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化纸浆/改性氮化硼纳米片复合纸的制备和导热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明琴 田秀枝 +5 位作者 蒋兵 拜浩哲 高新宇 刘沛廷 刘流 蒋学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9,126,共8页
利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针叶木纤维反应制备阳离子化纸浆(CMCF),壳寡糖辅助六方氮化硼球磨制备壳寡糖改性氮化硼纳米片(COSBNNSs)。结果表明,COSBNNSs通过静电吸附、氢键等作用留着在CMCF中,COSBNNSs的加入利于导热通路的形成... 利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针叶木纤维反应制备阳离子化纸浆(CMCF),壳寡糖辅助六方氮化硼球磨制备壳寡糖改性氮化硼纳米片(COSBNNSs)。结果表明,COSBNNSs通过静电吸附、氢键等作用留着在CMCF中,COSBNNSs的加入利于导热通路的形成。当COSBNNSs含量达30%时,所获得导热复合纸CMCF/COSBNNSs的热导率最高可达2.07 W/(m·K),最大应力达33.66 MPa,机械强度和热导率均较高,具有作为热管理基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化纸浆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氮化硼纳米片 复合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微胶囊的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田秀枝 王树根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2,共3页
开发芳香纺织品 ,提高产品档次。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微胶囊的壁材 ,玫瑰香精为芯材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香精微胶囊。可延长留香时间。
关键词 复凝聚法 明胶-阿拉伯树胶 芳香纺织品 留香整理 香精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三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用于纤维素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秀枝 尹园园 +3 位作者 翁佛全 蒋学 王鸿博 高卫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4-206,209,共4页
以三聚氯氰(TCT)、对羟基苯磺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的2,4-二(4-羟基苯磺酸钠)-6-氯-1,3,5-三嗪(DPHACT);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其结构。将DPHACT用于微晶纤维素(MCC)的修饰,并将修饰后的微晶纤维素于130℃、固液比为1∶20的条件下用8%... 以三聚氯氰(TCT)、对羟基苯磺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的2,4-二(4-羟基苯磺酸钠)-6-氯-1,3,5-三嗪(DPHACT);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其结构。将DPHACT用于微晶纤维素(MCC)的修饰,并将修饰后的微晶纤维素于130℃、固液比为1∶20的条件下用8%(wt,质量分数,下同)H2SO4水解5h。研究DPHACT用量对纤维素微晶结构和水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DPHACT改性后的微晶纤维素水解后还原糖的得率有所提高,当DPHACT相对摩尔含量为6.25%时,微晶纤维素水解后还原糖的得率最大(12.42%);通过分析广角X射线衍射图发现,经DPHACT改性后,微晶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发生了变化:无定形取含量增加,结晶指数下降,晶粒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2 4-二(4-羟基苯磺酸钠)-6-氯-1 3 5-三嗪 改性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印花黏合剂 被引量:15
4
作者 谭文丽 王树根 +1 位作者 田秀枝 谭巍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8,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印花黏合剂。核层单体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羟基硅油组成;壳层单体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MAA)组成。TEM分析证实,制备的核壳...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印花黏合剂。核层单体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羟基硅油组成;壳层单体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MAA)组成。TEM分析证实,制备的核壳型乳液有明显的核壳结构;FTIR谱图表明,羟基硅油与丙烯酸酯发生了共价结合;DSC分析显示,其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最佳聚合条件为:乳化剂用量5%、引发剂用量0.6%,温度75~85℃。应用试验表明,经含此黏合剂的涂料印花色浆印制的织物,具有优良的摩擦牢度和柔软的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印花 黏合剂 丙烯酸酯 羟基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硅油改性聚丙烯酸酯粘合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5
