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空化对玉米淀粉糊相对分子量及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琼 黄群青 +4 位作者 郑昊涵 阮汝婷 任仙娥 张昆明 田玉红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7-92,107,共7页
为揭示水力空化对淀粉相对分子量及黏度的影响,以玉米淀粉糊为研究对象,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检测相对分子量、乌氏黏度计检测特性黏度,考察不同水力空化条件及淀粉糊质量浓度对玉米淀粉糊相对分子量... 为揭示水力空化对淀粉相对分子量及黏度的影响,以玉米淀粉糊为研究对象,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检测相对分子量、乌氏黏度计检测特性黏度,考察不同水力空化条件及淀粉糊质量浓度对玉米淀粉糊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空化作用下,玉米淀粉糊的相对分子量、特性黏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相同条件下,随着玉米淀粉糊的质量浓度的减小和空化作用时间的延长,空化后淀粉糊的特性黏度和相对分子量均有所减小,当pH=6.0时相对分子量降至最低值,可见水力空化对玉米淀粉糊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糊 水力空化 黏度 相对分子量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的化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保证的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黄琼 曹艳 +2 位作者 苏哲 黄承都 田玉红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90-193,共4页
文章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出发,结合广西科技大学的教学实践,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了教学改革,制定了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节,加强了过程管理,完善了成绩考核评定机制,为保证生产实习的... 文章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出发,结合广西科技大学的教学实践,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了教学改革,制定了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节,加强了过程管理,完善了成绩考核评定机制,为保证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生产实习 课程目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油炸时间对杏鲍菇脆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珍珍 韩春阳 +3 位作者 沈亚玲 田玉红 任爱清 段振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1,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探究不同真空油炸时间对杏鲍菇脆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鲜杏鲍菇及真空油炸杏鲍菇脆片中共检出挥发性成分64种,其中醇类、醛类、烃类、酮类、酸类、酯类、氮硫化合物分别为13、11、30...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探究不同真空油炸时间对杏鲍菇脆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鲜杏鲍菇及真空油炸杏鲍菇脆片中共检出挥发性成分64种,其中醇类、醛类、烃类、酮类、酸类、酯类、氮硫化合物分别为13、11、30、1、1、2、6种,共有的挥发性成分28种。在真空油炸4 min的杏鲍菇脆片样品中醛类和烃类物质含量最高,关键风味物质个数最少,综合风味特征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脆片 真空油炸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及褐变酶活力分布特征
4
作者 吴婷婷 段振华 +1 位作者 田玉红 王春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1-6,43,共7页
为研究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与其在微波干燥过程中色泽变化不均匀的关系,将月柿果片由顶到底分为A、B、C 3个区域,由外到内分成1、2两个区域,从酶促褐变视角探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水分、总酚、可溶性单宁、总黄酮含量及多酚氧化... 为研究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与其在微波干燥过程中色泽变化不均匀的关系,将月柿果片由顶到底分为A、B、C 3个区域,由外到内分成1、2两个区域,从酶促褐变视角探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水分、总酚、可溶性单宁、总黄酮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enzyme,POD)活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纵向方向上,水分含量由顶到底依次减少,POD活力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布为A区>C区>B区;可溶性单宁含量呈现A1区<B1区<C1区、B2区<C2区<A2区的变化趋势;PPO活力呈现B区>C区>A区的分布特征。在横向方向上,水分含量和PPO、POD活力分布表现为1区<2区;总酚、可溶性单宁和总黄酮含量呈现A1区<A2区、B1区>B2区、C1区>C2区的变化趋势。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组成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柿果片 不同部位 酚类物质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产香茅草精油在不同蒸馏时段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5
作者 何玲利 张倩 +4 位作者 凌玉钊 陈房姣 侯方域 李梦丹 田玉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1期10-17,共8页
以不同蒸馏时段的香茅草精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进行成分分析,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0~10、10~30、... 以不同蒸馏时段的香茅草精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进行成分分析,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0~10、10~30、30~60、60~360 min蒸馏时段精油分别鉴定出32、35、34、34种成分。各蒸馏阶段的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不同,0~10、10~30、30~60 min是橙花醛(35.33%、31.58%、28.47%)、香叶醛(38.50%、32.99%、37.56%),60~360 min蒸馏时段是正十六酸(18.24%)、橙花醛(8.49%)、香叶醛(12.05%)。不同蒸馏时段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16.05、7.89、4.03、1.47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3.58、2.40、1.08、0.55 mg/mL。综上所述,香茅草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60~360 min蒸馏时段精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草 精油 蒸馏时段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柿果片不同部位主要化学成分分布特征
6
作者 王春婷 段振华 +1 位作者 田玉红 吴婷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探讨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对其干燥过程中内外颜色变化的影响,通过参与非酶褐变反应的主要成分变化,研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分布差异。将月柿果片分成6个部位(由外到内,由顶到底划分为A1、A2、B1、B2、C1、C2),研... 为探讨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对其干燥过程中内外颜色变化的影响,通过参与非酶褐变反应的主要成分变化,研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分布差异。将月柿果片分成6个部位(由外到内,由顶到底划分为A1、A2、B1、B2、C1、C2),研究果片不同部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并明确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果糖含量为1区<2区;还原糖、蔗糖含量表现为A1>A2、B1B2、C1C>B;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则表现为A1>B1>C1;B2>A2>C2的规律。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在A1区含量最少,在B2区含量最多。主成分分析说明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柿果片 维生素C 可溶性蛋白质 游离糖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GI芋圆干的研制
