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角色定位与实践机制
1
作者 田维钢 郎玉茁 王凯思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1,共5页
民族自治县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载体,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本研究基于媒介功能演变,通过深度访谈、案例分析,考察我国民族自治县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信息传播、文化整合与公共服务中的实践机制。... 民族自治县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载体,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本研究基于媒介功能演变,通过深度访谈、案例分析,考察我国民族自治县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信息传播、文化整合与公共服务中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话语转译-空间生产-文化赋能”的三重角色重构,将国家话语转化为基层可感知的符号体系;依托“群际接触-多元一体内容-情感共鸣”的传播策略,构建起跨民族、跨文化的共同体认知框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向“自觉”的认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县 县级融媒体中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间歇性中辍行为的过程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亚萌 田维钢 郑玺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本文根据扎根理论的规范化流程,以短视频用户有意识的、主动的中辍行为作为研究起点,对豆瓣小组中选择的50名短视频平台间歇性中辍者开展访谈和编码,对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发生过程机理进行自下而上的探索性探究。研究发现,短视频平台... 本文根据扎根理论的规范化流程,以短视频用户有意识的、主动的中辍行为作为研究起点,对豆瓣小组中选择的50名短视频平台间歇性中辍者开展访谈和编码,对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发生过程机理进行自下而上的探索性探究。研究发现,短视频平台的间歇性中辍过程主要表现为“断开连接”和“再次采纳”两个阶段,并可能会出现“断连-回归”的回环反复,每个阶段都可以梳理出用户“认知-情感-行为”的反应链,从而构成整体的间歇性中辍行为的解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平台 间歇性中辍 过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从文化误读走向文化共情?——基于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维钢 郎玉茁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作为呈现真实自然、描绘生物百态的影像载体,是传承历史、对话文明的重要工具,也是新时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YouTube平台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海外用户评论进行研究发现,存在文化误读现... 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作为呈现真实自然、描绘生物百态的影像载体,是传承历史、对话文明的重要工具,也是新时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YouTube平台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海外用户评论进行研究发现,存在文化误读现象。为此,本文从媒介真实、文化隔阂以及文化殖民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试图从文化特质、文化差异以及文化对话的角度,对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如何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从文化误读走向文化共情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生态类纪录片 跨文化传播 文化误读 文化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视频新闻:基本内涵、生产逻辑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维钢 郑玺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1,共7页
媒体融合十余年发展,新闻生产“液态化”转向明显,新型媒介生态下主流媒体积极开拓实践,打造一系列形式丰富的融媒产品。文章将当前新闻生产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媒介产品样态定义为“融视频新闻”,结合近三年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优秀案例,... 媒体融合十余年发展,新闻生产“液态化”转向明显,新型媒介生态下主流媒体积极开拓实践,打造一系列形式丰富的融媒产品。文章将当前新闻生产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媒介产品样态定义为“融视频新闻”,结合近三年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优秀案例,梳理融视频新闻在数字前沿技术、互动场景体验、情感叙事传播层面的生产逻辑,并从智能内容创作、主题网感表达、深度立体传播等角度出发,明确深度融合下新闻产品的生产路径和传播趋势,为未来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提供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视频新闻 主流媒体 技术创新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与对策:自媒体短视频新闻规制的复杂适应性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思璇 田维钢 田雨晴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短视频新样态的诞生与发展进一步更新了新闻生产的面貌,使得新闻生产主体和建构逻辑发生着激烈变动。面对网络短视频新闻信息服务的资质要求,自媒体短视频在素材来源、产品形态和价值导向方面仍存在困难判别。本文认为,自媒体短视频与... 短视频新样态的诞生与发展进一步更新了新闻生产的面貌,使得新闻生产主体和建构逻辑发生着激烈变动。面对网络短视频新闻信息服务的资质要求,自媒体短视频在素材来源、产品形态和价值导向方面仍存在困难判别。本文认为,自媒体短视频与新闻交织的复杂性缘于新闻泛化下的秩序紊乱、短视频逻辑与新闻内核之间的嫁接矛盾以及短视频共生场环境下用户的置换感。基于此,本文引入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立足动态视角,从激发适应性主体的涌现作用,把握资源的非线性流动和利用系统自组织动力学本性为自媒体短视频新闻提供规制借鉴,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短视频 新闻规制 复杂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特点 被引量:5
6
作者 田维钢 杨蒙 郎靖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141,共2页
党的"十八大"召开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其报道的强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以路透社、BBC、《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及《洛杉矶时报》这五家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在2012年11月1日到11月19日期间关于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八大"召开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其报道的强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以路透社、BBC、《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及《洛杉矶时报》这五家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在2012年11月1日到11月19日期间关于党的"十八大"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的框架理论,对这些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总结西方媒体对党"十八大"的新闻报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媒体 涉华报道 主流媒体 《洛杉矶时报》 《华盛顿邮报》 《华尔街日报》 新闻报道 主流新闻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播理论在微博环境下的有限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田维钢 付晓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微博是基于一种手机媒体的开放的、自由的、便携的、移动的信息平台和社交平台。