作者 谭文丽 王树根 +1 位作者 田秀枝 谭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6,共3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羟基硅油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剂,并讨论了有机硅用量对乳胶膜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的影响;比较了羟基硅油改性前后粘合剂的力学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了改性后的粘合剂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羟...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羟基硅油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剂,并讨论了有机硅用量对乳胶膜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的影响;比较了羟基硅油改性前后粘合剂的力学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了改性后的粘合剂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羟基硅油改性后粘合剂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和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羟基硅油与丙烯酸酯以Si-O-C键结合;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其有明显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油 丙烯酸酯 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醚化改性棉织物活性无盐染色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丹 朱学坤 +1 位作者 王树根 田秀枝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30,共3页
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再采用活性艳蓝KN-R和活性金黄B-4RFN进行染色。优化的预处理工艺为:CHPTMA30 g/L,NaOH10 g/L,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30 min。经检测,改性棉织物染色后的耐摩擦色牢度在4级以上,... 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再采用活性艳蓝KN-R和活性金黄B-4RFN进行染色。优化的预处理工艺为:CHPTMA30 g/L,NaOH10 g/L,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30 min。经检测,改性棉织物染色后的耐摩擦色牢度在4级以上,与常规加盐染色工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阳离子化 改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体在酸性媒介染料染毛制品匀染剂剥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树根 田秀枝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7,共3页
采用对应溶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通过对所测稳定常数的大小比较,解释了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染毛制品利用匀染剂尼凡丁AN剥色时,配位体(EDTA、草酸钠等)的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剥色效果的原因。
关键词 对应溶液法 测定 配合物 稳定常数 配位体 酸性媒介染料 毛制品 剥色 匀染剂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透明度可溶性聚酰亚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学 田秀枝 +1 位作者 房宽峻 陆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1-63,共3页
将含有柔性异亚丙基团的4,4’-(4,4’-异亚丙基二苯氧基)双苯酐(BSAA)与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共同作为二酐单体与4,4’-二氨基二苯砜(DDS)共聚得到含砜基的聚酰亚胺,研究了共聚物在多种常用溶剂中的溶解性,并检测了共聚物... 将含有柔性异亚丙基团的4,4’-(4,4’-异亚丙基二苯氧基)双苯酐(BSAA)与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共同作为二酐单体与4,4’-二氨基二苯砜(DDS)共聚得到含砜基的聚酰亚胺,研究了共聚物在多种常用溶剂中的溶解性,并检测了共聚物薄膜的可见光透过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探讨了共聚物的溶解性、光透过性能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柔性单体含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共聚 溶解性 透过率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S-g-GMA)-g-PMMA多孔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脱色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邹金磊 田秀枝 +1 位作者 蒋学 王树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135,共4页
在保留氨基的前提下,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壳聚糖(CTS)进行化学修饰,产物进一步与甲基丙烯酸甲脂(MMA)接枝共聚,并结合乳化、溶液相转化法制备接枝共聚物-(CTS-g-GMA)-g-PMMA多孔吸附剂,其对于活性艳兰KN-R染液的吸附符合准... 在保留氨基的前提下,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壳聚糖(CTS)进行化学修饰,产物进一步与甲基丙烯酸甲脂(MMA)接枝共聚,并结合乳化、溶液相转化法制备接枝共聚物-(CTS-g-GMA)-g-PMMA多孔吸附剂,其对于活性艳兰KN-R染液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室温、pH为3的条件下,吸附容量可达到850.9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接枝共聚 多孔吸附剂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钠)-4,6-二氯-1,3,5-三嗪改性微晶纤维素的制备与水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园园 田秀枝 +3 位作者 翁佛全 蒋学 王鸿博 高卫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38,共3页
