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理学跨学科贯通式课程建设与实践
1
作者 朱玲 万莉红 +5 位作者 彭勇 熊文碧 周黎明 蒋维 易智慧 田汉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95-1396,1399,共3页
药理学是一门医学本科生基础课程,与各学科及应用有广泛的交叉渗透。本课程针对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水平基础药理学师资队伍,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多层次融合,整合临床及科研资源并建立较完整的跨学科线上辅助教学课程体系,线下教... 药理学是一门医学本科生基础课程,与各学科及应用有广泛的交叉渗透。本课程针对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水平基础药理学师资队伍,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多层次融合,整合临床及科研资源并建立较完整的跨学科线上辅助教学课程体系,线下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塑造贯通式多交叉融合的课程,培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拔尖本科生人才。课程建设实施后,反馈良好,促进了医学本科生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跨学科 贯通式 多层次融合 拔尖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的医学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汉文 陈彦宇 +1 位作者 梁彩霞 李路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181-184,共4页
太极拳的医学作用逐渐被现代医学所重视,研究表明它对中老年人有多方面的作用,本文从太极拳提高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改善脂代谢、糖代谢、骨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生理功能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 太极拳 中老年人 医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肺肿瘤短期诱发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汉文 董奇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6年第2期36-38,共3页
1941年Andervant等首次用小鼠肺肿瘤诱发实验进行环境化学物的致癌性检测,至1982年已用该法检测了200多种化学物的致癌性。近年William曾推荐作短期致癌试验。1989年,董奇男等用小鼠肺肿瘤短期诱发试验证明了氯丁二烯的致癌性。1992年.... 1941年Andervant等首次用小鼠肺肿瘤诱发实验进行环境化学物的致癌性检测,至1982年已用该法检测了200多种化学物的致癌性。近年William曾推荐作短期致癌试验。1989年,董奇男等用小鼠肺肿瘤短期诱发试验证明了氯丁二烯的致癌性。1992年.李寿祺等建立了昆明种小鼠肺肿瘤短期诱发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肺肿瘤短期诱发实验 小鼠肺肿瘤诱发 诱癌剂 A系小鼠 腹腔注射 昆明种小鼠 自发率 短期诱发试验 致癌性 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福平(二、三联)的药效学试验
4
作者 田汉文 杨芳炬 +3 位作者 王浴生 张淑华 黄秀华 欧珍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7-17,共1页
卫肺宁、卫肺特对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H<sub>37</sub>Rv,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和人工诱导耐RFP、SM的H<sub>37</sub>Rv菌株、草分枝杆菌及临床分离的15株结核分枝杆菌(共2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 卫肺宁、卫肺特对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H<sub>37</sub>Rv,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和人工诱导耐RFP、SM的H<sub>37</sub>Rv菌株、草分枝杆菌及临床分离的15株结核分枝杆菌(共2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卫肺宁、卫肺特在罗氏培养基中对H<sub>37</sub>Rv的MIC分别为0.39和0.1mg/L;对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MIC均为3.12mg/L;与利福平单用接近,比异烟肼单用稍弱,比吡嗪酰胺单用稍强。卫肺宁、卫肺特对草分枝杆菌的MIC均为1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方利福平 药效学 草分枝杆菌 体外抗菌作用 人型结核 异烟肼 临床分离 人工诱导 基础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谭宗建 田汉文 彭志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试验用四氯化碳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以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对不同剂量的千里光进行保肝作用研究,对小鼠采血测定血清ALT、AST等生化指标,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千里光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的升高;抑制肝脏... 本试验用四氯化碳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以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对不同剂量的千里光进行保肝作用研究,对小鼠采血测定血清ALT、AST等生化指标,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千里光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的升高;抑制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保护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作用 千里光 血清ALT AST 小鼠 实验研究 病理学改变 肝脏组织 阳性对照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棒锤毒性研究及防中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梁彩霞 陈彦宇 +1 位作者 兰伟 田汉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83-85,共3页
