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北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小燕 李爱琴 +2 位作者 段晓晨 田随良 刘美荣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4期82-86,共5页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分析了研究区100余口探井的岩、电特征,对镇北油田长3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将长3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311、长312、长313、长321、长322、长323、长331、长332、长333等9个不同级别的小层,各小层厚度...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分析了研究区100余口探井的岩、电特征,对镇北油田长3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将长3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311、长312、长313、长321、长322、长323、长331、长332、长333等9个不同级别的小层,各小层厚度大致相等。其中长322、331小层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发育,是研究区长3油层组的主力产油层。长3油层组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储层非均质性及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了地质基础数据,对油田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3油层组 标志层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镇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华油田华152井区外围长3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晓燕 赵永刚 +2 位作者 田随良 李小宝 张宝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22-26,59,共6页
华152井区外围是鄂尔多斯盆地城华油田重要的产油和扩建井区,其主力产层为延长组长3油层组。研究该区长3储层的孔隙发育特征,对于石油储层评价,乃至认识油藏的形成和预测油藏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及孔喉图像... 华152井区外围是鄂尔多斯盆地城华油田重要的产油和扩建井区,其主力产层为延长组长3油层组。研究该区长3储层的孔隙发育特征,对于石油储层评价,乃至认识油藏的形成和预测油藏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及孔喉图像分析得出,研究区长3储层砂岩中与油气流体活动有关的孔隙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各种次生溶蚀孔隙;喉道以片状为主,其次为缩颈型和管束状。同时,发现砂岩的沉积环境与孔隙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砂岩以中—细喉为主,而河口砂坝储层砂岩以中喉居多。利用压汞法对长3储层毛细管压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孔喉分布既有较复杂的单峰型,也有简单的双峰型,毛细管压力曲线大致可分为Ⅰ,Ⅱ,Ⅲ3种类型。长3储层孔喉分选程度总体相对较好,孔喉体积差别较大。总体上,砂岩孔隙结构及分布特征反映出该区长3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能力,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类型 孔隙结构 长3储层 华152井区 城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晓燕 李建霆 +2 位作者 刘军锋 马春林 田随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195,225,共5页
运用综合地质研究方法,从沉积微相类型及分布特征、储层砂体主要成岩作用、储层砂体物性等方面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3油层组储层砂体特征。结果表明:长3储层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储层属低孔、特低渗储集体... 运用综合地质研究方法,从沉积微相类型及分布特征、储层砂体主要成岩作用、储层砂体物性等方面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3油层组储层砂体特征。结果表明:长3储层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储层属低孔、特低渗储集体。储层影响因素为沉积微相类型、平面分布以及储层砂体厚度和成岩作用。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储集体物性略好于河口坝,并且其分布面积大,是研究区的主要储层砂体,砂体厚度越大储层物性越好;对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为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和高岭石的交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延长组 城壕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