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冶炼烟尘金属分离及资源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兵 陶雷 +4 位作者 王郎郎 王学谦 田森林 宁平 王润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2-894,共13页
以铜冶炼烟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及矿物学性质,对比铜冶炼烟尘金属分离与回收方法,包括碳热还原法、硫酸浸出法、碱性浸出法和湿法-火法联合工艺,总结各方法的原理、典型工艺、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非常规冶金方法在铜冶炼烟尘金属分... 以铜冶炼烟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及矿物学性质,对比铜冶炼烟尘金属分离与回收方法,包括碳热还原法、硫酸浸出法、碱性浸出法和湿法-火法联合工艺,总结各方法的原理、典型工艺、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非常规冶金方法在铜冶炼烟尘金属分离中的应用,展望铜冶炼烟尘资源回收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铜冶炼烟尘中砷、铜、锌含量受冶炼工艺、原矿品质的影响,不同元素赋存形态存在差异。碳热还原法可以通过金属砷酸盐和氧化物分解的方式释放砷,从而实现砷与其他有价金属的分离;硫酸浸出法可以高效浸提铜冶炼烟尘中的金属,实现多元素的回收;碱性浸出法可选择性浸提砷;湿法-火法联合工艺结合了火法工艺选择性分离砷和湿法工艺高效提取金属的优点,对于复杂高砷铜冶炼烟尘处理具有优势。铜冶炼烟尘兼具资源属性和环境风险,实现清洁生产及多金属资源化利用仍是关键,砷的无害化处置与锌、铜、铅等有价金属的高效协同回收工艺及分离机制、全过程物质流与环境效应是铜冶炼烟尘资源回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烟尘 资源回收 火法 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被引量:28
2
作者 田森林 张友胜 +2 位作者 杨英雄 杨伟丽 龚雨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合理开发显齿蛇葡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显齿蛇葡萄植株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其最佳检测条件为色谱柱为Nova PakC18不锈钢柱 ,检测波长为 2 94nm ,用甲醇—水 (体积比 2 4∶76 )为流动相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1.12 5 % ,平均... 为合理开发显齿蛇葡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显齿蛇葡萄植株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其最佳检测条件为色谱柱为Nova PakC18不锈钢柱 ,检测波长为 2 94nm ,用甲醇—水 (体积比 2 4∶76 )为流动相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1.12 5 % ,平均回收率为 95 .0 3% ,最低检测量为 10ng .湖南显齿蛇葡萄中不同部位的二氢杨梅素含量 在 11.87%~ 4 0 .6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显齿蛇葡萄 二氢杨梅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与其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田森林 陈社员 刘忠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0-172,共3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不育系 ,对优质油菜 (B.napu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6 81A的微量花粉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不育系微量花粉对不育系植株及杂种后代的长势、花器大小及农艺性状等有较大影响 .随着不育系不育程度的增大 ,不育系和杂种生长渐... 为了更好地利用不育系 ,对优质油菜 (B.napu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6 81A的微量花粉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不育系微量花粉对不育系植株及杂种后代的长势、花器大小及农艺性状等有较大影响 .随着不育系不育程度的增大 ,不育系和杂种生长渐弱 ,且花变小 ,角果变短 ,种子数变少 ,农艺性状变差 .提出利用较多微量花粉的不育系异地制种 ,是兼顾油菜“三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雄性不育系 微量花粉 农艺性状 相关性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典型乔木主要挥发性有机物释放规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宁平 郭霞 +2 位作者 田森林 史建武 孙长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0-1296,共7页
采用顶空活体采样法,于2011-04—2011-05采用电子鼻对昆明地区圆柏和雪松2种乔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包括α-蒎烯和异戊二烯)进行采集和实时分析,同时对天气情况、气温和湿度等参数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2种乔木的BVOCS释放量明... 采用顶空活体采样法,于2011-04—2011-05采用电子鼻对昆明地区圆柏和雪松2种乔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包括α-蒎烯和异戊二烯)进行采集和实时分析,同时对天气情况、气温和湿度等参数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2种乔木的BVOCS释放量明显不同,但均以排放异戊二烯为主;2种乔木BVOCS释放均具有显著的小时变化规律,在圆柏释放BVOCS时刻变化曲线上,4月均表现为"两峰两谷型",5月均表现为"三峰两谷型";雪松释放BVOCS的时刻变化曲线表现为"两峰一谷型",而最高值均出现在中午;2种乔木对典型BVOCS的释放均具有显著的日间变化,4月的变化趋势比5月的明显;BVOCS的释放与气温的变化规律一致,其中温度在24~35℃、相对湿度在45%~60%时,BVOCs释放量最大,且4月时较5月时大;2种乔木BVOCS释放量与温度显著正相关,α-蒎烯和异戊二烯的释放量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前者为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温度的相关性较湿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柏 雪松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释放规律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氰化氢 被引量:6