铁棒锤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中草药,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特别是根和块茎)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加之目前对铁棒锤的毒性及炮制方法研究尚不完善,因此难以对其质量及安全性进行控制。本文整理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对铁棒锤毒性... 铁棒锤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中草药,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特别是根和块茎)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加之目前对铁棒锤的毒性及炮制方法研究尚不完善,因此难以对其质量及安全性进行控制。本文整理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对铁棒锤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的文献资料,对其治病同时防中毒的必要性和措施做出了简要的概述,以期进一步完善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棒锤 乌头碱 毒性作用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VLDL、LDL及HDL对血凝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祖跃 刘秉文 +2 位作者 田汉文 刘宇 白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是否发生了氧化修饰及其对血凝的影响。方法 :对 2 1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 2 1例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人的血脂、脂... 目的 :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是否发生了氧化修饰及其对血凝的影响。方法 :对 2 1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 2 1例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人的血脂、脂质过氧化物进行了分析。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VLDL、LDL及HDL ,测定这三种脂蛋白的 2 3 4nm光吸收、相对电泳迁移率 (REM )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 ,分别将这三种脂蛋白加入由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 ,按试剂盒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结果 :内源性HTG患者血浆TG含量平均升高 2 .73倍 ,HDLC下降 1 .71倍 ,同时LPO升高 1 .2 2倍 ;HTG组VLDL、LDL及HDL的REM、2 3 4nm光吸收值、TBARS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 .0 1 ) ,表明内源性HTG患者血浆VLDL、LDL及HDL均发生了氧化修饰生成Ox VLDL、Ox LDL及Ox HDL。PT及APTT在分别加入HTG组的VLDL、LDL及HDL后均比加入相应正常组脂蛋白明显缩短 (P均 <0 .0 5 )。相关分析表明 ,HTG组血浆VLDL及HDL相对电泳迁移率 (REM )与PT呈负相关 (P <0 .0 1 )。结论 :HTG患者血浆VLDL、LDL及HDL发生了氧化修饰 ,并使PT及APTT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浆 VLDL LDL HDL 血凝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后效作用初步研究
8
作者 周黎明 田汉文 +1 位作者 朱玲 王浴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7年第3期51-51,共1页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s effect 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抑制的效应。PAE的研究可用于指导抗生素的临床给药方案,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此,我们采用活菌计数技术研究了...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s effect 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抑制的效应。PAE的研究可用于指导抗生素的临床给药方案,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此,我们采用活菌计数技术研究了二种国产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对革兰氏阴性菌ATCC 25922的抗生素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抗生素后效应 后效作用 类抗生素 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革兰氏阴性菌 基础医学院 临床给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对小鼠中孕妊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旭东 方治平 田汉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初步研究西咪替丁对中孕妊娠的影响。