合成了2-(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钠)-4,6-二氯-1,3,5-三嗪(SHACT),用于微晶纤维素(MCC)的改性,研究了改性纤维素的结构与水解性能的关系。以三聚氯氰(TCT)、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单钠为原料,合成SHACT;将SHACT用于微晶纤维素的修... 合成了2-(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钠)-4,6-二氯-1,3,5-三嗪(SHACT),用于微晶纤维素(MCC)的改性,研究了改性纤维素的结构与水解性能的关系。以三聚氯氰(TCT)、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单钠为原料,合成SHACT;将SHACT用于微晶纤维素的修饰,用FT-IR表征其接枝效果,并通过WAXD分析改性后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并将修饰后的微晶纤维素于130℃、固液比为1∶20的条件下用8%(wt,质量分数,下同)H_2SO_4水解5h,研究SHACT的用量对纤维素微晶结构和水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SHACT改性后,微晶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发生了变化:无定形区含量增加,结晶指数下降,晶粒尺寸减小;微晶纤维素水解后还原糖的得率有所提高,当SHACT相对摩尔含量为4.76%时,微晶纤维素水解后还原糖的得率最大(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三聚氯氰 2-(1-氨基-8-萘酚-3 6-二磺酸钠)-4 6-二氯-1 3 5-三嗪 水解 改性 结晶结构 结晶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b-AM)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学 王银豪 +2 位作者 田秀枝 黄丹 王树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3,77,共4页
丙烯酸丁酯是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提供成膜性与粘附性能的主要结构单元。采用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将丙烯酰胺与之共聚形成AB型两嵌段共聚物,将有利于改善丙烯酸酯聚合物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性能和在天然纤维等物质表面的粘附性能。以过硫酸... 丙烯酸丁酯是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提供成膜性与粘附性能的主要结构单元。采用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将丙烯酰胺与之共聚形成AB型两嵌段共聚物,将有利于改善丙烯酸酯聚合物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性能和在天然纤维等物质表面的粘附性能。以过硫酸钾/溴化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引发-催化体系,在乳液中引发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酰胺(AM)依次进行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得到P(BA-b-AM)乳液。采用红外光谱1、H-NMR,GPC表征共聚物结构和分子量及其分布。探讨了催化剂/配体比例、碱性盐对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酰胺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 双亲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醛纳米纤维素交联聚乙烯醇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洪铮铮 田秀枝 +2 位作者 蒋学 王鸿博 高卫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2,共5页
利用高碘酸钠氧化纳米纤维素晶体(CNC)制备了二醛纳米纤维素(DAC),然后将改性的纳米纤维素DAC悬浮液与聚乙烯醇(PVA)溶液混合,通过溶液浇筑法制备了PVA交联改性纳米纤维素(PVA-DAC)复合膜。采用盐酸羟胺滴定法测定了DAC的醛基含量;采用... 利用高碘酸钠氧化纳米纤维素晶体(CNC)制备了二醛纳米纤维素(DAC),然后将改性的纳米纤维素DAC悬浮液与聚乙烯醇(PVA)溶液混合,通过溶液浇筑法制备了PVA交联改性纳米纤维素(PVA-DAC)复合膜。采用盐酸羟胺滴定法测定了DAC的醛基含量;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表征了改性前后CNC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CNC经高碘酸钠氧化改性后表面生成了醛基,DAC醛基含量为3.86mmol/L;与CNC相比,改性后产物DAC的晶型及形貌基本不变,但是尺寸和结晶度有所降低;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以及接触角、溶胀度与拉伸测试结果表明:PVA-DAC复合膜中,PVA与DAC相容性良好;与纯PVA膜相比,PVA-DAC复合膜的起始分解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溶胀度大幅降低,耐水性提高,当DAC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膜拉伸强度达到最高值,比纯PVA膜提高了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体 高碘酸钠氧化 PVA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酶在全生态羊毛防缩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竹青 王树根 +2 位作者 王强 田秀枝 王平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改变传统羊毛防毡缩整理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现状,采用H2O2/角质酶/蛋白酶全生态组合方法对华达呢和凡立丁2种羊毛织物进行防缩整理。