微博传播在理论上真正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物、任何事情传播的大同世界。在这样一种全新的传播事实面前,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无法完全... 微博是基于一种手机媒体的开放的、自由的、便携的、移动的信息平台和社交平台。微博传播在理论上真正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物、任何事情传播的大同世界。在这样一种全新的传播事实面前,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微博传播实践,那些针对传统媒体而发展起来的经典大众传播理论在微博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失效”,也就是说经典大众传播理论对微博传播实践发生的作用非常有限。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既然微博传播有大众传播的成分,那么大众传播理论就不可能完全失效,依然会顽强地发生作用,但是发生作用的方式和以往一定会有所不同,这正是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对微博传播发生作用的有效性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理论 有效性 有限性 环境 传播效果理论 传统媒体 手机媒体 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竞争现状与战略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田维钢 顾洁 杨蒙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网络视频行业,视频网站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至关重要。本文梳理网络视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现阶段行业竞争特点,进而预测未来行业竞争趋势,为视频网站如何确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视频 竞争现状 竞争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短视频生产 被引量:35
9
作者 田维钢 温莫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4,共6页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形式深度参与其中,成为本次疫情报道一大亮点。基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四家国家级主流媒体在疫情中的短视频报道,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短视频"疫情&qu...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形式深度参与其中,成为本次疫情报道一大亮点。基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四家国家级主流媒体在疫情中的短视频报道,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短视频"疫情"报道过程中的叙事视角、话语模式和价值呈现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主流媒体短视频报道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背后,是媒介技术、经济资本、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高效的生产机制、立体的视觉表达、丰富的情感调控等创新策略,可以增强用户群体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新冠疫情 短视频 内容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广播电视的几个悖论——基于互联网基因的一种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维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广播电视"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互联网+"这股热潮中,本文从互联网基因的维度入手,冷静分析"互联网+广播电视"的问题和矛盾,在此基础上思考传统... 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广播电视"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互联网+"这股热潮中,本文从互联网基因的维度入手,冷静分析"互联网+广播电视"的问题和矛盾,在此基础上思考传统广电媒体转型的可能和方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广播电视 媒体转型 互联网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评论中的网民情绪传播机制及策略 被引量:25
11
作者 田维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69,共4页
本文阐述了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绪在分布、效能、频率三个维度的动态传播机理,首先,发现网络时代的情绪传播呈现出"勾连""共振""交融"式的扩散机理;其次,研究发现,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绪传播呈现出唤醒、... 本文阐述了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绪在分布、效能、频率三个维度的动态传播机理,首先,发现网络时代的情绪传播呈现出"勾连""共振""交融"式的扩散机理;其次,研究发现,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绪传播呈现出唤醒、激发、汇聚、沉淀爆发的机制,其传播路径与"社会矛盾""技术驱动""受众属性"密切相关。对网络公共事件中情绪传播的策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发现在情绪传播过程中,"情绪符号化构建"有利于塑造个体认同感,叠加式的"场景构建"容易满足群体情绪的归属感,议程设置可以助推社会情绪的嫁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共事件 微博情绪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视频节目产品特征探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维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视频节目 手机 产品特征 移动通信网络 大众传播 人际传播 接收终端 电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电视受众如何变用户——来自《罗辑思维》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维钢 孙婧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0,共3页
当下媒体转型已成为业界和学界热议的话题。事实上,媒体转型想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转变受众观开始。本文围绕着受众观,分析电视媒体转变受众观的动因,并以网络电视节目《罗辑思维》为参照,探讨电视受众变为用户的几点规律,以便为传统电视... 当下媒体转型已成为业界和学界热议的话题。事实上,媒体转型想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转变受众观开始。本文围绕着受众观,分析电视媒体转变受众观的动因,并以网络电视节目《罗辑思维》为参照,探讨电视受众变为用户的几点规律,以便为传统电视栏目所用,从而实现受众观的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受众 《罗辑思维》 用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赋能乡村振兴的动力、逻辑、路径——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野的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田维钢 刘倩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共5页
