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孔、三孔胸腔镜与开放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田文鑫 佟宏峰 +4 位作者 孙耀光 吴青峻 马超 焦鹏 于瀚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994-997,1010,共5页
目的:分析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科单一术者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47例(两孔组),同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61例(三孔组),以及2007~2010年传统... 目的:分析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科单一术者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47例(两孔组),同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61例(三孔组),以及2007~2010年传统开胸手术49例(开放组)的资料。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站数、术后前3天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孔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需副操作孔或中转开胸。两孔组与三孔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开放组比较,两孔组术中出血少[(154.0±107.5)ml vs.(254.7±192.2)ml,P=0.007],术后住院时间短[(8.5±1.9)d vs.(10.9±2.4)d,P=0.000],输血患者比例小(1/47 vs.8/49,P=0.017)。3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和站数、N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站数、病理阳性淋巴结数目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能够达到三孔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并且能避免多余切口对胸壁肌肉、肋间神经或血管的损伤,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是安全有效的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孔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胸段食管癌手术42例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文鑫 佟宏峰 +5 位作者 孙耀光 吴青峻 马超 焦鹏 于瀚博 黄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食管游离技术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2月42例胸段食管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资料。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胸段食管游离,左侧侧俯卧折刀位,腔镜孔位于右腋中线第8肋间,操作...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食管游离技术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2月42例胸段食管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资料。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胸段食管游离,左侧侧俯卧折刀位,腔镜孔位于右腋中线第8肋间,操作孔位于右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第4肋间,用“缝合牵拉显露法”显露后纵隔,完整游离胸段食管,并行纵隔及食管周围淋巴结清扫。腹腔镜或开腹游离胃,制作管状胃。左颈部切口行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42例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胸段食管游离和纵隔、食管周围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胸或增加切口,围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350.3±55.6)min,术后前3日引流量(853.9±386.9)ml,术后住院(18.7±8.7)d,清扫胸腔淋巴结(15.7±10.0)枚。术后2例消化道漏,2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9.5%(4/42)。36例随访6~60个月,中位时间31个月,复发转移7例。结论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缝合牵拉显露法”有利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文鑫 李祚泳 +1 位作者 刘伟 余春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715-11717,共3页
[目的]采用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巢湖流域为例,介绍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法,并将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目的]采用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巢湖流域为例,介绍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法,并将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结果]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将同级标准规范值相近的指标归为一类,同属一类的指标只需设计为相同的白化函数,从而大大减少了白化函数的设计个数。将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用于巢湖流域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除流域总体相差一级外,合肥、巢湖、六安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属于3级(及格)、4级(较差)、5级(差),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 灰色聚类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错列布局风力机群尾流特征研究
4
作者 张立栋 冯正聪 +3 位作者 田文鑫 万嘉伟 赵秀勇 李钦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7-524,共8页
