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砧木耐热性评价及热胁迫生理响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田茂燕 向婷颖 +3 位作者 钟川 王鹏 阳燕娟 于文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7,共9页
南方地区番茄在春延后栽培和秋提前栽培中易受异常高温的影响,采用耐热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可以提高番茄的耐热性。为筛选耐热性强的番茄砧木种质资源,本试验对20份番茄砧木种质的种子和幼苗进行热胁迫处理,根据热害表型和幼苗生长生理指... 南方地区番茄在春延后栽培和秋提前栽培中易受异常高温的影响,采用耐热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可以提高番茄的耐热性。为筛选耐热性强的番茄砧木种质资源,本试验对20份番茄砧木种质的种子和幼苗进行热胁迫处理,根据热害表型和幼苗生长生理指标评价砧木种质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热胁迫抑制番茄砧木种子萌发,随着温度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34℃时,除N3外的砧木种质种子发芽率降至50%以下;37℃时种子发芽率均降至24%以下,40℃时种子发芽率均为0。亚高温(34℃/28℃)和高温(37℃/28℃)胁迫下,G3、N3、Q2均表现强耐高温(HR),A1、Q3、Q4、Q5、Y4表现中耐高温(MR)或耐高温(R)。幼苗热害指数与株高、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SPAD值、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利用以上7项生长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供试种质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种质G3、N3、Q2的耐热性居前3位,与亚高温胁迫的幼苗热害指数排序一致。综上,种质G3、N3、Q2强耐高温,可作为选育耐热番茄砧木的骨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砧木 耐热性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砧用茄子种质耐冷性鉴定及耐性生理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向婷颖 田茂燕 +3 位作者 钟川 王鹏 阳燕娟 于文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3-171,共9页
【目的】探讨低温对砧用茄子幼苗生理的影响,筛选出耐冷性强的种质,为选育适合华南地区秋冬番茄嫁接栽培的耐冷砧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份砧用茄子种质为材料,设置10、15和20℃不同低温处理,通过种子发芽及幼苗低温胁迫试验,根... 【目的】探讨低温对砧用茄子幼苗生理的影响,筛选出耐冷性强的种质,为选育适合华南地区秋冬番茄嫁接栽培的耐冷砧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份砧用茄子种质为材料,设置10、15和20℃不同低温处理,通过种子发芽及幼苗低温胁迫试验,根据发芽指标、冷害指数和生理指标鉴定评价砧用茄子种质的耐冷性。【结果】10℃低温明显抑制砧用茄子种子萌发,除J61的发芽率为18.33%外其余种质的发芽率均在10.00%以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与幼苗冷害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种质BC05和J13的幼苗冷害指数分别为0.16和0.20,表现强耐低温,种质BC06、J60、AQ和A的幼苗冷害指数为0.27~0.40,表现中耐低温,BC01、BC02和BC03等8份种质的冷害指数为0.40~0.56,表现耐低温。10℃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不同种质的响应程度不同。幼苗冷害指数分别与叶绿素含量、MDA含量的变化率呈极显著(P<0.01,下同)和显著(P<0.05,下同)正相关,与Pro含量及SOD、POD、CAT活性的变化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对供试种质的耐冷性进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以上表现强耐低温、中耐低温的6份种质的综合耐冷性排序前6,聚类分析将这6份种质归类为强耐低温类、耐低温类。【结论】种子发芽指标不应作为砧用茄子耐冷性的鉴定指标,幼苗冷害指数及叶绿素、MDA、Pro含量和SOD、POD、CAT活性6项生理指标可作为耐冷性的鉴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BC05、J13、BC06、J60、AQ和A等6份种质耐冷性强,可作为选育耐冷砧木新品种的骨干种质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用茄子 低温胁迫 耐冷性 生理响应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野生近缘种托鲁巴姆试管微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映卿 钟川 +4 位作者 刘斯晗 田茂燕 向婷颖 阳燕娟 于文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84-2090,共7页
嫁接栽培是茄果类蔬菜防治土传病害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茄子野生近缘种托鲁巴姆(Solanums torvum)因综合抗性强,成为茄子和番茄嫁接的常用优良砧木。但是,由于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低,苗龄较长,限制了其在... 嫁接栽培是茄果类蔬菜防治土传病害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茄子野生近缘种托鲁巴姆(Solanums torvum)因综合抗性强,成为茄子和番茄嫁接的常用优良砧木。但是,由于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低,苗龄较长,限制了其在工厂化育苗中的大规模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其他方法及相应技术体系提高托鲁巴姆的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成本。