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田笑如 钱坤 +1 位作者 张培龙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叶或肺段切除手术的≥60岁的387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7(60~87)...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叶或肺段切除手术的≥60岁的387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7(60~87)岁,其中男性171例(44.2%),女性216例(55.8%)。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估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87例患者中共有66例(17.1%)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0.3%)患者死亡。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2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1.5 L(P=0.017)、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iffusion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 as a percentage of the predicted value,DLCO%pred)<80%(P=0.016)、伴有肺部合并症病史(P<0.001)、脑卒中病史(P<0.001)、手术时长≥3 h(P=0.018)为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而伴有肺部合并症病史(P<0.001)及手术时长≥3 h(P=0.002)是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可能因肺部合并症、低肺功能、手术时间等出现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前应充分评估老年肺癌患者的生理情况。通过加强围术期管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对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癌 单孔胸腔镜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坤 赵昕 +3 位作者 谭晓刚 田笑如 刘幸生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217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GG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穿刺...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217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GG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穿刺为恶性的病例判断为阳性,对于穿刺为良性的患者结合随访结果做出临床诊断,将穿刺病理与临床最终诊断作对比。根据临床特点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每组穿刺活检的准确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17例患者总体准确率93.5%(203/217),灵敏度92.2%(165/179),阴性预测值为73.1%(38/52)。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5.5%,以咯血和气胸为主。结论CT引导下对GGN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需要警惕假阴性的结果,妥善处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活检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田笑如 张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0-564,共5页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仅18%,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则为5%,而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最高达77.9%,因此肺癌的早诊早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技术,可实现对癌...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仅18%,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则为5%,而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最高达77.9%,因此肺癌的早诊早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技术,可实现对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分子水平结构差异的检测,从而可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该文综述了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结合不同组织或体液样本在早期肺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早期诊断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在获得性EGFR T790M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顾艳斐 田笑如 +4 位作者 王若天 李小雪 钱坤 李元博 农靖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43-851,共9页
背景与目的奥希替尼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效的第三代靶向药物。尽管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 背景与目的奥希替尼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效的第三代靶向药物。尽管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但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的后线疗效在II期研究WJOG8715L中并未得到肯定,目前该联合模式在中国人群中的数据仍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分析真实世界中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治疗的疗效,评价奥希替尼联合抗血管治疗模式在EGFR T790M获得性耐药突变NSCLC中的二线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第一、二代EGFR-TKIs治疗后伴EGFR T790M突变NSCLC患者共42例。16例接受二线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另26例接受二线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和单药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相当(43.8%vs 50.0%,P=0.694)。两组中位PFS(14.0个月vs 13.0个月,P=0.797)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29.0个月vs 26.0个月,P=0.544)均未见统计学差异。Cox回归模型显示前线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是奥希替尼后线单药或联合治疗PFS(P=0.045)及OS(P=0.023)更短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治疗相比靶向单药治疗未见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奥希替尼 贝伐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