.9×108t,歧口西区沙一下分别为13.4×108t和9.4×108t,两层位所提供的油资源量(包括成熟油)分别为7.1×108t和2.8×108t。这意味着,孔店南区孔二段应该能导致小而肥的未熟—低熟油聚集,而与区内沙一下有关的地区和层位的勘探潜力也值得重视。这同时也表明,从化学动力学理论出发,进行未熟—低熟油生成、排出量及资源量的评价,不仅理论上可信,而且实践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未熟油 低熟油 资源评价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