风力机尾流对风电场的输出功率有着重要影响,为深入研究增设小风力机对风电场整体出力的影响,采用OpenFOAM模拟2个大风力机和2个大风力机之间横向布置的3个小风力机的组合,并以小风力机与下游大风力机之间距离不同的4种工况和其中1种工... 风力机尾流对风电场的输出功率有着重要影响,为深入研究增设小风力机对风电场整体出力的影响,采用OpenFOAM模拟2个大风力机和2个大风力机之间横向布置的3个小风力机的组合,并以小风力机与下游大风力机之间距离不同的4种工况和其中1种工况下小风力机高度不同为研究对象。该布局在2个大风力机之间增加3个小风力机,每排小风力机与下游大风力机的距离不同。结果表明:经距离不同和高度不同的计算对比,当小风力机高度设置为37 m时,随着与上游大风力机距离的增大,下游大风力机功率逐渐增加;当小风力机距离下游大风力机位置固定,增加小风力机轮毂高度则使得下游大风力机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风电场布局 尾流 垂直错列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孙耀光 焦鹏 +3 位作者 佟宏峰 田文鑫 吴青峻 马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同一术者同期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79例,单孔组86例,两孔组93例。回顾性比较... 目的探讨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同一术者同期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79例,单孔组86例,两孔组93例。回顾性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前3天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站数、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术后第3天及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等。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病例。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站数,N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站数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第3天及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低于两孔组[术后3天(24.9±10.7)分vs.(32.9±17.6)分,t=-3.696,P=0.000;术后1个月(12.0±8.5)分vs.(17.3±12.3)分,t=-3.395,P=0.001]。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很好地保护胸壁肌肉、肋间神经及血管,降低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癌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术246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马超 孙耀光 +4 位作者 田文鑫 佟宏峰 吴青峻 焦鹏 于瀚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0-682,687,共4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6年6月完成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手术246例,其中234例肺癌,12例良性病变。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单肺通气。全部操作在胸腔镜下完成。术者和助...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6年6月完成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手术246例,其中234例肺癌,12例良性病变。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单肺通气。全部操作在胸腔镜下完成。术者和助手均位于患者腹侧,由术者完成全部操作。胸腔镜观察孔选择腋中线第8肋间长1.5 cm,操作孔选择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3~4 cm,以乳突牵开器牵开皮肤和肌肉或者使用切口保护套进行显露。主要解剖结构处理顺序为叶裂、舌段和后段动脉、舌段及上肺静脉、支气管、尖前段动脉。肺癌患者均清扫纵膈淋巴结:4、5、6、7、8、9组。结果 3例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剔除3例中转开胸,243例手术时间85~195 min,中位手术时间112min;术中出血30~600 ml,(155±54)ml。234例肺癌淋巴结切除数量14~57枚,(21±6)枚。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9分,(3.5±1.9)分。术后总引流量350~1850 ml,中位引流量460 ml;术后带胸管时间2~7 d,平均3 d。术后住院5~14 d,(7±2)d。随访至2016年6月,12例良性肿瘤随访1~30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全部存活;234例肺癌中,失访37例,197例随访1~3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存活95例,死亡102例,死亡患者术后生存时间6~3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手术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而且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单操作孔 肺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切除术后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马超 田文鑫 +4 位作者 孙耀光 于瀚博 李东航 黄川 佟宏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胸腺瘤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201例胸腺瘤手术资料,男106例,女95例,年龄(52.5±14.0)岁。合并重症肌无力133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生存预后的随访数据。使用Cox比例风... 目的分析影响胸腺瘤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201例胸腺瘤手术资料,男106例,女95例,年龄(52.5±14.0)岁。合并重症肌无力133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生存预后的随访数据。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胸腺瘤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90.2%,5年无复发生存率86.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越大、非R0切除、TNM分期Ⅲ+Ⅳ期与总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仅TNM分期Ⅲ+Ⅳ期是胸腺瘤5年总生存(HR=5.956,95%CI:1.656~21.419,P=0.006)和无复发生存(HR=10.381,95%CI:3.150~34.212,P=0.000)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远期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2%。TNM分期是胸腺瘤术后5年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胸腺切除术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
8
作者 余春雪 李祚泳 田文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410-17412,共3页
