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素和多黏菌素E协同作用对抗耐药大肠杆菌研究
1
作者 田晨宇 周鹏程 +3 位作者 黄昕 谭杨琦 张宇龙 李基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7,53,共5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草药成分辣椒素与抗生素多黏菌素E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体外抗菌效果。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联合抑菌指数(FICI)及生长曲线,对辣椒素、多黏菌素E单独及联合使用的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于大肠杆菌LN175...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草药成分辣椒素与抗生素多黏菌素E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体外抗菌效果。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联合抑菌指数(FICI)及生长曲线,对辣椒素、多黏菌素E单独及联合使用的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于大肠杆菌LN175而言,辣椒素的MIC为4 mg/mL,多黏菌素E的MIC为128μg/mL,且辣椒素与多黏菌素E联合使用时表现出协同抗菌效应(FICI=0.25)。生长曲线分析进一步证明,联合应用两药后3 h内,菌液浓度显著低于单独使用任一药物组(P<0.05)。综上,辣椒素与多黏菌素E的联用能显著增强对大肠杆菌耐药菌的抑菌效果,具有潜在的抗菌应用价值。本研究为辣椒素与多黏菌素E联合抗菌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性 辣椒素 多黏菌素E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从湖南猪源大肠杆菌中检出mcr-1阳性IncI2(Delta)质粒
2
作者 黄康溦 周鹏程 +2 位作者 田晨宇 兰怡 孙志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78-5286,共9页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广泛传播及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使用面临严峻挑战,致使毒性较强的多黏菌素又重新引起业界的重视,为此对多黏菌素耐药情况的研究也变得十分重要。为了调查畜牧场中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流行情...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广泛传播及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使用面临严峻挑战,致使毒性较强的多黏菌素又重新引起业界的重视,为此对多黏菌素耐药情况的研究也变得十分重要。为了调查畜牧场中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选择我国湖南省某猪场240份肠肛拭子样品,培养分离鉴定出含有mcr-1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选取多黏菌素等1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对所有含mcr-1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阳性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进行大肠杆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离出的172株大肠杆菌中,来自不同个体的9株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均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MLST分析共鉴定出ST10、ST196、ST46和ST5229共4种分型和4种血清型(O83:H5,O16:H7,O16:H51,O9:H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所有阳性菌株均未发现与mcr-1基因传播有关的典型可移动遗传元件ISApl1,但均检出可能会导致mcr-1传播的IV型分泌系统基因。质粒接合转移试验与单倍型的MLST多态性结果表明,mcr-1基因主要以质粒介导的水平传播为主。本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在猪源细菌中检出常见于人医临床细菌的携带有mcr-1抗性基因的IncI2(Delta)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mcr-1 IncI2(delta)质粒 多重耐药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