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生育期覆膜冬小麦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缴锡云 李少华 +2 位作者 田树魁 郭虎将 路素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共3页
冬小麦全生育期覆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冬小麦穴播方式,自播种至收割的整个生育期内,地膜始终覆盖在地面。根据1997 年10 月至1998 年6 月在东光县龙王李乡进行的灌溉试验,初步确定了冬小麦全... 冬小麦全生育期覆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冬小麦穴播方式,自播种至收割的整个生育期内,地膜始终覆盖在地面。根据1997 年10 月至1998 年6 月在东光县龙王李乡进行的灌溉试验,初步确定了冬小麦全生育期覆膜灌溉的适宜灌溉制度,在偏湿润年为:灌3 次水( 包括播前水) ;播前水定额根据土壤墒情确定,一般为450 ~900 m 3 /h m 2 ;起身~拔节期的灌水定额为600 m 3/h m 2 ;抽穗~灌浆期的灌水定额为450 m 3 /hm 2 ;总灌溉定额为1500 ~1950 m 3 /h m 2 ;试验结果表明,与不覆膜的相比,全生育期覆膜冬小麦,节水412 % ,产量提高22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全生育期覆膜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海清 田树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5期25-28,共4页
在对土著鱼类资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水生生态保护、渔业结构调整、渔民收入增加和人们膳食结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了云南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取得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制度建... 在对土著鱼类资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水生生态保护、渔业结构调整、渔民收入增加和人们膳食结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了云南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取得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制度建设、栖息地保护、投入机制、技术支撑和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对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为云南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著鱼类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魾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田树魁 薛晨江 +3 位作者 冷云 刘跃天 易勇 李晓双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对巨魾(Bagarius yarrelli Sykes)栖息江河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解剖61尾体长20.4-43.5cm、体重124—1200g的野生巨魾研究其内脏器官特点,还对野生活体巨魾进行人工驯养研究。研究了解了巨魾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和消化系统的组成;计... 对巨魾(Bagarius yarrelli Sykes)栖息江河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解剖61尾体长20.4-43.5cm、体重124—1200g的野生巨魾研究其内脏器官特点,还对野生活体巨魾进行人工驯养研究。研究了解了巨魾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和消化系统的组成;计算肠长与体长比值为1.19;确定巨魾食性为底栖肉食性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魾(Bagarius yarrelli) 生物学特性 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巨(鱼丕)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树魁 易勇 +3 位作者 薛晨江 冷云 刘跃天 李晓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6,共4页
对野生巨(鱼丕)(Bagarius yarrelli Sykes)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巨(鱼丕)是一种较少见的具有黄色肌肉的鱼类。巨(鱼丕)含肉率为48.78%、肌肉中水分含量77.28%、粗蛋白含量18.01%、粗脂肪含量2.52%、灰分含量2.19%;... 对野生巨(鱼丕)(Bagarius yarrelli Sykes)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巨(鱼丕)是一种较少见的具有黄色肌肉的鱼类。巨(鱼丕)含肉率为48.78%、肌肉中水分含量77.28%、粗蛋白含量18.01%、粗脂肪含量2.52%、灰分含量2.19%;肌肉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4.15%,含量最高为缬氨酸(1.35%),最低为甘氨酸(0.45%);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21%,占氨基酸总量的43.89%,氨基酸价为160.81,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是亮氨酸和赖氨酸(1973年FAO/WHO标准)。结果表明巨(鱼丕)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有待开发的野生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鱼丕)(Bagarius yarrelli Sykes) 肌肉 营养成份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尾鳠肌肉营养成分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树魁 薛晨江 +3 位作者 刘跃天 冷云 易勇 李晓双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对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丝尾鳠含肉率为68.39%,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92%,粗蛋白含量17.85%,粗脂肪含量0.80%,灰分含量2.43%;肌肉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00%,含量最高为... 