方法 :用昆明种小鼠 ,在妊娠第 9~ 1 2天分别连续灌胃给予西咪替丁 80mg·kg 1,1 60mg·kg 1,3 2 0mg·kg 1,640mg·kg 1,于妊娠第 1 6天解剖记录活胎数 ,吸收胎死胎数。结... 目的 :初步研究西咪替丁对中孕妊娠的影响。方法 :用昆明种小鼠 ,在妊娠第 9~ 1 2天分别连续灌胃给予西咪替丁 80mg·kg 1,1 60mg·kg 1,3 2 0mg·kg 1,640mg·kg 1,于妊娠第 1 6天解剖记录活胎数 ,吸收胎死胎数。结果 :西咪替丁 1 60mg·kg 1,3 2 0mg·kg 1,640mg·kg 1剂量对小鼠的妊娠抑制率分别为 1 0 % ,45 % ( p <0 .0 0 5 ) ,65 % ( p <0 .0 0 5 )。 结论 :西咪替丁具有一定的终止中孕妊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实验研究 妊娠影响 昆明种小鼠 妊娠抑制率 终止中孕 步研究 活胎数 死胎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抗中孕作用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罗旭东 方治平 田汉文 《天津药学》 2003年第5期2-4,共3页
目的 :初步研究西咪替丁的免疫调节作用在抗中孕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妊娠昆明种小鼠 ,在妊娠第 9~ 12日分别连续灌胃给予西咪替丁 80、16 0、32 0和 6 4 0 mg/ kg,于妊娠第 16日解剖记录活胎数 ,死胎数。结果 :西咪替丁 16 0、32 0和 ... 目的 :初步研究西咪替丁的免疫调节作用在抗中孕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妊娠昆明种小鼠 ,在妊娠第 9~ 12日分别连续灌胃给予西咪替丁 80、16 0、32 0和 6 4 0 mg/ kg,于妊娠第 16日解剖记录活胎数 ,死胎数。结果 :西咪替丁 16 0、32 0和 6 4 0 mg/ kg剂量对小鼠的妊娠抑制率分别为 10 %、4 5 % ( P <0 .0 5 )和 6 5 % (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抗中孕 药效学 妊娠抑制率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四嗪类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海霞 陈湘 +3 位作者 张聪 郑婉婉 田汉文 白杨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7-419,共13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S-四嗪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情况,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主要分为含能有机物、含能有机盐、含能金属盐与配合物3个方面,其中有机物和有机盐研究较多,金属盐研究较少。总结了四嗪含能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S-四嗪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情况,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主要分为含能有机物、含能有机盐、含能金属盐与配合物3个方面,其中有机物和有机盐研究较多,金属盐研究较少。总结了四嗪含能化合物的设计思路、应用前景和待解决的问题。对称取代的1,2,4,5-四嗪化合物是目前绝大多数工作的研究目标,设计这些化合物主要依靠四嗪环上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特点而引入不同的含能取代基来对整体化合物的性能进行修饰和调控。通过设计合成离子盐,利用阴阳离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可对含能化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优化。四嗪类含能材料氮含量高、分解产物清洁,在微推力和低特征信号推进剂、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组分、绿色起爆药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不足之处在于这些化合物的放大合成研究很少,工业化基础较薄弱,且对非对称取代的1,2,4,5-四嗪化合物研究较少,在未来需要加大这些方面的研究。附参考文献7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S-四嗪 高氮含能材料 四嗪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张莉 匡湘红 +2 位作者 田汉文 杨新云 范爱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2期29-31,共3页
本文比较研究了三种有代表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三者中以头孢呋辛的酶水解率较低即对酶较为稳定;氨苄西林对酶的稳定性其次;而头孢唑啉的酶水解率较高即易被酶水解破坏而... 本文比较研究了三种有代表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三者中以头孢呋辛的酶水解率较低即对酶较为稳定;氨苄西林对酶的稳定性其次;而头孢唑啉的酶水解率较高即易被酶水解破坏而失去抗菌活性,但头孢唑啉添加舒巴坦(按1:1配比)后对酶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 头孢唑啉 氨苄西林 Β-内酰胺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卫肺宁、卫肺特体内外抗结核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浴生 张淑华 +3 位作者 洪诤 田汉文 欧真蓉 杨芳炬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33-33,共1页
