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楚人”创造历史的再评价——兼论楚汉文化的“非物质遗产”继承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秉锷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9-22,共4页
“三户亡秦”之说,流传二千二百多年,被人误解为历史宿命。除列国斗争的背景外,“亡秦”的历史变革以人性升华、人格演变为先导,并触及了“人民”与“英雄”的再评价。“一人兴汉”较少疑义,但楚与汉的血脉通亦多被史家忽略,司马... “三户亡秦”之说,流传二千二百多年,被人误解为历史宿命。除列国斗争的背景外,“亡秦”的历史变革以人性升华、人格演变为先导,并触及了“人民”与“英雄”的再评价。“一人兴汉”较少疑义,但楚与汉的血脉通亦多被史家忽略,司马迁称刘邦为“大圣”,非虚说。历史不再给“楚人”另一个机会,所以楚与汉的后人只好以昨天为自豪,提出“非物质遗产”的继承,为一人文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户 楚人 刘邦 非物质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生命,呼吸也精彩——读尹成先生的花鸟画
2
作者 田秉锷 《美术大观》 2012年第11期92-92,共1页
画美,悬之于壁,可娱身心;画贵,藏之于箧,以待沽者。"美"与"贵",是既相互联系又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尹成先生的画,绝对可以归入"美"的范畴。审"美"而乐之,虽有拱璧之宝而不易,假以时日,自然就可以"贵"到价值连城!
关键词 花鸟画 生命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沛泽剑气开紫云——读纪伟书法
3
作者 田秉锷 《书画世界》 2023年第12期43-48,共6页
“以文会友”,语出《论语·颜渊》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章开篇,即引曾子语,并无自炫之意。在我,仅仅是表达了身处沛县文化群体的自幸与自珍。“文”,是个颇为宽泛的概念。在曾子眼里,凡“五经”“六艺”之道,皆为“文”... “以文会友”,语出《论语·颜渊》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章开篇,即引曾子语,并无自炫之意。在我,仅仅是表达了身处沛县文化群体的自幸与自珍。“文”,是个颇为宽泛的概念。在曾子眼里,凡“五经”“六艺”之道,皆为“文”;而在我眼里,凡“文学”“艺术”之道,皆为“文”。于是,在沛县大文化的“文友”之会中,我认识了纪伟。这种“认识”是那么自然而顺遂,又是那么亲近而玄远,在了无功利、了无挂碍的淡然一笑中,我以直观的感受面对纪伟先生的书道和书品、人道和人品。初识纪伟和他的书法是在2000年举办的一次书画展上,而再一次近距离欣赏纪伟书法则是在2010年之春的“刘邦文化万里行”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品 书道 文化群体 以文会友 无功利 沛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