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壁碳纳米管改性正渗透膜及抗污染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浦 王磊 +2 位作者 张慧慧 王旭东 马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6-69,73,共5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醋酸纤维素(CA)进行物理共混改性,利用相转化法制备MWCNTs改性正渗透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的表征、水通量和反向盐通量的测定等方法考察了MWCNTs添加量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耗...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醋酸纤维素(CA)进行物理共混改性,利用相转化法制备MWCNTs改性正渗透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的表征、水通量和反向盐通量的测定等方法考察了MWCNTs添加量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探讨了高盐条件下海藻酸钠(SA)在不同含量MWCNTs改性膜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吸附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添加适量MWCNTs能使膜的渗透性能和抗污染性能明显提高。当MWCNTs的质量分数为0.5%时,膜性能最佳,其纯水通量为14.5 L/(m^2·h),反向盐通量为8.54 g/(m^2·h)。在一定范围内,随着MWCNTs的含量增加,膜表面对SA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降低,形成的吸附层更为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膜 多壁碳纳米管 改性 海藻酸钠 抗污染性 高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共混CA正渗透膜的制备及抗污染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藤 王磊 +2 位作者 张慧慧 王旭东 田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71,75,共5页
分别以ZnCl_2、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利用相转化法对醋酸纤维素(CA)正渗透膜进行共混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水通量和截盐率及污染物牛血清蛋白(BSA)与膜之间粘附力的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对正渗透膜... 分别以ZnCl_2、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利用相转化法对醋酸纤维素(CA)正渗透膜进行共混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水通量和截盐率及污染物牛血清蛋白(BSA)与膜之间粘附力的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对正渗透膜结构、分离性能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CA膜的分离性能及抗污染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其中ZnCl_2含量为2%时,膜性能最佳,其纯水通量达到15.7 L/(m^2·h),截盐率达到99.99%,通量恢复率为96.5%。随着添加剂含量的增加,膜的亲水性增大,纯水通量先增大后减小,但截盐率则因添加剂种类的不同,没有统一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膜 添加剂 膜污染 粘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正渗透膜的过滤特性及对二级出水截留效果研究
3
作者 王妍如 王磊 +3 位作者 张慧慧 王旭东 马藤 田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31,35,共6页
以某污水厂二级出水为原料液,采用型号TFC-ES正渗透膜研究过滤过程中的工艺特性(膜朝向、汲取液的种类及含量、错流速度)及适宜的膜清洗条件,以优化操作条件、降低浓差极化、减轻膜污染、提高正渗透膜性能。结果表明,以FO模式(活性层朝... 以某污水厂二级出水为原料液,采用型号TFC-ES正渗透膜研究过滤过程中的工艺特性(膜朝向、汲取液的种类及含量、错流速度)及适宜的膜清洗条件,以优化操作条件、降低浓差极化、减轻膜污染、提高正渗透膜性能。结果表明,以FO模式(活性层朝向原料液侧,AL-FS)、7.25 cm/s的错流速度、1 mol/L的Mg Cl2溶液作为汲取液时,复合正渗透膜的纯水通量大于9 L/(m2·h),反向盐截留率保持在99.90%以上。二级出水产生的可逆膜污染可采用简单的水力清洗方法,以17.4 cm/s的错流速度,去离子水清洗30 min后,膜通量恢复率大于90%。同时复合正渗透膜对二级出水中的溶解性固体(TDS)截留率高达98%以上,对金属离子Al^(3+)和Fe^(3+)的截留率可分别达到97%和100%,有机物、TN和TP的截留率均在82%以上,可为正渗透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正渗透膜 二级出水 膜清洗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突变品系XM6对白叶枯病一个隐性抗性基因的鉴定
4
作者 田浦 悟等 陈式府 《国外农学(植物保护)》 1994年第3期45-47,共3页
根据等位性试验表明,水稻突变品系XM6携有的单个对菲律宾白叶枯病小种的隐性抗性基因与已知的4个隐性抗性基因Xa-5,Xa-8,Xa-13和Xa-19是不等位的,该隐性基因被称为Xa-20。用XM6和具有上述4个隐性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间杂交的F_1植株和F_... 根据等位性试验表明,水稻突变品系XM6携有的单个对菲律宾白叶枯病小种的隐性抗性基因与已知的4个隐性抗性基因Xa-5,Xa-8,Xa-13和Xa-19是不等位的,该隐性基因被称为Xa-20。用XM6和具有上述4个隐性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间杂交的F_1植株和F_2群体与原始品种IR24相比较,表明XM6的抽穗期较早,植株重量较低,穗头较短。XM6也高抗日本水稻白叶枯病小种1到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抗病性 抗性基因 白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直流电捕捞淡水鱼
5
作者 田浦 《水产科技情报》 1976年第1期15-19,共5页
1975年《水产科技情报》第九期上发表了庄栽同志写的一篇关于《直流电捕捞淡水鱼》文章后,本刊陆续收到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西、安徽以及江苏等地读者的来信,建议详细介绍电捕淡水鱼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现我们又邀请田浦同志再谈直流... 1975年《水产科技情报》第九期上发表了庄栽同志写的一篇关于《直流电捕捞淡水鱼》文章后,本刊陆续收到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西、安徽以及江苏等地读者的来信,建议详细介绍电捕淡水鱼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现我们又邀请田浦同志再谈直流电捕捞淡水鱼的体会,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捞 淡水鱼 水产科技 黑龙江 情报 文章 安徽 江苏 江西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