对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丝尾鳠含肉率为68.39%,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92%,粗蛋白含量17.85%,粗脂肪含量0.80%,灰分含量2.43%;肌肉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00%,含量最高为缬氨酸(Val),占1.24%,最低为胱氨酸(Cys),占0.4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80%,占氨基酸总量的44.62%。依据1985年FAO/WHO推荐的蛋白质模式为评价标准,计算得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3种不同人群水平的氨基酸价(AAS)分别为176.26、255.69和513.82;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都是亮氨酸(Leu)和赖氨酸(Lys)。研究表明,丝尾鳠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有开发前景的珍稀和优质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尾鳠 肌肉 营养成份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驯化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树魁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7期297-299,共3页
概述了云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的情况,介绍了30种云南土著鱼类的驯化情况,以为云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 保护 驯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魾食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冷云 田树魁 +4 位作者 刘跃天 邱家荣 薛晨江 易勇 李晓双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329-330,共2页
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共采集65尾巨魾,对其食性及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其肠内含物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巨魾食物组成主要为小鱼、虾、泥鳅、水生昆虫等。
关键词 巨魾 食性 摄食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四须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建斌 田树魁 +4 位作者 易勇 梁云安 李映明 段佳伟 李志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3,共2页
对保山四须鱼巴进行研究 ,基本了解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栖息习性、食性、生长等。同时对其繁殖习性作出了初步分析与推断。
关键词 保山四须Ba 生物学特性 形态 地理分布 习性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龙虾在云南养殖情况及建议
9
作者 田树魁 石永伦 +5 位作者 杨树国 龙斌 潘文良 陈斐 郑泽芳 杨其琴 《云南农业》 2019年第5期28-29,共2页
小龙虾是著名的入侵生物,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经济养殖品种。2019年3月下旬,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安排,紧急开展了省内小龙虾初步调查工作。通过电话咨询了解全省各地情况,并对建水、元阳、会泽等地进行实地调... 小龙虾是著名的入侵生物,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经济养殖品种。2019年3月下旬,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安排,紧急开展了省内小龙虾初步调查工作。通过电话咨询了解全省各地情况,并对建水、元阳、会泽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快速掌握了养殖小龙虾的整体情况。文章从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云南省养殖情况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了小龙虾在云南养殖兴起的原因,分析了养殖小龙虾存在的隐患因素,提出了在云南小龙虾养殖的管控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品种 小龙虾 云南省 生物学特性 入侵生物 市场需求 电话咨询 虾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粮(棉)间作土肥水配套管理技术
10
作者 田树魁 《河北水利专科学校学报》 1991年第2期25-28,共4页
立体载培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肥、水、光、热、气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枣粮(棉)间作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间作物的选择与布局和土、肥、水管理技术是增产增收的关键。本文所提出的枣粮(棉)间作模式和土、肥、水配套管理技术,... 立体载培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肥、水、光、热、气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枣粮(棉)间作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间作物的选择与布局和土、肥、水管理技术是增产增收的关键。本文所提出的枣粮(棉)间作模式和土、肥、水配套管理技术,经实践检验证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间作 施肥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尾鳠的驯养及人工繁殖初报 被引量:6