[目的]采用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适当设定典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各指标参照值和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使规范变换后的标准规范值差异很小,从而可以认为用规范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 [目的]采用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适当设定典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各指标参照值和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使规范变换后的标准规范值差异很小,从而可以认为用规范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等效"于某个"规范"指标。在满足一定优化目标准则条件下,应用免疫进化粒子群混洗蛙跳算法,对参数化组合算子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结果]采用优化后适用于任意m(1≤m≤23)项指标组合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对山仔水库周边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即山仔水库周围5个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均属于4级。[结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具有形式简洁、直观、计算简便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参数化组合算子 普适指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渣提取硅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
9
作者 刘思名 赵俊楷 +3 位作者 孟必成 张豪 田文鑫 俞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以高炉渣中提取的硅材料BFSi为硅源、聚丙烯腈(PAN)为碳源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研究了硅与聚丙烯腈的配比对BFSi@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Si与PAN质量比3∶1时制备的BFSi@C样品在0.5 A/g电流密度下初始充电比容量为18... 以高炉渣中提取的硅材料BFSi为硅源、聚丙烯腈(PAN)为碳源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研究了硅与聚丙烯腈的配比对BFSi@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Si与PAN质量比3∶1时制备的BFSi@C样品在0.5 A/g电流密度下初始充电比容量为1884.99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仍有1509.32 mAh/g,容量保持率为80.07%;在高电流密度下,BFSi@C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与商业硅材料相比,BFSi@C具有更高的循环容量和更好的倍率性能,在5 A/g电流密度下比容量高达538.31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硅材料 聚丙烯腈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洞试验15 MW风力机叶片颤振后形态与能量图谱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柯世堂 陆曼曼 +4 位作者 吴鸿鑫 高沐恩 田文鑫 王浩 王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9-180,168,共13页
现有风力机叶片颤振分析大多关注颤振临界状态预测,忽略了非线性更为显著的颤振后形态和能量耗散。本文基于变分渐进梁截面法设计了新型超长柔性叶片气动-刚度-质量映射一体化三维弹性模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高频六分量天平进行了同步... 现有风力机叶片颤振分析大多关注颤振临界状态预测,忽略了非线性更为显著的颤振后形态和能量耗散。本文基于变分渐进梁截面法设计了新型超长柔性叶片气动-刚度-质量映射一体化三维弹性模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高频六分量天平进行了同步测振、测力风洞试验,分析了风力机叶片颤振敏感风向区间与临界风速组合规律,最后基于叶尖风振响应、气动阻尼和能量,系统研究了风振敏感工况风振响应下风力机叶片能量演变规律和颤振临界风速后的形态特性,揭示了风力机叶片颤振后能量耗散机制。研究表明:提出的风力机叶片弹性模型设计和试验方法能有效模拟结构动力性能与颤振行为;风力机叶片的桨距角93°~96°和284°~286°区间属于风振敏感区间,在该区间内超过临界风速即可发生大幅锁频振动;存在能量积累突变界线,超过该界线对应风速后的能量积累尤为显著,表现出风致振动能量随时间呈现显著的非平稳特性;颤振后气动负阻尼是结构系统发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 MW风力机叶片 风洞试验 颤振后形态 能量图谱 气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航工况下水平轴风力机尾流时序特征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立栋 潘品印 +3 位作者 梁佳兴 赵秀勇 田文鑫 李钦伟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6期543-547,共5页
风力机的尾流效应会导致整个风电场风速分布不均匀。为研究风力机尾流效应的规律性,对比0°、15°、30°不同偏航角工况下的风力机尾流速度开展风洞实验研究。分析风力机尾流时序特征的同时,采用最大信息化理论统计方法分... 风力机的尾流效应会导致整个风电场风速分布不均匀。为研究风力机尾流效应的规律性,对比0°、15°、30°不同偏航角工况下的风力机尾流速度开展风洞实验研究。分析风力机尾流时序特征的同时,采用最大信息化理论统计方法分析风力机水平方向上特征测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偏航工况下,风力机下游尾流径向方向上速度的相互影响不同,同时风力机展向方向的不同距离处,同一特征测点速度也存在不同的相互影响;且随偏航角的增大,尾流宽度增大,尾流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风洞实验 尾流效应 偏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唐洪亚 田文鑫 +1 位作者 刘天舒 李东东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27-36,共10页
以安徽省240个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为研究样本,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研究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整体分布集聚,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 以安徽省240个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为研究样本,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研究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整体分布集聚,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市域角度上看,核密度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黄山市,低密度区分布在淮北市和蚌埠市;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基于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风光、特色建筑、民俗文化、红色遗址四大类型,其中自然风光类旅游名镇名村的数量最多,分布密度最大;从影响因素方面来看,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和水文,地形在高程0~500 m和水文距离1~5 km的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的分布较为集中,社会经济因素中,公路里程、旅行社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的影响为正相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负相关。在历史文化因素方面,安徽省内的皖北、江淮和皖南三大区域由于不完全相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特征各异的村镇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最邻近指数 核密度 空间分布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