7
作者 杨晨 段振华 田玉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以香芋为主要原料,制备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芋圆干。通过研究白芸豆粉、燕麦粉、荞麦粉3种低GI原料对芋圆干感官评分的影响,筛选出最佳低GI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GI、弹性、复水比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 以香芋为主要原料,制备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芋圆干。通过研究白芸豆粉、燕麦粉、荞麦粉3种低GI原料对芋圆干感官评分的影响,筛选出最佳低GI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GI、弹性、复水比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低GI芋圆干的配方及熟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芋泥质量为基准,白芸豆粉、木薯淀粉、水、白糖添加量分别为12%、75%、22%、20%;最佳熟化工艺参数为芋圆直径1.0 cm、水煮时间2.5 min、料液比1∶35(g/mL)。在此条件下制出的芋圆干GI为53.97,感官评分为8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圆干 白芸豆粉 血糖生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田玉红 刘雄民 +1 位作者 周永红 郭占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1-654,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柠檬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柠檬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1.36%(以鲜重计),确认了...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柠檬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柠檬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1.36%(以鲜重计),确认了其中的37种成分,占油相成分总量的97.36%,其中有12种碳氢化合物和25种含氧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香茅醛(57.00%),其后依次是香茅醇(15.89%)、乙酸香茅酯(15.33%)。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48%(以鲜重计),确认了其中的10种成分,占水溶性物质总量的82.05%,主要为醇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顺-对烷3-,8-二醇(53.43%)和反-对烷-3,8-二醇(1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水溶性成分 柠檬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角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18
9
作者 田玉红 刘雄民 +1 位作者 周永红 赖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圆角桉叶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两者的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圆角桉叶精油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6.17%,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46%),其后是β-蒎烯(12.21%)、α-蒎烯(...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圆角桉叶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两者的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圆角桉叶精油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6.17%,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46%),其后是β-蒎烯(12.21%)、α-蒎烯(11.00%)、蓝桉醇(7.27%)、α-松油醇(6.59%)、柠烯(5.34%)、香树烯(3.92%)、4-松油烯醇2.08%)、表蓝桉醇(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角桉 精油 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0
作者 田玉红 张祥民 +3 位作者 黄泰松 李桂湘 邹克兴 周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综述了桉叶油在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对桉叶油在抑菌、杀虫、抗氧化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就国内桉叶油资源的的研究提出了初步见解,以期为桉叶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桉树 精油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玉红 黄琼 +2 位作者 陈志燕 蒋宏霖 张祥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542-14543,14553,共3页
[目的]考察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精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不同蒸馏时段丁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85.574%~58.519%)、乙酸丁香酚... [目的]考察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精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不同蒸馏时段丁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85.574%~58.519%)、乙酸丁香酚酯(8.845%~30.584%)、β-石竹烯(1.758%~5.680%)、α-石竹烯(0.257%~1.005%)。[结论]蒸馏时间对丁香油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丁香酚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乙酸丁香酚酯的含量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精油 蒸馏时间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磷酸钙对没食子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玉红 徐想丽 +1 位作者 李利军 周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6-130,共5页