11
作者 薛晨江 田树魁 +5 位作者 李永明 李晓双 刘跃天 冷云 张军三 贺伟平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2-145,共4页
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是分布于云南省境内澜沧江水系的土著鱼类,近年来由于滥捕及澜沧江流域修建电站等原因,丝尾鳠野生资源日益稀缺,其市场经济价值和研究推广价值也随之提高。2005年起,在澜沧江的一级支流中采集野生亲本,并进行... 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是分布于云南省境内澜沧江水系的土著鱼类,近年来由于滥捕及澜沧江流域修建电站等原因,丝尾鳠野生资源日益稀缺,其市场经济价值和研究推广价值也随之提高。2005年起,在澜沧江的一级支流中采集野生亲本,并进行了驯养及人工繁殖研究。于2006年4月首次获得人工繁殖成功,至2009年已累计繁殖成功并培育出5cm以上苗种70余万尾。经过4年的技术改进,2009年催产6批、28组,催产率达到100%,授精率达到71%,孵化率达到88%。介绍了丝尾鳠从采集野生亲鱼到成功驯养的全过程,分析了采集、驯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成功驯养的基础上,探讨了野生丝尾鳠的人工催产繁殖及孵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尾鳠 驯养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田树魁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308-309,共2页
总结稻田养鱼、池塘养殖、休闲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云南省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可行性,指出在当地发展渔业的环境影响,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提高区域渔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电站库区 发展渔业 可行性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鱼丕)驯化养殖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晨江 田树魁 +3 位作者 刘跃天 冷云 李晓双 申安华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2,共2页
巨[鱼丕](Bagarius yarrelli Sykes)(图见彩中插2)别名“面瓜鱼”,傣语称巴嗨。在分类上隶属鲇形目、[鱼兆]科、[鱼丕]属,本属鱼类在云南分布有2种,为[鱼丕]和巨[鱼丕]。巨[鱼丕]为云南特有的大型底栖肉食性鱼类,体重可超过50... 巨[鱼丕](Bagarius yarrelli Sykes)(图见彩中插2)别名“面瓜鱼”,傣语称巴嗨。在分类上隶属鲇形目、[鱼兆]科、[鱼丕]属,本属鱼类在云南分布有2种,为[鱼丕]和巨[鱼丕]。巨[鱼丕]为云南特有的大型底栖肉食性鱼类,体重可超过50千克以上。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怒江、元江水系。2006年经云南省科技厅立项,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在西双版纳基地实施了“巨[鱼丕]的人工养繁殖技术研究”项目,现将巨[鱼丕]化养殖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食性鱼类 养殖试验 驯化 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 繁殖技术 西双版纳 鲇形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光唇鱼的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华泽祥 陈俊 +4 位作者 石永伦 杨树国 郗啟文 田树魁 杨辉明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2期69-72,共4页
对人工繁育至性成熟的3龄云南光唇鱼进行人工催产,观察受精卵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显示:采用HCG、LHRH-A_2和DOM组合注射催产,在水温16.3~18.7℃条件下,效应时间37~38 h,平均催产率为80%。云南光唇鱼的受精卵为沉性卵,吸水膨胀后,平均卵径... 对人工繁育至性成熟的3龄云南光唇鱼进行人工催产,观察受精卵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显示:采用HCG、LHRH-A_2和DOM组合注射催产,在水温16.3~18.7℃条件下,效应时间37~38 h,平均催产率为80%。云南光唇鱼的受精卵为沉性卵,吸水膨胀后,平均卵径2.5 mm;受精卵经过胚盘形成期、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器、器官发育期和出膜期,历时103 h 30 min孵出仔鱼(水温16.0~18.3℃),初孵仔鱼全长6 mm。以原肠中期计算,受精率为75%,孵化率约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光唇鱼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巨魾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跃天 田树魁 +3 位作者 冷云 薛晨江 李晓双 付国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302-303,307,共3页
