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空化热效应破解剩余污泥的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由美雁 张秀秀 +1 位作者 沈阳 朱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1,共6页
为探明超声方法破解剩余污泥时的热效应,分别采用超声和水浴加热方法作用于有机大分子、细菌和剩余污泥.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作用酸性橙前后的TC和TOC含量降低,验证超声空化存在高温热解作用;对比三种情况下超声作用细菌和剩余污泥的破解... 为探明超声方法破解剩余污泥时的热效应,分别采用超声和水浴加热方法作用于有机大分子、细菌和剩余污泥.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作用酸性橙前后的TC和TOC含量降低,验证超声空化存在高温热解作用;对比三种情况下超声作用细菌和剩余污泥的破解效果为:未通入循环冷却水时超声>通入循环冷却水时超声>水浴加热,超声的热效应对细菌和剩余污泥的破解起促进作用;超声破解剩余污泥时超声引起温升的能量占超声总能量的10%以上,当温升达到70℃后,超声的热作用对剩余污泥的贡献率为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剩余污泥 酸性橙 细菌 污泥破解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由美雁 李现瑾 +1 位作者 王利伟 朱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7-451,共5页
通过混合水平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和超声脉冲比及超声时间与频率、时间与功率和功率与频率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剩余污泥超声破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破解污泥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超声时间7min... 通过混合水平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和超声脉冲比及超声时间与频率、时间与功率和功率与频率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剩余污泥超声破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破解污泥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超声时间7min,超声频率20kHz,超声功率600W,超声脉冲比3:1;3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考察超声破解7个不同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的情况,当适当提高污泥浓度时破解效果更佳;考察超声破解污泥时间曲线,超声破解污泥40min后各指标的破解率增加缓慢,在15—20min时超声破解污泥的能量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污泥破解 超声波 正交试验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H200单元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由美雁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8,共3页
ANSYS软件是通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分析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分析精度和求解规模的一个因素,ANSYS的前处理程序常应用MESH200单元来划分网格,结合实例来说明MESH200单元的用法和特点,为几何实体划分网格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MESH200 ANSYS 网格划分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梁动力学仿真的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宁祥 谢里阳 +1 位作者 吴克勤 由美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4-717,共4页
针对弥散裂缝模型对裂纹影响区域没有定义的不足,基于应变能等效原则,提出了一种确定裂纹单元长度的计算方法,使这种传统、粗糙的建模方法更加实用.得出了裂纹影响区域相对裂纹深度的变化规律,当量纲一裂纹深度为0.4时,裂纹影响区域最大... 针对弥散裂缝模型对裂纹影响区域没有定义的不足,基于应变能等效原则,提出了一种确定裂纹单元长度的计算方法,使这种传统、粗糙的建模方法更加实用.得出了裂纹影响区域相对裂纹深度的变化规律,当量纲一裂纹深度为0.4时,裂纹影响区域最大,约为0.443倍梁高.算例表明,采用改进模型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梁 有限元模型 振动特性 应变能等效原则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掺杂量对N-BiVO_4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敏 韩进 +4 位作者 张宇 由美雁 杨光俊 柴天昱 朱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2,共7页
以水稻秆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掺杂N-BiVO_4光催化剂。利用XPS,XRD,SEM,BET和UV-Vis DR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系列样品均为单斜白钨矿型BiVO4,Y掺杂并没有改变N-BiVO_4催化剂的晶型;Y掺杂抑制了晶粒生长... 以水稻秆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掺杂N-BiVO_4光催化剂。利用XPS,XRD,SEM,BET和UV-Vis DR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系列样品均为单斜白钨矿型BiVO4,Y掺杂并没有改变N-BiVO_4催化剂的晶型;Y掺杂抑制了晶粒生长和团聚,导致N-BiVO_4晶体粒径减小和比表面积增大,禁带宽度变窄和光吸收边红移。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通过光催化降解偶氮胭脂红B(Azocarmine B,AZB),考察了Y掺杂量对N-BiVO_4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其中6Y-N-BVO的光催化效果最好,50min后对偶氮胭脂红B的降解率达97%,较N-BVO(68%)和6Y-BVO(72%)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秆 掺杂 BIVO4 偶氮胭脂红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