以县级融媒体中心除县域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功能之外对县域基层治理的作用作为研究起点,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勾连,深度分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和提升方向,并... 以县级融媒体中心除县域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功能之外对县域基层治理的作用作为研究起点,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勾连,深度分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和提升方向,并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创新路径。具体到实践发展层面,一是要继续聚焦数字协同治理,坚守主流舆论阵地;二是要深入探索跨界融合的战略模式,推动地区整合战略,主动对接适应各乡村产业发展;三是要回归用户需求,始终围绕服务群众的核心进行创新,满足农村群众刚需,为乡村振兴大业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 乡村振兴 行动者网络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记忆视域下纪录片乡土情怀的呈现与重塑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田维钢 但涵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2,共3页
本文以集体记忆理论为基础,结合音乐纪录片《大河唱》,探讨纪录片中乡土情怀表达的必要性及其理性呈现问题,进而分析如何重塑乡土情怀的社会记忆。
关键词 集体记忆 乡土情怀 纪录片 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化与结构化: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演进(1999-2022) 被引量:9
16
作者 田维钢 温莫寒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2,28,共7页
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已走过了20余年,关于媒体融合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基于此,厘清既有研究中的知识演进特征,可以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未来之路提供思路。本文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在宏观了解媒体融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配合大... 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已走过了20余年,关于媒体融合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基于此,厘清既有研究中的知识演进特征,可以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未来之路提供思路。本文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在宏观了解媒体融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配合大量的文献研读,梳理出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演进路线。以技术为起点、以媒介化为进路,以结构化为未来方向,我国的媒体融合研究在与社会的交织中逐层深入,研究径路发生了转变。但在理论深度、历史进程和全球视野的研究上,还需要聚焦更多目光,建立更加本土化的认知模式、理论框架、学术范式和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知识演进 媒介化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短视频内容监管的内涵要求、逻辑生成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维钢 刘倩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4,107,共6页
复杂适应性理论是第三代系统理论的代表,自媒体短视频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呈现出计算不可化约性、非遍历性、涌现现象和根本不确定性四个复杂性特征。短视频中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公开传播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自媒... 复杂适应性理论是第三代系统理论的代表,自媒体短视频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呈现出计算不可化约性、非遍历性、涌现现象和根本不确定性四个复杂性特征。短视频中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公开传播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自媒体短视频内容,严重危害网络空间生态环境。针对自媒体短视频复杂系统中不良内容监管的困点和难点,亟待讨论其产生的深层逻辑,提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监管机制。在复杂适应性视域下的短视频监管路径要以政府机关为主导,从行业协会进行垂直把关,对短视频平台进行内容生态的分层级把控,对用户进行合理引导,内容生产者要把握住创作的责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化监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短视频 复杂适应性理论 协同化监管 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的力量:互联网背景下现实题材纪录片主客体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维钢 宋文植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创作主体和选题对象,其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近年来国内现实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客体关系展开分析。在人际传播视角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创作主体和选题对象,其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近年来国内现实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客体关系展开分析。在人际传播视角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系可视作一种情感关系,主客体关系的发展过程也是情感的唤起、流动、渗透的过程。拍者与被拍者之间流动着的情感,促成纪录片主体视角的形成,推动影像话语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纪录片 主客体关系 交往互动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赋能与场景深耕: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的创新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维钢 张仕成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4,共7页
经历了一轮发展大潮后,音频类知识产品的交易过程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盗版问题严重、复购率下降、优质资源持续输出能力不足等问题。作为一种商业产品资源,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2CM”理论,围绕产品的内容... 经历了一轮发展大潮后,音频类知识产品的交易过程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盗版问题严重、复购率下降、优质资源持续输出能力不足等问题。作为一种商业产品资源,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2CM”理论,围绕产品的内容生产、版权管理、变现路径和营销模式环节,提出了以下产品创新策略: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感知价值;加强版权保护,多举措培养用户的版权意识;丰富个性服务,创建场景化的盈利渠道;深耕社群经济,推动社群实现文化层面的情感共振与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知识付费 音频知识产品 连接赋能 场景深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运电视报道的新技术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维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电视报道 新技术 实践 媒体 观众 观看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