通过对巨魾栖息的江河实地调查了解,共测量321尾巨魾外部形态,解剖其中61尾的内脏结构,对其中213尾野生活体进行人工驯养研究。结果如下:巨魾为底栖肉食性淡水鱼类;其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和消化系统有较好的适应性;肠长与体长比值为1.19,... 通过对巨魾栖息的江河实地调查了解,共测量321尾巨魾外部形态,解剖其中61尾的内脏结构,对其中213尾野生活体进行人工驯养研究。结果如下:巨魾为底栖肉食性淡水鱼类;其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和消化系统有较好的适应性;肠长与体长比值为1.19,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M=0.011L3.0848;其成熟年龄大约为5龄,产漂浮性卵,有良好的繁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巨魾 外部形态 消化系统 食性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蛭弧菌对池塘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英 苏春分 +3 位作者 王扬 陈泽昌 田树魁 龙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8期263-265,共3页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在池塘养殖生产中的效果,向大宗淡水鱼类混养池泼洒噬菌蛭弧菌,观察养殖池养殖水体的水温、pH值、NH3-N、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及鱼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蛭弧菌制剂对...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在池塘养殖生产中的效果,向大宗淡水鱼类混养池泼洒噬菌蛭弧菌,观察养殖池养殖水体的水温、pH值、NH3-N、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及鱼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蛭弧菌制剂对养殖水体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塘的NH3-N、亚硝酸盐值极显著低于对照塘(p<0.01),而试验塘与对照塘的硫化氢、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在鱼病预防方面,蛭弧菌制剂使用后,能有效预防草鱼的赤皮、烂鳃和肠炎病,草鱼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蛭弧菌 池塘养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高背鲫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观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俊 郗啟文 +2 位作者 华泽祥 田树魁 钟应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259-260,263,共3页
对体重200~300 g的三倍体全雌性滇池高背鲫进行人工催产试验,雄鱼选择体重180 g左右的云南光唇鱼和100 g左右的短须裂腹鱼,利用雄鱼精液刺激滇池高背鲫卵子,观察受精卵雌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雌鱼注射500 IU/kg鱼体重的HCG(水温14℃左... 对体重200~300 g的三倍体全雌性滇池高背鲫进行人工催产试验,雄鱼选择体重180 g左右的云南光唇鱼和100 g左右的短须裂腹鱼,利用雄鱼精液刺激滇池高背鲫卵子,观察受精卵雌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雌鱼注射500 IU/kg鱼体重的HCG(水温14℃左右),15~18 h后可进行人工催产,平均催产率93%。受精卵胚体呈青绿色,比重大于水,黏性强,平均卵径1.8 mm;受精卵经历胚盘隆起期、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肌节出现期、眼囊期、尾牙期、尾泡期等16个阶段、23个时序。水温12.5~14.2℃条件下历时10 493 min出膜,初孵仔鱼全长6.1 mm。滇池高背鲫受精率81%,孵化率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高背鲫 三倍全雌体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驯养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永伦 华泽祥 +1 位作者 万虎 田树魁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338-339,共2页
研究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驯养培育技术,结果表明: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易于驯养,生长快,成活率高,但喜迎水跳跃,进排水时要注意做好防逃工作。
关键词 滇池金线鲃 野生苗种 驯养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金线鲃池塘种草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郗啟文 陈俊 +1 位作者 华泽祥 田树魁 《科学养鱼》 2017年第7期42-42,共1页
滇池金线鳃地方名金线鱼、小洞鱼,主要分布于云南滇池水域,为云南特有高原淡水鱼类,在云南重点培育推广。本试验在滇池金线鲤鱼种池种植沉水性植物金鱼藻,利用金鱼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为滇池金线鱼... 滇池金线鳃地方名金线鱼、小洞鱼,主要分布于云南滇池水域,为云南特有高原淡水鱼类,在云南重点培育推广。本试验在滇池金线鲤鱼种池种植沉水性植物金鱼藻,利用金鱼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为滇池金线鱼巴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养殖技术 云南滇池 金线鱼 种草 池塘 水体环境 淡水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光唇鱼常见疾病防治方法及健康养殖要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俊 郗啟文 +3 位作者 华泽祥 田树魁 潘文良 石定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245-247,共3页
近年来,云南光唇鱼人工驯养繁育技术日趋成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云南光唇鱼养殖密度的加大,其病害呈现多发态势,给养殖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为此,专门总结了池塘养殖条件下云南光唇鱼的常见疾病种类与防治方法,并提炼了其健康养... 近年来,云南光唇鱼人工驯养繁育技术日趋成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云南光唇鱼养殖密度的加大,其病害呈现多发态势,给养殖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为此,专门总结了池塘养殖条件下云南光唇鱼的常见疾病种类与防治方法,并提炼了其健康养殖要点,以期为云南光唇鱼的大规模推广养殖和广大养殖户提供基础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光唇鱼 疾病防治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