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灸方法对健康人足三里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应坚 王家平 +6 位作者 余曙光 尹海燕 唐勇 邱敏 范亚鹏 田晓宁 张相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法足三里穴位局部的温度曲线变化,探讨不同灸法穴位局部的温热效应特征。方法对31名健康志愿者序贯施予隔附饼灸、悬灸和隔姜灸3种不同灸法,使用温度记录仪动态监测施灸过程中足三里穴局部皮肤的温度曲线,并分析其变...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法足三里穴位局部的温度曲线变化,探讨不同灸法穴位局部的温热效应特征。方法对31名健康志愿者序贯施予隔附饼灸、悬灸和隔姜灸3种不同灸法,使用温度记录仪动态监测施灸过程中足三里穴局部皮肤的温度曲线,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 3种施灸方法比较,灸前温度,3种灸法无显著差异(P>0.05);最高温度、终末温度显示出差异:隔姜灸高于悬灸(P<0.05),隔附子饼灸高于悬灸(P<0.05),隔姜灸高于隔附子饼灸(P<0.05);终末温度:悬灸高于隔姜灸、隔附子饼灸(P<0.05),隔姜灸与隔附子饼灸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施灸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的温度曲线特点:悬灸呈现出小波平缓的温度曲线特点,隔物灸则呈现出大波浪式递增的温度曲线特点。从皮肤安全性考虑,悬灸大于隔附子饼灸,隔附子饼灸大于隔姜灸。从温热角度出发,如果医生不以发泡为目的灸法则推荐选用悬灸和隔附子饼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穴位 温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跳数和平均跳距的DV-Hop定位算法
2
作者 田晓宁 关维国 +1 位作者 边大伟 岳菲菲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60-363,共4页
针对传统的DV-Hop定位算法在跳数计算及估计距离上可能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V-Hop算法。改进的算法中同时采用了节点跳数加权和平均跳距修正的方法,即将节点间跳数与距离相关联,并利用平均跳距误差对每跳的距离值进行... 针对传统的DV-Hop定位算法在跳数计算及估计距离上可能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V-Hop算法。改进的算法中同时采用了节点跳数加权和平均跳距修正的方法,即将节点间跳数与距离相关联,并利用平均跳距误差对每跳的距离值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本改进算法可在不增加网络通信量及复杂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节点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DV-HOP 跳距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SI差分修正的WSN定位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岳菲菲 关维国 +2 位作者 邹德君 田晓宁 边大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64-367,共4页
为了减小接收信号强度(RSSI)测量误差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自身定位精度的影响,在对无线电传播路径损耗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对RSSI算法进行改进,将差分法和质心法相结合,提出一种RSSI差分修正的定位算法。该算法采用相邻节点的RSSI值... 为了减小接收信号强度(RSSI)测量误差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自身定位精度的影响,在对无线电传播路径损耗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对RSSI算法进行改进,将差分法和质心法相结合,提出一种RSSI差分修正的定位算法。该算法采用相邻节点的RSSI值差分修正的方法来减小环境对RSSI值带来的长时间干扰问题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的三维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SI 差分法 质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移动广播网的TOA/TDOA无线定位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边大伟 关维国 +1 位作者 田晓宁 岳菲菲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11,18,共5页
针对Chan定位算法在非视距(NLOS)环境下定位性能较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基站TOA区域质心修正的Chan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Chan算法初始定位,再通过TOA区域质心校正,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减小了NLOS误差对定位估计... 针对Chan定位算法在非视距(NLOS)环境下定位性能较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基站TOA区域质心修正的Chan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Chan算法初始定位,再通过TOA区域质心校正,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减小了NLOS误差对定位估计的影响,在NLOS误差较大的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性能优于Chan算法和Chan-Taylor协调定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距传播 TOA 质心 Chan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组方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27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符小航 李勤 +4 位作者 朱水利 常艳妮 田晓宁 陈惠惠 张炳婕 《现代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组方对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疗效观察。方法 57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服用补肾活血组方,西药组服用结合性雌激素片加醋酸甲羟孕酮片序贯疗法,治疗3个周期后进行治疗前后血清基础FS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LH值...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组方对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疗效观察。