结果表明,经H2O2预处理/角质酶处理/蛋白酶处理后,华达呢和凡立丁织物毡缩率分别为0.25%和6.5%,达到国... 为改变传统羊毛防毡缩整理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现状,采用H2O2/角质酶/蛋白酶全生态组合方法对华达呢和凡立丁2种羊毛织物进行防缩整理。结果表明,经H2O2预处理/角质酶处理/蛋白酶处理后,华达呢和凡立丁织物毡缩率分别为0.25%和6.5%,达到国际羊毛局机可洗标准,角质酶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防缩效果。低温染色上染速率曲线和碱溶解度测试结果表明,与无角质酶处理相比,H2O2/角质酶/蛋白酶处理后试样的上染速率更快,碱溶解度略有减少,说明角质酶可能使羊毛鳞片层更疏松,导致后续的蛋白酶处理有一种类似定向的作用,促使蛋白酶更多地集中处理鳞片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蛋白酶对羊毛皮质层的水解。FT-IR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组合处理中,角质酶对羊毛鳞片表面类脂物有一定的水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酶 SAVINASE蛋白酶 羊毛织物 防毡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原位聚合改性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永梅 洪铮铮 +4 位作者 田秀枝 尹园园 蒋学 黄丹 王树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161,共5页
乳酸原位聚合改性纳米纤维,并和聚乳酸制备复合材料。先由64%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MCC)制备纳米纤维素(NCC),再乳酸原位聚合接枝纳米纤维素得到改性后纳米纤维素(g-NCC),最后将g-NCC按0%~5%质量比与聚乳酸(PLA)共混,制成复合材料... 乳酸原位聚合改性纳米纤维,并和聚乳酸制备复合材料。先由64%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MCC)制备纳米纤维素(NCC),再乳酸原位聚合接枝纳米纤维素得到改性后纳米纤维素(g-NCC),最后将g-NCC按0%~5%质量比与聚乳酸(PLA)共混,制成复合材料g-NCC/PLA。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棒状纳米纤维素长度为100~200nm,直径为10~25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明乳酸均聚物已接枝到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性能分析表明g-NCC与PLA相容性比未改性NCC与PLA相容性好,g-NCC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可达到45 MPa,比纯PLA提高85%,结晶度提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聚乳酸 改性 相容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酪氨酸酶的制备及其对羊毛的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鲁卫斌 王树根 +2 位作者 范雪荣 王强 田秀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72,共4页
为研究生物法对羊毛的改性,运用简易方法从马铃薯中提取酪氨酸酶,并以邻苯二酚(儿茶酚)为底物,研究自制马铃薯酪氨酸酶的活性和最佳的催化氧化条件,并用它处理羊毛织物。然后接枝含有—NH2的模拟化合物,并运用紫外和红外光谱进行分析,... 为研究生物法对羊毛的改性,运用简易方法从马铃薯中提取酪氨酸酶,并以邻苯二酚(儿茶酚)为底物,研究自制马铃薯酪氨酸酶的活性和最佳的催化氧化条件,并用它处理羊毛织物。然后接枝含有—NH2的模拟化合物,并运用紫外和红外光谱进行分析,以此来检验酶处理羊毛是否发生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自制马铃薯酪氨酸酶催化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最佳反应条件pH值为6.8,温度30℃;羊毛织物的酪氨酸残基被催化氧化为多巴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羊毛 邻苯二酚 吸光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醛β-环糊精/壳聚糖改性对涤纶织物亲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嘉欣 田秀枝 +2 位作者 蒋学 王鸿博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2-88,共7页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通过高碘酸钠氧化β-环糊精制备二醛β-环糊精,将涤纶织物依次于壳聚糖溶液、二醛β-环糊精溶液中进行轧—烘—焙处理,得到改性涤纶织物。探究高碘酸钠用量(高碘酸钠与脱水葡萄糖单元的量比)、二醛β-环糊精...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通过高碘酸钠氧化β-环糊精制备二醛β-环糊精,将涤纶织物依次于壳聚糖溶液、二醛β-环糊精溶液中进行轧—烘—焙处理,得到改性涤纶织物。探究高碘酸钠用量(高碘酸钠与脱水葡萄糖单元的量比)、二醛β-环糊精质量浓度与壳聚糖质量分数对改性涤纶织物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水葡萄糖单元/高碘酸钠的量比为1∶1、壳聚糖质量分数为3%、二醛β-环糊精质量浓度为80 g/L的条件下,二醛β-环糊精/壳聚糖交联改性涤纶织物的回潮率高达2.28%,相比原涤纶织物提高了1.88%,接触角在2 s内下降为0;改性后涤纶织物经过30次皂洗后质量减少率控制在7%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织物 二醛β-环糊精 壳聚糖 交联 亲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织物的蛋白酶预处理阻燃整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艳辉 王树根 +2 位作者 范雪荣 王强 田秀枝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0,共4页