卫肺宁(二联)卫肺特(三联)对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H<sub>37</sub>RV,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和人工诱导耐RFP、SM的H<sub>37</sub>Rv菌株、草分枝杆菌及临床分离的15株结核分枝杆菌(共2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 卫肺宁(二联)卫肺特(三联)对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H<sub>37</sub>RV,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和人工诱导耐RFP、SM的H<sub>37</sub>Rv菌株、草分枝杆菌及临床分离的15株结核分枝杆菌(共2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卫肺宁、卫肺特在罗氏培养基中对H<sub>37</sub>RV的MIC分别为0.39和0.1mg/L;对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MIC均为3.12mg/L;与单用利福平接近,比单用异烟肼稍弱,比单用吡嗪酰胺稍强。卫肺宁、卫肺特对草分枝杆菌的MIC均为100mg/L,对临床分离的17株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中15株的MIC为0.2~6.25mg/ml,其中2株MIC为25~100mg/L,国产卫肺宁、卫肺特与进口卫肺宁、卫肺特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草分枝杆菌 抗结核作用 体内外 体外抗菌作用 人型结核 临床分离 利福平 异烟肼 人工诱导
全文增补中
两亲磺化杯芳烃对护肤成分的增溶、增稳和促进渗透作用
14
作者 于红梅 李诗慧 +7 位作者 田汉文 蔺一琳 张树昕 耿文超 李华斌 王宏磊 刘娟 郭东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合成了下缘十二烷基修饰的磺化杯[8]芳烃(SC8A-12C),用于提高维生素A(Va)在水相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并促进Va的经皮渗透.脂溶性Va在水中几乎不溶, SC8A-12C能将Va的溶解度提高至1.1 mg/mL,将Va在水溶液中的半衰期从5 h延长到35 h.体外... 合成了下缘十二烷基修饰的磺化杯[8]芳烃(SC8A-12C),用于提高维生素A(Va)在水相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并促进Va的经皮渗透.脂溶性Va在水中几乎不溶, SC8A-12C能将Va的溶解度提高至1.1 mg/mL,将Va在水溶液中的半衰期从5 h延长到35 h.体外透皮测试表明, SC8A-12C提高Va的透皮量达16.9倍. SC8A-12C还能增溶苯乙基间苯二酚、水杨酸、槲皮素及壬二酸等多种护肤成分,并将水杨酸的透皮量提高3.8倍.SC8A-12C从增溶、增稳和透皮性3个方面提升了Va的功效,有望开发出无油配方的纯水剂Va类护肤品.鉴于SC8A-12C对多种护肤成分的增溶作用,有望助力于多功效护肤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 增溶 增稳 透皮性 维生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氨基胍基-1,2,4,5-四嗪-3-酮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分解行为
15
作者 郑婉婉 白杨 +2 位作者 田汉文 郭兆琦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4-590,共7页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基)-1,2,4,5-四嗪(BT)和硝基胍为原料,经亲核取代、还原反应,合成了6-氨基胍基-1,2,4,5-四嗪-3-酮(AGTzO),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AGTzO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DTG)研究了AGTzO的热...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基)-1,2,4,5-四嗪(BT)和硝基胍为原料,经亲核取代、还原反应,合成了6-氨基胍基-1,2,4,5-四嗪-3-酮(AGTzO),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AGTzO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DTG)研究了AGTzO的热分解行为;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对不同升温速率下AGTzO的DSC曲线进行分析,获得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了其热安全性。结果表明,AGTzO·H2O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每个晶胞包含8个AGTzO·H2O分子,晶体密度为1.639g/cm3;AGTzO·H2O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分别为173.03kJ/mol、1015.96s-1;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热点火温度(Tbe)和热爆炸临界温度(Tbp)分别为232.05、234.93和236.91℃;用氮当量公式计算AGTzO·H2O的爆速(D)为8421m/s,爆压(p)为30.4GPa,其爆轰性能与TATB(D=8114m/s,p=31.2GPa)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1 2 4 5-四嗪 晶体结构 富氮含能化合物 含氧四嗪衍生物 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与瑜伽习练致伤的比较研究综述
16
作者 陈宥文 向尚 田汉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7期1314-1316,共3页
太极拳和瑜伽在思想基础、健身理路等方面多有相异而值得互相交流借鉴之处。两者分别代表着中印民族体育文化,在国际化、大众化过程中,以不同方式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然而,由于两者皆为以精深繁复的思想为基础的体系性修身运动,习练者... 太极拳和瑜伽在思想基础、健身理路等方面多有相异而值得互相交流借鉴之处。两者分别代表着中印民族体育文化,在国际化、大众化过程中,以不同方式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然而,由于两者皆为以精深繁复的思想为基础的体系性修身运动,习练者对两者思想与技法的不当把握往往导致诸多运动损伤。本文即在对两者理念与技法差异概括总结的基础上,从两者习练不当所致损伤的具体动作、部位、人群等进行比较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瑜伽 文化差异 习练不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