方法 57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服用补肾活血组方,西药组服用结合性雌激素片加醋酸甲羟孕酮片序贯疗法,治疗3个周期后进行治疗前后血清基础FS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LH值效果评定。结果经中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人流后月经量少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患者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组方对于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崇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 月经量少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田晓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3019-3020,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35/38)]高于对照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FIB水平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能增强治疗效果,降低FIB水平和血浆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风痰上扰型 针灸 半夏白术天麻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水射流携砂泵结构设计及流场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沈竞杰 黄天成 +3 位作者 田晓宁 周思柱 何宇航 石应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油层中含量较大的泥砂容易堵塞防砂管,造成液量下降快,而排砂量不断递增,有杆泵抽吸能力有限、排砂量低,不能满足排砂解堵措施的要求。鉴于此,设计了双管水射流携砂泵。该射流泵避免了传统射流泵套管不承压的缺点,同时以中心管与外管之... 油层中含量较大的泥砂容易堵塞防砂管,造成液量下降快,而排砂量不断递增,有杆泵抽吸能力有限、排砂量低,不能满足排砂解堵措施的要求。鉴于此,设计了双管水射流携砂泵。该射流泵避免了传统射流泵套管不承压的缺点,同时以中心管与外管之间的环空作为动力液输入管,可防止内管砂埋;设计了喷嘴特殊流道,将动力液与产出液在喷嘴处进行隔离,实现了动力液与产出液在喷嘴上方连通的功能。利用Fluent进行了基于欧拉模型的喉管喷嘴流场仿真,对喷嘴的结构和压力入口进行了优选。分析了流体在不同压力和不同喷嘴收缩角条件下,最大负压和出口速度情况。通过仿真,确定了最佳的喷嘴收缩角为20°。现场试验中,试验井前期正常的产液量为20.00 m^3/d,到后期产液量降至5.94 m^3/d;试验探究了动力液与产液的变化关系,从整体上看产液量随动力液压力上升而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泥砂混合物产液量符合预期,通过排砂和再次开井,生产稳定后产液量达到23.00 m^3/d,证明了双管水射流携砂泵具有排砂解堵和提高原油产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水射流 携砂泵 喷嘴喉管 多相流 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砂混凝土轴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悦 常师苑 +1 位作者 田晓宁 孙磊 《安徽建筑》 2021年第11期77-77,96,共2页
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砂资源对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现已成为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采用人工模拟海砂的方法,通过控制配合比以及养护龄期,开展了海砂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对比试验研究。试... 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砂资源对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现已成为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采用人工模拟海砂的方法,通过控制配合比以及养护龄期,开展了海砂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和养护龄期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配合比及养护龄期条件下,海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较快,且总体上抗压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可见,海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不考虑到其携带的氯离子对混凝土内部钢筋腐蚀的情况下,可用于海岸及岛礁等工程建设中的临时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混凝土 配合比 龄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洞模拟的不同出风口高度导风板的聚风效应
9
作者 徐铮铮 高永 +3 位作者 韩彦隆 张超 田晓宁 王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4-294,306,共12页
[目的]揭示不同出风口高度导风板下的风速流场特征及规律,阐明其聚风效能,进而为导风板配置模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应用风洞模拟手段,测定不同风向夹角(β=90°,β=60°,β=45°和β=30°)条件下,不同出风口高度(h=3 ... [目的]揭示不同出风口高度导风板下的风速流场特征及规律,阐明其聚风效能,进而为导风板配置模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应用风洞模拟手段,测定不同风向夹角(β=90°,β=60°,β=45°和β=30°)条件下,不同出风口高度(h=3 cm,h=5 cm,h=7 cm,h=9 cm)导风板的流场特征,分析1/2出风口高度处的相对风速。从而选取风向夹角(β)、出风口高度(h)、来流风速(V 0)以及距离导风板的水平距离(x)等对导风板1/2出风口高度处各点位风速〔V(x)〕进行多元回归建模。[结果](1)各风向夹角条件下,不同出风口高度导风板均形成一定范围的强风区和增速区,但不同出风口高度及风向夹角下其流场特征存在差异。β=90°时,h=3 cm和h=5 cm导风板的增速区和强风区影响范围分别为最大;β=60°时,h=9 cm导风板形成的增速区和强风区影响范围均最大;β=45°和β=30°时,h=9 cm导风板增速区和集流加速区影响范围均最大。(2)β=90°和β=60°时,各导风板1/2出风口高度处相对风速随水平距离的变化近似呈“N”形。由于狭管效应,在0.5 H(H为模型高度)处达到相对风速峰值,而后气流发生扩散,到2 H处降至最低值。随迎风夹角减小,导风板垂直风向投影面积急剧减小,过境气流在板后汇集,此时对水平测点1 H后气流有较强加速效果。(3)1/2出风口高度处导风板风速预测模型为V(x)=-0.144+0.145 h+(-0.022)β+0.808 V_(0)+0.092 x(R^(2)=0.758)。[结论]风向夹角β=60°时,h=9 cm导风板聚风效果最优;构建的预测模型参数选用较为合理,模型拟合程度较高,可为导风板干扰下1/2出风口高度处各点位风速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风速流场 导风板 风洞模拟 聚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