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害虫短额负蝗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文博 杨爽 +2 位作者 王自杰 史树森 田睿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短额负蝗取食大豆、玉米、水稻、高粱等百余种经济作物,曾多次发生并导致灾害,今后依旧存在成灾风险。为深入开展大豆重要害虫短额负蝗的防治和其对环境温度适应性研究,总结了该害虫的分布与寄主植物、形态特征、田间发生规律、生活习... 短额负蝗取食大豆、玉米、水稻、高粱等百余种经济作物,曾多次发生并导致灾害,今后依旧存在成灾风险。为深入开展大豆重要害虫短额负蝗的防治和其对环境温度适应性研究,总结了该害虫的分布与寄主植物、形态特征、田间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展望。建议在新的气候影响和种植制度下,对不同地理种群短额负蝗的发生规律、基础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继续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害虫 短额负蝗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展望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纺梭负蝗生长发育及种群趋势的影响
2
作者 李文博 田鑫月 +3 位作者 李伟 郭效琼 史树森 田睿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5-220,共6页
为明确温度对纺梭负蝗Atractomorpha burri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在恒温16、20、24、28℃和32℃,相对湿度70%,光周期L//D=16 h//8 h条件下,测定了纺梭负蝗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趋势指数等参数。结果表明,纺梭负蝗各虫态... 为明确温度对纺梭负蝗Atractomorpha burri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在恒温16、20、24、28℃和32℃,相对湿度70%,光周期L//D=16 h//8 h条件下,测定了纺梭负蝗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趋势指数等参数。结果表明,纺梭负蝗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加快,种群生长发育最高、最低临界温度分别为13.14℃和37.42℃,最适温度为25.28℃。温度24℃时,若虫期存活率最高,为67%,温度32℃时,无法完成发育。纺梭负蝗种群单雌平均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I)在24℃时最高,分别为65粒/雌和22.99。结果表明24℃最接近其种群世代最适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均对纺梭负蝗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尤其高温影响极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梭负蝗 温度 发育历期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大豆及胡萝卜对斑须蝽生长发育和成虫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萨初如拉 巴都木才茨克 +2 位作者 田睿林 侯占铭 王振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7-1340,共4页
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是多种农作物和苗木的重要害虫,为探索实验室人工饲养技术,以花生、大豆、胡萝卜为饲料,研究了不同饲料对发育历期和成虫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豆饲养的斑须蝽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均发育为成虫... 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是多种农作物和苗木的重要害虫,为探索实验室人工饲养技术,以花生、大豆、胡萝卜为饲料,研究了不同饲料对发育历期和成虫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豆饲养的斑须蝽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均发育为成虫,成虫成活率分别为80.53(±3.16)%和75.03(±2.89)%。胡萝卜饲养斑须蝽,未能发育为成虫,成活率为0。花生与大豆和胡萝卜组合的饲料,发育历期和成虫成活率与花生的无明显差异。用花生和大豆作饲料可以实验室人工饲养斑须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须蝽 饲养 生长发育 花生 大豆 胡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