研究了新生磷酸钙对没食子酸的吸附特性。根据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的粒内扩散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可知,当没食子酸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5、50、75mg/L时,新生磷酸钙对没食子酸的吸附过程均可用准二级动力... 研究了新生磷酸钙对没食子酸的吸附特性。根据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的粒内扩散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可知,当没食子酸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5、50、75mg/L时,新生磷酸钙对没食子酸的吸附过程均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R2=0.9943~0.9946)。pH是影响吸附作用的重要因素,当pH在7.2~7.5之间时,没食子酸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R2=0.9965),由Langmuir线性拟合方程可得新生磷酸钙对没食子酸的饱和吸附量为8.431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磷酸钙 没食子酸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序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玉红 刘雄民 +1 位作者 李利军 郭占京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大花序桉叶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首次从大花序桉叶精油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鉴定精油成分占总精油质量分数的68.321%.大花序桉精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47.364%)、β-桉叶醇(2.457%...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大花序桉叶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首次从大花序桉叶精油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鉴定精油成分占总精油质量分数的68.321%.大花序桉精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47.364%)、β-桉叶醇(2.457%)、γ-桉叶醇(1.955%)、α-桉叶醇(1.316%)和柠檬烯(1.427%),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序桉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金属在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交换机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玉红 余炜 刘正西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73-77,共5页
综述了自然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包括胶体粒子)对痕量金属的吸附交换作用,重点介绍了悬浮颗粒物的组成成分及各组成成分对痕量金属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悬浮颗粒物 胶体粒子 痕量金属 吸附交换 自然水体 水化学 重金属离子 表面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柳江沉积物及沿岸土壤吸附磷酸根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玉红 简璋 +1 位作者 李林建 黄任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4-66,70,共4页
研究了 p H值变化对柳江河沉积物及沿岸土壤对磷酸根吸附性能的影响。其吸附百分率 E%— p H曲线皆为峰形曲线 ,峰值出现在 p H值为 4 .5~ 6 .
关键词 沉积物 沿岸土壤 磷酸根 吸附 PH值 柳江河 污水处理 富营养化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尾矿去除水中Cu^(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玉红 毛文洁 +1 位作者 刘正西 霍杰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50-52,70,共4页
本文主要进行了锰矿尾矿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实验表明锰矿尾矿对CU-(2+)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吸附规律符合兰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弗因德利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pH值对锰矿尾矿的吸... 本文主要进行了锰矿尾矿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实验表明锰矿尾矿对CU-(2+)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吸附规律符合兰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弗因德利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pH值对锰矿尾矿的吸附能力具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尾矿 吸附 CU^2+ PH值 铜(Ⅱ) 实验研究 等温吸附方程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玉红 霍杰 张恩仁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89-92,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机理 ,对植物除氮磷。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提取工艺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玉红 邹克兴 +2 位作者 刘政 李志华 张祥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543-12545,共3页
[目的]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提取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分别进行卷烟加香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精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感官评吸法评价其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 [目的]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提取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分别进行卷烟加香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精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感官评吸法评价其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蒸馏初期的互叶白千层油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随着蒸馏的进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加。[结论]互叶白千层精油能有效降低卷烟刺激性,柔和烟气,增加烟气甜润度,具有明显改进烟气质量的作用。经过对比评吸发现,蒸馏时间越长,所得精油加香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精油 不同蒸馏时段 成分分析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沉积物吸附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玉红 张正斌 刘莲生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93-97,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南海表层沉积物对重金属离子(本文主要研究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交换吸附 沉积物 粘土 有机碳 吸附能力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田玉红 陈志燕 陶明有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5-49,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互叶白千层叶及嫩枝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油相部分经鉴定确认了27种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互叶白千层叶及嫩枝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油相部分经鉴定确认了27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8.60%,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52.15%)、γ-松油烯(19.60%)、α-松油烯(5.86%)、α-松油醇(3.93%)、对伞花烃(3.52%)、1,8-桉叶油素(2.67%);水溶性部分经鉴定确认了61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79.15%,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27.42%)、α-松油醇(6.55%)、香芹酚(5.00%)、1,8-桉叶油素(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挥发性成分 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