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姗 田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0,共9页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时代境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体育现代化以及体育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研究的渊源,探寻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构建。研究发现:历史生成包括自觉、自强、自信...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时代境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体育现代化以及体育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研究的渊源,探寻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构建。研究发现:历史生成包括自觉、自强、自信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能、好、行”的辩证关系。内涵要义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口规模为群众体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话语本质要求,以体育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相协调为话语构建原则,以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人类体育文明新形态为话语时代主题,以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为话语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不断谱写体育话语新篇章。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为体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语境,话语体系的建构包含话语理论、话语宗旨、话语主题与话语归宿四个维度,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完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话语体系 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邱希 陈姗 田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42,共7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亟需符合时代的话语体系进行解答。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研究与阐释。研究认为在百年未...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亟需符合时代的话语体系进行解答。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研究与阐释。研究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思路需要从话语解释、话语引领与话语破解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包括在构建“中国人的体育观”的话语体系中坚定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在凝聚“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共识中坚定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在警惕“话语陷阱”平衡国家利益与体育责任中,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人民主体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话语时代性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对西方体育话语霸权的批判与中国特色体育话语自主建设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体育强国建设的长远性战略与阶段性策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政治 马克思 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内涵特征与理论维度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磬 陈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9,共7页
基于新时代语境,以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时代重任为出发点,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话语、话语权以及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的历史渊源,探讨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时代特征与理论维度。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话语体系... 基于新时代语境,以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时代重任为出发点,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话语、话语权以及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的历史渊源,探讨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时代特征与理论维度。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话语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体育强国为战略布局,推动体育话语高质量发展;以全民健康托举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顶层设计,构建国内国际话语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时代特征包括一是从对立失语走向共同交融;二是体育传播提升话语传播;三是学科与学术体系支撑话语体系;四是国际互动展现话语需求。构建的理论维度是以话语地位解释道路自信,话语内容解答理论自信,话语制度建立制度自信,话语认同凸显文化自信的四重理论维度阐释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逻辑,打造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的中国体育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话语体系 体育强国 健康中国 对立失语 话语传播 话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路径探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田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采集部分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实效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对思政课教学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以及教学设计路径创新提供建议与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 教学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