5
作者 蒋明 宁平 +5 位作者 王重华 田森林 庙荣荣 周键 陈炜 王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94-3299,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铜金属氧化物改性活性炭吸附剂,采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TG/DTA)、比表面分析(N2-BET)和X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考察吸附剂的净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300℃,最优体积空速为600 h 1;铜金属氧化物改性... 采用浸渍法制备铜金属氧化物改性活性炭吸附剂,采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TG/DTA)、比表面分析(N2-BET)和X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考察吸附剂的净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300℃,最优体积空速为600 h 1;铜金属氧化物改性能显著增加活性炭对HCN的吸附性能,孔径为0.74~1.98 nm的微孔对HCN的吸附贡献较大,改性活性炭在325℃以内保持较优的热稳定性,CuO是吸附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吸附HCN后,HCN被催化氧化分解为NH3,吸附剂的失活可能是HCN在脱除过程中生成的CuCN填充和覆盖了活性炭的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氢 改性活性炭 吸附净化 醋酸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奕雪 陈秋玲 +3 位作者 谷俊杰 田森林 宁平 夏凤高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综述了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所用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碱类催化剂、金属类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碳类催化剂、矿石类等五类催化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气化率和氢气产率。通过催化剂的比选,提出有效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 本文综述了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所用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碱类催化剂、金属类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碳类催化剂、矿石类等五类催化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气化率和氢气产率。通过催化剂的比选,提出有效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并提出常用碱类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碱类催化剂的高效利用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超临界水气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黄磷尾气中气态氟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蒋明 王重华 +6 位作者 田森林 周键 刘瞾 宁平 覃扬颂 蒋蕾 庙荣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4-246,共3页
采用NaOH溶液吸收黄磷尾气中气态氟,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其氟含量。结果表明,电极电位与5~100.0μg/mL氟离子浓度的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5%,平均回收率为98.70%~99.69%。该方法操作简便、干扰小... 采用NaOH溶液吸收黄磷尾气中气态氟,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其氟含量。结果表明,电极电位与5~100.0μg/mL氟离子浓度的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5%,平均回收率为98.70%~99.69%。该方法操作简便、干扰小、准确度高,分析成本低,适用于黄磷尾气中氟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黄磷尾气 气态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测定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霞 田森林 +3 位作者 宁平 蒋蕾 王倩 何姗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7-501,共5页
建立了电子鼻技术(GC/SAW)快速实时检测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检测器温度、进样温度、柱温、升温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电子鼻技术分析BVOCS的最佳条件为:检测器温度60℃、进样口温度100℃、柱温40~145℃(10℃/s... 建立了电子鼻技术(GC/SAW)快速实时检测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检测器温度、进样温度、柱温、升温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电子鼻技术分析BVOCS的最佳条件为:检测器温度60℃、进样口温度100℃、柱温40~145℃(10℃/s)、阀温145℃、预浓缩管250℃、载气流速3mL/min。在上述条件下,测得不同时间(日内、日间)α-蒎烯和异戊二烯分别在0.027~8.580mg·L-1、0.425~68.100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α-蒎烯和异戊二烯的回收率分别在90.74%~107.41%和91.29%~102.8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检测限在0.2~1.0μg·L-1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表面声波检测器(SAW)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化学杀雄药物、机理和杂种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官春云 王国槐 +2 位作者 李栒 陈社元 田森林 《作物研究》 1990年第3期13-19,共7页