为优化托鲁巴姆微扦插技术,该研究探索并优化了试管内微扦插繁殖托鲁巴姆技术,以无菌播种获得初代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比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托鲁巴姆微扦插繁殖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托鲁巴姆在不同培养基中,腋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初代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0.5 mg·L^(-1)+IBA 0.1 mg·L^(-1),出芽率达90%。(2)继代扦插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4 mg·L^(-1),培养30 d的增殖系数达6.11,植株长势健壮。(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1),生根培养30 d,单株一级根数4.56条,最长根长125.80 mm、根粗0.50 mm,根系发达。采用试管内微扦插技术繁殖托鲁巴姆种苗,操作简单,增殖系数较高,可满足快速繁育种苗的要求。该研究结果为托鲁巴姆的工厂化规模育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托鲁巴姆 无菌播种 微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番茄新品种西大樱黄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青青 王先裕 +7 位作者 唐振权 刘梦姣 陈鹏 罗艳 李宗俊 赵雄 田茂燕 陈庆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5,共3页
西大樱黄1号是以YA-4-5-3-2-8为母本,以YA-4-3-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整齐度高,自然坐果能力强,每穗15~40个果,单果质量约21 g;果实呈卵圆形,黄果,可溶性糖含量7.22%,可滴定酸0.41%,甜酸可口,... 西大樱黄1号是以YA-4-5-3-2-8为母本,以YA-4-3-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整齐度高,自然坐果能力强,每穗15~40个果,单果质量约21 g;果实呈卵圆形,黄果,可溶性糖含量7.22%,可滴定酸0.41%,甜酸可口,有番茄的特色风味;平均硬度0.44 kg·cm^-2,耐贮运,货架期长;抗枯萎病、根结线虫病,每667 m^2产量约4400 kg,适于广西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西大樱黄1号 一代杂种 黄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茶园土壤优势菌株浅蓝灰曲霉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才碧 周才富 +5 位作者 周小露 罗学尹 宋加艳 田茂燕 刘丽明 宋丽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15-18,共4页
为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以黔南州茶园土壤为研究材料,采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土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S4,根据该菌株的菌落和孢子形... 为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以黔南州茶园土壤为研究材料,采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土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S4,根据该菌株的菌落和孢子形态等特征,初步推断其为灰曲霉;提取菌株S4的DNA,经ITS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其为浅蓝灰曲霉(Aspergillus Caesiel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浅蓝灰曲霉 传统形态学 ITS序列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刺蛾生物学特征及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小露 刘丽明 +4 位作者 管俊岭 宋加艳 罗学尹 田茂燕 周才碧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581-1586,共6页
茶刺蛾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常在茶园暴发成灾,严重地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对茶刺蛾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发育历期和取食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综述,同时又从生物毒素、生物信息素、植物源农药等方面,阐述了当前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 茶刺蛾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常在茶园暴发成灾,严重地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对茶刺蛾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发育历期和取食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综述,同时又从生物毒素、生物信息素、植物源农药等方面,阐述了当前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期为新型的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开发提出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刺蛾 发育历期 取食规律 生物毒素 植物源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土壤中优势菌株毛霉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小露 刘丽明 +4 位作者 宋加艳 宋丽莎 田茂燕 王利荣 周才碧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56-158,179,共4页
通过对黔南州茶园中优质土壤进行稀释、培养,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株,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优势菌为毛霉菌。毛霉菌对农业秸秆的腐化和土壤有机物的分解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茶园生物有机肥的研发。
关键词 茶园土壤 毛霉菌 分离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