羊毛织物用Savinase蛋白酶预处理,再进行Pyrovatex CP阻燃整理,探讨了蛋白酶预处理和阻燃整理的主要工艺参数对阻燃效果的影响。优化的预处理工艺为Savinase蛋白酶2%(owf),pH值8,浴比1:25,50℃处理60min;优化的阻燃整理工艺为Pyrovatex... 羊毛织物用Savinase蛋白酶预处理,再进行Pyrovatex CP阻燃整理,探讨了蛋白酶预处理和阻燃整理的主要工艺参数对阻燃效果的影响。优化的预处理工艺为Savinase蛋白酶2%(owf),pH值8,浴比1:25,50℃处理60min;优化的阻燃整理工艺为Pyrovatex CP阻燃剂250g/L,交联剂50g/L,磷酸7.5g/L,JFC0.5g/L,pH值7,带液率95%,90℃预烘3min,130℃焙烘3min。结果表明,蛋白酶预处理阻燃整理羊毛织物的阻燃性能比单阻燃整理的有显著提高,且整理织物的强力损伤和白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蛋白酶 阻燃剂 羊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阳离子纤维素的制备及对酸性蓝40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雨 桑燊 +2 位作者 邓海波 田秀枝 蒋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6,共9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ETAC)为阳离子单体合成了高效的阳离子改性纤维素材料。将纤维素溶解于BMIMCl中,在溶液状态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阳离子单体,采用相分离法制得产物。红外光谱...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ETAC)为阳离子单体合成了高效的阳离子改性纤维素材料。将纤维素溶解于BMIMCl中,在溶液状态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阳离子单体,采用相分离法制得产物。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明单体已成功接枝到纤维素上,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阳离子纤维素的样品呈多孔结构,晶型从纤维素Ⅰ型变为纤维素Ⅱ型,结晶指数从80.33%降至53.81%。阳离子纤维素对酸性蓝40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在中性、无盐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理论平衡吸附量可达到448.43 mg/g。吸附类型属于化学吸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伪二阶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剂可循环使用,NaOH溶液可作为解吸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阳离子纤维素 接枝 染料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桑燊 曹雨 +1 位作者 田秀枝 蒋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生物基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备受瞩目。通过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液相剥离六方氮化硼,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作为填料填充到聚乳酸(PLA)中,制得PLA/BNNS复合材料并对其各方面性... 生物基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备受瞩目。通过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液相剥离六方氮化硼,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作为填料填充到聚乳酸(PLA)中,制得PLA/BNNS复合材料并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PLA/BNNS复合材料为不透光材料,阻燃效果明显,随着填料BNNS含量不断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不断增大,熔点也有所上升,在BNNS含量为3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37W/(m·k)和173.4℃,而当BNNS含量为15%时,拉伸性能达到最大为78.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氮化硼纳米片 导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纤维素纳米晶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加佳 谢明圣 +3 位作者 田秀枝 蒋学 王鸿博 高卫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87,共5页
通过浓硫酸水解脱脂棉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并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PTMG)、CNC、1,4-丁二醇(BD)为原料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纤维素纳米晶体(PUE/CNC)复合材... 通过浓硫酸水解脱脂棉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并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PTMG)、CNC、1,4-丁二醇(BD)为原料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纤维素纳米晶体(PUE/CNC)复合材料,研究了CNC用量对PUE/CN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C用量达到1%(wt,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78%和97.5%,热性能也有所提高;但CNC用量超过1.5%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热性能仍保持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体 聚氨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