16种化学杀雄剂在油菜(B.napus)上的试验表明,0.4%的GA_2单核期处理,1%或1.5%MC_3单核期处理,1.5%KMS-1单核期处理,0.5%乙二胺四乙酸钠单核期处理,能诱导80%以上的不育株。经化学杀雄剂处理后,油莱小孢子发育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 16种化学杀雄剂在油菜(B.napus)上的试验表明,0.4%的GA_2单核期处理,1%或1.5%MC_3单核期处理,1.5%KMS-1单核期处理,0.5%乙二胺四乙酸钠单核期处理,能诱导80%以上的不育株。经化学杀雄剂处理后,油莱小孢子发育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此外花药过氧化物同工酶带型少而弱,脱氢酶活力弱等。化学杀雄单低强优势组合湘油11号×466比常规推广品种增产1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化学杀雄剂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DNA导入大豆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0
作者 麻浩 邹冬生 +3 位作者 田森林 江巨鳌 李乐农 田蓓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用玉米作DNA供体,栽培大豆品种作为受体,采用“改良浸种法”进行外源DNA导入,其后代在生育期、株高、结荚数、单株产量、百粒重、节数、种脐色等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异.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脱氧核糖核酸 性状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多羟基醇的液化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秋玲 谷俊杰 +2 位作者 孙可伟 张春红 田森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128,共4页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麦秆液化混合液中,除得到大量降解多糖外,经分离提纯得到两种关键组分。利用核磁(1H-NMR,13C-NMR,DEPT)、质谱(MS)和红外(IR)等方法,分析得出产物1是乙酰丙酸聚乙二醇酯,产物2含有2分子苯环,是...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麦秆液化混合液中,除得到大量降解多糖外,经分离提纯得到两种关键组分。利用核磁(1H-NMR,13C-NMR,DEPT)、质谱(MS)和红外(IR)等方法,分析得出产物1是乙酰丙酸聚乙二醇酯,产物2含有2分子苯环,是含有愈创木基木质素和对羟基苯基木质素结构单元的酯类化合物。通过产物的波谱数据分析其结构,并结合液化过程中酸值、羟值及残渣的变化,推导出植物纤维中木质素和纤维素液化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木质素 液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水滑石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骄佼 田森林 周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148,共5页
镁铝水滑石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层柱状化合物,近年来,人们利用镁铝水滑石的结构特性,将其作为吸附剂或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中。重点介绍了镁铝水滑石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还原... 镁铝水滑石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层柱状化合物,近年来,人们利用镁铝水滑石的结构特性,将其作为吸附剂或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中。重点介绍了镁铝水滑石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还原法,并论述了其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塑料工艺、阻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制备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化学药物对油菜杀雄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官春云 王国槐 +2 位作者 李栒 田森林 陈社元 《作物研究》 1993年第3期13-16,共4页
研究了茅草枯、二氯丙酸和MG_4对油菜的杀雄效果。结果MG_4喷1次,茅草枯用0.5%浓度喷2次,可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株率达80%以上。
关键词 油菜 化学杀雄 不育株率 化学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化学杀雄杂种湘杂油1号(湘油11号×466)选育报告 被引量:5
14
作者 官春云 王国槐 +2 位作者 李栒 陈社元 田森林 《作物研究》 1995年第S1期7-9,共3页
l 化学杀雄剂的选用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杂种,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化学杀雄剂 湘杂油1号 杂交油菜 诱导雄性不育 湖南农业大学 作物杂种优势 自交系 杂种组合 秦油2号 菌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的筛选及脂肪氧合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麻浩 江巨鳌 +1 位作者 田森林 丁安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9-473,共5页
