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建 袁庆忠 +2 位作者 潘国政 郝龙 由法平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4期28-30,34,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施行射频辅助肝切除术的20例肝癌病人,其中12例为切缘射频治疗后行肝切除,8例为切肝后肝断面射频治疗,肿瘤平均直径为(4.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施行射频辅助肝切除术的20例肝癌病人,其中12例为切缘射频治疗后行肝切除,8例为切肝后肝断面射频治疗,肿瘤平均直径为(4.7±2.7)cm。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射频辅助肝切除术,射频治疗时间为(24.4±15.3)分钟,术中出血(130.7±22.5)ml,术后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随访12~24个月,5例出现肝内新发病灶,1例切缘复发,2例出现门脉癌栓,2例发生肺转移。结论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作为肝切除的一种手术方式,符合现代无血切肝的理念,具有术中出血少、切缘复发率低的优势,是一种有临床价值的切肝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射频消融 肝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dNLR值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红蕾 由法平 +3 位作者 卜庆敖 薛庆泽 袁庆忠 李文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值(dNLR值)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初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的dNLR值,应用ROC曲线将患者分为高dNLR组(dNLR≥2.5)39例和低d...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值(dNLR值)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初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的dNLR值,应用ROC曲线将患者分为高dNLR组(dNLR≥2.5)39例和低dNLR组(dNLR<2.5)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乳腺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患者术前dNLR的增高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AJCC分期及组织学分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dNLR组和低dNLR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15.1、2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dNLR组和低dNLR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8.6和7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dNLR是影响OS和DF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dNLR升高是影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OS(HR=1.673,95%CI1.054~2.656,P=0.029)和DFS(HR=1.726,95%CI 1.142~2.608,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dNLR可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联合三黄粉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书领 由法平 袁庆忠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联合三黄粉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93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联合三黄粉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93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乳房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两组均给予三黄粉外敷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乳房外观满意度评分、数字评分法(NRS)疼痛程度评分、血液白细胞计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年龄、乳腺炎病程、发病部位、肿块大小、局部皮肤性状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乳腺外观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NRS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血液白细胞计数、炎症因子水平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联合三黄粉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安全有效,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乳房外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 三黄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先恒 王书领 +4 位作者 李晓梅 由法平 潘国政 郭宗英 袁庆忠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8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初次手术治疗后复发患者5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再次手术组24例与射频消融组34例。再次手术组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开腹肝癌切除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初次手术治疗后复发患者5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再次手术组24例与射频消融组34例。再次手术组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开腹肝癌切除术,射频消融组行腹腔镜联合超声肝癌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比较两组再次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再次治疗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预后。结果再次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初次切除至复发时间、肝功能分级、复发肿瘤数目、位置、大小、血清检测项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再次手术组治疗时间为(160.0±46.7)min、术后住院时间为(8.1±2.3)d,射频消融组分别为(61.3±32.4)min和(4.6±1.6)d;与再次手术组比较,射频消融组治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均<0.05)。再次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8/24),射频消融组为5.9%(2/34),射频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再次手术组(P<0.05)。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再次手术组分别为95.8%、62.9%、31.4%,射频消融组分别为91.2%、57.1%、33.9%。再次手术组、射频消融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5、40.4个月,无瘤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6、34.1个月,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5%、88.0%;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5.40%、54.00%;两组以上生存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再次手术切除相比,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治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术后复发 再次手术切除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