为了发掘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材料 ,对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14个省 (市 ) 2 11份大豆资源作缺失体种质的筛选以及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脂肪氧合酶有 4种电泳类型 :L ox1,L ox2 ,L ox3 a和 L ox3 b;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 为了发掘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材料 ,对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14个省 (市 ) 2 11份大豆资源作缺失体种质的筛选以及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脂肪氧合酶有 4种电泳类型 :L ox1,L ox2 ,L ox3 a和 L ox3 b;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豆资源中有丰富的脂肪氧合酶缺失类型 ,缺失频率为 18.48% ,其中单一缺失类型较丰富 ;L ox1,L ox2和 L ox3分别受显性基因控制 ,缺失体则分别受隐性基因控制 ,控制 L ox1和 L ox2的基因是紧密连锁遗传的 ,连锁强度为 7.77% ,而控制 L ox3的基因则是独立遗传的 .因此 ,在无 (或少 )豆腥味新品种培育和利用上应选育脂肪氧合酶全缺失类型和缺失 L ox1,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合酶 大豆 筛选 遗传分析 种质 缺失突变体 豆腥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高产理想株型的构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麻浩 田森林 +1 位作者 李乐农 李大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09-314,共6页
根据大豆理想株型的概念,分析了大豆的主要生理性状和形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并提出了大豆高产理想株型的合理构成,以期为大豆育种的田间选择和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大豆 形态学 生理学 经济性状 株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光温生态特性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官春云 王国槐 +4 位作者 李栒 张焱 陈社元 田森林 赵均田 《作物研究》 1995年第S1期12-14,共3页
1 经过和任务来源光温生态特性是作物的基本特性,与作物引种、育种和栽培关系都很大.但在油菜上有关这方面的报导不多.在七十年代中期,我们在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冬油菜在长沙夏播条件下的生态表现;油菜在昆明夏播条... 1 经过和任务来源光温生态特性是作物的基本特性,与作物引种、育种和栽培关系都很大.但在油菜上有关这方面的报导不多.在七十年代中期,我们在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冬油菜在长沙夏播条件下的生态表现;油菜在昆明夏播条件下的生态表现等的基础上,深感对油菜光温生态特性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于是八十年代初期选择有代表性的品种,进行油菜周年播种的研究.1986年起由湖南省教育委民会正式别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生态 油菜品种 冬油菜 湖南农业大学 甘蓝型油菜 春油菜 生态表现 生态特性 半冬性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三熟制油菜简化栽培技术研究Ⅰ不同播种量对稻板茬撒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社员 官春云 +1 位作者 王国槐 田森林 《作物研究》 1996年第2期19-21,共3页
采用稻板田油菜撒播,于10月20日播种,用种量1125~1875kg/hm2,收获植株数在75万株左右,产量可达1125kg/hm2左右,与常规栽培相当,但比育苗移栽法减少用工三分之二。
关键词 油菜 播种 栽培 耕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特点和适宜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社元 官春云 +1 位作者 王国槐 田森林 《作物研究》 1992年第3期29-33,共5页
试验观察了10个品种(系)在湘南地区的表现,分析了湘南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气候特点,提出湘南地区油菜生产应以早、中熟品种为主。
关键词 湘南地区 生长 发育 品种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Ca(OH)_2固磷固硫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宁平 王磊 +3 位作者 王重华 田森林 覃扬颂 蒋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342-4349,共8页
采用流化床预混燃烧黄磷尾气,以ZnO,Fe2O3和MgO作为添加剂调质Ca(OH)2。控制黄磷尾气流量为1 m^3/h,空气流量为3.6 m^3/h,使炉内温度保持在960~980℃,考察不同添加剂对Ca(OH)2固磷固硫作用的影响,对吸收剂进行XRD,SEM和EDS物相表... 采用流化床预混燃烧黄磷尾气,以ZnO,Fe2O3和MgO作为添加剂调质Ca(OH)2。控制黄磷尾气流量为1 m^3/h,空气流量为3.6 m^3/h,使炉内温度保持在960~980℃,考察不同添加剂对Ca(OH)2固磷固硫作用的影响,对吸收剂进行XRD,SEM和EDS物相表征及微区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ZnO添加剂会使吸收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Ca19Zn2(PO4)14,导致吸收剂在短时间内失活。Fe2O3添加剂会同CaO反应形成Ca2Fe2O5,降低SO2的去除率,但Ca2Fe2O5的生成会使P2O5的去除率提高。MgO添加剂可促进SO2和P2O5气体在吸收剂孔径中的扩散,加快含磷晶体颗粒的形成,从而提高吸收剂对SO2和P2O5的去除率。在120 min的反应时间内,MgO添加量为25%时,吸收剂对SO2去除率平均提高7.5%,P2O5的去除率平均提高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硫 固磷 预混燃烧 黄磷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